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职教幼教
结构游戏组织方法与指导
阅读次数:[4]次
幼儿园建构游戏与指
——省二保 王华芬
前言:“游戏是幼儿的工作”,古往今来的孩子都着迷于游戏,游戏代表着孩子的自由,天真无邪、自然的天性和潜在的能力。孩子们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全神贯注、超凡的想象和无法估量的创造性都令无数教育同仁们为之惊叹!
在众多幼儿喜爱的游戏之中,建构游戏以它独具的魅力深受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青睐。因为幼儿对种类繁多、质地多样、可随意变换、反复创建的积木、积塑、泥沙及生活中随处可得的废旧物品等建构材料爱不释手。在对这些材料进行搭建(排列、组合、接插、镶嵌、拼搭、垒高、穿套、编织、粘合等)的过程中,实现自己搭建的需求及愿望,体验自己与同伴共同搭建的快乐感、成功感!通过建构游戏,不仅能丰富幼儿的主观体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幼儿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实现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以及幼儿个性的和谐全面发展。它融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体,还蕴含着有益于幼儿发展的隐形教育潜能。
现状:在坐的各位都知道,组织和开展建构游戏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我们观察在幼儿园开展建构游戏的现状,不难发现:许多幼儿园建构游戏流于形式化,没有使建构游戏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时间上安排不够充分,玩具的数量和种类非常有限幼儿园中都建立了区角,可是真正能让孩子自由自主活动的时间非常少。相当多的幼儿园在组织活动时,仅仅把建构游戏当作调剂品来使用。如:建构游戏的时间仅安排在家长快来接的时间段。这其中的弊端是相当大的。建构游戏安排在家长接孩子的时间段内,显然是无法发挥其教育意义的,它只会让孩子学会做事半途而废。而且,建构游戏时间不充足,幼儿的创造性就无法真正发挥起来
2、玩具种类和数量不足;许多幼儿园虽然配置了许多种类和数量的玩具,可在选择时却忽视了儿童认知的需要,比如:玩具种类、难度单一,忽视幼儿的年龄差异;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成长的需要,玩具不能很好地发挥提高幼儿认知能力的重要教育作用。一种玩具从小班玩到大班,可想而知,孩子的积极性、创造性还有多少呢?
3、许多教师指导建构游戏不当,不知道指导游戏应当从何入手。何时指导,以什么方式指导。如:要么就忽视。教师对建构游戏的认识不够,没有充分重视建构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大教育价值,从而错过了良好的教育契机;要么就干涉过多。体现在教师帮助幼儿选择甚至直接提供给幼儿材料;帮助幼儿构思与规划,在幼儿建构过程中对幼儿指手画脚:评价过于笼统,从而使幼儿的建构游戏缺乏主动性和探索性。
定义:基于这些现状,我认为我们缺乏一定的平台去认识它,深入的了解它,那么,何谓幼儿园建构游戏?下面我就带领大家一同走进真正的幼儿园建构游戏
l 何谓幼儿园建构游戏
幼儿园建构游戏:是幼儿按照一定的计划或目的来组织、操作建构物体或材料,使之呈现出一定的型式或结构的活动。关键词:按照一定计划、 操作建构材料、 型式或结构
特点:
1、它是以表征思维为基础、以“建构物”为主要表征手段的象征性游戏活动。建构游戏明显的特征是幼儿通过建造“建构物”来反映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印象。
2、建构游戏发展幼儿的构造、空间知觉和象征能力
3、幼儿在游戏中表达自己对于生活和世界的认识、体验和感受,表现着自己内心的担忧和冲突、快乐和困惑、期待和愿望,揭露幼儿鲜活的内心世界。
种类:
1、积木游戏
用各种积木或其他代用晶作为游戏材料进行的结构游戏。积木的式样很多,有大、中、小型积木,有空心或实心型积木,有动物拼图积木等。这种结构游戏在幼儿园开展较早,也较为普遍。
2、积竹游戏
指将竹子制成各种大小、长短的竹片、竹筒等,然后用它们进行构造物体的游戏。积竹可构造“坦克、火车、飞机”,还可建“桥梁、公园”,构造出的物体同样栩栩如生,富有情趣。
3、积塑游戏
用塑料制作的各种形状的片、块、粒、棒等部件,通过接插、镶嵌组成各种物体或建筑物模型。积塑轻便耐用,便于清洁。
4、金属构造游戏
以带孔眼的金属片为主要的建造材料,用螺丝结合,建造成各种车辆及建筑物的模型。
5、拼棒游戏
用火柴杆、塑料管、冰棒棍或用糖纸搓成纸棍等作为游戏材料,拼出各种图形的一种游戏。
6、拼图游戏
用木板、纸板、塑料或其他材料制成不同形状的薄片并按规定方法进行拼摆的一种游戏,如可拼摆动物的房屋、故事情节等画面。传统的七巧板就属于这类游戏。
7、玩沙玩水玩雪的游戏
沙土是一种不定型的结构材料,幼儿可以随意操作,幼儿也可利用水、雪玩划船、堆雪人、打雪仗等游戏。玩沙、玩水、玩雪都是一种简便易行的结构游戏。
类型:
我们的建构游戏来源于建构区角活动,这是我们建构游戏的主要观念。幼儿自主的区角活动中,教师先观察幼儿对材料的操作及按兴趣生成的搭建情况,然后有目的介入幼儿的游戏,引发幼儿对基本搭建技能的探索与学习,形成单元式的建构游戏。幼儿在操作技能的过程中,游戏不断地深入,逐步发展到与同伴合作、商量并设计搭建图纸、添加辅助材料形成主题式的建构。这就是我们开展建构幼儿的基本程序。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游戏场所地点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在建构区域或活动室,有条件的幼儿园可组织幼儿在专门的建构游戏室开展。例如:大班《美好家园》,教师观察幼儿在建构区合作搭建房子,于是引导幼儿说说搭房子的方法,学习技能,然后启发幼儿思考房子建在哪里?房子周围有哪些设施?鼓励幼儿搭建一座小区,形成主题搭建。这就是由区角单元搭建——主题搭建。
1、单元建构:这种建构的形式主要在小班,幼儿年龄小,相对而言对周围建筑物的观察及了解经验不足,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认知及年龄特点重点开展单元式的建构技能的游戏,如:单一的搭建房子、火车、轮船、围栏、花坛等,从中掌握基本的搭建技能。
2、主题建构:主题建构适合在中、大班开展。小班下学期可尝试开展主题式的建构。
l 建构主题的来源
主题建构游戏的主题可以直接来自于幼儿的区角建构,也可以来自于幼儿的想法;还可以来源于教师的建议或近期主题开展的需要。
例如:一幼儿想搭建一个游乐园。他画了一张表示游乐园的图画,上面有各种过山车等游乐设施,还有一些食品店及休闲中心。教师让他把自己的想法介绍给大家,帮助他征集小组成员并进一步丰富设计。(典型的来源于孩子的想法,教师帮助完善)
l 计划和讨论
建构主题确定后,教师可组织幼儿就此主题展开讨论,讨论目的在于确定:
还有什么事情是我们不知道或不清楚的?该去哪里、找谁了解信息?
建构的计划:在哪建?用什么材料建构?怎样分工?作品怎样保存?
例如:游乐园:搭建游乐园,师生共同讨论:所需要的一些前期知识经验?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搭建的需要带幼儿参观了解所搭建的建筑物的外形特征和结构特点等。游乐这些经验后,在组织幼儿商量搭建的位置,需要筹集的材料、小组成员的分工、用什么方法搭建等。
l 建构的过程
一旦建构计划和方案出台后,幼儿就会按照讨论好的分工合作计划积极投入到建构游戏中。教师的参与、帮助和引导对于保持幼儿建构的兴趣和建构游戏的后续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游戏目标
建构游戏目标从两个维度来制定:涵盖社会性发展目标和建构技能发展目标。
我们通过观察到:幼儿不但创造了建构物,也创造一套用以约束自己的行为和适应游戏开展的规则。在合作的建构游戏中,幼儿学习解决与伙伴在游戏中产生的问题,能够成为他们学习轮流、等待、分享、谦让、协商和合作等社会性交往技能的契机,有助于幼儿理解社会性规则的意义,增强归属感。如何制定社会性目标。对于社会性目标的提法及如何有层次型的制定,王老师都做了详尽的诠释,在此,我就不做过多的赘述。
在目标这一块,我重点阐述建构游戏的技能目标:
(一)建构技能(出示技能图片)
l 小班应掌握的建构技能:(能用平铺、延长、围合、堆高、加宽、盖顶等基本技能建构造型简单的物体形象)
1、堆高、平铺和重复
堆高、平铺和重复是幼儿早期建构活动的突出特征。这种简单的建构活动在很长的时期内吸引着幼儿。观察表明,2——3岁幼儿在接触积木一个月之后,就能“堆高”和“平铺”。对于一些幼儿而言,“堆高”要比“平铺”,即把积木一块紧挨着一块放置成一个横排更容易。因为他们在一个平面,二堆高有一定的空间感,装我稍慢些。逐渐,叠高和堆高会结合在一起用以建构。
2、围合
“围合”是至少用四块积木形成一个包围圈,把一块空间完全的包围在里面。“围合”对幼儿来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他需要幼儿有空间意识。幼儿的许多建构活动多可以因为“围合”技能的掌握而逐渐变得丰富、复杂起来。他们往往会在被包围的空间里放进“娃娃”或“动物”代表“娃娃的家”或“动物园”。
3、加宽
在原有的搭建结构上重复运用该技能使之变宽。如:幼儿用一块块积木平铺拼搭了一条马路,(宽度只有两条积木宽的和)后又感觉马路太窄,于是便用该积木在两旁平铺扩宽。
4、延长
l 中大班应掌握的建构技能(综合运用排列、组合、接插、镶嵌、编织、黏合、旋转等技能,建构较复杂、精细、匀称的物体形象。)
1、架空、穿、搓
“架空”是用一块积木盖在相互之间有一定距离的两块积木上,从而把它们连接起来。例如:搭建“小桥”或为房子加盖“房顶”往往需要“架空”的技能。对于幼儿来说,掌握“架空”的技能需要经历一个尝试错误学习的过程,在反复试误中,不同幼儿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2、插接、镶嵌
“插接”顾名思义就是将一块积木的一端插入另一块积木中,使之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镶嵌”是把一个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建构游戏中搭建台阶、滑梯、长城等经常用到这两种建构技能。
3、排列、组合
4、模式
幼儿一旦能够觉察到积木可以作为“建构材料”用以建构,而且可以按一定的反方式排放在一起,他们就开始探索多种建构的方式方法或“模式”,例如,首先把一块一块的长积木“平铺”构成一辆“火车”,然后在每一块长积木上放上一块长积木和短积木的“堆垒”就构成了这一建构模式的基本元素。或者在一块红积木之后接着放两块黄积木,然后重复这种组合。“红-黄-黄”就构成了一种颜色模式。在建构游戏中出现“模式”建构技能标示着幼儿对事物之间关系(相同或相似)的发现。在这一阶段,幼儿开始注意建构物的平衡、对称和型式的装饰。
5、表征(替代物)
这一时期,幼儿开始利用建构物开始象征性游戏,开始出现有意识的给建构物命名的倾向。4——5岁幼儿往往是在建构前就宣布所要建构的建构物的名字,表明幼儿建构的目的性、计划性的提高。随着建构技能的掌握,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来建构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利用建构物开展象征性游戏的现象增多。
6、编织、黏合
大班幼儿可利用这些技能建构较复杂、精细、匀称的物体形象。
7、为游戏而建构
在这一时期,幼儿将建构物变成现实的建构物的复制或模拟,变成他们随回忆和保存的经验的象征。
此外,还有与其他辅助材料进行排列、组合、、拼搭、垒高、穿套、编织、粘合等建构技能的学习。老师们可以在与孩子们共同实践搭建中去揣摩方法。
(二)制定要求
“目标是起点,也是归宿”,诚然,游戏目标的制定是决定游戏有效开展的关键要素。一个游戏究竟要引导孩子探究什么,获得什么,目标就如“路标”,它对整个活动过程具有导向作用,引领着游戏过程顺利开展。切勿将目标定位太低、或目标表述笼统。《纲要》强调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活动要体现幼儿的经验。因此,我们不能惟书至上,照搬照抄,我们在制定目标时可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和创造性游戏的领域特点。
我们建构游戏的目标呈现方式是放在三度游戏的前面,制定一个游戏的总目标。以游戏的最终目标为主。
(三)小中大班目标
我们建构研发小组在武昌区教研室王红芳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初步探究出各年龄段幼儿建构游戏的发展目标,还不太成熟,仅供大家参考。
二、游戏前的指导
(一)关键经验准备
关键经验准备即丰富幼儿与游戏主题相关的生活经验。
1、涵盖内容:
(1)对周围物体和建筑物的形状、结构的观察体验,丰富和加深幼儿对物体和建筑物的印象。
教师在日常活动中要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周围生活中的多种建筑,感知各部位的名称、形状、结构特征、组合关系与色泽特点。如楼房是有层次的,房顶有尖的、平的,也有圆的,桥梁是桥面和桥墩组成的,等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事物的认识。
(2)建构材料的认识
引导幼儿识别与使用材料的经验,引导幼儿认识、了解建构材料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会选用建构材料去构造物体,会灵活使用材料。
(3)基本建构技能的掌握。
建构操作技能引导幼儿学会积木的排列组合(平铺、延长对称加宽加长加高围合,盖顶、搭台阶等),积塑的插接、镶嵌(整体连接、交叉连接、端点连接、围合连接等),以及穿套编织,粘合造型等技能。这是幼儿构造物体的基础。
(4)设计构思能力
引导幼儿整体构思构造计划,使幼儿能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构造活动。在构造实践中能根据需要修改、补充,以取得结构成功。
(5)建构图纸
掌握建构分析技能使幼儿学会看平面图纸,设计建构图纸,能把平面结构变为立体结构;会评议结构物。而且能够在搭建过程中发现问题,灵活的修改建构图。
(6)合作的能力
集体构造的技能引导幼儿在集体构造中学会分工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开展方式:
教师可利用家庭生活、节日娱乐、旅游参观、区角活动、教育教学活动等多种方式拓展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对周围生活中物体形象的知识经验、加强搭建能的掌握、提升幼儿间合作的能力,经验积累越深厚,幼儿搭建的内容越丰富、搭建的技能越精细。
(二)游戏材料准备
游戏材料准备即为幼儿提供合适的场地及所需的、丰富的游戏材料。
教师在充分利用本园现有的游戏材料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利用废旧物品为幼儿设计游戏材料。游戏材料的准备要体现幼儿不同年龄特点,不同游戏特点。
l 小班要提供同一种类数量较多的游戏材料,避免幼儿因相互模仿而争抢玩具;大中型空心或软体积木、积塑、沙、水等都是幼儿喜欢且是以的建构材料。
l 中大班提供丰富有变化的游戏材料,并让幼儿参与材料的收集、设计和制作,既丰富游戏主题,又能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幼儿设计和制作游戏材料是游戏的组成部分。一些木板、纸板、纸棍、塑料、绳线、不规则较精细的积木、积塑、火柴杆、塑料管、冰棒棍或用糖纸、金属配件等都是孩子们首选、且百玩不厌的好材料。
三、游戏中的指导
(一)经验回顾
1、指导要点: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梳理经验形成方案
以谈话的方式激发幼儿对游戏主题产生兴趣,从而鼓励和启发幼儿根据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搭建主题,分别对对游戏中的材料使用、建构技能、各设施的布局规划(搭建场所的分布)等主要问题进行指导。后续的游戏则可根据上次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探讨,以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1)回顾与游戏主题相关的经验
(2)归纳建构物体的结构
(3)启发幼儿探究、学习建构技能
例如:滑滑梯:出示滑滑梯的实景图,师生交流:喜欢滑滑梯吗?哪里有滑滑梯?——滑滑梯由哪些部分组成(梯身、楼梯、滑道、支架)——怎样搭建滑滑梯呢?引发幼儿探索、学习搭建技能。
小班可与幼儿共同探究技能的学习,中班则可在幼儿探究的基础上辅助提炼技能操作方法,大班便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技能达到建构目标,完成建构任务。
(4)后续的游戏则可根据上次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探讨,以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上次滑滑梯的建构中,出现了梯面太窄、积塑之间镶嵌不紧密易松垮的问题,教师以图示或录像的方式引出,二度游戏可以此问题开展讨论切入主题。
小班可在教师帮助下完成,中、大班则鼓励自主协商,对游戏的构建任务进行分工、安排。不要刚开始就安排的很全、很满、很精细,那不是孩子的游戏,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实际水平,合理有层次的安排,分一、二或三度分层呈递性完成,并随着游戏发展情况进行逐步调整。
2、开展形式:交流引发前期经验、看录像、图片、记录表的回顾、现场再现搭建问题。
(二)快乐游戏
建构游戏中,教师可引导幼儿按意愿设计建构方案,适时增添辅助材料,有意识地给自己的建构物命名并逐步完善。在独立操作的基础上鼓励幼儿相互合作,提高建构技能。
(一)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的特点及指导侧重点
小班幼儿对建构的动作感兴趣,常常把建构材料堆起垒高,然后推倒,不断重复,从中得到快乐和满足。他们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无目的地摆弄建构材料,只有当有人问他“你搭的是什么”时,他才会注意自己的建构物,思考“这是什么”的问题,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对建构的物体加以命名。因此,小班应侧重认识建构材料,学习简单的建构技能为主,逐渐明确建构的主题并建立结构游戏的规则,学会整理和保管玩具材料的最简单方法,养成爱护玩具材料的好习惯。
中班幼儿不但对操作过程感兴趣,同时也关心结构的成果,目的比较明确,主题比较鲜明。会根据平面图进行建构,掌握基本的建构技能,并尝试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搭建任务。因此应在进一步掌握建构技能的同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共同构造,并能相互评议建构成果。
大班幼儿已有了较强的建构技能,目的明确、计划性较强,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长时间的建构活动,合作意识增强。大班应共同设计方案、分工合作、明确规则,适度借助辅助材料进行主题建构,灵活运用辅助材料参与搭建,增强建构的目的性,彰显各小组搭建特色。
(二)游戏基本环节
1、自愿组合,协商分工,明确搭建任务
在幼儿按意愿自主选择分工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幼儿运用竞聘、轮流、猜拳等方法分组及协商分配搭建任务。分组的形式可根据主题搭建的需要开展。即可一组搭建一种物体,也可以每组搭建一个小主题建筑。如;修建一条街道,即可一组负责修建天桥,一组负责街道旁的楼房及商铺,也可以两组各在自己挑选的搭建场所各自建构一条街道。
小班幼儿可在老师的带领下分组,一起协商。
中大班幼儿自主分工游戏。
2、 共同设计小组搭建图纸
小组成立后,由组长带领组员根据搭建的任务思考、讨论并设计出初步的搭建图纸。在后期的搭建中,如果有些地方行不通或出现问题,还可以进行图纸修改,重新按新图纸搭建,图纸的设计在建构游戏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虽然孩子们画的图纸看起来很幼稚,很粗略,但这是建构中不可忽略的过程,它能约束幼儿有计划有章法的搭建。而不是随心所欲,要知道工程师们做工程是很严谨的,一定要严格按规划图来施工,从小培养幼儿这种素养,将对他们做事做人终身受用。
小班可由幼儿表述,老师帮助画图或直接用图片、实物照片作为图纸;
中大班可指导幼儿先各自阐述想法,相互协商,达成共识后形成统一方案,画出图纸。
3、 自主选择建构材料
幼儿根据搭建场所的位置、布局及大小,确定用什么材料搭建合适,然后各自按商量的要求到游戏材料放置区选择、采集建构材料。
4、 按规划图合作建构
幼儿按照小组分工,根据图纸的方案搭建所负责的工程任务。小班若有图纸,教师要帮助幼儿看懂。鼓励幼儿不知道的地方要向老师或同伴求助。
5、教师有效介入指导,推动游戏发展
关于建构游戏指导的策略有很多,在此,我就将在实践中摸索出的几个重点、有效的方法与大家分享。
(1)观察是建构游戏指导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观察是教师“干预”的基础和基本的指导方法。通过观察幼儿的建构行为及利用建构物开展象征性游戏,教师可以对幼儿已有的经验进行评价。通过这种评价确定幼儿所需要的帮助,计划自己下一步应该采取的指导行动以扩展幼儿的经验和思维。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更重要的是用脑袋去“思考”,只“看”不“想”等于什么也没有“看到”。教师要对所看到的现象进行“为什么”的思考,以理解幼儿的搭建行动,然后分析:是否干预?采用什么方式干预?教师可以根据幼儿游戏的不同需要与不同层次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实施指导。
l 层次观察法:在小班,教师重点观察幼儿的兴趣、技能等;中班时,教师重点观察幼儿的独立性、想象创造能力及结构技能与行为习惯等;大班时,教师重点观察幼儿的想象创造能力、合作能力与坚持性品质等。
l 按需介入法:在仔细观察游戏过程之后,教师立即进行思维加工,判断哪些情形需教师立即介入点拨,哪些则需教师暂缓介入,用什么方式介入等,这样能满足幼儿游戏过程中的真正需求,使教师指导无牵强之意。
一般需教师立即介入的主要情形是:A当幼儿出现负面行为时;B当环境中 因人群拥挤或使用材料、工具而产生不安全苗子时等等。
一般需教师暂缓介入的主要情形是 :A当幼儿发生技能困难时(不知到怎样将天桥的楼梯与梯面连接起来);B当幼儿游离于游戏情形时(大家都在拼插,他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先给他时间观望他接下来干什么);C当幼儿在延伸或扩展游戏内容 有困难时(鼓励幼儿自主思考)等等。
其次:教师应善于观察幼儿的表征行为,培养幼儿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观察幼儿的建构行为——增强行为的目的性,培养想象力和创造性;观察幼儿的合作行为,增强群体性,培养交往的主动性。
(2)关注“问题”是游戏指导的根本。此外,设置“问题情景”更是指导游戏深入发展的助推器。
幼儿建构过程中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搭建中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注意到“问题”。当教师观察到幼儿搭建有问题时可提醒他观察一下伙伴的建构物,让他想一想伙伴的建构物和自己的哪些地方有区别,如果是幼儿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那么幼儿从中学到的东西就会更加有意义。
另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景”来向幼儿提出新的挑战,引起幼儿解决新的问题的需要,丰富幼儿的建构活动。例如:(停车场)
一幼儿给他的汽车造了一个车库,但车库和“地面”间有一定的距离,于是,幼儿总是用自己的手把汽车“搬到”车库里,看到阵中情形,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有什么办法让汽车自己开到车库里吗?如果这样引导还不能帮助他解决,可进一步引导:比如造个斜坡?” 教师要善于利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情景,灵活运用平行指导法、经验分享等策略,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
(3)参与游戏、与幼儿共同探索、共解难题是教师指导的重要途径。
l 设疑共探法:教师通过发问,引起幼儿对某一重点或难点的思考,并且师生共同讨论与探索,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从而推动幼儿游戏的成功。例如:如果二楼停放的汽车要出来,怎么办呢?然后启发幼儿回忆生活中停车场的经验,引导幼儿搭建从二楼到一楼的楼梯,而且要节约空间,鼓励幼儿拓展思考搭建出一条弯道让汽车开下来。
l 介入共玩法: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过程中,伴随语言的启示、使幼儿从中受到积极影响。 例如:修建长城的游戏,当幼儿不断垒高加层是城墙变高,老师感觉孩子的坚持性不够时,立即加入到其中;“你堆得城墙可真高,快加油!老师堆得快追上你了!”以鼓励性的语言增强幼儿的耐力与坚持完成任务的信心!或例如:当小班孩子们在探究垂直镶嵌搭建防护墙的底座时,老师可深入到他们中间与他们一起搭建,引发幼儿借鉴并观察、习得经验。
l 陈述递词法:幼儿在聊刘技能或讲述作品时,教师在认真倾听中为他们陈述递词以补充不完整的描述。(将横向的积木与众向的积木……紧紧的拼插在一起)使他们顺利流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幼儿的表达自信!
小班幼儿进行游戏交流的时间约5-8分钟,教师鼓励小班幼儿表达作品名称,并补充、完善幼儿的表达意思;
中大班以10-15分钟为宜,以幼儿自我表达为主,并鼓励幼儿互相点评。
(三)交流分享
1.分享经验 提升游戏水平
游戏经验包括主题建构中的合作与分工、技能的掌握、材料运用、游戏常规等方面进行交流,教师可运用集体、小组、个别相结合的交流方式,让幼儿在游戏中戏的的有益有效的游戏经验相互分享碰撞。上次游戏中的……问题解决了吗?用什么方法解决的?你们小组的搭建任务完成的怎样?与同伴合作搭建时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样解决的等?教师认真倾听幼儿的交流,适时为幼儿陈述递词补充不完整的表达,帮助幼儿提炼出有用的游戏经验,以此提升幼儿游戏水平,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
2.拓展思路 为下次游戏留有余兴
创造性游戏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一个主题往往需要在多次游戏中不断地推进和完善。因此,单次游戏在结束后,在幼儿分享交流游戏中问题解决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启发幼儿讨论:对下次游戏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还需要增加哪些搭建或辅助材料等?帮助幼儿拓宽思路,逐渐丰富的场景、材料、主题、情节,使幼儿对下次游戏充满期待。
五、游戏常规
1、帮助幼儿进入游戏
一些幼儿也许不主动去建构游戏区,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技巧来吸引幼儿对建构区活动的注意。例如,坐在建构区里和幼儿一起搭建、为幼儿提出建议、把独特的建构物介绍给其他的幼儿等等。教师的关注本身对于幼儿、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幼儿有较大的影响。所以第一步帮助幼儿进入建构游戏区域的常规十分重要。
2、建立必要的游戏规则(材料轻拿轻放,剩余材料及时归还)
l 需要多少材料取多少。
l 应该在距材料摆放处有一定距离的地方搭建以方便他人取材料
l 积木(尤其是大型空心积木)不能搭得过高以免倒塌下来压着人。
l 不能乱扔建构材料,不能相互丢掷,不能踩着材料走。
l 拿同伴的材料要经过比别人允许。
l 小心行走,注意不要撞倒、推倒或是踢倒别人的建构物。
l 撞到别人的建构物要向别人道歉。
l 不能遵守游戏规则,下次就不能玩游戏了。
当然,我们不能期望幼儿一下子都能够掌握这些游戏规则,应当分期分批地出现及要求。
3、引导幼儿结束游戏,游戏结束时间上做到提前告知;
对于幼儿来说,从处于专注的游戏状态到结束游戏,需要一定的时间转换,驾驶要尊重幼儿的这种心理需要,给幼儿过渡。可采取
l 提前告知(我们还有10分钟就要结束了)
l 大班可用沙漏控制时间(游戏前与幼儿达成共识)
l 计时器像之前(3——5钟)
l 时钟(当钟上的大手走到4的时候)
l 一段幼儿熟悉的音乐停止前。
4、 建构材料的收拾和整理
通过收拾、整理建构材料,幼儿不仅可以学习自我服务和为集体服务,养成对于环境的责任感;而且也可以获得其他各种有益的经验。关键在于教师如何组织这一环节。
5、 审慎对待幼儿建构作品。
幼儿会强烈要求保留某建构物,教师应当审慎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l 因为今天没搭完,明天想接着搭下去。
l 向围绕建构物进一步开展象征性游戏。
l 只是想把自己的建构物保留下来。
若是前两种情况,教师可想办法保留,第三种情况可用相机照一张照片或建议他把就自己的建构物画下来,这些做法都可以传达成人对他们游戏成果的尊重和欣赏。
(在此,衷心感谢武昌区教研室的王红芳老师能给我及大家提供这么好的平台共同学习、共探有效开展建构游戏策略,同时也感谢省三保为我们提供的场地,最后,祝在座的各位姐妹们中秋节合家快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