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初中研训
七上《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文言词句解读
阅读次数:[]次
P6 
•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选自中国儒家经典——《大学》,该章为《大学》的第二章,主要讲述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从动态的角度来强调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的问题关键。
•       习近平在《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中国古代的帝王成汤的座右铭,倡导代表人类不断发展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是一个日积月累的变化,从量变到达质变的必然趋势和结果,是人类思想进步和物质创新的哲学。
 
P8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谓走一千里路,也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       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温尧卿等授官赐绯充沧景江陵判官制》:“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苟自强不息,亦何远而不届哉?”
•       近义词
•       跬步千里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有志者事竟成。
•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       反义词
好高骛远、囫囵吞枣 
 
P12
•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       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             ——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出处:(清)金缨《格言联璧·学问》
•                释义:
•              上述格言出自《格言联璧》“学问”类。描述了一个人的远大志向,以及为理想不断求索的进取精神。趋:归向。届:到。意思说,一个人如果有远大的志向,他的志向所归,就没有不能到达的地方,即使是山海尽头,也不能限制;他的志向所指,就没有攻不破的壁垒,即使是精兵坚甲,也不能抵御。
 
P12
•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       意思是:取得伟大的功业,是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
•       出自《尚书-周书》
P2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评析】
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
P23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是说: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
•       作非常重要。
•       语出《论语·卫灵公》: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P23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独学:指独自学习,不了解外部动向。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有井底之蛙含义。
出处:《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释义: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
 
P34
•       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
•       避其所短,刚世无弃材。
•       -----晋·葛洪《抱朴子·务正》。
•       役(yì忆):驱使,任用。废功:不成功。材:问“才”。
•       这几句大意是:任用人所擅长的本领,事情就没有不成功的;避开人的短处,世上就没有可弃掉的人才。
•       任用人的长处,因为是其所擅长,干起事来得心应手,就易于把事成功。人有短处,如果任用时能避开他的短处,只用他的长处,帮么世上就没有完全没用的人了。这几句用于说明任用人如果能扬长避短,则人人可用;能人尽其用,也就易于把事情办成功。
P43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直:不邪曲、没有私心、正直耿直的朋友。
友谅:守信用、诚实不欺骗的朋友。
友多闻:学问广博,见识丰富渊博的朋友。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实的人交朋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对自己是有好处的。
P45
•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出自诗经·卫风·木瓜

  翻译:
  你将木瓜投赠我, 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 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 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所以说“匪报也”。
 
P47
•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       ----《孟子·公孙丑上》
•       仁者(的行为)就如同射箭一样。射箭的人先端正自己的姿势然后才发射;发射而没有射中,不埋怨胜过自己的人,只要反过来找自己的问题就行了。
 
P51
•       孔怀兄弟    同气连枝    交友投分    切磨箴规   

【解释】兄弟之间要相互关心,因为同受父母血气,如同树枝相连。结交朋友要意气相投,要能学习上切磋琢磨,品行上互相告勉。
 
P74    “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出处】《论语·学而》:
•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先生之弟子有若说:“假若一个人能时时处处事事表现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风尚,但却喜欢触怒冒犯比自己地位(辈份)高的人,是非常少见的事.不喜欢冒犯上级或尊长之人,而偏好干出捣乱国家法度及企事业、家庭、社会团体规定制度和乡规民约,乃至发起造反、谋取统治权利之人,是不可能有的事(从来没有的事).一个道德行为高尚的人至心努力于根本的做人原则,树立了牢固的德性修养准则,那麼社会风气就会随之而改变,诞生出尊重自然法则的重礼法之数的现象从而风行於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道理与行为规范,是检验一个人是否有仁慈博爱之心的根本所在啊!”
P95 “仁者爱人”
  何为“仁”?一是以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旨归;二是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人的内在道德修养
    孔子言“仁”从“爱人”为核心,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勇、恕、孝、弟等内容,而以“以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实行的方法。
  所谓仁爱就是:要想自己立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立得住;自己要行得通,同时也要别人行得通。凡事都能推己及人,就可以说是实行仁爱的方法。
  仁者爱人,这是孔子思想也是儒家学说的最高道德概念,是儒学所主张的爱的方式。这种爱的基本原则,就是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决定爱的程度。
 
相关资料下载:七上《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文言词句解读  双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