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初中研训
九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课教学思路简介
阅读次数:[]次
                       
九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课教学思路简介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是“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是以人类进入当代社会为时空背景,选择人们最为关注的若干现实问题和当代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整合,使学生立足于当代社会,进一步探讨我们应该努力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本主题在内容目标的设置上,比较注重对学生综合判断、自主选择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具体而言,本书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中国和世界发展为历史背景,以可持续发展、民主建设、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为若干议题进行探讨。在课程设计上重申了“今日社会是历史的延续”的基调,将时间的主轴拉回到现代,并聚焦当今主要的社会问题,最后回归到现实生活中的个人,以公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作为本课程的结尾。
 
可见第一单元《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在整册书的地位相当于一个历史背景和时代舞台,其它议题都是基于这样一个时代背景和历史舞台发生的。本单元要求我们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历程与现代世界的发展中,认清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粗线条地勾勒出了新中国成长的历程和二战后世界发展的基本走向,以此作为当代世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背景,也是学生认识当代社会人们最为关注的若干问题的时空条件。要达到这一目标,从这样几个方面来阐述:1、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历史发展变化为线索,从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中,感悟新中国成长的胜利历程和曲折经历。2、以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趋势为线索,从“冷战”到“多极化”的变化过程中,观察当代世界的政治格局;从经济发展的差异和变化中,观察当代世界的经济格局。3、在世界大的政治经济格局条件下,通过对综合国力的比较,认识我们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这些内容概述了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的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基本线索和重大事件。从时间上看,糅合了世界现当代和中国现当代历史发展的两条脉络;从内容上看,几乎涵盖了历史学科中世界现代史和中国现代史两本书的全部。要在一个单元内传递如此大量的知识点位,承载原有分科课程的历史及教育功能,必须有所取舍。第一课:“战后世界新格局”中择取了20实际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冷战”、亚非拉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亚非会议、亚洲四小龙的崛起、77国集团建立、以及20世纪70年代爆发的“石油危机”,勾勒了1945—1989年间世界政治、军事格局,及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各国的现代化追求;第二课:“共和国的风雨历程”,选择了抗美援朝战争、三大改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两弹一星”的发射成功,概括反映了新中国在20世纪50—70年代所取得的成就、经历的曲折,以及应该吸取的教训;在第三课:“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选择了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与浦东发生的巨变、港澳的回归祖国与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景,及中美关系的演变,从经济建设、统一大业和外交事业几个方面展示了我国从1978年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第四课:“时代主题与当代中国”,介绍了“冷战”结束后的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有新的表现,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的今天,中国将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可见这一单元四课之间的关系是:第一课“战后世界新格局”是一个时代背景和历史舞台,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之下,第二课和第三课分阶段介绍了新中国的成长历程,第四课“时代主题与当代中国”不仅是对当今时代背景做了一个补充,是第一课的延续,同时也对当代中国处在这样一个国际舞台上将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作出了解答。
 
现在我就就我个人在具体教学中是如何处理和把握教材的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第一课“战后世界新格局”
 () 课程标准
1-3 冷战的形成和结束为线索,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格局的变化。
5-3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区域性战争的实例中,找出导致区域性冲突的多种因素。
 
第一标题:“两极”与“冷战”
() 教学目标
1、分析雅尔塔协定的有关内容和具体事件,理解其对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
 
2、阅读二战后的世界版图,知道“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是东西方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
 
3、收集课内外资料,列举美苏争霸与“冷战”的具体表现,解释“冷战”的含义。
 
从课标可知,本章节必须让学生掌握的最基本的问题是:二战后的世界格局是什么?这样的格局形成与那些因素有关?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发动的冷战的定义是什么?冷战的实质及具体表现。以及当时世界长期不得安宁的主要根源是什么?其中学生比较难理解的问题是:为什么说雅尔塔协定会对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两极是什么意思?
 
首先我会对标题进行诠释。第一课“战后世界新格局”将历史定格在二战结束后,主题是世界的新格局。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工业革命后的世界格局是什么?(西方先进东方落后,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那么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将让学生清楚二战后的世界格局经历了怎样的演变。然后告诉学生“两极”与“冷战”,殖民体系的瓦解与各国的现代化追求,这两个标题实际上概括了在二战后的新的世界格局的背景下政治经济等发面发生的具有是世界意义的变化:即政治上在两极格局背景之下,冷战开始;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开始瓦解。经济上,各国开始对现代化的追求。
 
导入新课:
 
比较八下课本90页图7-6《反法西斯的三大国首脑》与九年级课本7页图1-5《古巴导弹危机漫画》,让学生谈谈两幅图片传递了哪些信息?通过学生的回答最终能得出以下结论:①两幅图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美苏关系;②二战期间因为共同的敌人,美苏成为战时盟友,其首脑坐在一起形象地再现了三国并肩作战的历史;③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由战时盟友变为竞争对手。那么为什么美苏关系会发生根本变化呢?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导入课题。
 
解释标题“两极”与“冷战”。“两极”顾名思义,从字面上看指两个极端或两个对立面。“冷战”则指国际间进行的战争形式之外的敌对行动。那么二战后到底有哪两个对立的双方,双方之间又为什么不直接开战、而要打冷战呢?带着这些问题看课文。
 
第一段向我们介绍了二战期间的雅尔塔会议及签订的《雅尔塔协定》,这本是八下课本二战应该着重介绍的知识,然而却放在九年级开篇来讲,可见这个会议及其内容对二战后的世界具有重要影响。那么到底有什么影响呢?我们可以拿课本专题“冷战面面观”中第6页《雅尔塔协定》对德问题及柏林墙这个案例为例进行探讨。让学生齐读这段描述,提问:这将会对战后的德国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生很容易就得出德国将一分为二的结论。此后20年,柏林墙成为东德人和西德人难以逾越的障碍,战后德国的命运就操纵在美苏两大国手中,雅尔塔协定的签订也说明战后世界大事也由这两大国说了算。可见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世界操纵在美苏两大国手中。这样学生就能真正理解书本第一段最后一句话:《雅尔塔协定》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美苏两大国的实力。可以先让学生从课本正文第二段、第三段分别找出反映两国实力和威望的句子。西欧传统意义上的大国在二战的打击下普遍衰落,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学生不难得出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国此时最大的心愿是:称霸世界。而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国际威望有了很大的提高。让学生通过专题“冷战面面观”中第一幅图1-1总结战后还有一个对苏联极为有利的形势是什么?学生很容易得出二战后新建了很多社会主义国家,其中还包括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可见社会主义文明从一国的范围扩大到东欧及中国,使苏联彻底摆脱了被世界资本主义包围的形势。可见美苏两国随着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而崛起,无论在经济、军事还是国际政治方面都以绝对的优势,明显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这是两大国的实力状况。
 
此时教师可以提问:美国要想实现称霸全球的野心,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显然是苏联及它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此美国的应对怎样呢?由此引出了北约这一政治军事集团。这时可以用上专题探究中第6页的图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政治军事集团的分布”,让学生通过分析图片得出北约的成员国主要集中在西欧和北美。并阅读《北大西洋公约》的内容这一资料,通过对内容的分析让学生得出北约“集体防御”这一突出特点,及“军事政治组织”这一性质。那么北约的对手苏联有何对策呢,由此引出“社会主义阵营”,和“华约”组织。这里要学生归纳北约和华约的共性都是由某一大国操纵的军事政治集团。然后在将目光再次定格在1-2“二战后欧洲政治军事集团的分布”图,得出美苏争夺的焦点在欧洲,在势力分布上:西欧被美国控制,东欧被苏联控制,形成了一条清晰的分界线,这条线英国首相丘吉尔早在1946年的“铁幕演说”里就谈到了。这时教师可以提问:我们从欧洲的对立形势可见当时的世界格局是怎样的?学生只要谈到两大阵营的对抗局面就可以了,那么显然这种两个极端的或两个对立面的格局我们称为“两极”格局,说得更具体,就是: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峙格局。那么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就很清楚了,学生能很快答出是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那么两极是什么?两极格局怎样形成的?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下面该解决“冷战”问题。
 
利用“冷战”面面观中的“铁幕演说”这个案例,提问: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实际向世人发出了一个什么信号?——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敌对行动了。这一点相信学生能感受到。接着分析专题探究中的杜鲁门主义,向学生提问杜鲁门所说的“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分别指什么,然后从杜鲁门的这段话可以看出此时美国反共反苏的对外政策,那么美国反共反苏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显然还是独霸世界的野心。在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之后,经过一年的思想和舆论准备,杜鲁门政府认为公开和苏联撕破脸皮的时机已经成熟。“杜鲁门主义”是把美国内部酝酿已久的遏制战略作为基本国策公布于众,从此美苏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由盟友变为敌人,开始了长达40多年的“冷战”。可见“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学生就很容易得出结论了(如果说“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发出了“冷战”的信号,那么“杜鲁门主义”则是“冷战”开始的重要标志。)。
 
然后让学生从书中找出美苏之间对抗的例子,结合杜鲁门主义、图1-4所反映的核军备竞争、图1-3所反映的柏林墙、图1-5所反映的古巴导弹危机,提问:可见冷战的具体表现有哪些方面?——经济实力的竞争(杜鲁门主义可以看出)、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柏林墙为例)、军备竞争等,其中典型的事例有:柏林墙的建立、古巴导弹危机。尤其是“古巴导弹危机”,让学生看图1-5说说此图传达了哪些信息?结论是:图中较量的双方分别是美国(肯尼迪)和苏联(赫鲁晓夫)。该图放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呢?(美苏争霸)。图中双方正使出浑身解数进行较量,左手都做好了随时按动电钮的准备,矛盾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可见美苏争霸的极端表现是古巴导弹危机。战争几乎一触即发,然而战争却并未打响,为什么?这又是一个学生需要思考且有自由发挥空间的问题。从书本正文最后一段及第P7专题中的资料不难分析出:1945年美国有了第一颗原子弹,且在二战对日本的战争中发挥了威力后,苏联也一直致力于原子弹的研究,1949年也拥有了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50年代末以后苏联的霸权主义也膨胀起来,他们之间的核军备竞争日益加剧,各自拥有的核武器足以将地球毁灭数次,一旦发生战争将是两败俱伤。可见这种核竞争把人类推到核威胁的危险境地的同时,而实际的核平衡在某种程度上又制止了战争的发生。因此尽管两国的争霸愈演愈烈,但美苏之间并未公开直接发生过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历史上称为“冷战”,此时再让学生概括“冷战”的定义,特点,应该是非常容易的了。
 
接着简单介绍一下美国虽然在欧洲采取“冷战”政策,在亚洲却采取“热战”,简要介绍朝鲜战争、侵越战争。教师提问:无论是“冷战”还是“热战”,都是为了一个什么目的?——争霸世界。最后让学生根据第7页最下面的文字归纳说明与冷战有关的知识,学生归纳得不够教师可以引导和补充,归纳为以下几点:1、冷战的实质是美苏争霸。2、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3、冷战的定义是: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或者冷战的特点是: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4、冷战的具体表现有:经济实力的竞争、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核军备竞争等等,其中的典型事例有:柏林墙、古巴导弹危机等等。5、二战后到80年代末世界长期不得安宁的主要因素是美苏争霸。6、美苏争霸最主要的形式是冷战。
 
教师最后总结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不仅损害了本国人民的利益,而且把人类置于核威胁的危险境地,给世界人民造成深重灾难;并且美国因此由最大的债权国变为最大的债务国,实力下降,苏联因不堪长期的军备竞争而将经济拖垮,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呢?(诸如: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一个准则;中国要走和平崛起之路;中国永不称霸等等均可。)
 
本课重要的知识点较多,而且是历届中考的重点,所以非常重要,而且务必做到让学生真正理解。正文中的每一句话都非常重要,但绝不能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怎样设问引导让学生基于自己的理解自然而然得出结论是教师应该重点思考的地方。通过对学生做题的了解,我发现学生最容易弄混淆的知识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和冷战开始的标志。例如2009年武汉市中考市样题有这样一题,学生反复出错:
 
29.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美国、苏联为首的东西方之间对峙是世界长期不得安宁的主要根源。这种对峙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B )。
 
A.《雅尔塔协定》的签订  B.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这就要求课堂上把“两极”和“冷战”的定义一定要讲清楚。
 
然后就是知识的灵活运用,例如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例有:柏林墙、古巴导弹危机等等。这是四月调考中一题:
 
26.1961年8月13 日凌晨,与西柏林接壤的东柏林街道上所有灯光突然熄灭,无数辆军车的大灯照亮了东西柏林的边界线,2万多名东德士兵只用了6个小时。就在东西柏林间43公里的边界上筑成一道由铁网和水泥板构成的临时屏障。这就是后来的“柏林墙”(见右图)。它形象地反映了下列哪一历史现象?(  A   )
A.美苏冷战             B.欧洲一体化           C.多极化趋势
 
当然如果将此图换成“古巴导弹危机”的图片,答案还是一样的。
 
五月调考题:
 
2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的美国总统是( C  )
A.华盛顿         B。罗斯福            C。杜鲁门
 
元月调考题:
 
16.二战后,“北约”首脑宣称,要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军事行动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人们称之为(  B )
   A.“敌对”政策    B。“冷战”政策    C.“对峙”政策
 
通过课上学生的反应,我发现运用好课本中的地图和图片教学,学生会更有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通过图片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说出自己课后的收获,更能将课题拔高,将主题升华。
 
 
第二标题:殖民体系的瓦解与各国的现代化追求
(一)教学目标:
 
1、通过2-3件典型事例,清楚地描述亚非拉殖民地国家的觉醒与殖民体系瓦解的历史意义。
 
2、以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与发展中国家争取经济独立的努力为例,感受科技革命浪潮下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经济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追求。
 
这一标题,我认为要讲清楚的问题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包括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对现代化的追求),而且学生要能举出几件当时的典型例子来说明这一问题,这一课的目标基本就达到了。层次高一点的学生如果在此基础上能领悟到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世界的多极化进程,为后面第五单元的学习打下基础则更好了。
 
导入新课:
 
可以利用P9“非洲大陆的独立进程”图来导入。先提问:该图反映了一个什么主题?——非洲各国独立。再问:非洲曾经是一个什么状况呢?——曾是欧洲国家的殖民地,基本被瓜分完毕。在学生已经具备拉丁美洲早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就由海地率先独立掀起了独立浪潮(19世纪上半期基本独立)这一知识的基础之上,提问:连非洲这样一个深受殖民统治灾难的地方都开始纷纷独立,说明了什么?——殖民体系开始瓦解。以此导入课题。
 
一、亚非拉政治上的独立自主
 
关于这一问题,我是从两个方面阐述的:一是亚非拉政治实体的独立;二是亚非拉要求主宰自己的命运。
 
先看亚非拉政治实体的独立。关于亚洲的独立情况,书本正文第一段2、3、4、5行介绍得很清楚。只要清楚二战后首先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是亚洲;亚洲哪些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哪一国是亚洲最大的殖民地,其独立对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产生巨大冲击。关于非洲独立的具体知识,可以充分利用挖掘图1-7的信息得知。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结合课本正文的介绍,说说自己总结了哪些非洲独立进程中的特点?最后只要学生落实这样几点:1960年称为“非洲独立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殖民时代的终结。
 
再看亚非拉国家要求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一点只需要把亚非会议讲清楚就足够了。结合P9“亚非拉的声音”这段材料,第一句话:“亚非会议是独立后的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地区重大问题的国际会议”,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显然亚非国家表达了想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的愿望。亚非会议的召开是想让世界人民听到亚非拉国家的声音,谋求发展中国家共同的利益。然而,这些国家有着不同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针对像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些国家在会议上开始攻击、敌视,作为中国代表周恩来的应对是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提问:“异”指什么?(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思想意识。)“同”指什么?(相同的利益:争取民族独立、主权完整,争取公正、平等、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该方针打破了僵局,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亚非会议的成功举行有何意义呢?——大大加强了第三世界国家的联合与反殖斗争,提高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力,显示了亚非拉国家的崛起。同时会议重申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讲或不讲。)教师先给学生简单介绍一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主要内容,然后通过分析主要内容得出它的提出符合广大亚非拉国家的共同利益,是发展中国家争取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关系的基本原则。它从由中国政府提出到发展成为今天世界上许多国家公认的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也说明了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及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再次印证了第三世界的崛起。
 
二、各国的现代化追求
 
这是二战后在经济上具有世界意义的一大变化。从两个方面了解:一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二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关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只要学生清楚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一个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的最重要的推动力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即可。对于层次较高的学生,就得让其明白:随着日本、西欧经济的发展,与美国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日、欧三分天下的局面,这为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拉大了南北差距,这为后面讲发展问题做铺垫。
 
关于发展中国家对现代化的追求问题,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亚非拉经济发展的成功例子——亚洲四小龙;二是亚非拉在经济发展中更多的是长期遭受发达国家的剥削,为此他们要求建立平等、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七十七国集团”建立;三是在与发达国家的抗争中典型的事例是——1973年的石油危机。在此我只对1973年的“石油危机”这个案例在这一课中如何处理作简单介绍。首先教师可以用基辛格的一句话来描述石油的重要性:“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整个世界。”让学生理解石油作为“工业的血液”的重要性。然后再简单介绍这一次石油危机的经过,最后把书本上P10基辛格的那段话拿出来,提问:如何理解这句话?答案:石油武器的运用,给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以沉重的打击,大长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志气;石油危机不仅在经济上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在政治上分化了日本、西欧与美国的关系,孤立和打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鼓舞了第三世界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保护民族经济权益的斗争,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反帝反殖反霸斗争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也说明了第三世界已经崛起。
 
讲完这一课,让学生归纳战后发生的哪些事情可以说明亚非拉国家的崛起?——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亚非会议、亚洲四小龙的崛起、77国集团的诞生、石油危机等等。
 
整个第一课就是一个大的背景和国际舞台,新中国就是在这样一种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成长。第二课和第三课就是分阶段讲述中国的成长历程。其中第二课“共和国的风雨历程”,讲述的是1949年——1978年新中国的成长历史,分为:巩固新生政权、进入社会主义、失误与挫折、成长的骄傲:“两弹一星”精神永驻四个标题,概括反映了新中国在20世纪50—70年代所取得的成就、经历的曲折,以及应该吸取的教训;在第三课:“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讲述的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的发展历程,从经济建设、统一大业和外交事业几个方面展示了我国从1978年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
 
相关资料下载:九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课教学思路简介  双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