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高中研训
《生活与哲学》第五课第一框 《意识的本质》教学设计 东湖中学 杨倩
阅读次数:[]次
【情境导入·激疑】
电影《猩球崛起》受到不少观众的欢迎,里面涉及到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中令人印象深刻。人类不禁反思,人类真的是地球上最聪明的物种吗?人与黑猩猩究竟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帕斯卡尔曾经给我们这样的解答“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意识的本质;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能力目标:
通过对意识起源和本质的原理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辨证唯物注意的意识观,具有正确认识意识现象、分辨物质和意识的界限、把握二者之间辨证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牢固树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思想观点,坚定辨证唯物主义的信仰。
【教学方法】:
1.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自主预习、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重难点】:意识的本质
 
【环节一】:自主学习(10分钟)
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以下空缺知识。
一、物质决定意识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①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一切物质都具有的_________________特性。
②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形式。
(2)社会发展的产物
①纯粹的______________不会自发地形成意识;
②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_____________的生成,促进了意识表达形式——___________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生理基础)
(1)生理基础: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具有产生_________的生理基础。
(2)生理机制:意识是在_______________基础上产生的反映。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内容)
(1)本质:意识是_________的主观映象。
(2)表现: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___________的反映。
【环节二】:合作探究,互动释疑(20分钟)
[探究活动1]:
如果冰川时期再次光临地球,你会怎么生存?(学生思考,发挥想象作出回答)
答案例如:造诺亚方舟、凿地穴躲避、提前储备物资、基因工程改变人类御寒能力等。
教师点评: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有的答案具有可操作性,有的脱离了客观规律和实际情况。不管什么对策,我们发现,面对变化的时候,人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作出选择,并且行动。这就是一切物质的反应特性。
[播放图片]:风蚀作用、流水侵蚀、向日葵的向阳特性、动物的条件反射活动等。
小结:人类应对大自然的活动,比起无生命的物质和其他动物,要复杂和有智慧很多。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人类是有意识活动的指导的,这大大提高了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的能力。
[知识归纳1]:
一、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无机物的反应特性  ——自然界的无机物没有意识,由于其他物体的作用而产机械状态,物理状态或化学状态的改变。
(2)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应激性和反应特性的区别是具有了为了维持其生存而趋利避害的选择性,这就表现了一定程度的主动性,从此掀开了地球进化历史上新的一页。
(3)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高级动物把各种感觉器官和感觉能力联系起来,形成对客观环境的统一反映,即是动物心理。
(4)人的意识产生
A.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B.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探究活动2]:
大自然里,有智慧的生物不少,为什么这些动物的心理不能自发地形成意识?
学生讨论,作答:高等动物有部分和人类的构造相似,但是大脑构造是不同的,这决定了它们终究是高等动物的心理而不是人类的意识活动。
教师点拨:科学研究证明,同样是灵长类动物,人类与黑猩猩的大脑相比,脑容量更大,脑部构造更加复杂,并且有不同的功能分区。他们应对外部条件的反射时,可以做出第二信号系统下的条件反射。这种第二信号系统下的条件反射活动就是意识活动。
[知识归纳]2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
[探究活动3]:
在世界各地,散见着狼孩、熊孩等,在动物的抚育下长大的人类,这些“人类”被我们发现之后,并没有正常人类的意识活动,甚至连基本生存技能也和人类截然不同,为什么?
学生讨论,作答:因为它们从小和动物生活在一起,没有人类的环境作为基础。学会的都是动物的本领,因此,很难融入人类社会。
教师点拨:人类的知识与才能不是天赋的,直立行走和言语也并非天生的本能。所有这些都是后天社会实践和劳动的产物。意识活动的产生也需要有社会基础。
[知识归纳]3:3.意识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劳动促进了    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
                             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        
                             促使人思考问题(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4.小结:
(1)意识是物质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起源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生理基础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内容(对象)
再次证明,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环节三】反思总结,当堂检验(10分钟)
1. 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与古代农民的农舍和劳作有关。农舍是他们的生活世界,他们从农舍得到空间观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由农舍出入得到时间观念。这表明
①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来源于主观想象   ②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来是农业文明的产物
③时空观念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时空观念对社会生活起了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观念的东西不能脱离实际,来源于客观生活实践。因此,选项1错误;观念是由社会实际决定的,不能颠倒二者的关系,否则会犯唯心主义错误。因此,选项4错误。
2.据报载,北京市从2016年开始,高考语文分值由150分增为180分,英语考试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满分为100分,降低50分。对此,多数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表示赞成,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表示反对。这说明
①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
②人们对某一特定对象的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③强烈的社会反响是对社会客观实际的反映
④人们的立场和实践不同,产生的认识一定不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意识源于物质,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形式可以随着主观条件的差异,产生各种不同形式的意识;因此,选项1表述错误;立场和实践各自对认识产生着影响,可能得到不同的认识,也有可能得到相同的认识,不能一概而论,因此,选项4是错误的。
3. 2012年某市“两会”前夕,当地一家媒体就“两会热点话题”,分别对外来务工人员和城市居民进行了调查,位列前三的分别是
外来务工人员
城市居民
热点话题
得票率(%)
热点话题
得票率(%)
社会保障
56.4
房价调控
41.6
收入分配
40.1
食品安全
35.9
医疗改革
25.1
物价问题
34.5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对象所关注的热点不同。从哲学上看,其原因是
A.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不同         B.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认识阶段不同
C. 客观对象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     D. 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不同
解析:调查结果是一种主观意识的表现。题目的中心没有涉及如何解决,也没有涉及到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不同
4.材料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高贵与力量,彰显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Dragon(中文译为:“龙”)是罪和异教的象征。20世纪末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包括国防力在内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西方某些人常用Dragon歪曲地指代中国友,用Dragon的庞大身躯和残暴特性来暗示中国的强大和对别国的威胁,鼓吹“中国威胁论”。
中西方关于龙的认识有明显差异,请说明其哲学依据。(10分)
解析:关于龙的认识属于意识范畴,因此,题目中的设问可以转换为“为什么意识会有差异?”从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分析意识差异的原因即可。
客观因素即,物质决定意识,实践决定认识;主观因素即,人们的立场、知识水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等。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由于取材于现实世界中的原型不同,中西方关于龙的认识也不同;加上立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影响了中西方关于龙的认识的差异。②实践决定认识。社会历史、知识与文化背景等的差异导致社会实践活动的差异,而社会实践活动的差异决定了中西方关于龙的认识的差异。
[本课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第五课的第一框题,既是对上节课“物质”概念的深化,又是下一框题“意识的作用”依据。在教学思路的设计上,我按照了我校的自主探究的“121”模式,设计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过程。通过教学过程,我觉得本课可取的地方有:
一、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在课堂上为学生搭建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互动环节处理的比较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享受思维的自由和快乐。获得了成功的情感体验,思维呈现出极大的活跃状态。
三、能联系生活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抽象的哲学概念。我联系了当前社会的实际,学生的实际,讲的内容生动符合实际,吸引了学生,让政治课变得很具备趣味性。
四、达到了预先设计的目的,层次清楚的板书,教学思想的渗透等方面做的比较好。
这堂课我自己认为不足的是:第一,不能更好将教材前后知识融会贯通。第二,讲课时候语言个别显得有些随意。第三,在对学生的评价上,有些过于简单,应注意多元评价。第四,教师讲得过多。
学生经过上述诸环节后所习得的知识往往是感性的、零散的、不成系统的结论。因此,引导学生把零散知识进行归纳整合,上升为系统化的理性认识是教师必须努力要做的。为此,教师既要利用个人的知识优势,归纳梳理,提炼概括,勾勒出所授知识的结构;更应引导学生一起进行总结归纳,寻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图。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教材知识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实际进行深入探索,寻因究果;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找规律,推逻辑关系;在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中形成标新立异、追求卓越的竞争意识和发散、聚合、逆向等思维品质,在此环节,教师主要应做好诱导质疑,鼓励求新的工作。诱导质疑就是要让学生独立地去分析与思考,允许对现有结论的怀疑与否定。鼓励求异,就要鼓励学生不惟书、不惟师、不惟上、不迷信、不盲从,不满足于现成的方法和答案,打破常规,敢于超越。实现在归纳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我们的教育不能只为了教而教,教是为了让孩子们更懂得如何去学,这个学不仅包括学习上的方法和技巧,还应囊括生活上的态度和技能,这样才能让他们更有自信和勇气去迎接挑战和困难,勇敢地走下去。在教育教学的征程上我还需要不断的摸索和探寻,不断地总结经验,检查自身的不足,使自己更加完善,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性,在政治课教学中不断前进。
 
相关资料下载:  双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