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教育科研
《多途径培养小学生审美情趣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阅读次数:[]次
《多途径培养小学生审美情趣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武昌区育红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地处武昌区北片老城区的育红小学,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历经了“传统艺术教育”、“艺体美并存”、“砺美教育”三个发展阶段,逐步把美育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我校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便将艺术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特色,在近二十年的科学研究与学校发展中,学校一直将较高艺术素养的教师队伍建设、以艺术教育为核心的校本课程开发、多种艺术特色的社团活动的开展、学生艺术特长展示平台的搭建以及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当作主题关注,积累了审美教育的丰富资料和研究经验,逐步形成了以“砺美教育”为理念的学校“美育”特色,让每个孩子“在砺练中成长,成为最棒的自己”。我校提出《多途径培养小学生审美情趣的实践研究》课题是基于以下几点思考:
1.基于国家新时期对教育发展新要求的思考
    “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全面发展的战略主题,“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审美情趣来源于人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又决定着人的审美标准,对人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发展有重要影响,决定着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培养审美情趣成为了美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审美教育的核心。
2.基于对我校教育发展和研究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的思考
     我校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便将艺术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特色,在近二十年的科学研究与学校发展中,学校一直将较高艺术素养的教师队伍建设、以艺术教育为核心的校本课程开发、多种艺术特色的社团活动的开展、学生艺术特长展示平台的搭建以及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当作主题关注,积累了审美教育的丰富资料和研究经验。现在我们进一步反思教育现状,以审美情趣培养为目标的审美教育,不仅改变了过去的艺术教育所存在的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忽视审美情感、态度和审美观的教育的偏差,而且落实新课程所提出的语文、数学、英语、品德、音乐,美术等各学科的学习应重视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的新要求,学生审美情趣培养中的审美情感、态度和审美观的教育是新课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校的“美育”已经逐渐融入学校,但由于培养的途径比较单一,主要以艺术学科的熏陶为主,所以学生的审美情趣还是显得相对薄弱。
3.基于对落实学生身心发展基本规律的需要的思考
    审美教育具有形象性、愉悦性、实践性和普遍性等特点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自然生活中的美和艺术作品为小学生提供生动而美好的形象,有利于性情的陶冶和高尚情操的培养;歌唱、舞蹈、绘画、制作等艺术活动,吸引小学生的积极参与,且在审美愉悦中促进心智的发展;渗透到校园各个角落的多种多样、丰富生动的学习活动并延伸至日常生活的审美情趣的培养,对小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本课题提出的“多途径培养”小学生审美情趣的实践研究,就是围绕“砺美教育”这个核心,以期整合学校各种教育资源,多途径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融合,通过多种手段启发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切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国内外对本课题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综述
1.      国外研究现状
     在西方,古希腊便重视审美教育,从其辉煌的艺术成就便可见其审美教育的发达。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也是美育的倡导者,在他的美学思想中,十分强调美育与德育的结合。柏拉图认为通过艺术教育可以提高识别美丑的能力,认为“教育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并把二者结合起来,共同塑造美好的人。他意识到自然美和艺术美能陶冶人的性情,美化人的心灵,强调从小培养青少年爱美的习惯。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家亚里士多德也很重视对青少年的审美教育,认为学生进入国立学校应依次学习体育、音乐、绘画、读书、习字等,指出审美教育的几个目的是“(1)教育(2)净化(3)精神享受,也就是紧张劳动后的安静和休息”。他在《修辞学》中指出:美是一种善,从而把美和善,美育和德育统一起来,对那个时候的审美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卢梭,认为教育就是要防止人在社会的污染中变坏,主张人“返于自然”,让儿童在自然的环境中感受美,以恢复人的自然本性。
    席勒的美育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并对近现代的审美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其著名《美育书简》一书中首次提出“美育”一词,席勒明确提出德、智、体、美四育的概念,指出“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并对美育的含义、内容、性质、任务及其社会意义作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席勒的审美教育是一种以美和艺术所进行的,改变人的人性、塑造人性完整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二十世纪上半叶以来,在教育家们的积极倡导下,艺术教育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研究和发展,艺术教育不单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且强调艺术感知、体验、欣赏、评价与创造等综合艺术素养的培养。同时,学生审美态度、审美情感、审美观和审美判断的培养并不限于艺术学科,而广泛地渗透在其他学科学习中,这与其强调学科之间的融合与联系的思想密切相关。
    在20世纪70年代,斯岛特教授强调:审美教育全面培养感性及弥补文明进程造成感性亏空的作用,所以她提出“用所有的感官来学习”。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反对理性,而是作为教育的一种补偿。因此,营造美的氛围,激发审美情趣,不仅能使学生更快乐地学,学得快乐。总之,这种审美的获得,拥有一种精神财富,他促使人们追求美、创造美、为美奋斗不息,他们的直觉美、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和相关技能便会逐步提高,这无疑将使一个人受益终身,情感生活丰富多彩。
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具有优良的审美教育传统,早在周代就形成了以“六艺”为代表的美育思想和课程,近现代的学者和教育家也很重视美育。蔡元培先生认为美育是进行世界观教育最重要的途径,陶行知先生强调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更重视生活本身的审美教育功能。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35条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认识,发挥美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不同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活动。”同年次月,朱镕基将美育第一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几个方面全面发展。”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把育美纳入教育方针,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明“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几个方面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不仅要抓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同时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程不仅强调艺术教育中对小学生审美态度、审美情感和审美观的培养,同时重视其他学科中的审美教育,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强调对小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养。
    综观国内对审美教育研究的文献我们发现,目前对审美教育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主要是对学校及学科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如,《论新课程标准下审美教育的重要性》(郑娜,2005年);《论美育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李淑娟,2009年),《审美教育在今天的重要性》(王婉丁,2008年);《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江华,2011年)等。二是小学生审美情趣的学科课程培养。如,《小学生审美趣味的调查研究报告》(景华锋,2007年,以美术教育为基础);《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周丽娟,2010年)等。三是对综合培养途径的强调。如,《探索美育实施途径,实现学校和谐发展》(沙市洪垸小学,2006年课题);《学校审美教育途径》(张建萍,2003年);课题研究《论走向生命体验的审美教育》(夏青,2014年)等。但对审美情趣的内涵及意义没有深入探究,学科培养也主要以艺术学科为主,途径比较单一。
    通过已有的研究经验我们发现,审美教育与我校“砺美教育”办学理念不谋而合,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砺美教育”办学理念下的多途径培养小学生审美情趣的实践研究为促进美育、智育、德育、体育的融合营造了良好氛围,而多途径培养小学生审美情趣的实践研究为我校形成“砺美教育”办学特色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有力支撑。
三、研究目标、内容、方法、主要过程
(一)研究目标
1.进一步明确审美情趣的教育内涵及意义。
2.围绕“砺美教育”,从校园文化、学科课程、校本课程、社团活动和德育实践活动等方面探索出多途径的培养方法,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研究内容
1.小学生审美情趣的教育内涵及意义研究。
2.小学生审美情趣培养的途径及实施方法研究。
(1)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小学生审美情趣培养途径的研究。主要研究如何通过以“砺美教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来营造“美”的氛围,从而为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创造条件,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学科课程作为小学生审美情趣培养途径的研究。主要研究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课程在培养审美情趣方面的一些共同方法。
(3)学校德育实践活动作为小学生审美情趣培养途径的研究。主要研究通过学校德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方法。
(4)校本课程作为小学生审美情趣培养途径的研究。主要研究通过以艺术教育为核心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方法。
(5)社团活动作为小学生审美情趣培养途径的研究。主要研究利用多种艺术特色的社团活动的开展、学生艺术特长展示平台的搭建等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方法。
(三)研究方法
从审美教育和全面发展两个方面研究小学生审美情趣培养的内涵和意义;分途径研究小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问题;对以上研究过程中形成的过程性材料、案例、论文等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研究结论,形成研究报告及成果附件。
1.  文献研究法。通过此方法研究美育理论,多元智力理论等文献,研究席勒、杜威、陶行知等人教育思想文献,主要用于研究小学生审美情趣培养的内涵和意义。
2.  行动研究法。主要用于小学生审美情趣培养途径的研究,研究各种培养途径的具体目标、活动设计及其实施,并通过对实施过程的观察分析及效果的反思,及时调整修改各种途径中的教育活动及教师的教育行为。
3.  案例研究法。研究老师的教育教学案例,侧重研究典型案例的研究,侧重不同案例的研究,并形成研究结论。
(四)研究主要过程
1.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12.3—2012.6
(1)通过对学校发展现状、学生及教师发展的思考,从素质教育落实现状的思考,确立课题《多途径培养小学生审美情趣的实践研究》;
(2)完成课题设计和申报;
(3)专家引领、学习理论,做好课题开题。自课题开题之后,我校中心教研组多次召开关于小课题的研究讨论会议,校长和主任倍加重视,亲自为大家分析课题组下发的文件精神,并邀请了专家到校指导,在专家的分析和讲解下,让我们更加清楚的了解了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4)对课题的再次解读和分析,修改开题报告。在顺利开题后,专家针对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以及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等几方面给出了一些建议,针对这些建议,我校重新认真地将问题做了思考和分析,特别是针对研究范围与方向不明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此基础上,又重新制定了课题的研究方向,使之较以前更为明确化,清晰化。
2.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2.7—2016.6)
(1)本阶段主要是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进行以下研究:“小学生审美情趣的内涵及意义研究”、“小学生审美情趣培养的途径研究”。
(2)将研究总目标和内容分解为若干子级目标和任务。依据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结合课题组成员的自身特长,选定研究方向分工协作:第一部分李璇、顾显红;第二部分途径1李璇;途径2钟兰、陈菲、张瑾、易莹;途径3崔颖、肖峰;途径4肖峰、汪阿丽;途径5许莉、林小芳。
(3)将集中指导与分散研究结合进行;根据需要随时邀请专家来校指导;有选择地进行课堂观察,进行实践研究,以深入研究重要问题;对研究过程及时进行记录与整理。
3.第三阶段:课题研究结题阶段(2016.7—2016.11)
(1)收集课题研究的过程资料:集中研究教师案例,研究教师论文,形成《多途径培养小学生审美情趣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形成《多途径培养小学生审美情趣的实践研究》案例文编,形成《多途径培养小学生审美情趣的实践研究》论文选编。
(2)撰写整理相关论文、案例、将学生作品编撰成册,整理课题研究成果报告,申请结题。
四、课题研究成果及运用
(一)明确了“审美情趣”的教育内涵
     审美心理学指出:审美是由高级感官的感受,一直贯穿到心理结构的各个不同层次(如情感、想象、理解),使整个意识活跃起来,多种因素发生自由的相互作用,产生一种既轻松自由,又深沉博大的快乐体验,这种快乐,既有对形式的赞美和对情感意味的共鸣,又有洞察各种含蓄地展示出来的“真理”时的欣慰,还有对日常生活中某些压抑情趣的净化和消除,不同的感受奇妙地混合在一起,构成一种极其丰富和生动的愉悦体验。这种愉悦的体验,直接与审美的欲望成正比,只要观赏者能记住这种对象的美和他自己在观赏这种美时的愉快,这种欲望便会一直保留,直到他再次经历到同样的经验,就积极主动地去面对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审美是人类成长的一种需要,既是人类社会化的情感需要,也是人类原始本能的一种诉求。
     情趣包含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情”,具体指性情。它有性向和性状,是一种率性、率真之情,发自人的情绪情感秉性与智力性向;二是“趣”,不仅是指兴趣、乐趣,它还是趣味、口味、兴味、兴致,可以通向鉴赏力、判断力。因此,“情趣”既与人的遗传基因、生命本能中的情感与智力有关,也离不开后天的教化、调理。
     审美情趣既审美趣味,是个体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偏爱,它直接体现为青少年的审美选择和评价。青少年的审美趣味虽然表现为直感的个别的选择方式,却包含着某些审美观念的因素,它是青少年自发审美需要和自觉审美意识的结合。小学生审美情趣的教育内涵既关注审美心理过程的原始机理,并通过教育手段启发审美体验,引导、培养人的审美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因此,其核心功能不是一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是审美情感的感知和体验。因此,小学审美情趣的培养有扩展学生知识面、开发学生基本智能、陶冶学生审美情感、发展学生优良个性等多方面的价值,将审美教育与情感教育结合,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美的感受: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生命美,引导学生寄托情感、享受情感。
(二)明确了培养小学生审美情趣的主要途径及实施方法
     在现代的社会中,小学生作为将来社会的主人,他们的审美能力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小学生在小学接受的教育是在学校中进行的,是由教师进行施教的,教师在课堂上就起着主导作用。小学生们对周围的新鲜事物正都处于认识的阶段,而他们并不能正确的去判断他们所看的事物是美是丑,如果不加以指引,极有可能影响小学生们的成长。接受小学教育阶段又是对小学生审美情趣培养,提升审美能力的重要阶段,那么在小学学校教育环境中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审美能力呢?
1.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小学生审美情趣培养途径的研究
    充分发挥环境和文化育人功能。“昔孟母,择邻处”,环境对人的影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和积极的文化氛围,能触及学生的情感深处,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能力,激发他们创造和追求美、热爱美的热情和需要。
(1)    打造 “软”环境
    我校深挖学校特色及文化内涵,充分利用我校师资优势,进一步明确了“艺术教育”的办学特色,并在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发展的推动下,紧密结合课题研究目标,将“美”融入学校特色,重塑我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形成了以“砺美教育”办学理念为核心的学校特色。“砺”是育红办学理念的核心,砺者,磨刀石也。后引申为钻研、磨练之意,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砺美”意指砥砺美好心灵,书写精彩人生之意。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修正言行;二是涵养习惯。即修正言行以自律,涵养习惯而自觉。
    对于教师而言,“砺美”是一个勤勉力行,做到最好的臻善过程,是一种见贤思齐,摒弃躁动浮华的道德指引。对于学子而言,“砺美”是一条成人成材的有效途径,是一种点滴之间成就优良品性的成长期待。
    围绕“砺美教育”学校凝练了“立美、启真、求善”的办学思想。“立美”是追求和创造美的过程。正如陶行知先生在《我的信条》中所言:应当用科学的办法去征服自然,用美术的概念去改造社会。有了科学的求真精神、向善的人文素养和爱美的审美情怀,人才会有强大的动力去创造美好生活,获得幸福人生。“启真”是探索和发现美的过程。我们觉得学校教育理应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方面作出贡献,而不要一味追求分数,使学生失去发现真理的愉悦,失去探索未知的冲动。“求善”是体验和感悟美的过程。我们认为学校教育在进行知识教授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善念、善行、责任心的培养,使学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我们力求以校园之美、团队之美、德育之美,课堂之美为实施途径,为师生创造出富有活力、特色鲜明、整体和谐的校园,让每一个孩子“拥有美好童年,获得最佳发展,做最棒的自己”。
(2)    夯实“硬”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说: “要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使校园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讲话。”因此,我们要用心地营造育人文化,不仅让墙壁会说话,还要让校园里的一切设施都充分发挥它的育人功能,从方方面面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优美整洁的校园物质文化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有利于学生心理上感到舒适、静谧、和谐、安全,起到陶冶性情、激发美感、提高审美情趣的作用。学校的校舍建筑、图书室、文化墙、黑板报、宣传栏、雕塑都反映了教育者的价值取向、兴趣爱好,蕴含着“美”的教育因素和内容。我们将“砺美教育”办学理念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努力让学校的每一处地方会“说话”,让学校每一块场地能育人,为学生营造浓厚的砺美育人氛围,为师生构建幸福的成长乐园,形成“一景二长廊三楼”的校园文化格局。“一景”是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的雕塑。“二长廊”是指中华传统文化长廊和艺体文化长廊。其中“艺体文化长廊”通过抽象的艺术造型、动静结合的艺术形式,展现出融舞蹈、器乐、合唱、书法等为一体的砺美情怀;“中华传统文化长廊”则安排了“圣贤语录、妙语联珠、千秋名篇、诗词曲赋”等中华古文经典,让学生沉浸其中陶冶性情,提高素养。“三楼”是指立美教学楼、启真综合楼和求善办公楼,其中三栋楼的走廊文化也分别展现“立美”、“启真”和“求善”三个文化主题……总之,“一景二长廊三楼”的校园格局,内外交融,立体伸展,无处不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无处不浸润着学校“美育”的内涵显现。
2.学科课程作为小学生审美情趣培养途径的研究。
      在审美教育中审美情趣代表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一种对事物的判断以及认知能力。一般意义上,审美主体指的是老师和学生,审美对象指的是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审美情趣影响着审美标准,审美情趣表现为对事物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不仅反映了审美对象的特征,也反映了审美主体的特点。个人的审美情趣体现了对事物的审美判断。一个人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对他的人生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成长时期,教育大部分来源于学校,学科课程是教育的主阵地。在进行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行培养,使小学生自身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不断提升,帮助小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1)挖掘学科教育资源,提升审美情趣的感知力
利用语言文字提升审美情趣的感知力
     在学科课程中审美感知多源于最基础的语言文字。可见语言文字既是审美的对象,又是审美认知的手段和工具。教师从语言文字中揭示出审美意义,为学生增长审美知识、积累审美经验,进而培养审美情趣,铺垫着感性积淀的基石。同时,在这种审美的感知积淀中也渗透着审美的理性积淀,学生的审美认知在这种审美的感性积淀和理性积淀的互渗并进的过程中得以提高的。而学生审美情趣的衍化和发展,又总是随其审美能力及审美意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进的。从语言文字中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是这种审美探索的先行者,只有当教师有了强烈的审美意识和深刻的审美体验时,才能对学生产生审美的感染力和诱导力,使学生真正进入审美探索的角色和境界中。
从语言文字的形式和内容中揭示美。语言是文章的基本材料,语言美是教材所选课文的特征之一。散文语言的流畅;小说语言的生动;诗歌语言的凝练;议论文语言的严谨;说明文语言的朴实;抒情语言的感人等等。教师要注重从文字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中去深入揭示美,通过设身处地的联想、观照,力求与语言文字的初创者取得审美的共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审美意识的重构与创新,并使自己的审美意识为学生所认同。小语教材中好诗美文比比皆是。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体现了诗的意境美,把环境渲染的明丽灿烂,表达出喜出望外、欢快急切的心情,情感热烈奔放。课本中的这些美文所描绘的意境美,不仅是情与景的统一,更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值得学生细细体味、用心探索。
在语言表达中示范美。若按教育美学的要求操作,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应是审美的。教师语言表达的规范化、形象化;语音的抑扬顿挫;板书字迹的工整优美;举止的教态端庄优雅;表情的亲切自然等等都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再加上能够体现审美情趣的讲授内容,就会产生较理想的情境氛围和综合的审美效应,也使教学活动中的双主体之间,实现审美认同,使学生的审美情趣逐步滋长起来。因此,我们凭借教师的基本功来示范美。“美的艺术,使人感到舒适、愉悦、振奋,而美的教学,除了授人以知识、能力之外,还应伴之以相同的艺术效果。因为教学这门艺术,是教师想象力、创造力、基本功的综合展示”。
利用情境创设提升审美情趣的感知力
     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们在情境中去体验美,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审美情趣。人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感受到客观事物的美的,要想感受到客观事物的美就需要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和对客观事物产生情感,所以就需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同时激发学生们的情感。现代多媒体集影像、声效于一体,可以帮助教师生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立体信息空间,让学生感受到具体的形象、真实、丰富、生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因势利导,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感受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带来的美的感受,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充分调动他们积极参与学习的意识,让学生乐学、爱学,提高审美能力。
    案例:《语言的魅力》,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一篇阅读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法国着名诗人让·彼浩勒给一位双目失明的行乞老人的木牌上加了几个字,帮助老人行乞的事,说明了恰当地运用语言文字,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和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
    引言激趣,渗透课文内容:开课伊始,教师以一段夸赞学生的语言引入,生谈感受,由生到文,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了语言的魅力,渗透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开课时做这样的铺垫,为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抓重点句,确定切入点:在进行新课时,教师采用了读课文,画出重点句的办法。以重点句为切入点,将学生迅速带入学习、探究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同时使学生进入阅读与理解文本的情境。
    以重点句为突破口,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抓住重点词、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在学生画出重点句后,教师以问题“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上这句话的?”为引,直接将学生带入到文本中寻找答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引领学生理解重点词语“衣衫褴褛、无动于衷”,达到体验文本的目的。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媒体资源,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在学生体验春天来了是什么样时,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谈谈“假若是你在春天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去干什么等”,学生谈完感受后再来阅读文本,播放动画感受春天,使学生从更深的层次感悟文本。抓住文本留白,发挥想象,进一步体验文本。在学生已激发了对盲老人的同情之后,教师接着提出:除了给钱,人们还会怎么做呢?利用文本的留白处,发挥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的思想情感达到一定高度,真正体会到语言所产生的巨大魅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写话的训练,实现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
2)挖掘学生内在潜力,提升审美情趣的创造力
①启发想象力,提高审美情趣的创造力
     情感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所以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渗透,合理地运用情感去让学生启发想象,利用课文中的情境去激发学生们内心的情感,让学生在朗读中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为学生创造美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教师在讲解诗词或散文时,通过让学生们带着感情色彩朗读,去体会当中的诗情和诗意,受到作者艺术美和自然美的熏陶。以下就是一位四年级的学生在老师进行了诗歌教学后自己创作的一篇《时间的歌》。
      或者在音乐教师教授歌曲时,通过让学生们了解曲子创作的背景和体现情感,老师可以启发通过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在头脑中浮现诗中的画面或歌曲体现出的情感,体会作者在当时的情境所要表达的感情,从而实现创造美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情感,慢慢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之情,培养学生的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②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审美情趣的创造力
     创新思维是审美主体(学生)在审美活动中遵循审美原则进行创造性审美活动的源泉。例如在音乐课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把创作教学适时渗透到音乐欣赏、器乐演奏、歌唱、律动等音乐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发散创新思维,提升审美创造能力。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分组体验、探讨,鼓励学生通过研究表演性的动作来传达需要表达的内容,诱导他们自主改编和创作,丰富和完善乐曲的人物、时间、故事和场景。在欣赏活动中,学生通过发挥对音乐的理解力和再次创作感悟音乐的魅力,创新思维得到了生成和发展。又如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把一些适合的内容让学生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再重新展示出来。在改编创作的过程中,学生的审美情趣得以再次激发,创造力不断提升。而美术课作为对小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培养更具有效果,它不但直接的让孩子用眼睛去发现美的事物,而且让孩子动手自己去创作美术作品,它是一个逐步提升孩子创造力的课堂。在美术课堂上孩子们会欣赏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并且自己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拓宽自己的视野。老师可以在给出主题之后听听学生们是如何理解的,他们打算怎么去画?在这样的碰撞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最大的发展,创造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3.学校德育实践活动作为小学生审美情趣培养途径的研究
1)利用师德修身工程,提升教师审美素质,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作引领。
     作为德育工作者,教师应充分认识美育在德育中的特殊功能,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认真学习美育理论,从理性的高度对学校美育作全面的把握,积极参与各科审美中,这样才能将自己引入美的世界,将学生引入美的世界。
认真学习美育理论。教师应认真学习美育知识和理论,不仅是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的需要,更是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的需要。作为德育直接实施者的教师,应充分认识美育在德育中的作用,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具备一定的美学、美育的理论知识。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师应培养健康、纯洁、高尚、全面的审美情趣,具体表现为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敏感和喜爱,对一切真善美的关注和倾心。这样的审美情趣有利于促进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和完善,有利于创造美好生活,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品德。
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较高的审美力是教师适应教书育人工作,全面塑造学生理想人格的需要。这种能力包括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这是现代教师所应具备的美育素质。因此,教师要积极投身于丰富多彩的审美实践,积极生活经验,丰富文化历史知识,加深艺术修养,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理解判断能力和创造能力,使自己的审美能力不断达到新的境界。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教学过程中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应是自由和民主的,按照美的规律,寓教于乐,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而不是强制灌输。只有这样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有愉快的情绪,才能有美的感受。
形成优美的教学风格。教学本身是一门艺术,而教师的教学方法就像艺术家的创作。具有美感的教学风格,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满足学生的认识需要。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创造性劳动和艺术加工的过程,在这种创造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并传达出教学内容的理性美;应不断培养自己的教育机智,快速果断地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特殊问题,使自己在课堂教学时闪烁着自己智慧的火花,充满着智慧之美;同时教学活动要生动活泼,富有趣味,轻松愉快;还可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使教育活动形象化、艺术化,具有感染力。总之教师应努力形成自已优美的教学风格,并将这种风格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帮助他们体验发现的快乐,感受到自己的长处,从而自觉的接受教育。
     培养高雅的风度仪表和优美的语言表达能力。高雅的风度仪表和优美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教师审美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仪表风度是教师个人综合素质在教学中的体现,是学生仿效的对象,无形中影响德育的效果。具有文明高雅的风度仪表,是教师职业美的特殊需要。朴实、大方、整洁的衣着显示出一种庄重的美,于朴实大方中隐现高雅的情趣,于整洁得体中显露深厚的涵养,给学生以美的启迪和熏陶;自然丰富的表情会产生相应的魅力,诱发学生美感,使心灵受到净化,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稳重端庄的举止能稳定其情绪,振奋其精神。可见,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增强高尚仪表风度的楷模性,引导学生的品行不断趋向美。培养优美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说话的艺术是教师审美素质的重要表现。朴实无华、流畅明快、幽默诙谐、风趣生动是教师语言美的艺术所在。教师要把正确的观点,严密的逻辑论证,精辟的分析,贴切的比喻,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讲述。并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哲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抑扬顿挫的语言声调,轻重缓急的速度,形象生动的动作姿势,丰富的脸部表情等,不仅可以活跃气氛,增添情趣,让单调的德育过程充满乐趣,使学生乐于接受,而且可以使他们得到高尚的精神陶冶和强烈的美的享受,以美感人,以美育人,从而达到教育的目标。
2)构建“砺美德育模式”,促学生审美情趣全方位发展。
   我校以“美”和“德”为出发点,初步构建了“5+1美德浸润”砺美德育模式。“五”指的是——“美班美德”、“美行美德”、“美课美德”、“美师美德” 、“美网美德”。“一”指的是——“砺美积分”评价。
 “美班美德”——让审美情趣与班级特色相结合:学校围绕“创砺美校园  展班级风采”主题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各班积极发挥群体力量,精心设计班徽、班训以及富有激励性的班主任寄语等,创班级品牌文化的特色……在展示“一班一特色、一班一品牌”的文化内涵同时润泽学生心灵,创造了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的良好条件。
 “美行美德”——让审美情趣与个体行为相结合:以“砺美”特色为醇度,以多彩实践活动为广度,以“砺美”习惯、“砺美”言行为深度,开展了以争当“美德少年”为目的的系列实践体验活动和主题活动,在真实地活动中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形成体系的实践活动和主题活动,让学生在践行中体验美,发现美,实现美,把德美谐行的任务交给孩子自己,让他们成为有道德、有创意的美德少年。
 “美课美德”——让审美情趣与主题班会相结合: 课堂是学生“修德”的重要阵地,我们确立的“砺美”德育课堂的三条核心理念,其一,儿童就是美,儿童能创造美;其二,美是一股力量,是一股可促进儿童持续发展的力量;其三,美同时也是一种质量。让美走进每一节班会课,主题班会是教育学生的最好手段,它能更好的促进正确的班集体舆论的形成,推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因此我们对班会课实行课程化管理,使班会课更加走向日常化、规范化。同时结合学校“砺美育人”的办学特色,尝试“让美走进每一节班会课”。不仅如此,学校还开发了以培养学生“孝、礼、诚、信、仁、智、毅”的优秀品质为核心的道德大讲堂,每月一主题,为学生构建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们在道德讲堂的学习中,实现砺美教育的生活化、序列化,品味“立德修身”之美。
 “美师美德”——让审美情趣与班主任队伍建设相结合:学校注重整合有效资源,充分发挥优秀班主任引领辐射作用,引导班主任有意识以月为单位进行阶段工作反思,及时查漏补缺,调整工作部署。选送优秀班主任参加全国班主任专业培训,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初、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开展青年班主任拜师学艺、师徒结对活动,以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和活动组织能力,促进青年班主任的成长与提高。我们还合理安排班主任教学任务,完善工作评价和激励机制,实施班主任月考核制度,极大化增强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美网美德”——让审美情趣与社会、家庭相结合:构建社区、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砺美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将审美情趣的培养途径延伸至校外,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促进审美情趣的提升。学校是实施美育的主阵。教育工作者要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成才教育的实际出发,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同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思想结合起来,丰富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使德育与美育相得益彰。家庭是小学生美育的直接课堂,家长的言谈举止对小学生品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家长应当主动配合学校和社会做好小学生的品德教育,要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使中学生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养成吃苦耐劳、奋发向上、遵纪守法、尊敬他人的优良品质,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小学生逐步认识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从社会因素来看,应当紧抓社会环境的“净化”,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全面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同时引导人们在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从而形成小学生美育的良好社会环境。
“砺美积分”——让审美情趣与审美评价相结合:马克思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来塑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修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因此,我们运用个性化的德育方式,用美的规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评价,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学校采用“奖励卡”这一评价媒介,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将“奖励卡”评价与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课堂表现、实践活动、学习等方面紧密结合,围绕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实施多元化立体式评价,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学校利用“积分卡”让学生学会将“美”积累下来,并形成习惯,使得学生的审美情趣得以循序渐进稳步提高。
4.校本课程作为小学生审美情趣培养途径的研究
我校开发了以艺术教育为核心的校本课程,将审美情趣的培养与校本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砺美校本课程”体系。
1)校本课程的体系
发现美的能力
鉴赏美的能力
表现美的能力
1日常生活类
                                                          3作品欣赏类
2技能学习类
一是通过了解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让学生学习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培养发现美的能力;二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艺术技能,培养表现美的能力;三是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校本课程的发展
 

第一阶段
普及课程
 
 
以日常生活类、作品欣赏类
第二阶段
选修课程
 
 
以技能学习类为主
第三阶段
核心课程
选修课程
 
三个类别全面展开
 

3)校本课程的实施
      美育的终极目标是学生的自我塑造和精神人格的建构。即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不但要培养学生和谐、完整的审美情感,更要完善学生的精神人格。美好的精神人格应该是基于感性解放和理性精神集合的人格。可是由于遗传、环境、感知经历及心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决定了每个人的差异性,对此,有关专家曾将人们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三类。学生因独特而美丽,对于学生表现出的个性差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会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
①  美育校本课程尊重个性
      视觉型学生:由于他们大多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上了,因而有些人会对其它活动不太感兴趣,特别是动手能力的培养是这类学生的弱点。这类学生可通过下列方式加强学习能力:图画鉴赏、涂鸦、画彩色符号等,把艺术与其学习他内容结合起来。
     听觉型学生:这样的学生,比较关注听到的声音,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先认真听,再问学生几个为什么,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又使他们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听觉型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器乐演奏、听音乐来构想画面来提高学习效率。
     动觉型学生:这类学生适合运用做手工的学习方式,边做边学习,使他们在学习中不至于感到太疲劳。这样动起来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他们逐渐地对不感兴趣的学科也产生兴趣,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动觉型学生可通过制作模型、拼图和手工艺来提高学习能力。
      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开发不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各项美育学习活动中。发现美、学习美、创造美。因人而异地发掘学生不同的艺术感觉,鼓励肯定他们,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念。相信久而久之,他们会因为自身的独立而美丽。我校立足于不同学生发展需求,制定了《育红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开发课程时,我们对学校课程资源进行了评估,重点评估了教师的知识结构,特长。学期初,任课教师根据下发的指导纲要制定学期计划,并按计划进行教学。每课教学后,需教师进行课后小结与反思。学校不定期的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学期末,教师还根据学期初制定的阶段检测方案,对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状况进行检测,并给予合理评价,使学生的学习有比较明确的学习目的与方向性。
美育校本课程追求多样性。
      丰子恺先生曾经说过:“艺术是用感觉来领受的。诉于眼的艺术中最纯正的不过于书画;诉于耳的艺术中,最纯正的不过于音乐。”眼,可以欣赏到一切美丽的事物;耳,可以倾听一切美妙的声音。
      美的教育存在于多种感官、多种感知。在开发过程中,应该遵循美的规律,运用多途径、多渠道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等都得到提高,为成为有个性的人奠定基础。
鉴赏课程发现美: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审美意识的净化,审美意识的结晶。书法艺术,能给人以艺术美的薰陶,使人受到民族文化精神的感染。可是因为电子产品的盛行,许多学生会用电脑打字,却不会动笔写字,经常是提笔忘字。我们可以在学校开发诸如“书法学习与鉴赏”“名画作品与鉴赏”之类的鉴赏课程,通过引领学生欣赏不同的作品,领略不同的艺术表现力。当书法与特定的文字内容、图画结合起来,常常给人以真善美的感受,使人的深层心理素质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器乐课程倾听美:器乐课程,需要学生手脑并用,校本课程可以开设一些简单的乐器课程,如竖笛、葫芦丝、口琴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倾听美。学生通过耳朵,感受到纸笔以外的美丽世界,吹奏弹唱,不仅自己可以欣赏美,同时还可以和周围的人一起分享美。在节日庆典中,孩子们还可以上台展现自己,使他们获得最佳发展、做最棒的自己。
形体课程享受美:一曲《天鹅湖》、一曲《命运交响曲》可以让学生领略到完全不同的人生。在音乐中冥想,在音乐中起舞,可以让学生的心灵得到真正地净化。
我校在入校一年级学生中开展了形体训练课,教学生站姿、坐姿、走路的姿势,让学生懂得肢体,也是可以表情达意的。我校还在高年级开设了瑜伽入门课程,每次组班,都是人员爆满,询问缘由,学生的回答是:因为瑜伽音乐的舒缓、清幽,可以平复烦躁的心情。音乐的魅力莫过于此。
动手课程创造美:西方现代绘画巨匠保罗克利说:“艺术并不是呈现可见的东西,而是把不可见的东西创造出来”。人类的历史正是不断创造的历史,没有创造,也就没有今天的世界。创造性思维是人类与其它生物的伟大区,所以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尽力引导孩子养成爱动脑筋、善于开拓的习惯。
动手操作的课程有很多,诸如插花、剪纸、贴画、摄影等等,可以让学生利用学到的构图、配色、粘贴等一些技巧,将看到的、想到的运用学到的方法展现出来。
      为了培养不同学生的兴趣,我校已经开发了如下课程:必修课程:合唱、竖笛、形体;选修课程:静心瑜伽、插花艺术、照片ps、国际跳棋等。必修课程的内容是根据学校的教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开设的,很好的保留与凸显了我校的办学特色。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学生在美育方面的素养,让学生热爱生活且学会生活。选修课程的内容确定,我们采取的是学期末由各位教师自行申报每学期选修课程内容,上交2-3课时的教案,由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针对学生的需求与教师开发的内容进行选择,确定下学期的选修课程的内容。每次课程结束后,由任课教师或学校在学生中对执教内容进行一个需求测评与反馈,便于下次课程的开展与实施。同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多采取发展性评价方式评价学生,注重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
5社团活动作为小学生审美情趣培养途径的研究。
     在我校,“砺美社团  伴我成长”的社团活动始终吸引着孩子,激励着孩子。我们围绕“砺美教育”理念,挖掘潜力,让更多的学生发现自我;搭建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展现自我。学生的审美情趣在丰富的社团活动中得到全面的提升。
     挖掘潜力,丰富社团活动内容——为了让更多学有余力的孩子加入社团,我们结合孩子的兴趣,采取内外结合方式:充分挖掘校内教师潜力、合理利用校外资源,开设了集艺术、体育、科技、益智四大类约8项选修课程,如借助内力开设了“天籁之音”合唱社团、“七彩童年”美术社团、“水墨天地”书法社团、“多彩的信息世界”计算机社团、“梦想起航”航模社团、“五彩缤纷”七巧板社团等,借助外力开设了国际跳棋社团。
     规范化管理,增强社团活动实效——我们将每周二、三下午第三节课时固定为社团活动时间,课程化管理使得学生到岗率大增。
     搭建多种平台,发展学生特长——为了让更多的老师从观念上认识到学生多样发展的重要性,更加支持学生的特色与特长发展,我们借助外力,打造各种平台,组织学生参与各项比赛,及民间团体活动……
      合唱是我校的特色与品牌,近年来在市区有较大影响力。通过合唱团体的形式可以使学生的音乐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参加合唱团体的学生们的音乐才能是各不相同的,应该先了解学生的嗓音条件,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配。当教师进行实际的训练时,应该将合唱曲目的技术性与艺术性充分的结合;还应该让学生认识到练习合唱应该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并且反复的练习。校合唱社团成立多年,由最初40人,发展成为如今70余人,其中流动人口子女占去40余人。近年来我校合唱团除了认真夯实常规训练,还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进行砺练。在每年市艺术节上,我校合唱团的表现总是让人耳目一新,多次荣获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市里的各种文艺汇演。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不仅展现了孩子们美妙的歌声,还让他们陶冶了性情,净化了心灵。在学校举行的“美丽歌声PK赛”中,校合唱团的《共同成长》以天籁之声,唱红了不少师生的眼,真实地演绎着“放牛班的春天”。在武汉市第二届琴台音乐节之校园歌曲比赛决赛中,我校合唱团代表武昌区参加市级比赛,以一首《摇橹》原创歌曲,把人们带回清新童趣的世界,获得武汉市校园歌曲比赛小学组第一名的好成绩,再次为武昌区艺术教育增添了新的光彩……近年来,通过参加学校社团活动,一批又一批特长生不断涌现,一批又一批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情趣得到了较大提升。
五、成果转化及应用
(一)课题研究报告: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
(二)构建了“砺美教育”特色办学理念及“砺美课堂”教学模式、砺美特色校本活动、砺美特色社团活动以及“5+1美德浸润”砺美德育模式。
(三)  编撰形成了论文集。
(四)  编撰形成了案例集。
(五)  编撰形成了校本课程规划及教材。
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设想
(一)研究过程比较注重对研究内容“审美情趣培养途径”的研究,形成了以“砺美教育”为核心的理念系统。但对于课题研究对象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效果还未做具体的量化分析。今后,我们将加强实证研究力度,预计通过观察、谈话、问卷等方法进一步了解学生言行的改变,学科课程中学生在对美的发现和欣赏的过程中的趣味提升,用数据来进一步说明审美情趣的提升效果。
(二)如何通过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来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课题研究成果也是后期努力的方向。
七、参考文献
【1】席  勒.审美教育书简[M].译林出版社,2009.
【2】张玉能.<审美教育书简>中的美学思想——审美教育论[J].美育学刊,2014(1):47-62.
【3】檀传宝. 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J].人民教育,2015(15):1.
【4】刊物编辑部.改进学校美育[J].人民教育,2015(15):10
相关资料下载:  双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