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初中研训
武昌区初中英语课程建设与实施指导意见
阅读次数:[]次
    为了落实武昌区教育局《武昌区初中课程建设指导意见》以及《武昌区关于实施有效教研与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进我区初中英语教师不断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结合《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依据我区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的实际,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英语课程建设
1.树立按照《英语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的指导思想
《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初中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就要用《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及教学目标与要求指导日常英语课堂教学,而不是把《课程标准》当成摆设,等到初中课程结束时,才去了解课程目标及教学要求。目前很多英语教师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有的老师至今仍然认为,中考就是考查教材的内容。
2熟悉初中英语课程目标、任务及其基本理念
    按国际通用方式,《课程标准》要求:七年级学生应达到三级水平,八年级应达到四级,初中毕业则要达到五级水平。详情可参阅《英语课程标准》课程目标部分。
1)初中英语课程三至五级课程目标的具体描述。
级 别
目  标  总  体  描  述
三级
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如学校、家庭生活)交换信息。能读懂小故事及其他文体的简单书面材料。能参照范例或借助图片写出简单的句子。能参与简单的角色扮演等活动。能尝试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能意识到语言交际存在文化差异。
四级
明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目标,对英语学习表现出较强的自信心。能在所设日常交际情景中听懂对话和小故事。能就熟悉的生活话题交流信息和简单的意见。能读懂短篇故事。能写便条和简单的书信。能尝试使用不同的教育资源,从口头而后书面材料中提取信息,拓展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并描述结果。能在学习中相互帮助,克服困难。能合理计划和安排学习任务,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差异。
五级
有较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听懂教师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并参与讨论。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能读懂供7 - 9年级学生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能根据提示起草和修改小作文。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总结学习方法。能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认识。
2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基本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3.掌握初中英语课程的内容标准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各个级别的目标所描述的能力都依据课程总目标进行制订的。希望教师要认真学习、研究三至五级目标中具体目标描述,并掌握其内容和要求,以便在教学中准确把握方向,探索切实可行的方法与策略,帮助学生达到相应目标要求,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4.转变教学观念,认真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语言能力要求
听、说、读、写着四个方面的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应该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因而要特别关注《课程标准》对听、说、读、写的具体目标要求。仅就接受性技能听和读而言,《课程标准》要求: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累计应该达到15万字以上。但是根据了解,在许多学校,上述要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最明显的问题就在于,大多数老师只是到了毕业年级才意识到要增加阅读量,而在非毕业年级的教学中,死扣教材的现象依然很严重。虽说有各个方面的客观原因,但从主观方面来分析,传统的语言教学观念没有转变,没有认识到(除教材之外)语言的输入量对语言学习的重要作用,不能说不是原因之一。因而真正转变教学观念,认真落实《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要求应该贯穿在整个初中教学阶段之中。
5.突破应试模式,重视学习过程
多年以来,为了突出教学质量,很多学校形成了只重视教学结果、不重视教学过程的倾向。具体表现就是从非毕业年级开始就按中考题型对学生进行训练,尤其是到了毕业年级,学校常常利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加班加点赶教材进度,不顾学生实际早早结束课程进入复习。复习时又把教材再匆匆过一遍,同时伴随着大量的模拟试题训练,使学生们陷入题海而难以自拔。过早地结束课程,学生的语言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只能达到一个较低的层次,再靠炒剩饭般的复习和做模拟题也难以有实质性的提高。多年以来,在部分学校,这样的苦教苦学并没有带来外语教学的高质量。重视学习过程,要遵循语言学习规律,首先是要通过听和读的渠道,扩大英语的输入量。地道的、充足的英语输入,对于扩展词汇、巩固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甚至包括“应试”能力所起的作用,是远非重复性低水平试题训练所能代替的。
 
二、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课程实施建议
1. 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把语言知识的教学和落实当作英语教学的全部
纵观英语学科中考试卷,命题的指导思想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试卷形式来看,文章的阅读(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短文填词等)部分占到了试卷约2/3的比例;从试卷结构上看,听力、阅读等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能力部分占到了试卷的约79%。这意味着英语作为一门学科,学生仅仅只是学习了生词、句子、语法等语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在“运用”上做文章,才是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更应该考虑的问题。
目前,无论是毕业年级,还是非毕业年级,无论是新课,还是复习,绝大多数老师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语言知识”的落实上。他们认为,知识积累到一定的量,复习的时候多做题,学生自然能看懂、读懂文章。不能说这样的“题海战术”没有结果,但是研究中考,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应该是我们教学的重中之重。这样的能力不仅包括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更应该涵盖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等。学生只有拥有了这样的能力,老师才能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
2)课堂活动形式缺乏内涵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没有一节课中是没有学生活动的:结对活动、小组活动、师生间的活动、生生间的活动等等。但是,很多的活动空有形式,缺乏体现出语言教学和运用的内涵,这样的活动越多,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影响就越大。
比如:两个人的结对活动,原本的目的是为了让全体学生能参与练习新的语言形式,熟练、上口,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语言去获取更多的信息。但老师们在课堂上的处理相对比较简单,学生结对做了对话,熟悉了语言以后,老师就点两个结对的学生起来把他们的对话表演一遍。这个过程并不能体现结对活动的真正目的,而是给学生一个暗示:学习英语,能把几句话背下来,然后表演出来就好了。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中比比皆是,从平时的课堂到研讨可、展示课、比赛课等等。
3)缺乏信息沟的交流是无效交流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语言的过程有三步:接触新知识、操练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老师的活动相对应的应该是:呈现新知识、引导学生模拟交际、设计任务让学生完成。交际和任务是学生实践语言的重要机会。但大多数情况下,学生间的交际是无效的,因为交际缺乏真实性、缺乏必要的“信息沟”。
比如:学生学习了“问姓名、年龄”等,老师就组织活动:学生结对,相互问对方What’s your name? 和How old are you? 学生相互回答:My name is …  I am eleven 等等。其实这样的活动不能叫“交际”,只能是“机械操练”,因为学生彼此间非常了解对方的姓名和年龄了。也正式因为这样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刚开始的时候在课堂上非常活跃,可是在课外就不太敢开口,因为他们学习语言就是“明知故问”的,而没有真正地想到要去运用语言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也就是交流活动缺乏“信息沟”。久而久之,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这样“毫无意义”的语言活动,学生就没有什么兴趣参加了。
 
2. 非毕业年级课程实施建议
1)了解学生英语学习基础,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现在七年级的学生,英语基础差异比较大。我区小学毕业的学生基本上已经学了4年英语,这些学生当中可能有少部分还参加过各种校外英语兴趣班。部分农民工子女从农村小学毕业可能只学了1—2年英语,少数小毕业的学生甚至可能还未接触过英语。教师可以先做一下了解,对学生的小学英语基础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的放矢,关注没有英语基础或基础薄弱的学生。
2)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作为中学英语教师,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有可能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来源于老师的认真备课,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激励学生不断处于兴奋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有效性。
3)开展有效评价,保持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八年级是初中阶段的分化期。随着课程难度的加大和学习时间的延伸,不同程度地出现学生学习兴趣减退现象,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主体的过程性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保持在最理想的状态,不至于过度的两极分化现象。
4)增加学生阅读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八年级在听说领先的基础上,加大阅读量,加大语言信息的输入量,培养学生语感,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加工、处理信息等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除教材外,应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根据学生情况,加强学生的阅读,并达到一定数量,丰富学生英语词汇的储存量,提高语言的输出量及表达能力。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推荐一些积极、健康、向上的读物,注意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阅读速度和阅读技巧。
5)加强语言结构训练,提高学生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能力。
教师们普遍反映,教材过分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学生写的训练往往跟不上。建议根据每单元话题、结合学生实际每周进行1-2次写作,也可以让学生写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写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还可让学生写英语日记。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做事情的能力及语言的有效输出能力。
6)认真学习和钻研教材,全面了解教材的体系结构。
各七年级备课组一定要在学期初组织教师全面把握7A、7B教材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理清教材各话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单元内部的结构体系,便于统筹安排教学。在教材的使用中应该首先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教学中不能总是贪多求全,面面俱到,这样的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7)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创设真实的语境。
新的英语课程教学理念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要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操练语言,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语言,新目标英语教材语言地道、情景真实,所设计的活动和任务丰富多样,为真实语境下的语言训练提供了大量的材料。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语言材料,结合实物、图片等有效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教法,用多样化的语言实践活动来训练、强化基础知识。
8)加强集体备课,提高整体水平。
集体备课能够集思广益,能够更深入和拓展对教材的理解和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研究水平,也有利于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形成合力,更有利于提高同年级的整体教学质量。因此,加强集体备课是教好新教材,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之一。集体备课要做到有分工,有合作,分工要明确,要有统一要求。尤其要注意的是,集体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教学方法,备学生学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依据自身教学经历和学生接受能力,灵活运用教材,对教材可适当调整、重新组合、再度开发,提高教学效果。
 
3.毕业年级课程实施建议
1)正确理解和使用教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但不是唯一,教师应具有处理教材能力。在处理教材时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实际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以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
新目标教材的编写以话题为主线。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渗透“任务型教学途径”,使得英语教学的过程始终以“话题”为主线,交际功能的实践应围绕着话题进行,将语言结构的学习和掌握融入综合语言运用活动之中。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2)正确对待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关系
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对待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关系,要在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语言能力培养。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课程中两个同等重要的部分,但到了毕业年级,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大量的内容,老师们往往只注重语言知识的到位与否,而忽略了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要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创设语言交流活动的情景。课堂上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与观察、分析、比较、讨论和归纳总结,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正确理解学生的“技巧、习惯、能力”之间的关系
不论是在毕业年级还是非毕业年级,老师多比较关注教给学生答题“技巧”,希望通过给学生讲“技巧”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这不是不可以,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应该关注如何将“技巧”转化成学生的“能力”。
     所谓“技巧”就是我们常常教给学生的解题方法。老师在教学过重中,归纳总结了很多很好的解题技巧,从听的技巧到读的技巧到写的技巧等等。很多好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老师们一致认同。而“能力”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养成的良好的答题习惯,习惯继而也会转化成一种良好的综合的学习能力。如果学生拥有了这样的能力,成绩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很多。
     在实际教学和复习过程中,老师们往往以“测试”代“训练”、以“讲”代“练”的时候比较多。我们常常把知识的是否“落实”作为衡量教学的一个标准,只有知识落实到位了,学生的成绩才有可能提高。但说到“技巧”,更多的只是讲到位,却没有“落实”到位。
4、正确认识中考题型,加强针对性训练
以下内容是今年四月调考以后,针对我区复习备考现状谈到的一点个人想法,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就应该开始考虑这样一些问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听力:
     老师们反映学生听力丢分较多,我想这样的情况,可能比较集中在普高线的学生群体。对于听力的训练,老师们大多遵循这样一个程序:要求学生先读题,确定所要听到的话题范围,然后听,最后再判断出答案。学生的思维处于一个比较被动的状态,总是在读题和听了录音以后再去判断,往往显得时间不是很充足。如何在这个环节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呢?
     首先我们要求学生读题,目的应该不仅仅只是读题,同时有必要要求学生根据选项作出自己的判断。比如,第一大题的情景交际里,读到题目选项后,要求学生确定每个选项有可能出现的疑问词是什么,再去听录音。象这样,学生有时不用听懂一个完整的句子,可能答案就出来了。这样为读下面的题提供了时间。再如,小对话的理解题,读完问题后,要赶在听录音之前,根据每个选项,确定有可能听到的关键词是什么。例如:
     Where does the dialogue happen?
A.      In the bookshop.  B. In the shopping mall.   C. in the library.
     学生读到这个题目和选项之后,首先应该确定可能出现的对话是关于三个话题的:买书、买衣服食品类和借书,跟这个话题有关的对话的第一句可能都会是:Can I help you? 或者: What can I do for you? 而后面的回答就可能是区别选项的关键信息了:如果是第一个选项,则可能出现诸如buy, book或者有关书的种类等等关键词;第二个选项可能出现跟衣服食品有关的信息如I’d like to buy a cotton sweater/some apples这样的答语;第三个则可能出现borrow, lend, keep, how long等关键信息。
     对于听力里的大对话和短文理解,更是需要学生在听录音之前通过一定的逻辑思维,先确定一个自己内心的选项,而后在听录音的时候,很容易明白自己确定的那个答案正确与否。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要学生“猜”答案,而已让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任何内容,只要学生真正动脑筋思考了,答案的正确率一定会有所提升。
     完形填空:
    现在很多老师都已经在尝试着用新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做完形填空。其实新方法并不新,早在几年前,我们就一直在大力提倡这样的方法。老师们一直认同在做完形填空的选项前一定要先浏览一下文章,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大意,然后在考虑每个空应该选择哪个选项。
    现在我们强调学生在答题时应主动思考一些问题,所以很多老师在要求学生浏览完文章后自己试着用自己想到的单词去填空,这个时候,学生所填词汇的正确与否和能填出几个单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试填的过程中真正动脑筋思考了,在思考的基础上在去判断各个选项,答案的准确率会大大提高。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往往是获得高分的学生容易丢分的地方。一般解题的过程不外乎:先浏览文章,然后读题,再去文章里找依据。
    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再细化一点:
第一步:浏览文章——了解大意;
第二步:读5个问题(先不读选项)—— 明确任务。确定哪些是细节题,哪些是综合题,先解决细节题,在解决细节题的基础上再去考虑综合题);
第三步:先带着细节题的问题到文章中找答案,找到原句子以后,再到选项里去分析判断,并做出选择;
第四步:解决综合题。
     最后,如果有时间,可以回过头来再把文章从头到尾对一遍,以确定自己的选择是否忠实了原文。 
短文填词:
     短文填词往往是很多学生丢分最多的。命题人的本意,也是想通过这个题来区分高分段的学生。如果学生的阅读的综合能力上去了,又记忆了大量的单词,这题也不会太难。每年的调考和中考中,都有学生得满分或者是比较高的分数。所以,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以及督促学生背单词应该是必不可少的途径了。
书面表达:
     武昌首义中学一个老师说到她班上学生书面表达的成绩在元月调考和四月调考中的变化时,谈到了自己对书面表达的一点思考和感受。
    她的班在元月调考中,学生的书面表达成绩普遍不高,于是,这位老师对几个学生的作文做了对比分析,发现阅卷老师对于学生作文中出现的类似于书上的句子很熟悉,就算有一点点小错误,也都很宽容;但对于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自己说的那些也许是没有一点错误的话显得却不是很愿意接受。于是她决定每天都对学生进行听写训练,听写包括每个单元里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在四月调考中,她们班的书面表达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普遍在13分左右。
     但愿这个老师的感受能给我们一点点启发。
 
三、教学进度安排
1. 七年级
本学年上学期完成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Go for it!七年级上册的全部内容,下学期完成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Go for it!七年级下册的全部内容。
2. 八年级
本学年上学期完成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Go for it!八年级上册的全部内容,下学期完成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Go for it!八年级下册的全部内容。
3. 九年级
本学年完成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Go for it!九年级全一册的全部内容,建议各校于上学期完成全书的1—10单元内容,下学期完成余下的内容,争取在三月底结束九年级15个单元全部教学任务。
 
相关资料下载:  双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