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武汉市教科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副研究员;她,华中师大心理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她,中学心理健康高级教师,市心理健康学科带头人;她,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3年。4月12日,我们在教研培训中心有幸见到了她--陈敏丽老师。
课堂上,陈老师为我们分享了《做一个有弹性的教师》内容。从“饥寒交迫,无家可归,是否远离我们,我的观点是不仅没有远离,某种程度上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这一问题,引发了在座的各位老师的思考,老师们积极参与互动,听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得到了陈老师的认可。她从生理层面和心理层面联系生活实际剖析了现状,在我们周围存在很多心智不成熟的人,出现了众多巨婴症、空心病、茧居族;阐述了打开自己心理金钥匙的重要性;结合教师现存的压力,告诉我们保持心理的相对平衡状态,这样才是阳光、健康的人。将心理的韧性同热干面做比较,不软不硬,生动贴切地诠释了心理弹性(即心理韧性)的含义;用《狐狸与葡萄》的故事形象的剖析了12种心理弹性表现;深入解剖了心理弹性的结构,不仅需要抵抗力,还需复原力。
其中,针对心理结构的因子,重点讲述了如何发展心理弹性,陈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可行方法:一是积极看待压力。陈老师用小白鼠实验和背着十字架前行的图片,让我们知道一定的压力保证了我们的安全,促使我们走的更远;二是悦纳自己。陈老师用心理学的图片让提醒我们在生活中不要患视错觉的毛病,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悦纳自己,是因为不正确的比较,用伤痕实验让我们知道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世界,用经典的仰巴脚效应,也叫出丑效应和犯错效应,告诉我们要去掉不完美主义,这样反而能够让我们更受欢迎;三是开放自我,乐于求助。当我们遇到困难,要敢于,乐于去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不要怕麻烦,将个体的我放到群众的我当中,才能让自己更完整、更成熟。
陈老师用哈佛大学76年追踪的研究视频--什么样的人最幸福,让我们重新审视了幸福的含义。最后陈老师用自己的经验智慧教给我们两步有效减少焦虑并找到积极的解决办法,真是久旱逢甘霖!老师们纷纷拿出手机将这一锦囊用照片珍藏,有位陈老师没有拍全照片,立即在群里求助,快速得到了其他老师的帮助。
陈老师将专业的心理学知识,用真实的案例、经典的图片,实验、视频深入浅出的给予了老师们心理上的馈赠,教会我们做一个有弹性的教师。
武昌区小学一级教师学生品德能力提升培训一班 朱玖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