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职教幼教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指导意见
阅读次数:[135]次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指导意见
     
                                               王红芳
 
      历经园本课程的建立和完善,目前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活动和以前相比,在活动设计、活动策略等方面表现出多元化、多通道等特征。然而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培养幼儿音乐能力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具体表现在:
     1.幼儿聆听音乐留于形式。Flash的制作和音乐相匹配的动画软件的运用,活动中幼儿目不转睛,全神贯注,音乐倒成了一个背景,大有喧宾夺主之感。使幼儿的注意力往往只专注于画面所带来的视觉享受,不是来自于对音乐本身的体验和感悟,忽视了幼儿专注地倾听音乐习惯的培养。
      2.弱化审美体验。音乐欣赏中教师十分关注幼儿用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几乎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都少不了有“这段音乐是抒情还是欢快”?“表述的是小猫还是大灰狼?”等等模式化的问题。弱化了幼儿对音乐本身应该产生的审美体验,忽略了幼儿对音乐的融入、迷恋和感动,而这些是幼儿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
      实际上,幼儿音乐教育的重点不在于教给孩子多少音乐知识,而在于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多少音乐感受;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使幼儿能够倾听、理解、表演和创造音乐。这里更强调幼儿自身的参与和感受,并使他们从中体会到音乐的魅力和内涵。而培养音乐能力重要的是用更多的时间引导幼儿聆听音乐。
     一、幼儿音乐能力
     音的高低、音色、长短和强弱是构成幼儿音乐能力的基础。幼儿园音乐能力的培养应该紧扣音乐的四个性质和特点。
    (一)小班
     一般不能用语言较好地表达对作品的感受,他们常用的创造性表现手段往往就是身体动作,即尽量用自己想出来的、与他人不同的动作来表现音乐。到小班末期,能学会借助于想象、联想来理解性质鲜明的音乐情绪,产生一定的共鸣;但对于乐曲基本表现手段的感受和理解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音色、节奏、旋律的的差别常常不能很好区别。
     (二)中班
     一般能欣赏内容较为广泛、性质风格多样的音乐作品,如舞曲、进行曲、摇篮曲等。初步感受乐曲的结构(ABA),能基本理解音乐表达的情绪情感,并由此产生一定的联想、想象。能借助于歌词及生活经验、音乐经验基本理解音乐所表达的音乐形象。但对于较为复杂的、没有标题的纯器乐曲的理解还有一定的困难。基本上能用较自由、多样的手段对音乐进行创造性的表现,并在表现过程中努力追求表现的独特性、创造性。
    (三)大班
     能从对音乐的粗略区别进入比较细致的区分,而且能感受、辨别较为复杂的器乐曲的结构、音色及情绪风格上的细微差别。同时,他们能够对音乐形象鲜明的同类音乐作品进行分类和归类,并且用语言表达音乐感受的能力也增强了。另外,能清楚辨别、理解音乐作品速度、力度、音色、节奏等表现手段变化的过程中进行大胆的想象和联想。创造性表现的形式丰富多样,有身体动作、嗓音动作、语言表达等。
      二、引导幼儿乐于聆听
      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音乐聆听习惯的培养,乐于倾听、善于倾听生活中美妙的声音,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为音乐欣赏活动奠定生活的基础,教师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生活中的声音让幼儿倾听、表现。
     *倾听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倾听日常活动的声音
     *倾听人体发出来的声音
     *倾听歌曲、乐曲中的不同模拟音响
    (一)小班
     小班的幼儿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常常会被周围有趣的声音吸引住。例如:飞机隆隆声、下雨的哗哗声。教师对于幼儿这一特点,立足于让他们倾听生活中而且是他们感兴趣的声音。通过一段时间,幼儿会收集到许多有趣的声音:打雷的轰隆声、妈妈切菜的嚓嚓声、喝水的咕噜声、小鸭的嘎嘎声等等。教师在这时候要注意将幼儿收集的这些声音进行适当的归纳,例如属于动物的叫声归为一类;属于大自然的声音归为一类;属于日常活动的声音归为一类。让幼儿对声音的归属进一步明确,根据自己的兴趣再去收集他们的声音门类,激发其倾听、欣赏的欲望。
     声音之所以美妙是音乐蕴涵其中的节奏,因此在幼儿收集美妙的声音到一定的阶段时,教师要注意将节奏与声音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例如:幼儿收集鸭子的叫声是嘎嘎嘎,教师就可以结合节奏图谱让幼儿学习一拍一下的节奏,进而再让幼儿想想他们收集的声音中还有哪些是这种节奏,引导幼儿发现小猫叫也是一拍一下,这样让幼儿结合生活中的声音掌握节奏,不仅可以使幼儿掌握基本的节奏,还可以初步培养幼儿感受欣赏音乐中节奏的能力。
     最后,教师可以让幼儿尝试用肢体语言、乐器表现这些节奏,进行对这些节奏的简单表征活动。
     (二)中班
     中大班在倾听生活中有节奏的声音的基础上,教师可激发其用适合的乐器进行表征活动。不仅只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表现声音就可以了,而是要根据乐器的音响效果贴近生活中的这种声音。例如:青蛙叫,教师就要引导幼儿去找找“什么样的乐器发出来的声音像青蛙叫呢”?经过一番筛选幼儿发现响板、双响筒的声音很像青蛙叫,于是就在这两种乐器上贴上青蛙的标记。教师可用这样的方法将所有的乐器进行这样的归类,这样乐器不仅是作为一种伴奏的工具,也是儿童表征生活中声音的道具。这是中班幼儿表现生活化声音的重点。
     (三)大班
      到了大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根据一个故事配上乐器,使故事表演生动化。例如:森林里举行音乐会了,听谁来了,教师出示一个动物让幼儿用乐器伴奏,增加故事的生动性,有效地利用乐器的声响让幼儿从中感受到声音、节奏的美妙。
      三、通过活动让幼儿获得音乐的基本体验
     下面三则案例的设计主要是通过活动让幼儿建立听音乐的习惯,很多体验必须靠倾听来完成,并将这种习惯内化为一种能力。
     案例(一)小班《小鸡》
     老师:“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小鸡的音乐,讲的是咱们班小鸡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吧。”孩子们听说音乐里讲的是自己班的小鸡,都格外兴奋。
     听完一遍后,教师说:“是不是说咱们班小鸡的事呢?”我们再听一遍,听听咱们班的小鸡在干什么呢?这一次孩子们边听边做啄米、喝水、展翅等动作。
     接下来,老师分乐句进一步让幼儿边听边模仿小鸡的动作,几遍音乐后有些孩子开始注意到动作与音乐的协调,当模仿小鸡喝水的动作时,为了合上悠长的旋律,努力地做喝水状。
      案例(二)中班《音乐中的强弱》
     1.大鼓。老师敲鼓,请幼儿仔细倾听鼓的声音,并用走路来表达对鼓声的理解。开始老师的鼓声可以比较平稳,一拍一下,当幼儿适应并用恰当的动作表现出来后,老师在敲鼓中加入明显的强弱变化。
     2.大鼓与串铃。首先,老师请幼儿听听串铃的声音,请幼儿在原地用肢体动作表达对串铃声音的感受,然后大鼓和串铃交替演奏,让幼儿尝试用肢体表达。
     3.将幼儿分成两组用肢体动作将自己的想像表演出来,体验大鼓和串铃的力度变化和音色变化     (表演后可请幼儿简单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想象)。
     4.让幼儿拿串铃和大鼓表演,指挥其他幼儿体验。
     案例(三)中班音乐欣赏《动物狂欢节》”
     1.请幼儿欣赏《动物狂欢节》中的三个音乐片段,感受音乐中强与弱的交替,以及力度不同所带来的情绪变化。
     2.分段听音乐,鼓励幼儿运用《大鼓》中获得的力度经验,大胆用肢体语言表达对现在音乐的理解(用动作、表情的模仿所感受到的不同动物形象)。
     3.幼儿分组,并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表达或表演对音乐的理解。
      四、审美体验的几点要求
      首先是生理动作优美而不僵硬。匈牙利著名的儿童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儿童对音乐的反应必须有大肌肉的反应,没有此,是不完善的。教师要帮助幼儿用肌肉的运动、肌肉的涨落来领悟音乐的轻快缓急、张弛有序,在音乐和肌肉运动的和谐契合中感受音乐所带来的美的享受。音乐或是轻柔浪漫的,或是铿锵激昂的,或是悲伤沉重的,但音乐绝对不是僵硬的,动作只有和音乐相融相合才能更好地表达音乐。
      其次是语言优美而不平白。音乐是诗性化的,而诗性化的音乐只有配以诗性化的语言才能使音乐得到升华。平白的语言只能降低音乐的美和神秘,使孩子的心灵变得麻木、呆板。目前,幼儿园的音乐欣赏似乎过于追求理性,以至于将音乐中所蕴涵的五彩世界无情地“祛魅”,孩子被迫用“客观”的语言描述主观的感受,用僵硬的理性代替鲜活、灵动的感性体验。在这样的“祛魅”中,艺术原本的、“附魅”了的神人、想像、蒙胧被压至一隅,诗性化的语言变成了客观直白的简单描述。
      再次是想像丰富而不贫乏。成人不要把孩子们天真大胆的想像引导到千人一面上来,过多地在意儿童想像的合理性。成人要“以儿童为师”。当然,以儿童为师,不是要抹杀儿童的不成熟性,从而把儿童当成“神话”,当成“宗教”,这样必然会物极必反。
      最后是情感丰富细腻而不无动于衷。审美的体验常常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色彩的,当孩子们融入音乐,进人音乐,成为音乐中的一部分的时候,她所能领悟到的音乐的美和情感的震撼便会自然生成。而有一些音乐欣赏过程中,幼儿的情感体验往往过于肤浅,仿佛“蜻蜓点水,一触即飞”,流于表面和形式,没有实质的内涵。有时甚至就是一种无动于衷,看起来活动过程热热闹闹,而其实孩子们的情绪体验都处于浮躁状态。
 
相关资料下载:  双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