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高中研训
侯敏华 |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批判性思维培养
阅读次数:[]次
侯敏华 |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批判性思维培养
 任何一位教师,如果认为批判性思维很重要,就需要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知识的获取方式,因为批判性思维应该是在获取、理解和应用概念,建构想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非常有实际意义的思维方式。从这个角度讲,中学语言教学自然要承担起一部分责任,培养学生成为自己思维的主人。
 
1
语法的习得和建构过程
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契机
我曾经这样教授过现在完成进行时:第一步,让学生观察一下这个时态的名称,然后说一下对这个名称的理解,然后我没有着急讲解这个时态的完整用法,而是找了一篇文章,借助这个时态使用的完整语境,让学生来验证他们的猜测是否是准确的,哪里是符合的,哪里是不符合的。第二步,给学生准备了四个对话,也是这个时态在四个语境下的使用情况,让学生看着这四个对话,将现在完成进行时的形式和功能进行完整的归纳。最后再进入对这个时态的初步运用和综合运用。我始终认为学生与概念的第一次见面很重要,需要为此设计完整的认知过程,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开始自己的思考和建构。这种方式与教师直接呈现的方式相比要多花很多时间,因为学生要反复进行观察、对比、分析,然后才能归纳出规律和概念,但是我觉得这个时间的付出是值得的,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建构的过程,会有更深入全面的认识,因此也会有更持久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思维是主动的,最终有可能养成爱思考的习惯,愿意做自己思维的主人,这个比短时间获得大量的知识要重要很多。
 
中学阶段最重要的一些语法项目的教学任务都出现在高中阶段,这个时间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量的阅读体验和比较高的认知能力,在阅读实践中看到过很多次某些语法项目在语境中的使用情况,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语法教学还只是单纯地讲解语法的形式,功能等,然后就让学生做题目是很可惜的一件事,一是短期效果可能有,但是长期效果很差。最重要的是,学生只是被要求去做记忆以及信息的碎片化理解等低层次的认知活动,没有一个思维和认知的建构过程,损失了培养思维的过程,是很可惜的。
 
2
信息性阅读教学活动中
对批判性思维的渗透机会更多
VR(Virtual Reality)是高中英语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主题,我们一般也喜欢在这个主题下组织学生做辩论,来从多个角度论证 VR 对人类造成的影响,试图引导学生将这个科技的主题看的更清楚些。以往的辩论出现的最不理想的状况是,双方的学生自说自话,不懂得如何去攻破对方的逻辑漏洞。我反思原因是辩论之前的思维准备工作缺乏造成的。于是我准备了几篇 VR 主题的文章,正反观点都有,我先让学生选择好立场,然后阅读文章,将文章当中有利于自己立场的信息按照论点,论据的某种逻辑整理出来,然后观察这些逻辑是否都能站得住脚,是否有漏洞。引导学生捍卫自己的主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同时也引导学生尝试攻击对方的逻辑漏洞。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将整个思考的过程程序化,让学生不容易跳跃到一些随意的,没有足够证据的、无意义的结论上去,因此也就不会轻易出现自说自话,没有观点交锋,甚至是一些随意偷换概念的行为,最终能够操作较高水平的辩论。
 
阅读教学中有很多提取,归纳和整理信息的行为,如果能够给这些行为设计好现实生活中的情境,都是非常好的训练批判性思维的契机,可以帮助学生懂得任何结论都是需要基于足够的证据才能得出的,而只有这些有依据的结论才是有意义的,才能帮助人们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和判断。
 
3
文学阅读中的人物分析
有很好的利用价值
我的学生开始做人物分析的时候,最喜欢用的句式是: He (she) is ...。后面出现的往往是学生主观臆断的、片面的、甚至是带有生活偏见的结论性形容词。后来我要求学生在做每个人物分析之前,都要列出足够多的依据,把每条依据的表面意思和隐含意义阐述清楚,将这些依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关联起来,并把作者想通过这些依据以及这样的逻辑安排表现出来的意图说清楚,然后再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的程序设定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惊喜,学生对人物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多元,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得出结论,而且还明显对人物多了一些理解和宽容。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也不只强调严密的逻辑、人文关怀、文化意识、甚至是世界视野也都可以是批判性思维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讲文学类的阅读在这个方面还有很多潜力可以挖掘。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对老师的挑战很大,有时候老师本身的思维模式就是固化的,有可能是限定学生思维延展的界限。所以做一个思想开放的老师很重要,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除了搭建好必要的脚手架,遵守一些基本的教学原则,提供必要的学习策略,需要多给学生留出思考空间,不要出现过多代替思考的教学行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逐渐有所成长。
 
认真研究课标也是一条教师自我培训的捷径。课标中对于能力的描述是多维度的,就阅读而言,在获取主旨与细节中就有不同的层次,在主旨和细节之上还有结构与逻辑,再往上还有综合运用的要求,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很好路径。如果课程设计都能够遵循这个路径,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到很大提升,也有可能最终实现英语教学的育人功能。
 
 
相关资料下载:  双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