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小学研训
二年级下册《向别人学习》教学设计
阅读次数:[]次

向 别 人 学 习

————案例与反思

         武昌区育红小学        刘琼霞

教材分析:

《向别人学习》这一课是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中第三单元“ 我进步,我快乐”其中的一课。这一课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 态度以及健康心理的,说理性较强。教材分为三个活动版块:分别是“学名人”、“找榜样”、“ 演情景”。这三个活动分别达成不同的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向别人学习既是一种良好学习品质,又是学生获取更多知识的金钥匙。具备了 这样的的学习态度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自觉学习有着直 接影响。向别人学习不仅是他们当前学习的需要,更是他们以后学习的需要。但是,通 过教学,学生有了正确的认知,并不一定有明确的行为。因为学生受 年龄、阅历等限制,不知道该怎样做,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缺乏坚 强的意志,很多美好愿望就此夭折,听听激动,做做不动这是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教学中只有晓之以理,导之以 行,让学生认之深,情之真,才能意之坚,行之久。鉴于以上的认识 ,我设定了以下的三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会发现身边同学的长处,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2、知道虚心好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愿意虚心向身边的榜样学 习。

3、学名人故事,逐渐养成乐于向别人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发现身边同学的长处,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2、愿意虚心向身边的榜样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出道题考考大家,看谁的小脑袋转得最快,最灵 活。(课件出示)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不长叶?什 么花没有枝?

生:游泳池,水龙头没有鱼;鬼火,打火机没有烟;死了的树不长 叶;雪花没有枝。

二、学习名人故事。

师:同学们都很爱动脑筋,这道题是春秋时期七岁的项橐给孔子出的题目,孔子大家认识吗?(出示孔子图)

生:孔子是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学问很大。(老师补充)

师:这样一位学问高深的人会说出怎样的答案呢,同学们想知道吗 ?孔子是这样回答的:什么水没有鱼?江河湖海,只要是有水的地方 都会有鱼。什么火没有烟?孔子认为不管是大火、小火、烧柴生火、 还是烧油生火,凡是有火就会有烟。什么树不长叶?孔子说不长叶的 树就活不了,那就是一颗死树。什么花没有枝?孔子回答没有枝哪来 的花,花可都是长在树枝上的。

师:孔子的回答项橐会满意吗?只见项橐听了孔子的回答,咯咯大笑,晃着小脑袋说道:“你说的不对 ,正确答案是井里没有鱼,萤火没有烟,(萤火是什么)枯树没有叶 (枯树是什么树),雪花没有枝。(课件出示答案)

师:你觉得项橐的这个答案怎么样?

生:很好,很正确。

师:孔子听后,也觉得很有道理,怎么自己就没想到呢!于是很佩 服这个七岁的孩子,并拜他为师。你们说说孔子为什么拜他为师呀?

生:孔子都回答不出来的问题,他可以回答正确,所以孔子拜他为 师。

生:孔子很好学,所以拜他为师。(教师归纳总结)

师:孔子不仅拜项橐为师,他还向许多人虚心请教学习,你收集到孔子向他人学习 的小故事了吗?

生:讲故事。

师:从刚才同学们讲的故事中,我们知道了孔子向老子学习礼仪, 向师襄学琴,向一同参观的人请教文物古器的知识,除此之外,他还向周朝政治家苌弘学习音乐,向郯国国君请教古代官制,向游泳的人请教如何游 泳,从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发现孔子很爱向别人学习。(师提示:向一个人学习?)

生:发现他向很多人学习。(师提示:只学习一个方面的知识?)

生:学习不同方面的学问。(师归纳)

师:是啊,他看到什么学什么,向许多人学习各种不同的学问,只 要这个人某一方面比他强,他就会向别人学习。孔子不仅这样做,还 留下了一句话教育我们,大家一起读:“三人行,必有我师”,(板 书)谁能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吗?

生:三个人在一起,有一个人是我的老师。(师提示:为什么会是我的老师?)

生:三个人在一起,肯定有人某方面比我强,就可以做我的老师。 (师提示:仅仅只指三个人?)

生:许多人在一起,肯定有人某方面比我强,就可以做我的老师。

师:小结:看来,每个人都有长处,,因此不管什么人都可以成为 自己某一方面的老师。我们应该向孔子一样虚心好学,学习别人的长处。(板书:虚心好 学、长处)

师:虚心好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正确的求知方法,孔子这 样的大人物都如此,何况我们这些小学生呢。像孔子这样虚心向别人 学习的名人还有很多,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生:讲故事。

师:教师补充一个故事。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故事中讲到的康熙皇帝、毛主席以及梅兰芳都是十分有名的人,这些名人都是怎 么做的?

生:虚心向别人学习。

【这个板块的活动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孔子,理解“三人行,必有我 师”的含义,学习名人的故事,养成乐于向别人学习的情感。知道虚心好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就是达成教学目标】

三、发现他人长处。

师:是啊,这些名人都不因自己很有名而不向别人学习,而是虚心 好学。那我们就更应该和他们一样虚心向他人学习。我们就先从身边 的同学学起吧,你们平时仔细观察过班上同学有哪些长处值得你学习 吗?现在,老师和大家玩个游戏——“猜猜他是谁”,请同学说出班 上某个同学的长处,大家猜猜他是谁,好吗?老师先来说一个,请同 学们猜猜。还有谁能像老师这样说给同学们猜?

生:有个女孩,很能干,拉丁舞跳得很好。(学生列举了很多)

师:看来班上许多同学都有一双善于发现别人长处的眼睛,你发现 身边同学的长处了吗?孔子不是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嘛,现在四 个人一小组,看看其中谁可以做你的老师,你准备向他学习什么?

生:小组内活动。

师:请一个小组的同学起来说一说,你准备向谁学习他的什么长处?

生:分别指出他人的长处。

师:同学们说得可真棒,表现出了想向他人学习的愿望,看来每个 人都有不同的长处值得大家学习。

【这一部分则是引导学生发现身边同学的长处,学会夸夸自己的同 学,树立身边的榜样,并愿意虚心向身边的榜样学习,激励自己不断 进步。】

四、辩论,明理导行(出示图片)
师:下面这两幅图,你会向哪幅图中的小朋友学习?为什么?

生:我要向第一个小女孩学习,她看到地上有纸,就扫干净了。

生:第二个小男孩看到纸站在一边,都不管,做得不对。

生:第一个小女孩看到班上有纸,打扫干净,她还关心班集体。

师:那这两幅图,哪个小朋友做得好,哪个小朋友做得不好呢?

生:第一个大姐姐做的好,小弟弟摔跤了,她去把他扶起来。

生:小男孩做的不好,别人摔跤了,找他帮忙,他都不理。
五、拓展。

师:再看这幅图中的两个小朋友,小红和小明,下课了,他们来到 操场上说悄悄话呢,他们说什么呢?说的对吗?此时,如果你是小明 ,你会说什么?

生:小红说得对,她看到别人的长处,表扬别人。

生:小明说的不对,他只看到别人的不足,瞧不起别人,没看到别 人的长处。

生:如果我是小明我会说,鹏鹏真棒啊,我也要向他学习,争取的 第一。

学习名人名言(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相信你们一定也会向说的那样做。为了鞭策 和鼓励人们,很多名人都会写下一些句子来帮助人们进步,老师就收 集到几条有关虚心向别人学习的名人名言,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这一条 吧:“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句话什么意思?

生:拿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师:再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其他的几条名人名言吧!

生:读名言。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知道虚心好学的实践机会就在我们身边,同时 引导分辨正确的虚心好学的方法,进行方法的指导。
六、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

这是我第一次在校外上区研究课,更是我第一次上品生学科的研究课。心情十分激动,也十分紧张。通过这一次上课我学到 了很多东西,得到了锻炼,受益匪浅。下面就这节课谈谈我个人的体 会与反思。

1.灵活处理教材。

教材上面只有三页图,如果按部就班的看图讲下来,估计这节课会 上的很沉闷,因为说理性比较强。于是在备课时,我加入了大量的补 充内容,如名人故事,名人名言等,使这堂课更生动,更充实。因此 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灵活。

 

2、主动参与,大胆活动。

新课程强调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让他们大胆活动。因此,在 这堂课设计中,我不仅考虑要让学生动起来,更多的考虑是主体参与 的广泛性。为此,我设计了三个活动环节:猜谜,共享快乐;讲故事 ,体验快乐;玩游戏,感受快乐。还在活动中,创造了一种宽松、和 谐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情感,及时给予 鼓励和表扬,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联系生活。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理念是: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 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了重新设计,始终把学生的现实生 活联系起来,力图在教材与儿童生活之间建立一种有机的联系。比如 :让学生去发现身边同学的长处,还有出示的图片都是校园中的现象 等。每一件事无不是学生真实生活的反映,让品德课真实起来,让品 德课与生活接轨起来,才能真正体现品德课回归生活的理念。
   

4、生活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堂。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具有很强的生活性、综合性、开放性、活 动性特征,它不仅是一门预设课程,更是一门现实的、不断生成的活 的课程。因为学生的生活是千姿百态、各不相同的,每一位学生的认 知基础、能力水平也是参差不一的,在开放的课堂中教师随时可能面 临突发事件,与生成撞了一下腰。这些新问题、新矛盾,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生成资源。因为这样 的资源,往往来自于学生的真实想法,毫不虚假与做作,同时又具有 独创性与不可再生性。

5、、动态生成的课堂呼唤生成性教学。
学生在课堂当中生成的问题,是学生最真实的生活体现,当问题生 成时就是教育的最佳时机。教师应该理解它、接受它、鼓励它,关注 生成、欢迎生成,形成不断发展的教学流程,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各 种素质始终处在自主建构与提升中,超越教材,拓宽课程资源,充实 教学内容。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抱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顾自己引导 、过渡几句,也许课也能上下去,但相信学生的情感激发就不会这么 真实、有活力,课堂也不会这么丰满、有深度、有实效。
课堂中的生成如不细心呵护,用心珍视,就会稍纵即逝。所以,教 师要不断增强课堂驾驭能力,把时间和空间真正交给孩子,让孩子做 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更关注生成,把握生成,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智 慧,在课堂中不断创生出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实效。这一点正是我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 教学中还要继续磨练!
                                                       

相关资料下载:  双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