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初中研训
《我的叔叔于勒》课例研究
阅读次数:[]次
创设对话与交流机会,搭建探究平台,提升小说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我的叔叔于勒》课例研究
中北路中学 刘红霞
鄂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小说所占篇幅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尤其是进入九年级,小说阅读更成为了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小说曲折的故事情节、立体丰满而又多异的人物形象以及深刻的主题等特点,小说阅读教学呈现出了它的多样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新《语文课程标准》)在新的课程背景之下,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的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语文阅读教学最直接的目的。在承担九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之时,尤其是在不断改进《我的叔叔于勒》这一篇小说的教学过程中,我认识到,只有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努力构建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平台,加强学生对文本的主动探究能力,才能真正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有效性。
第一次教学《我的叔叔于勒》
在精心设计了教案之后,我在2010届九(3)班先教授了《我的叔叔于勒》,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为:理解课文层次结构,分析理解课文内容,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一、介绍作者和作品。(在介绍作家作品时,学生们基本能按老师的要求摘记下重要的文学知识,这部分以老师的讲解为主)
二、引导学生掌握下列词语的音、形、义:
拮据、栈桥、牡蛎、褴褛、煞白、诧异等
三、学生朗读课文。(学生通过自由朗读,熟悉主要故事情节)
四、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层次结构。
应该说,分析此文的结构层次是理解本文内容的关键,也直接影响着这堂课的成功。在我读完全文之后,我向学生直接抛出了问题:本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接着给了学生几分钟的思考时间,教室中一片沉寂,我看了看,除了有六七位学生在凝神思考之外,其余学生有的漫不经心的翻着课本,有的百无聊赖的在书上写着划着,还有两位学生趴在桌上恹恹欲睡,虽然带这个班级有半年多时间了,我比较清楚这个班语文学习的整体水平较差,可看着眼前这一幕,我不得不开始反思我的教学设计是否存在问题,是否未能激发学生阅读这篇小说的兴趣。可事已至此,几分钟后,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回到我最初设计的问题,可想而知,在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对作品的探究兴趣的前提下,学生是不可能潜心阅读并充分思考及分析问题的,这一教学环节最终以我枯燥的总结告终,学生在未能透彻阅读理解文本的情况下,拿起手中的笔,记下了老师的答案:本文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亲兄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第一部分(1-4段):故事的开端,介绍菲利普家的家庭成员、经济状况、生活境况和全家每星期日都去海边盼望于勒归来。第二部分(5-19段):故事的发展:插叙于勒的情况,交待菲利普夫妇盼望于勒回来的原因。第三部分(20-47段):故事的高潮:与于勒邂逅相遇。第四部分(48-49段):故事的结局:躲避于勒。到这时为止,本文的第一课时也基本结束了。
课后反思
课后,我对这堂课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难道只是因为这个班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听讲习惯差,学习能力差才导致这堂课出现问题吗?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和实施者,我显然应承担主要责任。细细思考起来,这堂课最主要的问题显然在于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参与意识,学生深入文本、探究文本内容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发挥出来,根本原因在于在我未能充分预测学情,未能尽力创造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机会,创设学生主动与文本交流的平台,而一旦有了这一平台,学生定会步步深入,渐渐走近文本,主动探究文本,直至解决所有问题。于是,我改进了这一课时的教案,尤其是在问题的设置上,我选择了更易于学生接受,更易于切入文本的提问方式,同时,给学生预设了更多的阅读、讨论、交流时间。
第二次上《我的叔叔于勒》
这一次,我在我所带的九(四)班上《我的叔叔于勒》,也是第一课时。有了昨天的教训,今天我在介绍了作家作品,和学生一起积累完生字词之后,给了学生充足的阅读和讨论时间,当然,学生是带着问题去阅读文本的:从标题上看,这篇小说写的是谁?从小说的内容看,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吗?这一问题以小说的人物为突破口切入文本,既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完文本后,基本都有了自己的答案,这时,我没有急于提问,而是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创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交流的机会。在讨论前,我给学生提供了判定依据:判定一个人物是否为主人公,首先要看作者对这个人物着墨多少;其次要看人物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要看作者的创作意图,小说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往往是为作品主题服务的。在我的提示下,学生很快开始了讨论,几分钟后,各个小组基本完成了任务。紧接着,各个小组在全班交流汇报各组的发现,最后,我进行了归纳小结:于勒不是主人公,于勒在文中是这样出现的:一是全家人的谈话,二是插叙介绍,三是在游船上,真正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总结之余,我抛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于勒虽不是主人公,可他在文中无处不在,作者甚至把他作为标题,这是为何?请大家在文中寻找信息,获取答案。学生开始寻读课文并搜集有关于勒的信息,很快,一位学生举手发言:于勒很重要,他影响着菲利普夫妇,在他们一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另一位学生说得更好:因为有于勒,所以小说的情节一步步向前发展,没有他,小说也许写都写不下去了。在学生们畅谈自己看法之后,我适时地提出了小说的线索这一概念,指出于勒这一人物就是这一篇小说的线索,他推动着这个故事情节的发展,他掀起了小说的波澜。接着,我带着学生一起依据于勒这一人物线索,开始对小说进行梳理式阅读,要求学生用一个字概述故事情节,并给学生提供了示范:盼于勒—— 因为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学生比较轻松地对文章内容进行了总结,最后,我对学生们的发言加以归纳:盼于勒——(插叙)赶于勒——赞于勒——骂于勒——躲于勒小说的结构层次通过学生对文章的寻读、梳读,通过互相之间的交流,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归纳总结顺理成章地突显了出来,熟悉理解课文内容这一教学目标也很好的完成了。
再次反思
回过头来再看这一堂课,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文本,创设与文本对话的机会,搭建探究文本的平台,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这堂课成功的要素。第一次课,学生自己读书的时间少,自己读出感受的更少,学生未进入作品之中体验,教师就已经强加给了学生,只有自由而充分的阅读才是有效的阅读。如果说学生自由而充分的阅读是与文本对话的基础,那么,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设置有效的问题则是学生自主探究文本的关键。这堂课中,我设置了关于人物于勒的两个关键问题,这两个问题带着学生层层深入地探究文本,获得了自己对文本的亲身感受和深刻理解,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增强了,同时,学生也真切地体会到了探究的意义和阅读的快乐。由此看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依据不同文体的特点,努力为学生创设与文本对话与交流的机会,搭建学生探究文本的平台,才能切实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带来语文阅读教学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