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教育科研
用好协商教育这把钥匙
阅读次数:[]次
用好协商教育这把钥匙
——协商教育破除随班就读学生学习困境的尝试
武汉市黄鹤楼学校 黄蓉
刚送走2014届毕业生,我们又如期迎来七年级新生。查看小学部毕业班班主任整理的学生情况介绍时,一个学生姓名旁边赫然标注着的“随班就读”几个大字,让当了近20年教师的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因为我深深知道这几个字背后的深意:随班就读的学生一般智力低下,学习困难,无法完成普通学生的学习任务,虽然老师对这些学生需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但其成绩好坏与班级评价不挂钩,可这“随班就读”意味着该生学习虽然困难,但仍需努力达到一个初中生必须达到的各项指标,其难度可想而知!
在开学近两周的观察之后,我心中的压力更是与日俱增。这位彭同学性格内向,很少与同学、老师主动交流,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老师点名让他站起来回答,他表现极为紧张,不知所措。上课注意力能集中,能坐端正认真听讲,但理解能力非常差,反应迟缓。动作不协调,不会做操、跳绳、拍球等简单动作。
在语文学习方面除口头表达跟其他孩子差距不大外,其他方面均明显不足,写字笔画散乱,很多常用字也不会写,上课做笔记赶不上趟,作业错误率高,缺少基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第一次语文单元测试,在整张试卷都写满的情况下,得分竟然为零。
怎么办?看到他那略显呆滞但天真的眼神,听到他胆怯却稚嫩的声音,我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作为老师的我,该做些什么来帮帮这个特别的孩子?“特别?”对,既然特别,那就应该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呀!协商,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彰显学生个性的协商教育,不就是一把具有神奇功效的钥匙吗?于是一份特别的协商教育计划开始酝酿并实施。
一、在协商中打开心结,赢得信任。
在与班上同学“不经意地”聊天中了解到,彭同学小学时参加过有关部门组织的智力测试,很“遗憾”他没通过。于是便有了“近似于随班就读”的标签。可就是这次测试,深深刺痛了孩子幼小的心灵,再加上班上同学的冷嘲热讽,本就内向胆小的他从此更是寡言少语,甚至有点自暴自弃。目前学习状况的糟糕可能与智商关系不大,而是在小学这个学习启蒙的重要阶段,长时间的被漠视、被孤立和自我放逐,必然导致了他各种学习能力的缺失。
多让人心痛的事实呀!我要怎样才能把他从孤独、封闭、自卑的泥潭中拉出来呢?延续以前的漠视状态当然不行,可突然间的过分亲近可能会让他错愕惊讶,无所适从。得想办法一点一点地靠近他的身边,走进他的心灵!当我发现他有一次做大扫除很认真时,我当着大家的面表扬了那些做清洁认真的同学,当然他也在表扬名单之列,但并不会浓墨重彩。我只是想跟他传递一个讯息:你的点滴表现老师都看在眼里。并与那些同学协商确定不同区域的清洁值日生。当我与他协商想管理哪一区域时,起初因受表扬而脸红到脖子的他只羞怯地笑而不语。过了好半天才小声说:“我怕管不好!”这是我意料之中的回答,我不想强迫他,只是说让他再考虑考虑。到了下午放学时间,其他同学都整理好书包陆续离开了教室,唯有他一会儿站起身,试探地瞄一眼我,又赶紧低下头坐下来,一会儿又再次站起来.....我知道他肯定想跟我说点什么,于是我慢慢走近他,拍拍他的肩说:“肚子饿了吧?赶紧回家吧!”他慌乱地说:“我不饿!我......我......想自己倒垃圾!”我明白他的言外之意:他担心自己管不了别人做事情,但他又非常愿意为班级做贡献,于是他决定把别人都不愿意做的倒垃圾独自承担下来。多可爱的孩子!我当然愿意给他表现自己、证明自己的机会。接下来的日子,我们班的垃圾桶总是被及时的倾倒一空,并被清洗地干干净净。我会在他不在场的时候,向同学们讲述他的事迹,提醒其他同学看到他的努力,他的可爱。后来不断有同学与他一起去倒垃圾,有同学抢着去清洗垃圾桶,有同学跟他一起说笑,有同学主动教他跳绳.....此时的.他已不再拘谨胆怯,脸上总洋溢着憨厚、淳朴的笑容。此时的他也拥有了第一份班级职务——清洁值日生。虽然起初与他协商无果,可后来他用行动给了这次协商一个满意的回答。
二、在协商中量身制定学习目标,
合适的学习目标为一个孩子的学习提供了努力的方向,更激发了学习的热情。而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而言,过高的目标反而会加重他们的挫败感,以致逐渐丧失学习的自信心。于是,我与彭同学协商,来确定专属于他的语文学习目标。已经从心理上接纳、认可了老师的他,在刚一听说可以自己来确定每天的学习任务时,眼睛里闪现出兴奋的光芒,激动地说每天要坚持识记一课的生字词,或者默写一个单元的两首古诗词等,担心相对于他来讲过高的目标一旦完成不了会打消他高涨的积极性,我语气委婉地跟他协商说:“我每天没有过多的时间来帮他一个人报听写和批改,一天只能过关五个左右的生字词;对于古诗词,第一天检查背诵,第二天过关默写。虽然任务不多,但每天的任务必须清零!”可能顾及到老师的工作量,也掂量了自己的学习基础和能力,他点头应允。就这样在协商中,既激发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也最终确定了最适合他的学习目标。
三、在协商中确定学习方法
越是自卑的孩子越怕别人瞧不起。彭同学起初对自己享受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学习待遇,还是有顾虑的,他害怕班上同学异样的眼光。他试探性地跟我说:
”能不能不让其他同学察觉?”我欣然接受,便跟他商量说:“你觉得用什么办法好?”他想了想,小声怯怯地说:“我每天到办公室直接交作业给您,找您过关,可以吗?”我当然举双手赞成,为了不让其他同学瞧出端倪,我在班上宣布了一条新规定:老师每周随机挑选好两到三名学生,亲自上交作业给老师,并接受老师的面批面改。第一周当然挑选的是班上其他同学,而且成绩都是中等偏上,下一周,毫无悬念地轮到彭同学了,接下来的日子,无论其他两位同学如何轮换,彭同学都名列其中,每次都等其他两位同学面批面改结束之后再单独落实他的学习任务。这样一来,既保证了对他的个别辅导,又维护了他的自尊心。
现在,一下早自习,我的办公桌旁就会见到他的身影。每天由他自己亲手在专属于他的作业记载本上用蓝笔布置下一次的作业内容,也亲手用红笔自豪地记录当天过关的学习任务。
四、反思:
协商学习的倡导者澳大利亚课程学者布莫指出:协商学习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当儿童倾向于承担责任和达到目标时他们将学得最好。”在他看来,如果学生被允许参与计划的决定,教师能明确地考虑学生的贡献,而且通过协商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学计划,那么他们就更愿意学习,并会把学习看成是自己的义务。而这些学习困难到近似于随班就读的学生大多自卑感强,缺乏自信,意志薄弱,正好可以通过协商这种方式,师生一起努力找到最符合这些孩子个性特点的学习方法,有针对性的发展其认知领域。老师还要多一点赞扬鼓励,使他们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消除疑虑与胆怯,增强自信心,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各项任务。同时营造一个平等、友爱、和谐的集体氛围,使他们能感受到来自同伴的温暖,从而缩短与老师、与同学之间的心理距离,真正融入班集体,最终实现在各自原有基础之上与其他同学一起共同成长、进步。
这次的协商教育过程,也让我们对如何协商教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1.协商双方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态度要诚恳、平等对待。
2.协商时,要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期待与要求,也要主动了解对方的期望与需求, 能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3、协商时要寻找到双方的共同点,求同存异,可根据目的进行必要的妥协,从 而实现合作共赢,互利互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