教学教研
教育培训
小学培训:“输入输出”&结束意味着开始
阅读次数:[]次
“输入输出”&结束意味着开始
 
     今天是小班教育培训的最后一天,莫名的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感觉,可能是少了一种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也可能是少了一种每周有个半天出来透透气的轻松,不管怎么说,认识了很多,收获也很多,为此我也要计划一下做一些事,开始我的学习探索之旅。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翻开今天的学习笔记,写得不多,怪自己听得不是那么认真仔细,简要对今天的学习做个反思:
 
    徐校长说到了板块教学和四读模式说到底就是对文本的解读,你是如何理解文本的,说得更直接的是你是了解这个文本的人文目标和语用目标吗?所有的解读,所有的活动设计都是围绕目标来得,板块教学中有很多的点(朗读点、语用点),我们该如何选择,依据是什么?是单元目标,整本书的目标,整个年段的目标,读透那本小黄本本《语文课程标准》,自然就清楚了,例如徐校长就称赞了五组解读《黑眼睛的大红鱼》,抓住了三年级的目标,总分段的学习。其次,文本里有那么多语用点,每个年段的目标也有很多,恰巧一个文本里饱含很多本学段的很多目标要求,老师该怎么办,两堂课肯定是学不完的,就要学会取舍,选取你规定课时里面能够完成的点数,可以是1个,2个,不求多,但求实。“深挖洞,广积粮,备生备书备课堂”,只要每一篇文本有重点的解决一个小小的语用点,日积月累,留给孩子的是扎实的功底,比广撒渔网,啥都只学点皮毛有价值得多。
 
    除此之外,文本的解读靠教师的语感,阅读积累,理论积淀(也就是语文基本常识,推荐书目《文学概论》),最近也是用各种方式在进行阅读,听的(喜马拉雅听书)、看的(纸质书)、浏览的(微博微信里的文章简介)、讨论的(与同事的交流沟通),慢慢的感觉自己懂得了一些,有交流的内容,同时也感觉自己还有好多不懂,越读越觉得自己的浅薄。阅读就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显现出效果的,培养阅读的习惯,在忙碌的工作中想尽办法读书是当务之急。
 
    在读窦桂梅老师的《优秀语文教师必须知道的7件事》里,也谈到了阅读的重要性,教师要学会输入,阅读是一种很好的输入方式,培训、教研、学习都是输入方式,但输入的同时也要学会输出,阅读一本书,读进脑子里是输入,你将读到的知识进行加工,写写读后感和体会是一种输出,或者跟学生跟同事交流一番也是输出,输入的过程很重要,但是输出的作用会加速你的所得,真正的做到内化。
 
    说到阅读,不禁想起今天上午参加中华路小学的《武汉市“黄鹤英才”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教学研讨活动》,其中蒋卉语文特级教师在做活动总结时就谈到了怎样带动学生的阅读,孩子除了爱阅读,还需要会阅读,老师在导读的过程中,如何教孩子正确的阅读方法等等,她列举到了很多观点和想法,也推荐了很多书目《分享悦读体验》、《从图画书到大部头》、《阅读力测试》、《指向阅读能力考查的试题例析》等等。蒋特作为名师工作室的导师,也在更新自己的观念,通过阅读书籍,阅读报刊杂志,用专家级的眼光紧跟时代问题,把握未来教学的方向,研究阅读教学的先进成果,从她的报告中,让我们看到的是未来世界给我们和孩子们的挑战是巨大的,而高效阅读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
 
    学生要阅读,老师也要阅读,未来是掌握在读书人手里。最近在听《南渡北归》,它描述了20世纪中国最后一批大师命运史诗,有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钱钟书等,他们都是读书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这群人因读书、文化、研究相聚在一起,这群读书人在精神上是高尚的,每一位都让人不禁竖起大拇指,蔡元培的兼容并包,王国维因痛惜文化的摧毁于颐和园沉湖的扼腕,如果不是那个动荡的时代,不是战火连连,相信在他们中间会诞生很多诺贝尔文学奖、教育奖、建筑奖、考古奖等等,而时代的进步,花花世界的纷繁也阻碍了这样大师级的人物再现,正如书的封面所说“大师远去再无大师”,我们老师,当不了大师,至少也要成为一位饱读诗书的教师,在阅读中去看透复杂的世界,看清真实的自己,在阅读中找到自己职业和人生的价值所在,用切实的行动源源不断的输入,取精去粗,勇敢的、自信的输出,发挥读书人应有的价值。
 
    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实现梦想的瞬间,而是坚持梦想的过程,在“输入输出”的道路上扬帆起航!
 
 
                武昌区小学语文教师小班化教育培训班  朱慧
 
相关资料下载:“输入输出”&结束意味着开始  双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