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初中研训
20171124道法研训:生活课程资源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源泉 李俊文
阅读次数:[]次
 

生活课程资源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源泉

 

李俊文   2017.11.24

    (本文是道德与法治学科2017学年度221研训活动报告)

一、文本课程资源与生活课程资源

文本课程资源,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教师参考用书,教学辅导练习,等等。

生活课程,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学生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一切现实问题,都是生活课程资源。

二、开发利用文本课程资源

文本课程资源,例如同一教材教参,本质上对每位教师和学生都是不相同的,每位教师和学生对教材内容都有自身的理解,都有自身的解读,从而对教材内容不断增加或删减,不断变革与创新,使教材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有三个主题,法不可违,预防犯罪,善用法律。教材是按照生活逻辑编排的。我认为法律部分知识逻辑更有说服力,于是我按照知识逻辑对这三个主题进行了重组和整合,构建了属于自己的课程资源。我构建的课程资源是:三种类型的法律,三种类型的违法行为,三种类型的法律责任,三种类型的诉讼。重点讲解三种类型的违法行为,学生知其一,便知其二,并且顺理成章,印象深刻。

教学不只是文本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是文本课程资源持续生成与转化、构建与提升的过程。我们要注重开发利用文本课程资源。

三、开发利用生活课程资源

海边有很多贝壳,获得有珍珠的贝壳,必须有慧眼识珠的本领。同样的道理,生活中的资源很丰富,要想开发成为课程资源,需要有敏锐的识别能力、捕获能力。生活中的课程资源是随机出现的,稍纵即逝,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生活中的资源开发为课程资源,必须具有教育意义,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具有指导意义。

下面讲两个具体事例。

案例一:“十九大”“十九届一中全会”“两会”

案例二:7位老师同上一堂课

四、生活课程资源:理念→技能→习惯

开车的司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驾校的时候,记忆背诵交通规则,网上刷题,通过科目一理论测试。随后,反复练习起步、行驶、驻车,上坡起步,倒车入库,直线行驶,等等。掌握了这些技巧以后,通过场地测试和路考,领取驾驶证。

买车以后,经常开车,熟能生巧,驾车技巧慢慢地变成了习惯。在紧急状态,许多驾车技巧成为本能的反应。

“最美司机”浙江杭州的吴斌,云南普洱的李志逵,身体被钢铁砸中,生命垂危,一手捂着受伤的身体,一手握住方向盘,刹车,换挡,靠边停车,打开警示灯,整个过程只有十几秒。这些驾驶技能,不仅是良好习惯,也是本能反应。

在生活中开发课程资源,如同驾车一样,也有同样的过程。

对我而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初期,在生活中开发课程资源,只是一个新思想。随着课程培训的强化,我逐步接受了这个新理念。随着这个新理念深入人心,我就尝试着在生活中开发课程资源,渐渐地掌握了一些技巧。时间长了,慢慢地养成了习惯,有时候也成为一种下意识的的本能反应。

五、开发利用生活课程资源受益无穷。

第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生活中开发课程资源,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创造、创新是一个人青春永驻、老当益壮的养颜秘方,也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日新月新的活力源泉。

第二,坐而论道,空谈误国,误人子弟。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德育的生命源于生活,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生命也源于生活。唯有生活教育,唯有着眼于社会生活的教育,才是有意义的教育。

第三,许多人经常为各级各类公开课、优质课犯愁。一节示范课、优质课的教学设计,如同编写剧本,有一个主线贯穿课堂。这个主线是什么?有的是下乡变形记,有的是列车旅游,有的是时空穿越,有的是猎奇探宝,有的是新闻快报,五花八门,数不胜数,煞费苦心。

有些国家级、省市级优质课中看不中用,评委评价很高,但是在平常教学中不可复制,无法借鉴。这些优质课的教学设计有一个独特新颖的教学主线,这条教学主线是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想出来的,真可谓十年磨一剑。例如,有的人以个人情感为线索,以眼泪打动学生,感动评委。上一节课流一次眼泪是可以的,平时我一下午连续上3节课,3节课都流眼泪,眼睛会瞎的。

生活本来就有主线,要么是时间线索,凡事有先有后,有始有终;要么是空间线索,凡事有上有下,有左有右;要么是生活逻辑,凡事从无到有,有因有果。例如,先穿袜子后穿鞋子,这就是生活逻辑。只有把袜子穿在脚上的,从来没有把袜子穿在鞋子上的。

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组织教学,简单易行,特别省事,学生也容易理解,容易接受。更何况,教学生学会生活,本身就是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的。

我的报告到此为止,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附件:

案例一:“十九大”“十九一中全会”“两会”

生活资源:

20171018日上午,召开十九大,习近平正在作报告。打开网页,显示十九大会场实时转播的画面。

老师:“十九大”的全称是什么?

学生: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九次中国共产党党员大会。

学生存在认知误区,老师才有讲解的意义。只有在此时此刻讲解这个问题,学生才有兴趣,才愿意听。换个时间,讲解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会不屑一顾。

针对“第十九次中国共产党党员大会”提问。

老师:全国中国共产党党员有多少人?

学生:略。

老师:目前,全国共产党员人数8900多万,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开会是不可能的。

怎么办呢?选代表到人民大会堂开会。

这次参加会议的代表人数2354人。这些人通常称之为“党代表”。

所以,“十九大”的全称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议时间是1018-24日,为期一周。这些人在一起,一个星期,干什么呢?

这次会议有5项主要议程:

听取和审查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工作报告

审查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

审查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选举十九届中央委员会

选举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重点讲解了一个议程,中央委员会。

2000多位代表中,将会选举产生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正式委员、候补委员大约200多人。中央委员会的负责人称之为总书记。

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产生了,“十九大”结束以后,党代表返回各地。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简称“十九届一中全会”,也就是,第十九届全体中央委员举行第一次会议。

“十九届一中全会”选举中央政治局委员,大约20多人。选举中央政治局常委,大概7人。这就是党中央的核心机构和核心成员。

中央委员任期5年,通常每年召开一次全体委员会议,简称十九届二中全会,三中全会,等等。

“十九大”代表也会选举产生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明年3月份,将会召开“两会”,“两会”的全称是什么呢?

“两会”的全称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等到召开“两会”的时候,我们再讨论这个问题。

 

案例二:7位老师同上一堂课

生活资源:

20171113-17日,华南师范大学组织广州市百千万中学第二批名教师34人到我校跟岗学习。其中,6位政治教师跟随我学习一个星期,跟岗教师进入课堂听课5节以上。

他们是:陈轩,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沙埔中学;黄雄,广州市铁一中学;卢凤阳,广州市海珠区劬劳中学;洪丽,广州市天河中学猎德实验学校;李素香,广州中学;刘竞贤,广州市第四十一中。这些学校都是广州国家级示范学校,广州市一级学校。

广州中学,150个班,高中65个班,初中85个班,5个校区,学生4900人。名副其实的广州名校。跟岗教师多半是学校的校长、书记、主任,是名校中的名教师。

6位跟岗教师来自广州名校名教师,跟随我一周,压力山大。首先要解决听课5节的问题。

我在八年级5个班任教,一个班每周2节课,总共10节课。周一、周二,同一教学内容“一般违法与严重违法”,我在八(1)、(2)、(3)、(4)、(5)班讲授5遍。6位教师,听我的讲课,我重复5遍,听课的人能忍受,讲课的人不忍心。于是,我决定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把6位跟岗教师当作课程资源,安排6位跟岗老师参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担任小组长。虽然5节课教学内容相同,但是每次跟岗教师面对的学生不同,交往的对象不同,跟岗教师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这也是另一种类型的同课异构。

 

跟岗教师小组合作学习教案

2017.11

一、小组合作学习指导思想

1.跟岗教师不是课堂教学的旁观者,而是参与者、合作者、学习者。

2.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知识互动、情感互动,才是真正的教学。没有互动就没有教学,一问一答,浅层互动,是假教学。

3.观课、评课、议课,不是看教师教得是否精彩,而是看学生学得是否扎实。

二、小组合作学习目的

1.引导学生学会团队合作,彼此尊重,和谐共处,共同进步。

2.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层次深入,有利于小组成员深度学习。解决问题以理服人,层次剖析,说理透彻。

三、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组织

1.分组。每个班随机分成6个小组,6个跟岗教师分别到各小组担任小组长。八(1)、(2)、(4)、(5)班,每8人一组,八(3)班每6人一组。最后一个小组人数不限。

2.座位。学生桌子拼在一起,围桌而坐。营造小组合作氛围,便于小组成员交流。

3.指导教师的作用:组织策划跟岗教师和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课后及时反思,并在下一个班的教学中运用和验证,提高跟岗教师与学生,学生同学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艺术。

4.跟岗教师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品德教育的过程。跟岗教师要求学生做到:

1)安静是美德。小组讨论轻言细语,减少组与组之间的干扰;

2)倾听是美德。每次小组讨论只能一个人讲话。其他成员专心听讲,认真做好笔记。不插嘴,不打断他人说话。轮到自己发言时,根据自己记录的笔记,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3)小组成员可以争论,但一次只能一个人说话,而且通情达理、以理服人;

4)给每人自由表达思想的机会;

5)相信每个人都同样蕴藏着与讨论有关的知识;

6)尊重参加小组讨论的人。

5.跟岗教师根据学案组织学生学习,要求学生依次轮流发言,讲述内容不重复。指导教师协调各小组顺利开展合作学习。

6.学生可以同跟岗老师可以探讨法律常识,也可以交流相互感兴趣的任何话题。如广州学生是如何上政治课的,广州中考是如何考政治的,广州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等。

四、知识链接

酒驾,指驾驶人员每100 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20毫克但不足80毫克的驾驶行为。酒驾,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醉驾,指驾驶员每100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毫克的驾驶行为。醉驾,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规定,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郎永淳将要付出的代价,轻则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重则将受到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等惩处。

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凌?

1.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侮辱其人格等。

2.对受害者进行重复性的物理攻击。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攻击受害者。

3.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损坏,或通过他们嘲笑受害者。

4.欺凌者明显地比受害者强,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发生。

5.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

6.恐吓、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胁受害者跟随命令。

7.让受害者遭遇麻烦,或令受害者招致处分。

8.中伤、讥讽、贬抑评论受害者的体貌、性取向、宗教、种族、收入水平、国籍、家人或其他。

9.分派系结党:孤立、或排挤受害者。10.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11.画侮辱画。

12.网上欺凌,即在网志或论坛上发表具有人身攻击成份的言论。

欺凌行为的法律责任种类

1.刑事责任

如果欺凌行为触犯刑法,行为已构成犯罪,则行为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不满14周岁,则不负刑事责任,但应责令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如果行为人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欺凌行为构成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等,应当负刑事责任。

2.民事责任

除了承担刑事责任外,如果校园欺凌造成被欺凌者人身或财产等损害的,还要同时承担民事责任。欺凌行为可能不构成犯罪,或者因当事人未达到法定年龄而无法承担刑事责任,则依然要承担民事责任。只是当欺凌者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时,由其监护人替代承担。

3.行政责任

欺凌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则有可能被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等行政处罚。虽然不满14周岁的人不予行政处罚,但是同样应责令监护人严加管教,也同样需要同时承担民事责任。

 

 

小组合作学习学案

2017.11

一、寻找概念之间的关系

用圆圈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并列;交叉;包含;重合(同一)。

 

 

 

 

 

 


A                B              C            D

 

社会规则  行政处罚 行政处分 行政制裁 严重违法 刑事违法 犯罪 刑罚 诉讼 行政处分治安管理处罚法 刑法 纪律 刑事诉讼 主刑法律 物权法 民事法律 民事违法 管制 民事诉讼 民事法律责任 非诉讼 剥夺政治权利 一般违法 有期徒刑 人民法院 审判机关附加刑 违法行为 行政诉讼法  赔偿损失赔礼道歉 开除 记过 警告 罚款 没收违法所得 行政拘留  合同法 著作权法 道德  行政法律 行政违法 民告官 打官司 驱逐出境 行政处罚 民告官 无期徒刑……

 

 

 

 

 

 

 

 

 

 

 


二、案例分析

案例1

甲与乙有仇,正在准备凶器,预谋到乙家去杀乙。有四种情况:

1、乙听说之后,到甲家杀死甲。

2、甲杀乙时,搏斗中乙将甲杀死 

3、甲杀乙时,搏斗中甲见势不妙,开始逃跑,乙从后面追上去将甲杀死。

4、甲杀乙时,搏斗中甲见势不妙逃脱了,乙到甲家将甲的儿子杀死。

以上四种情况,哪些情况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案例2

据媒体报道,央视前名嘴郎永淳近日因醉驾已被北京警方拘留。郎永淳1995年进入央视,多次主持央视大型新闻专题类直播节目。

郎永淳将会承担哪些法律责任?他的人生起伏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三、比较分析(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

吸毒与贩毒

没收非法财产与没收财产

罚款与罚金

拘留与拘役

一般违法与严重违法

四、探究分析

校园欺凌属于哪种类型的违法?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提起什么样的诉讼?

 

 

 

 

 

 

 

, , PAN>

没收非法财产与没收财产

罚款与罚金

拘留与拘役

一般违法与严重违法

四、探究分析

校园欺凌属于哪种类型的违法?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提起什么样的诉讼?

 

 

 

 

 

 

 

相关资料下载:20171124道法研训:生活课程资源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源泉 李俊文  双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