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初中研训
七 讲 《清 塘 荷 韵》
阅读次数:[]次
七  讲 《清 塘 荷 韵》
                                      武汉市东湖中学          杨淑君
    校内教坛新秀评比时,我抽中的篇目是高一读本上的《清塘荷韵》。没有教参,网上的资料甚少,时间又紧。而且这篇文章的语言平实质朴,没有过多华丽的词藻,初看,没有什么值得仔细玩味之处。只觉得第九段写得很美:
    “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 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 愈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 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 似地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 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
特别是莲瓣堕落的景象描绘得极其简练、细腻。可作者参悟出的“境界”究竟是什么呢?此时我还没来得及解读清晰,只读出了作者恬静闲适的心境。仓促之中试讲了第一次。
如何把握好品味语言这个环节,心里没有底,但我仍然想把它作为教学重点。因为语文教学特别是散文教学撇开语言就不能称之为一堂真正的语文课。教学环节分四个部分:导入、整体把握-理清文脉、品味语言-把握主旨、拓展写作。准备的内容虽然没有讲完,基本框架算是搭起来了,但重难点的突破没有很明显的效果。这段文字意境虽美,但描写手法单一,无法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关键是我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还未到火候,怎么能够期待学生发现文本之美,感受生活的真谛呢?所以当我要求学生自己品味其它部分语言时,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冷场了好半天。在听取两位听课老师的意见后,我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修改:1、寻找叙事线索时多引导学生注重文本(这是语文学习很重要的一点)。2、舍弃情感线索。(这个舍弃是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3、必须放弃自己最喜欢的这段文字,另选一段更有启发作用的文段作为范例,教给学生品味语言的方法。
    可是,选取哪一段文字呢?除了一、两个段落意境优美外,其他的文字都很平实,如叙家长里短。在我最苦恼之际,同组的老师给了我最大的帮助。在与他们共同探讨时,我终于找准了突破点——“荷韵”。“韵”在字典上解释为“情趣、趣味”。这不就是本文的“神”吗?真是一字千金啊!抓住了“神”,再品语言,就能从朴实无华中体味到生动隽永的精髓。段段都有美好生活情趣的场景(想荷时的念念不忘、盼荷时的翘盼狂喜、赏荷时的静默欣慰),字字都渗透着一位历尽磨难、奋斗不息的老者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才明白了为什么叫“季荷”,并被蕴涵其中的生命哲理,热爱生活的情怀和豁达超然,充实丰富的人生境界所震撼。真不愧是散文大家,就连那荷叶还未长出,连一点希望都没有的“盼荷”,都写得如此细腻动情。
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上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荷花本是无情物,再这里却成了作者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寄托。细细品来,这部分的语言颇有情味,描写手法多样,有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寂寞、春水盈塘、绿柳垂丝、翘盼、吸),也有修辞手法的运用(引用、拟人、通感)。品味这一段语言对全文而言,是个很好的范例。学生如果能在我的引导下挖掘作者内心世界,体味到盼荷之深、之切。自然就会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其他部分,品味出“荷韵”。果然,组内初赛时,其它每个自然段学生都能找到具体的词汇,体会出作者细腻丰富的情感。本文的写作意图也在师生点滴的感受,层层的剥析中逐渐明晰。整个教学流程连贯,重难点突出,学生有实在的收获。
   正式比赛前,我还试讲了三次。每一次课前都要重写一遍详案;每一次都邀请同组的老师听课、评课;每一次课后再作进一步修改;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每一次都在不断完善。虽然那节课仍然留下了些许遗憾,但我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远远多于比赛的结果。教学能力在这次磨砺中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散文的欣赏、散文的教学,有了更成熟的认识。散文可以让读者充分欣赏和感受生活的美好,从而让人拥有一双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和一颗感受生活之美的心灵。在散文的学习中,学生能受到美的感染,情的熏陶,理的启迪。教师深入解读好文本才能上好一堂课,先让自己受到感动,才能感染学生,使学生成为富有审美情趣的人。
全校决赛时,我仍然讲的这篇课文。进一步修改了课件,加入两段音乐,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情绪。“盼荷”的范读锤炼了一遍又一遍,请不同的老师听,提意见。我觉得这是讲得最好的一次。当时我想,如果再有机会教《清塘荷韵》,我相信能做得更好。
机会来了,时隔大半年,学校推荐我参加第四届武昌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比赛。要求以网络课的形式教学。网络教学优于传统教学之处在于,它能够创设见多识广的教学环境,丰富多彩的海量信息,营造学生主体的主动合作学习,有机运用信息技术交流互动的教学氛围,能采取多种方法对更多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效果进行评价。制作网络课件,我是生手,要从头学起。幸运的是,课题自选,更幸运的是《清塘荷韵》的作者季羡林刚刚被评选为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网上有颁奖词,颁奖视频,季羡林的著作更是随处可见。于是《清塘荷韵》成了我的首选----借助网络的优势来推动传统的语言教学。
目标确立后,在一周时间内,我一边摸索网页的制作,一边调整教学设计。为了让学生一进教室就能进入情境,我在首页上制作了一段flash。选择十一幅荷花的图片配上古典音乐,按“清塘无荷”,“五六个叶片”,“鲜荷满塘”到“池花对影落”的顺序循环播放。导入部分和作者介绍部分,不仅将我在制作ppt时舍弃的若干文字和图片重新用上了,还加入两个链接,分别链接到百度贴吧和新浪读书频道。大大丰富了课堂的内涵,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有更多地主动选择教学资源的空间。
本次教学和前几次教学最大的差别在于:
一:将如何筛选、整合信息,如何品味语言的学法指导直接放在相关网页上,学生可边掌握方法,边实践。指导性更强,实效性更强。
二: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在整体把握前介绍作者。学生对文本及作者的了解仅停留在“知”的层面上(作者写了什么)。网络教学中,我将作者的介绍(包括颁奖词,颁奖视频,作者经历,其他作品)放在感悟“荷韵”之后。让学生解读文本之后再去“悟”,与这位大师进行“神交”。学生能反过来在更广大的背景下,回味文本钟灵毓秀的深厚意蕴,欣赏到超越文字的人格魅力(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所有的阅读最终归结为感悟”。“感性的人只有经过审美教育变为审美的人,最终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的人”。整课堂在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巨大的撞击下走向尾声。这样的安排会使学生有强烈的再读文本的欲望,就像我们背古诗,小时候只是机械的背下来,等到经历了一些事情后才会有惺惺相惜的体验,就会对其中几句念念不忘,反复咀嚼。这样的安排更好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关注功能。
三:品味语言朗读时,所有同学可同时戴上耳机,配上背景音乐美读文段,彼此之间不干扰,人人都可以获得美的感受,美的熏陶。
四:利用网络空间的优势,加入了与《荷塘月色》片段的比较阅读,适合于层次略低的同学学习,层次较高的同学可选择拓展写作。这样,各层次学生都能有事干,有收获,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
   这一次教学,与前六次感受完全不一样,不仅感受到信息技术运用得好,可以为语文教学增色,而且对《清塘荷韵》这篇散文以及散文的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我相信,如果还有机会教这篇课文,我将尝试新的教法,收获新的体验。真是“教无止尽”啊。
相关资料下载:七 讲 《清 塘 荷 韵》  双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