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初中研训
化繁就简
阅读次数:[]次
化繁就简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潘蓉
新课程指出:“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包身工》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个新闻单元中的第一篇长文,文章内容复杂,头绪繁多,篇幅较长,如果采取逐段逐层分析课文的方法讲解课文,往往耗时多却收效甚微。因此对于长作品如何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做重点性突破,从而做到"长文短教,化繁就简",实现有效阅读成为本课教学的首要重难点。
于是在这次教学时,我努力探索长文短教的途径,在对文本进行了认真的解读后,我将教学目标拟定为:一、学习用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阅读长文,二、在解读、赏析的过程中提升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教学环节安排为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即先通读(筛选包身工生活信息、整合包身工制度信息);再研读(探究创作情感及写作技巧:点面结合等)。教学时抓简避繁,纲举目张,使教学目的集中明确。     
一、绘制图表,整体感知
我首先将熟悉课文这样一个程序交由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完成,布置预习任务:给包身工下个定义
上课时我单刀直入,撇去枝叶,以检查预习的名义直奔主题, 先由学生汇报自己做预习的答案,学生们对包身工的认识具有共性——是一群没有自由、没有人权、没有尊严、作为特殊的“廉价机器”替带工及老板赚钱的来自农村的女孩。然后我追问学生“你们对包身工的认识来自文中对她们的哪些情况的介绍﹖”经过师生共同讨论,最后归结为两大方面:生活环境、工作情况。我将生活环境、工作情况又细化为——生活方面,就是衣食住行;工作方面就是作息时间、薪水、劳动强度、奖罚条例。我继续让学生思考:“这么多的内容,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呢?”学生们不难发现行文是按包身工一天的作息,即时间顺序来安排的。于是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整理一份“包身工一天的作息时间表”,并要求他们概括作者在包身工的每一个时间段主要写了包身工的什么情况?学生们有的独立思索,有的讨论交流,解读文本的积极性很高。
在学生对信息充分筛选后,我请学生板书包身工一天的作息时间表:                                                     
4:15(1~5段)起床情景。(住)
4:30(11~13段)早餐的情景。(食)
5:00至18:00(21~28段)上工的情景。(衣、行、劳、罚)
18:00(30~35段)下工及夜晚。(行、罚)
通过对包身工一天的作息时间表的梳理,学生们初步对包身工悲惨的生活有了整体的感受。
二、细节品读,场景再现。
    把握了文章的全局,就应当由粗到细,逐步深入到课文的内容当中,去品出它的深厚的意味,这也是我这节课的重点。于是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我安排合作探究任务,精读全文,品味鉴赏:找出你最欣赏或认为最不可思议的词句,品味朗读。
生:44页第3自然段,“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她们)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的小便”。这些都是有关包身工住的情况,看得出很拥挤很混乱。”
我为了让学生对包身工的拥挤有更真切的感受,要他们动手做算术题。学生折算了一下,包身工的每间住房宽2.33米,深4米,面积9.32米,如果住16人的话,每人平均0.58平米。接着我要学生又测量自己使用的课桌。学生纷纷拿尺出来测量,教室里单张课桌横长为0.6米,宽为0.44米,面积为0.264平米,包身工人均居住面积就是两张桌子多一点。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真切感受到包身工住宿条件的恶劣,都大叫“这群女孩好可怜!”
生:我想说说她们的食物。我看到第45页的第11自然段说她们吃的是“浆糊一般的薄粥”,粥“里面是较少的籼米、锅焦、碎米和较多的乡下人用来喂猪的豆腐渣”,里面加了些盐浸了的别人扔弃的菜叶。
这里我追问了一句“薄是什么意思?”生答“稀少”。我又问“就是这样的稀粥,里面的成分,哪一种居多?” 生答“乡下人用来喂猪的豆腐渣”。我再问“就是这样的毫无营养可言的稀粥,够不够吃?” 生答“不够,文中‘洋铅桶空了,轮不到盛第一碗的人们还捧着一只空碗,于是老板娘拿起铅桶到锅子里去刮一下锅焦、残粥,再到自来水龙头边去冲一些清水,用她那双才在梳头的油手搅拌一下,气哄哄地放在这些廉价的、不需要更多维持费的机器们面前’”引导到这里,学生感叹“这样下去还让不让人活啊!”
生:“行”在第21段,写她们上工时,“早晨五点钟由打杂的或者老板自己送进工厂,晚上六点钟接领回来,她们就永没有和外头人接触的机会”。她们连行的自由都没有,这更可怜!
我感慨地说:“是的,自尊、自由是生活着的人的精神要求,但对几乎已被异化为动物与机器的包身工,这实在是件太奢侈的事!”
生:包身工所在的工厂没有奖励只有惩罚,而且惩罚的手段最偏爱殴打。她们的劳动强度也很大,文中P49第35段写到“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这里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包身工们如机器般的非人生活。
还有学生找到了描写打杂的殴打生病的芦柴棒的情节,我相机安排了表演朗读,并点拨写芦柴棒因病躲在墙角的语句要语速放慢,语调低缓,读出可怜不幸,打杂的殴打芦柴棒的一连串动作描写语速要快,读出下手的凶狠,像暴风骤雨一样地袭向芦柴棒。
通过细节的品读,场景的再现,更加激起学生们情感上的波涛。
三、深入探究,把握特点。
学生对包身工的生活工作有了具体、感性的认识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写包身工生活工作之外的那些文段,写了什么内容呢?”学生合作归纳梳理了剩余信息。
7----11段:包身工产生:  来源、手段 、身份
15----22段:包身工增加的原因:可靠、安全、低廉
33----34段:包身工增加的结果:日本纱厂飞跃膨大
48----50段:包身工制度必然的趋势:包身工制度定灭亡
在完成了全文两大块内容的梳理后,我给学生总结点拨了这篇报告文学的结构特点,该文材料丰富,画面广阔,揭示深刻,采用了双线交织的结构形式。主线以时间为序,描绘包身工一整天的生活和劳动画面:清晨起床→吃早饭→上工→黄昏收工。这四个片段从生活条件恶劣、劳动条件恶劣两方面形象地反映出包身工悲惨的生活和劳动情况,以叙述、描写为主。副线则综述了包身工制度各方面的情况,以议论、说明为主。两线交织穿插,深化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而且主线体现了报告文学的新闻性、真实性,在叙述了一些新闻事实之后,副线引入一些背景材料,揭示了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等情况。
最后我抛出两个问题让同学们探究──文章为什么不直接先写包身工的生活工作情况,再写制度背景,而采取这样复杂的穿插式结构?为何写了包身工群体又写芦柴棒、小福子?
经过师生共同讨论,明确了⑴这样安排体现了作者遵循读者的心理规律,比如生活中我们看到某单位效益不错,但职工的生活、劳动条件没有改善,就会思考职工创造的财富到哪里去了?⑵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既有包身工的群像,又有芦柴棒、小福子的典型,芦柴棒、小福子遭折磨的情景,是包身工经常受到虐待和侮辱的缩影,老板要芦柴棒做到死,也是每个包身工最终都不可逃脱的厄运。作者通过对芦柴棒、小福子悲惨遭遇的描述,具体而深入地反映了包身工被压榨、被摧残的悲惨命运。
该课共用了两课时,课后我进行了反思:
《包身工》是夏衍先生饱蘸血泪的悲歌与控诉,也是中国报告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是一篇老教材,因时代差距曾被删,现在回归教材已是处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所以又是一篇新教材。如何面对它的“老”,如何教出它的“新”,这的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其次,本文作为新闻单元的一部分,承担着本单元的教学责任,即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新闻作品的一般写作特点。
我利用作息时间表的纵线把握与“衣、食、住、行、劳、罚”的横向信息筛选相结合的方式,梳理线索与脉络。然后因势利导,概括新闻的背景信息,以此把握全文内容。再者,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使他们在活动中产生成就感,为不同个体、不同兴趣的学生搭建了积极活动的平台,由浅入深让学生一步步完成知识积累、能力提升,达到阅读的共鸣,获得人格与情感的熏陶。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的放手还不够,老师引导的多,学生自主质疑少;在学习清理长文信息后未能帮助学生生成方法,这些问题我还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思考、探索。
 
 
相关资料下载:化繁就简  双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