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初中研训
《定风波》案例分析
阅读次数:[]次
有效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定风波》课例研究
三角路中学 郭琳
如何的学习方式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这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希望学生占主导地位,老师起引导作用,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得到更深的启示。而“探究性学习方式”正是以“观察-思维-迁移”三个层次要素的依次展现来构成课堂的基本认识层次,这是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的,也是和新课改精神一致的。所以我以这种方式进行一种尝试,有收获,有不足,特形成文字,作为资料进行思考探究。
课程分析:
鉴赏唐诗宋词是一个用心灵去探寻美的历程,需要用心灵去贴近它,去感受它艺术境界的美妙。苏轼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直臣,也是旷世罕见的艺术天才。他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也成为后人心目中理想人格的典范。他赢得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的普遍喜爱,他的魅力似乎是无穷的。他的这首词是通过对出行遇雨这一件小事的描写,表现了词人旷达超逸的胸襟,并表达了词人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上课前的思考:
我们是普通中学的普通班级,他们也许没有很广博的知识面,也许没有很高的鉴赏力,但本班学生思想活跃,部分学生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学生间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的风气较浓厚,语文的基础还是不错的。况且学生对于苏轼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学过他的几篇作品,相信本课的学习难度不会太大。所以我希望在学习过程中,创设良好的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开展讨论,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学生学有所得。但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人生阅历尚浅,对人生逆境与困难的认识不足,缺乏磨难意识的教育。从学生的人格教育与长远发展考虑,有必要以典型的人物的美好的精神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以达到“文以载道”的目的。
教学目标:
1、抓住诗词的意象,领会意象所营造的意境特征。 (观察)
2、体会诗歌感情要注意抓住那些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关键的词语或句子。(思维)
3、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旷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 (思维—迁移)
4、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迁移)
教学重点:
1.词所抒发的感情及抒情特点。
2.与词人的身世联系起来体会诗歌的表情达意。
授课进行中:
第一个问题“观察的基础”
(大家熟知苏东坡,但对“乌台诗案”并不是很了解,“知人论世”很有必要,这是探究的基础,是观察和思维的基石。先让学生自己说对“乌台诗案”的理解,再进行补充。在此基础上诵读课文,学生诵读,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很多含义自然就会出现,然后进行观察,思维,迁移)
一、知人论世
1、大家知道他这首词写在什么时候吗?
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好多人都记得余秋雨的这句话:苏东坡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东坡。
——苏轼是在朝廷新旧党之争中倒的霉。有意思的是新法当政,他发现新法弊端,故反对;旧法当政时,他又觉新法仍有可取之处,所以他不见容于两端。在新法倒霉后苏轼目睹新法一些弊端,故很不同意王安石的新法。神宗即位支持变法,旧雨凋零。苏轼自求外放。就是前面说的出知杭扬等。这样持续了大概有十年,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调到湖州做地方官,他照例给朝廷写封感谢信《湖州谢上表》,表中苏轼流露了对当政朝臣的轻蔑。与保守党对立的新党,便把握这个大好机会,把这些话曲解,还以苏轼所写的百余首诗词作为罪证。他们指苏轼借古讽今,谤讪朝廷,影射皇帝,指苏轼并非直接攻击他们,而是间接指斥重用他们的宋神宗。他们以此作为把柄,弹劾苏轼欺君妄上。结果苏轼被冠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而被捕,解往汴京下狱。后神宗拒绝了处死他的上奏,改判为贬谪到黄州,世称“乌台诗案”。
第二个问题
——(朗诵中的思考)
一、找同学朗读,大家感受一下苏轼给你的最大印象是什么?
(此时学生说的都是一些平常我们几乎固定上的套话,我知道他们并没有真正的深入进去,或者说理解,只是一种下意识,那我该如何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就成了主要问题)
二、朗读指导
要读好一首古诗词,必须做到以下三个基本的诵读要求:
(投影)1、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
3、读出情感
师:读准字音,同学们很容易做到。第二点要读出节奏,关于节奏,指的是词语之间句子之间的停顿或间隔。你认为这首词的节奏应该如何划分,请你示范一句。
生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师:为什么这样划分?为什么不是竹/杖芒/鞋轻/胜马,或竹杖芒/鞋轻胜/马?
生:我是根据词义来断句的,如果象老师刚才那样读,会令人产生歧义,或者根本听不懂你说什么。
师:很好,理解准确,解释清楚。同学们都按自己的停顿给这首词划分了节奏,下面看看老师我的节奏处理方式。
(投影划好节奏的词作,教师配乐范读)
(学生听完后不自禁的鼓掌)
师:看来同学们已跃跃欲试,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来齐读这首词,感受诗词的音乐美和节奏美吧。深呼吸,调整情绪,定风波,开始……
(学生配乐仿读)
师:读得节奏分明,有些抑扬顿挫的感觉了。大家觉得,读这首词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吗?
生:总觉得跟老师比,我们还欠缺些感情,怎样才能读出情感呢?
师:对,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还要读出情感。能读出情感是同学们对文本的一种再创造。如何读出情感呢?其实情感把握是否到位,要看轻重音的处理,能够抒发作者感情的词语要强调,可以通过语音的轻重、长短、升降等方式来突出情感,请同学们合作讨论,哪些词直接表现了作者的感情,应该怎样读,请你示范一句。
(投影)1、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
3、读出情感
师:读准字音,同学们很容易做到。第二点要读出节奏,关于节奏,指的是词语之间句子之间的停顿或间隔。你认为这首词的节奏应该如何划分,请你示范一句。
生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师:为什么这样划分?为什么不是竹/杖芒/鞋轻/胜马,或竹杖芒/鞋轻胜/马?
生:我是根据词义来断句的,如果象老师刚才那样读,会令人产生歧义,或者根本听不懂你说什么。
师:很好,理解准确,解释清楚。同学们都按自己的停顿给这首词划分了节奏,下面看看老师我的节奏处理方式。
(投影划好节奏的词作,教师配乐范读)
(学生听完后不自禁的鼓掌)
师:看来同学们已跃跃欲试,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来齐读这首词,感受诗词的音乐美和节奏美吧。深呼吸,调整情绪,定风波,开始……
(学生配乐仿读)
师:读得节奏分明,有些抑扬顿挫的感觉了。大家觉得,读这首词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吗?
生:总觉得跟老师比,我们还欠缺些感情,怎样才能读出情感呢?
师:对,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还要读出情感。能读出情感是同学们对文本的一种再创造。如何读出情感呢?其实情感把握是否到位,要看轻重音的处理,能够抒发作者感情的词语要强调,可以通过语音的轻重、长短、升降等方式来突出情感,请同学们合作讨论,哪些词直接表现了作者的感情,应该怎样读,请你示范一句。
课后教研组讨论
第一次试教的《定风波》,也是一篇传统的诗词教学。我也不可避免地去教学生分析意象感受意境,领会苏轼的旷达人生,掌握诗词的各种技巧。一堂课下来满满的,可谓知识丰富、设计精巧、课件精美。但大家感觉,这是在牵着学生走,这不是新课标。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让学生自己去学去思去悟?我和备课组对照新课标的要求,在一遍又一遍的试教和反馈中进行探索和琢磨。最后我决定返璞归真,从读入手,希望学生学会读,在读中悟,就让学生在一遍遍诵读中读出自己(欣赏,共鸣、个性感受),读出作者(知人论世),读出诗意。
第三个问题
——(思考中的迁移)
迁移拓展,写作练习
观看以下几段体现苏轼对我们产生影响的高考作文片段,进一步体会苏轼的人格魅力,进行写作练习。以“苏轼与我”为话题,自选一个角度,写一段话,谈谈你对苏轼的感悟。
1、在赤壁,孟德低吟悲歌,周瑜谈笑风生,而苏轼的故国神游才最潇洒,白发与月光相辉映,浊酒与江涛相融汇。─—纪念苏轼,让我懂得了生命在遭遇苦难时仍应高扬精神的旗帜。(《纪念》,2005年广东高考作文)
2、苏轼在饱受打击和屈辱后,忘却所有的失意和痛苦,铭记的却是世间的真情和美丽,不然,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旷达洒脱?(《铭记与忘记》,2005年全国高考作文)
3、面对大海,我想到了苏轼的胸怀。同是遭遇朝廷的排斥和加害,但贾谊被贬后郁闷而死,苏轼在乌台诗案后却成了词坛豪放派的领军人物,他大海般的襟怀令我感奋不已。(《面对大海》,2002年上海高考作文)
1、在赤壁,孟德低吟悲歌,周瑜谈笑风生,而苏轼的故国神游才最潇洒,白发与月光相辉映,浊酒与江涛相融汇。─—纪念苏轼,让我懂得了生命在遭遇苦难时仍应高扬精神的旗帜。(《纪念》,2005年广东高考作文)
2、苏轼在饱受打击和屈辱后,忘却所有的失意和痛苦,铭记的却是世间的真情和美丽,不然,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旷达洒脱?(《铭记与忘记》,2005年全国高考作文)
3、面对大海,我想到了苏轼的胸怀。同是遭遇朝廷的排斥和加害,但贾谊被贬后郁闷而死,苏轼在乌台诗案后却成了词坛豪放派的领军人物,他大海般的襟怀令我感奋不已。(《面对大海》,2002年上海高考作文)
本题的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苏轼那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观照自己的人生;同时也能加强文字表达能力的练习。
【课后反思】
课上完了,我的思考还在继续。“探究性学习方式”让我们更深地思考:如何的学习方式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方式”提出以“观察-思维-迁移”三个层次要素的依次展现来构成课堂的基本认识层次,这是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的,也是和新课改精神一致的。
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始终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开展讨论,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学生学有所得。学生在朗诵中学会了抓住关键词句由表及里的感受词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感悟词人独特的人格魅力,获得知识、能力和精神的多重财富,学生自主探究,勤于思考,善于钻研的能力,互相切磋,互相协作的习惯得到了培养;苏轼那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学生当中引起了震撼。
在这节课上介绍苏轼,时间及其有限,所以我把这一环节放在了讲《念奴娇》之前,结合苏轼作品(有些是初中学习过的),认识那个时代那个伟大而又丰富的人。如果他不是生在北宋,那个有大场景大风云的既出英雄又扼杀英雄的大时代,就不可能有现在我们心中的苏轼,他渴望仕途有作为,又一生在政治旋涡中浮沉,可用他自嘲诗概括:身似已灰之木,心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事业,黄州、惠州、儋州。他总说“万事到头都是梦”,“人生如梦”,可是他始终以出仕的心态做着入仕的事业,即使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也能绝处逢生,别在洞天,让学生认识到人生再多的风雨经东坡的过滤也都变晴空了。
在这节课上介绍苏轼,时间及其有限,所以我把这一环节放在了讲《念奴娇》之前,结合苏轼作品(有些是初中学习过的),认识那个时代那个伟大而又丰富的人。如果他不是生在北宋,那个有大场景大风云的既出英雄又扼杀英雄的大时代,就不可能有现在我们心中的苏轼,他渴望仕途有作为,又一生在政治旋涡中浮沉,可用他自嘲诗概括:身似已灰之木,心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事业,黄州、惠州、儋州。他总说“万事到头都是梦”,“人生如梦”,可是他始终以出仕的心态做着入仕的事业,即使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也能绝处逢生,别在洞天,让学生认识到人生再多的风雨经东坡的过滤也都变晴空了。
第二步是结合《定风波》文本,鉴赏抒情主人公的人物形象,让学生在品味涵咏语言时认识理解苏轼的旷达情怀,而本词情景交融的方面就必须淡化,因为本词是借遇风雨的小事衬托人物的胸襟。所以问题引领就设置了“苏轼是如何对待风雨的?”这个问题。既放手让学生找自己体会深的句子,又紧扣苏轼对待风雨的态度,也就是在理解他的旷达胸怀,而这环节又落实了高考“炼字”知识目标。
第三就是语文诗词鉴赏要有支撑点,本课就是“风雨”的象征意义,而比较鉴别应该更明显,通过与其它诗词中的风雨比较,看出本词中的风雨指的不仅是自然风雨,更是政治风雨,人生风雨。
毕竟这是一堂课的功夫,毕竟宋朝离我们太远,毕竟仕途坎坷学生还没有经历过,旷达又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我想有一个课题将贯穿教育始终,那就是如何教会学生笑对风雨,这也是我一直不放弃的目标,那么就让这节课,让苏轼,让《定风波》成为一个起点。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我比较注重诵读这一环节,并设计了“学生反复诵读──听配乐朗诵──教师范读”的教学流程。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独立思考,自我体验,自觉想象,进入到字里行间所创设的情境中去;听配乐朗诵,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可以启发学生的再想象,再造意境;这节课使我深深地感悟到,学生主体地位的精华是“学贵善思,学贵善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思考、学习的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一点。而在课堂上,应是表现为一种学习的方法、形式或手段,使得学习更主动、更深入。因此,我们应上的课,是真正意义上的、有用的、高效的课,是能够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的课。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堂课的不足表现在:课堂时间把握得还不够好,很多学生发言时间不够充分,学生意犹未尽。别外,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谈从苏轼身上得到的人生感悟时,应结合学生多方面的实际(如交友问题,与父母相处问题,学习压力问题等)引导他们更深入地认识自己,直面人生,从而使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会在工作中不断努力,不断探索,希望我的努力能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堂课的不足表现在:课堂时间把握得还不够好,很多学生发言时间不够充分,学生意犹未尽。别外,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谈从苏轼身上得到的人生感悟时,应结合学生多方面的实际(如交友问题,与父母相处问题,学习压力问题等)引导他们更深入地认识自己,直面人生,从而使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会在工作中不断努力,不断探索,希望我的努力能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