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初中研训
八(上)历史与社会教材介绍(第一单元)
阅读次数:[]次
第一单元 史前时代
第1课 人猿相揖别
本课主题:了解由猿演变进化到人的过程。
讲述人类起源与早期发展,与以往的教材相比,内容的设计有以下特点:
去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中,分别讲述人类的起源,包括直立行走、制造工具等内容,十分重复;而且在那个时代,也还没有出现国家,更没有中国、外国之分,不好说元谋人、北京人就是“中国”的古人类,只能说是在今天中国的境内发现的远古人类,如果没有讲清楚,就会留下概念不清、甚至错误的隐患,比如,分科《中国历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这种说法自然没有错,但把它放在“中华文明的起源”下,还是容易引起歧义,特别是研究表明,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活动,哪些和中华文明有直接联系还比较复杂,像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后来都神秘消失了。现在这样写,表现了人类历史的基本共性。
“站立起来的祖先”
本课内容涉及的背景知识较多、也比较专业,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独立探究完成比较困难,教学效果也未必理想,教师作深入浅出的形象说明,协助学生进行探究,这样效果会好些。比如,究竟是哪一种灵长类进化成人,仅仅通过语言描述,学生很听懂,如果通过图示,效果就会好一些。
教材第6页图1-5“古人类分布略图”,这个图实际强调的是人类起源时期,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我们传承的文明”部分,目标一就是:“理解历史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学生可以从这幅图中直观了解到,古代人类分布在哪些地方,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七年级教材相关内容,进一步提问学生这些地域的自然环境特点,同时可以结合七上教材图2-22“世界人种的分布”图,来让学生分析这幅图,欧亚非大陆上各种人种的分布和古人类分布有一致的地方,从而认识自然环境对人类形成的影响。
“北京人”的足迹
第7页图1-7和图1-8“北京人围猎肿骨鹿想象图”,它是既反映了北京人的狩猎方式、狩猎工具、狩猎对象,从中也反映了当时狩猎环境的特点,学生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这一组图片,来深入了解当时的生产生活方式,可以通过对比现代人获取食物或者狩猎的特点,进一步分析古人类为什么要采取那种方式进行生活。
另外,山顶洞人和北京人在生产生活方式上的区别值得注意,群居生活和氏族生活。
第2课 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
本课主题:了解新石器时代先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认识他们创造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
本课讲述的是史前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基本特点应该说与第一课一样,但由于这一时期人类社会比以前有了很大发展,所以我们分物质生活、社会组织和精神生活来介绍。
这一课的引言部分就提出了本课学习的主题: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以及村落的生活方式是怎样产生的。因此,教学的重点不是简单告诉学生原始农业畜牧业是什么样子、村落是什么样子,原始人类的精神生活是什么样子,而是要着重讲,为什么是这个样子。
石镰与陶器
主要讲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课文一开始就点出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的最直接原因——人类对食物的要求。环境的变化,影响的是食物的来源,可能导致食物来源匮乏;人口的增加,影响的是食物的供应,可能导致食物供应的不足。
教材第10页“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起源地图”,图上的农作物和驯化动物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这样,就把历史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生通过图就可以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农作物与驯养动物都是从哪里来的。
课文介绍了新石器的产生,阅读卡中又专门介绍了磨制石器,教师在讲解这一部分时,不能单从制作过程、工艺的角度来把它和旧石器进行区分,新石器的产生归根结底是生产生活发展的需要,人们是在从狩猎采集阶段向原始农业阶段过渡时期,生产发展了,需要工具的革新,这样才有了新石器时代的到来。所以, 我们教材讲,“伴随着农耕畜牧的出现,生产工具有了显著的改进”。开垦耕地的需要,产生了石斧、石铲;收割庄稼的需要,产生了石镰、石刀;加工谷物的需要,产生了石磨盘、石磨棒。同时,储存食物的需要,产生了陶器。
古老的村落
有了原始农业的发展,就有了定居生活,原始村落也就出现了。过去也很少把村落作为一个主题来讲,村落是最基本的农业聚落,是一种基层社会组织形式,城市往往是在村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里我们采用了中外三个案例,讲述先民的生活(西亚古代村落、河姆渡村落、半坡村落)。
教材第11页“古代西亚村落想象图”是根据已有的考古材料画出的想象图。而教材第12页、13页提供了实物资料图片,如稻谷遗存图、黑陶钵图、石斧图、纺轮图,这些图片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河姆渡人与半坡人当时都吃什么、用什么,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实物图片,推测出他们当时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如石斧是用来做什么的?纺轮的出现说明了什么?人面鱼纹彩陶盆上的图案说明了什么?它的材质说明了什么?还可以收集更多的半坡居民实物资料图片,让学生分析,然后让学生把这些综合起来,勾勒出一个远古居民村落的想象图。在这一过程中,才会加深学生对原始村落的认识。课文正文并没有直接说明河姆渡居民的农业和畜牧业状况,但通过第12页稻谷遗存图和黑陶钵图,就能够推断出当时河姆渡人已经开始种植水稻和驯养猪,从而了解当时的河姆渡居民的农业和畜牧业的状况。如果是教师一个图一个图给学生讲解,没有学生的参与,就失去了教学意义。
课文第13页中比较半坡人与河姆渡人生产和生活差异,主要是让学生在比较过程中认识自然环境对古代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而第15页课后自我测评第2题则是对这一探究问题的细化与深化。
精神家园
精神生活,包括艺术、宗教、技术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最早的绘画、音乐、舞蹈、戏剧,都萌芽于原始宗教生活。
过去教材中虽然也涉及到原始居民的精神生活,但作为一个目或者一个专题介绍给学生,则是本教材的一个特色。过去人们常常有一种误解,认为原始居民经常连肚子都吃不饱,哪里还有什么精神生活?好像现代人的艺术比原始居民高,这些都未必。(岩画的高超技艺,线条画法,今天的艺术家望尘莫及;那时可以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现在分工越来越细,艺术变成了专业人士的事情)事实上,考古的成果表明,精神生活在原始居民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他们的信仰是分不开的,比如,他们把狩猎看成是自然的舞蹈,是与神的直接对话,他们最为隆重的事情可能就是祭祀这类事情,他们可能花上一辈子去磨制一件祭祀器具,没有什么使用价值,只有审美价值和信仰上的价值,他们的物质生活可能十分匮乏,但是他们常常将收获的大部分用来祭祀。
在讲“精神家园”这一框题时,讲课的素材可以不局限于这一框题中的图片资料,像上一个框题“古老的村落”下的图“人面鱼纹彩陶盆”“黑陶钵”都可以作为素材,让学生通过它们了解古人的精神世界。同样的实物材料,从不同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解读。“人面鱼纹彩陶盆”从物质生活层面来看,就是一个日常生活中的陶器;但从精神层面来看,上面的图案就反映出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或者是宗教观念,或者是图腾,或者是表达某种愿望。究竟是什么,学术界也没有定论,可以让学生结合对先民生产生活的状况,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走进先民的精神世界。这方面的素材能够利用的很多,关键是在引导学生从先民的生产生活的角度了解它们所表现的精神世界。体现精神世界的物品与人们的物质生活是分不开的,如“舞蹈纹彩陶盆”,它上面的舞蹈图案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是不可分的。如牛角号,它最初是集体狩猎的工具,后来才慢慢发展成为一种艺术品;又如用兽牙等做成的项链,最初可能是为了显示自己拥有战胜野兽的力量,用来威慑敌人,后来才慢慢演变为一种装饰品。我们的教材往往用一个图片来说明某一方面的问题,实际上,任何一张图片都包含了多重信息,可以从不同角度说明不同问题,比如,我们教材用小口尖底瓶来说明当时的科学萌芽,实际上,教材中所介绍的黑陶钵的制作过程,讲到了防止陶胎干裂的技术,这也体现了科学思想的萌芽。所以,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
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本课主题:从传说故事中了解人类向文明时代过渡时期所创造的文明成就。
讲述传说时代,无论中外,传说时代都指文明时代的前夜。传说里表现的许多内容,由于当时没有文字的记载,只好通过口耳相传保留下来,里面存在虚构、想象和时间的混乱,但还是留给我们许多历史的线索,包括制度的演变、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等等。有些也陆续得到考古发现的证实。传说时代是整个文明史中的一个重要的时代,无论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地区,都存在这一阶段。
学生可能对《吉尔伽美什》中的故事不太熟悉,而《荷马史诗》中的“木马计”的故事可能相对熟悉得多,特别是《特洛伊》影片的影响,学生知道得多一些。因此,教师可以由这部分导入新课。一个老师在讲这一课时,由中国古代的大洪水传说与西方《圣经》中的大洪水故事引入,这个导入也很有水准,他抓住了东西方都有相似传说着一共性,能够从全球史的大背景下反映传说时代,一下进入主题。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课“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中讲述了有关资料的三种形式: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和口述资料,特别是口述资料这一形式,如果学生能够回忆起口述资料的特点,这对于把握传说时代会有很大的帮助。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一下教材内容前后的衔接。
讲炎帝的时候,应该注意一下17页的神农教稼图,图片上文字的信息也十分丰富,教参的内容点析部分对这些文字作了解释,应该注意一下。特别是神农人身牛首形象所蕴含的信息,它反映了原始农业的特点。而炎帝黄帝与蚩尤的战争传说,则反映了远古时代中华大地上不同部落之间联盟与斗争的事实。
看一下教材18页上面的活动,“议一议,有关炎黄的传说,哪些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哪些是人们的想象?”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能够联系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中所展示出的出土文物的大致年代,来进行判断,另一方面,还要借助教参或者其他资料,收集关于炎黄的神话传说,像《史记·五帝本纪》《山海经》中就有很多关于中国传说时代的神话传说,特别是那些具有明显神话色彩的传说,因为教材中体现传说中虚构的成分较少。比如他们请各路神仙帮助打仗,很多野兽都参加了战争,神仙、野兽参加战争肯定是虚构的,但他们实际可能是参加战争各个部落的信仰或者图腾。所以,这课中所设计的活动主要侧重学生辨析能力的培养,看看学生能否从传说中分析出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真实。
讲授尧舜禹传说应该注意的事项:
尧在历史上可能不是单个的个人,可能只是整个部落联盟中某一个强大的部落的代表或者象征。比如,《史记》里记载尧在位98年,很可能是指尧所从属的部落在部落联盟中占据领导地位的时间。教材中讲了禅让制,这是关于尧舜禹流传最深远的传说,但这也只是传说而已,古代典籍中实际上还有一些关于他们之间斗争的传说。史书中还有一些关于尧舜禹之间斗争的记载。
总之,在介绍尧舜禹禅让的时候,应该把握好一个度。
另外,在讲这一部分的时候,既然教材中点到了,传说中也与事实不符的内容,那么,人们为什么还要编这些传说故事呢?实际是人们为了纪念那些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人们,把群体的贡献集中在某个传说英雄身上,这个传说时代的英雄,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总之,这一课,从知识层面来讲,主要让学生了解传说时代的故事;从能力层面来讲,主要让学生能够初步辨析,传说故事反映了哪些历史真实;从价值观方面讲,让学生学习传说当中英雄人物所具备的高尚品质以及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民族精神。以大禹治水为例,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这是知识层面的要求;剔除夸张与神话的成分,知道大禹治水反映了古代人民同洪水作斗争的事实,这是能力层面的要求;从大禹治水故事中体会大禹公而忘私的精神,这是价值观层面的要求。
综合探究一 保护我们身边的古老文明
本课主题:通过对文物古迹现状得了解,分析保护文物古迹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树立自觉保护文物古迹的意识。
这个综合探究的着眼点是现代社会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就中国的当前实际来考虑,就是社会发展与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因此选择了与历史和现实密切联系的文物古迹保护问题,设计了这样一个综合探究课。
这个探究由三部分组成。
谁来保护北京人的家园?
重点在于提出问题,以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的保护情况为背景,引出当前文物古迹保护中所存在的问题。
怎样评价他们的做法?
重点在于分析问题,以埃及金字塔、山西平遥古城和尼罗河沿岸古迹的不同保护状况作为典型个案,从不同侧面展示人们对待文物古迹的不同做法,看一下教材第20页。
资料一的设计目的:通过金字塔的案例来反映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
资料二的设计目的:通过平遥古城的案例反映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
资料三的设计目的:通过尼罗河沿河古迹的案例体现的是文物保护过程中所要处理的弘扬传统与现代化(或者说是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们的行动
重点在于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实地调查,了解本地区文物古迹的保护现状,进行讨论,并提交解决方案。
综合探究课可以不拘泥于教材的内容,完全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前提就是要先把我这一综合探究课的宗旨,即它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只要能够达到这个目的,不管通过什么探究形式、什么探究专题都可以。我们可以看一下深圳一位老师是怎样上这一课的,她把本课的宗旨与深圳的实际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样达到了综合探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