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教育科研
“三思”而行,柳暗花明
阅读次数:[]次
“三思”而行,柳暗花明
武汉市新河街学校  郑文娟
    案例背景:
    作为一所普通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每年都会无从选择地接受一些特殊的适龄儿童,他们中有的属注意力缺乏多动儿,有的属情绪障碍,无法合理管理自己的情绪,有的学习困难,更有智力残障自闭儿。这些孩子的随班就读不仅给班主任工作增加了难度,也给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挑战。作为一名普通的美术任课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也必须面对这样一群身心发展有障碍的孩子,我该怎么做才能给他们心灵带来真正的快乐从而接纳我呢?我该做些什么才能给到孩子真正的需要从而影响并改变他们呢?多年来,结合艺术教育经验和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背景,我在前行中摸索,在探究中前行,针对儿童心理发展需求,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地方法,现就如下成功案例予以呈现和分析:
    个案基本情况:夏××;男孩;六年级在读。
    几年前,学校一次大的合校,他由别的学校合校过来,升读六年级,正好我担任他的美术教师。
在校表现:脾气暴躁;一句不和,拳脚相向,常主动找事儿,惹事生非,是出了名的“棘手生”,蛮横,冲动,易怒,极端地以自我为中心,易激惹,同学们怕他躲他。听不得半点不顺意的话,他可以说别人,别人不能说他,否则,借机挑事儿。有攻击史;合校之前,在原来的学校有过踢打老师、拒绝接受教育的行为,曾在课堂上打老师,推到桌椅,抡起椅腿在教室扫圈,冲动时完全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伤及过无辜同学。阻抗教育;对老师的教育常执抵触情绪,平时因为好动,常趁老师讲课板书时,无故离座找事,惹事生非,是同学们常“投诉”的对象,对老师的教育无动于衷,或好一会儿,又反复,是老师眼中的一块“油抹布”。
    家庭情况:父母离异,跟父亲一起生活,父亲喜欢喝酒,遇到孩子教育问题简单粗暴,常用打骂的手段教育孩子。
    初步评估:夏××的表现属于情绪障碍,无法合理管理自己的情绪。
    开学第一节美术课,上课铃声响过,我站在六(1)班教室门口,全班迅速安静,唯有第四组第一排的一个小男生,古铜色皮肤,小平头,左手支着后脑勺向右后方侧身后瞄,右手搭在后面同学的桌子上不停摇晃,腿不时去踢邻组同学的桌子;我盯着他,他瞄了我一眼,依然顾我,无所谓地摇晃着脑袋,腿踢着,嘴动着,我用目光与他僵持了两分钟多钟,他才似乎觉得被看得很不好意思的样子,坐正了身子,但把头扭向了另一边,我示意他拿出课本,他抖动着腿冷冷地说:“我什么都没带。”班上其他同学应到:“老师,他上美术课从来不带书的!”他恶狠狠地回头瞪着同学们,拳头在空中挥舞着,很凶狠的样子,然后斜眼瞄着我,我说了一句:“那就好好听讲吧!”就不再说什么了,但我知道,碰上了一个“棘手生”,在不了解他性格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贸然批评。
    讲课期间,他多次在我背身板书时,与同桌动起脚来,我用目光多次制止了他;作业时,他什么也不做,折腾得周围的同学不断告他的状……可以说,第一节课让我上得很“闹心”。课后,我把他带到办公室,打算与他谈心,班主任一见他大声喝道:“又是他?他犟得很,完全是块‘油抹布’!”一听此话,他的脸马上阴沉下来,眼光似寒冷的刀锋滑过我的脸,那张正准备开启的嘴紧紧闭上了,把头扭向一边,再也不回应一声。
    我想此次谈话恐怕要“半途而废”了,思考了一下,就对他说:“我注意到你上半节课有时听讲是很认真的,虽然时间很短,我不认为你是班主任老师评价的那样,你回去想想,会让我看错么?”听到此话,虽然他还是一声不吭,但明显站在原地楞了一下,之后,就走了。
    反思:
    第一节课后,我对这个孩子阻抗背后的原因作了一个简单的分析和评估。首先我向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同学们较全面地了解了这个孩子,从同学和老师们对他的反馈可见,他的良好行为习惯还没有养成,在班里的表现常常是得不到认可的,一个长期在学校受到批评的学生,在心理上的感受一定是痛苦的体验,而这种痛苦又与学校的学习生活联系在一起,怎么可能对学习有愉快的体验呢?那么,他不带书本用具的行为就不难理解了。同时,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发展出一整套保护自己的措施,这些措施可以是成熟的、强大的,也可以是不成熟、脆弱的,这个孩子属于后者,因为总在受到批评,会下意识地用粗暴的方式排斥老师及同学们对他的负性评价,无非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与价值不受伤害,这就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叛逆”与“敌对”,这是他与老师和同学总处于“畸形”冲突关系的心理原因,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也反映出他正当的心理需要。
 
措施:
    我决定选择“忽视”策略弱化“阻抗”。
    “忽视”又叫消去法,是一种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效正的行之有效的行为疗法,这种技法要求实施者通过持续地忽视学生有问题的行为,直至学生的不良行为逐渐消失,也称为消褪抑制法。
这种“忽视”主要用在两个方面:
一是不评价不关注该生在课堂上的不良行为表现,不再让他的负性行为在我的评价中得以强化,进而加重阻抗,陷入恶性循环。这个孩子习惯以“与众不同”行为方式引起老师的关注,这种“忽视”动摇了他习惯性的认知思维,切断了恶性循环链;没有了外在因素,他“保护”自己的阻抗“硬壳”自然会退化消失。
    对班主任给他的评价我也作了“忽视”反应,因为这种“贴标签”的做法只会让他看不到改变自己的希望而放弃自己,“你回去想想,会让我看错么?”这样一句话实则是在给他重新选择的机会,当把选择权给学生时,他们往往会按希望的那样去做,这是很普通的心理规律,我想他会有所变化。
 二
    第二节课,我站在教室门口的一瞬间,发现他端正地坐在位置上,马上表扬了他,班上有同学嘟囔着说:“他很差的,老师你不了解,还表扬他?我对同学们说:“我看到他此时在进步!”又有同学说:“他连材料用具都不带还得表扬?”听到同学们议论纷纷,他迅速看了我一眼,又回过头去狠狠瞪了那些同学几眼,但回过头来看我时,明显有点得意状的神情。
    我知道刚才的鼓励打动了他,得再加把劲,让他作为起来。
    作业布置下去,他因为没带用具而无所事事、百无聊奈的样子,我走向他邻近同学的桌子,对他们的画进行指点,其间有意识地观察他的反应,发现他在偷偷观察我给别的同学作辅导,我把他叫到我身边,让他跟着做我的“助教”,看我是怎样辅导其他学生的,还不时给他机会,让他提提建议或作点评,并按他的建议当面修改学生的作业,他的不少建议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我也及时给予了肯定。这件事,他做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这种状态的课持续了近两个月。
反思:
   人的心理需要有多种,被尊重的需要——需要自尊,被肯定的需要——需要价值,乐于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等等,人一旦满足了这些基本的心理需要,能产生快乐的情绪体验。
    从他第二节课的反应观察可见,他有强烈的被认可的自尊需求和被需要的价值需求。一个长期生活在负性自我镜像中的孩子,忽然发现自己可以有完全不一样的表现,这让他惊喜并感到了快乐,当这种愉悦的体验与学习的链接在一起,我相信他不会再阻抗我阻抗学习。
措施:
    这个阶段我着重给予该生积极的关注和正强化的鼓励,这种“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让他感受到被尊重,被接纳,被需要的尊严和价值感。应该说,我为他及时提供体现价值的特殊的个性化平台,从心理最根本的需要上,满足了他的自尊和价值的需要,他觉得在我这里得到了认可和信任,那阻抗的硬壳早已不见踪迹,并开始亲近我,乐意接受我的引导;同时持续的正强化鼓励让他不断体验到被肯定的快乐,有了这种愉悦体验与学习的链接,相信他对学习美术的兴趣自然会被激发出来,从他的笑容里我也看到了希望。
    忽然有一天,他奇迹般地带来了美术材料,也破天荒地动笔做起美术作业。我发现他线条画得不错,及时表扬了他,并对他画中不足之处作了指点,在我特别的“关照”下,他的这次作业非常成功。我看他拿着批有“甲”的作业,一次次给其他同学看,高兴得手舞足蹈,就把他的画挂上了展示墙,他看着他的画直乐呵。
       这以后,在每次课上,我常不断鼓励他,有一点进步就放大表扬,对他偶尔的“反复”,我尽可能“忽视”而淡化,并每次让他的画上墙展示。
    临近学期末的一节美术课。我在班上宣布了每位学生上交美术作业的情况,在点评到他时,我说:“夏××同学交了……”话未说完,就被他打断道:“老师,我会补起来交齐的。”
我内心窃喜,微笑着冲他点头:“好啊!我相信你能做到!”
第二天,他主动补交了三次作业。
由拒绝作业到主动补交作业,这是多大的变化!
    反思:
    这类学生在能力上通常是有欠缺的,如果像要求其他学生那样去要求他,他会畏难而停止不前;所以,我对他先降低要求,帮助他成功,让他尝到成功的快乐,对他以后的学习无疑会起到很好的良性强化作用,因为对快乐体验的需要会使他不断去参与学习,寻求再次成功的快乐体验,他的学习能力在如此的良性循环中会自然增强,它将成为自主学习并学好的内动力。
措施:
    分层作业,降低要求,辅助成功,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对学习的自信心。
    透过这个案例,我体会到一个人内在的动力是他的需要,需要是不断促使人产生行为改变的“发动机”。
    人类从孩童起就懂得赞赏,喜欢赞赏,在赞赏中建构起自尊与价值,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实现自我价值的潜能,自尊与价值是我们人类最根本的心理需要,需要满足了,人就有了快乐的体验。这就好比食物是我们人类最根本的生理需要,吃饱了我们才会感觉到身体的舒适。
学生只要在学习上时常体验到价值成就感,他们就会喜欢上学习。所以,作为老师,用赏识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进步并放大,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为他们搭建体现价值和被需要的平台,就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把对老师的喜欢投射到老师所教的学科上来,兴趣自然会被激发起来。只要每位教育人有包容孩子一切的爱心,有等待孩子慢慢成长的耐心,有寻求有效方法的用心,就能真正走入学生的心灵,有效化解由于各种原因引发的情绪障碍问题,引导并改善特殊学生的特殊行为和认知,完善学生的人格,使学生受益终生。
 
2016年6月
                        
相关资料下载:  双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