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初中研训
内容论:重视经典教育
阅读次数:[]次
                                               内容论:重视经典教育
新世纪的文学教育,应强调经典教育,为学生建构一个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学图景。从教材选文来说,盲目求新、追随潮流并不是件好事,应该将选文的经典性放在第一位,固本培元,守正求新。所谓经典,它“既是实在本体又是关系本体,是那些能产生影响的伟大作品,它具有原创性、典范性和历史穿透性,包含着巨大的阐释空间”。经典是精神的种子,它具有超越性和生长性。经典还是文化选择的果实,是历史积淀的结晶。它是常读常新,越读越深的。文学经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文学史上已有定评的,另一种是尚有待于确定的。对于已经确定的经典,也有一个重新阐释的问题。以历史观念和现代眼光发现经典、阅读经典、阐释经典,是文学教育的重要任务。这需要语文教育界和文学研究界的通力合作。语文教育工作者不能闭关自守,文学研究者也不能孤芳自赏,应加强对话和交流。经典的认定,是一个多种因素共同干预的复杂社会历史过程,有共时性的经典,也有历时性的经典;有官方的经典,也有民间的经典。进入教材中的经典,一般是经过集体无意识渗透和意识形态过滤的经典,是体现民族文化传统、反映社会主流话语的一种文本形态。
文学经典阅读的功能主要有: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新,对多元文化的借鉴、整合,对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对文化人格的建构、优化,等等。以上功能的发挥,和文学教育的深层结构有着深刻的对应关系。
利用经典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建构自身文化人格。古代语文教育,培养的多是忠君型的奴隶人格。五四文学革命和教育革命发现了人,并树立了现代人格的标准:“理想学生的人格,是活泼有为,未来的目标,是接近社会,为改造社会的基础,教育根本的精神,全在自由发展,尊重个性。”还有论者认为“国文国语在教学上的价值”在个人方面:(1)是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2)是发展精神生活的需要,后者就包括“人格训练与修养”。语文教育不能墨守“知的教育”而忘掉“人的教育”。“可怜一般学者,风来随风,雨来随雨,以零零碎碎之国文常识,七镶八搭之断片的科学知识,如此而欲建筑无数健全人格的青年,有益于未来的国家生命前途,虽抉我目,吾固不信。”这里指出了要从“人的教育”的高度来认识语文教育对发展学生精神生活、建构学生文化人格的重要性。还有一点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要培养青年学生的“健全人格”,不能依靠“零零碎碎之国文常识”和“七镶八搭之断片的科学知识”。那么应该依靠什么?笔者认为,应该是经典文学作品,依靠经典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哲学思想、审美趣味、民族智慧和理想人格,从中吸收各种文化营养,对于学生人格的自由发展和精神生活的建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也是语文教育培养民族新人和时代新人的重要手段。
相关资料下载:内容论:重视经典教育  双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