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高中研训
教师发展四阶段:从“模仿”到“神遇”
阅读次数:[]次
    第一个,模仿期,一个新老师到学校来,会去考虑如何适应工作。这个时候,他还是个生手,业务不熟悉,精神压力很大。
    经过了五到十年的时间,老师进入到一个熟练期,这个时候他对于知识和教学方法可以说是运用自如。有些老师到了这个阶段可以称为是教学的行家里手,他是相对轻松的。如果按照这样的阶段再熟练几年的话,我们就会看到一个教书匠式的老师。这并不是贬义,我认为我们学校也需要教书匠,这是老师成长的必然过程,不经历这个过程,他也不可能达到更高的层次。
    再之后的阶段,如果这个老师不仅仅满足于业务娴熟的话,那么他就要不断地探索。这个时候的老师,就进入了一个创造期,他开始逐渐地思考我的教学应该形成什么样的风格。他开始突破当初教他的老师的风格,突破他初教学时指导老师的那些风格——他进入到一个破格的阶段。在这个基础上,他要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样的老师可以成为高手,这样的老师每天充满热情。他讨论教育问题、教学案例的时候,会喋喋不休,眼睛里放光。我见到过很多这样的老师,早晨吃饭的时候对我说,昨天备课备到凌晨3点,但他没有一丝倦容,眼睛里充满了热情,他期待着今天上午上课能够得到一种享受,能够实现自己备课的这个成果。
    在发展之后能达到什么样的一个阶段呢?我给它起了名字,叫神遇期。这个时候,老师工作出神入化,每一个小小的事件都可以被他转化成一个教育的契机,嘻笑怒骂都是教育,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这个时候的老师可以说是神手,工作对于这样的老师来说,那是一种享受。我们都读过《庖丁解牛》这篇文章,厨师把这项工作做得简直如同一种艺术。在神遇期的老师眼里,教学教育的工作也会很轻松。作为校长和管理者,我们有责任努力地把老师朝着这样一个方向去引导,去推进。
                                                          (文|刘长铭: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全国政协常委)
相关资料下载:  双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