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高中研训
促进英语学习困难学生发展的路径
阅读次数:[]次
促进英语学习困难学生发展的路径
在一次微信讨论中,我们集中讨论了如何帮助困难学生的问题,三十多位老师参与了讨论。限于篇幅,我们从很多案例中精选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和案例,与各位老师分享。
学习困难和适性教育鲁子问: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中小学生英语学习主要困难分析与对策1英语学习困难的内涵
心理学从学习障碍定义学习困难,主要研究的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导致的学习障碍,如认知困难、注意力困难、语言加工困难等。
我们探讨的学业型的学习困难,其定义为:基于学生的学习成效视角,学习困难是指因学习者内在和外在因素导致的、暂时不能达到预设的英语学习目标的现象。
我们在这个专题讨论的也是这种学习困难,而不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导致的学习障碍。
2我国中小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分类与可能对策
如何帮助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是我长期被问到的一个问题。从1996年我开始进行一项中小学英语教育课题,尤其是2006年之后每年承担教育部的全国新课程教师研修、国培项目至今,我累计100多次回答如何帮助中小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问题。借助这次专题讨论,我对我回答过的这些问题进行了分类适性教育
本人的可能对策建议有一个核心:是否适合学生,包括学生起始水平、学生学习目标、学生学习优势等等。我把这些对策归纳为促进学习困难学生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基本原则:适性教育。
我所探讨的适性教育就是“适合学生的教育”,包括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理念、治理模式、教育行为对学生的适应,也包括学校、社会、家庭对作为未完成的人的学生的适引。即适性教育应是双轨的:适应与适引,后者甚至可能比前者更为重要,也是教育的社会结构价值所在。
适性教育既适合困难学生的发展,也适合优秀学生的发展。
适性教育应该是学校、社会、家庭三个维度的,三个维度中,学校的深层力度是最低的,尽管其表层力度是最大的。学校的适性教育应该是物质、行为、制度(新制度主义意义上的制度)三个向度的,制度的力度大于行为和物质的力度,行为的力度大于物质的力度。课堂教学作为教学行为,其力度很大,但有限。所以,学校适性教育的核心是制度设计、建构、生长。实施适性教育需要较为宽松的行政环境和较大的家长认同与支持。
适性教育是传统经典,但从未真正实现。当下,适性教育可以成为一种教育理想。但是否是至上教育理想,则需进一步理论。
适应教育与个性化教育有同有异,二者都强调“适应”学生的个性,但适性教育不只是强调学生“个性”,也强调“适应”社会与家庭需求,同时强调“适引”。
合理设定目标,开展分层教学 夏谷鸣:杭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
帮助学习困难学生,首先要降低要求,因材设置目标,公平对待学困生,与学生共同商定学习目标与学习要求(如与学生签订学习合同),逐步引导学生进步。
浙江省实行必修课程分层走班,应该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力举措。我前段时间在义乌一个农村中学,生源是第四批(即,比职高中学稍微好一点)。他们实施必修课程全员分层走班,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分层。以前的快慢班,教育行政部门是禁止的,因为一个学校分快慢班的实际目的是放弃差生,为了升学指标,集中师资抓好有希望的学生,当然也有例外。现在必修课程分层走班,最大的不同是因材施教,英语学困生在上英语课时,是一个群体,但学数学,因是他强项,可能在另一个群体。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不见得样样都差。假如把一群孩子圈养在一个所谓慢班,那么就全面抹杀他们的亮点。
实践案例1
快二十年前,当时我带了两个徒弟,刚毕业的新教师。她们带的是初一新生(零起点,那时小学还没开设英语课)。
九月开学,新老师带新学生,一个月下来,第一次单元测验。结果令人担心,班上有三四个学生严重掉队,其他同学都得了九十四五分,很多还是满分一百分,但这几个学生只得了三四十分。小老师很担心两极分化。当时我跟她们交流,先看了试卷,然后跟她们说了几句话:(1)大部分考得好的,甚至满分的学生,不是你们教出来的,因为人家早就在外边学各种各样的英语,那一个月在学校学与不学,没太大变化,九月开学就考,他们也能得这么高分;(2)那三四个学生是你们教的,因为他们从来没学过英语。这样难度的试卷,他们能得三四十分,已经是了不得了;(3)以后,你们的试卷(包括期中、期末)难度应该以那三四个学生水平为标准,保证他们能够得八十分左右,至于后二十分的难度是否可以上去,关系不大。后来,老师们按此要求命题,让三四个学生有成就感,到了初三时,其中有两个学生的英语水平在全年级排前十。
此案例说明,学困生有时是老师的整齐划一的高要求造成的,这种设计打击甚至毁灭了学困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希望。量力而行,因材施教,是帮助学困生的关键。
实践案例2
近三十年前,当时我的教法还很落后,单词听写是常规活,但其结果往往非常令人纠结,每次听写完,能力强的(恕我称之好学生)的学生二十多个单词全都能写下来,但差生(又恕我如此称之)只能写出两三个。
为此,每次放学后我都会将他们留下来,监督他们一遍遍地记,一次次让他们重新听写,直至全部写出来。但此时往往是街灯亮起,学生耷着脑袋回家。我想着虽然累了一点,换来学生的二十个单词,一字“值”。但到第二天,我就发现二十个单词,他们已经忘了一大半。更甚至,时间一久,那些学生在校园或街头,见到本人就像似老鼠见猫,立马迂回而避。他们表面上是躲着你,心底里厌怕你,结果是放弃你的课,不学了。嘿!一腔热情,换来的是被抛弃。
我满是反思,觉得法子要变。于是,我想到契约,跟学生协定听写协议。我逐个找学生,跟他们bargaining,最后双方商定每次听写的出词率。有的学生说他们的出词量是三个,有的是四个。我说“行”。据此,师生协定协议,一式三份,学生、家长和老师各持一份(当然还要做通家长的工作),有效期一个月。
此后,那几个学生写对三、四个,本教师就给他们100分,并载录记分册。一个月过去,再跟他们续签,第二次及以后n次,本教师逐步且小步提高要求,他们也没好意思拒绝,其实也是有底气完成。就这样,将他们“诱骗”上来。
此案例说明,让学生量力而行地学习比较有效,信心、兴趣第一,老师不要逼,而要“骗”。分数在你老师手上,为什么不灵活玩一下呢?
语文课案例
一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发现一学困生举手,于是叫他发言,结果他不会被人哄笑。课后老师与他约定,以后会回答,举右手;不会,举左手。后来该学生逐 步被引导,学生有自尊,然后有自信。
无论什么方法,有效就是王道王东君:宁夏吴忠市教研员
夯实基础有效案例
2004年我接了一届高一新生,该班有一位学生的中考英语成绩是38分。正式开学上课一个星期之后,或许是因为对我英语教学的通俗易懂性感兴趣,这位学生似乎对英语学习重新燃起了希望。有一天他到我办公室给我讲述了他整个初中的英语学习经历,并提出要我给他补一补英语。
针对这位学生的情况,我给他制订了这样一个学习计划:
第一,以退为进。暂时放弃对高一英语的课外学习,从头学起。正常上课时我要求他能听进去多少算多少,但尽量死记硬背高一词汇。
第二,汉英迁移。用英汉对照的方法,我给他讲透了初中英语所涉及的全部英语语法。主要做法是:每讲一个语法知识点,我都会辅助好几个汉语例子,此举是借助汉语正牵引英语学习。整个补课过程中,我绝对不放过任何一个他可能含糊的地方。为了确诊补课效果,每次辅导结束后,我都要求他按照自己的理解复述一次所学内容,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我清楚知道他是否学会了。
第三,输入为重。找全初中英语课本,按照我的要求,他每天必须找个清静的地方,大声朗读课文,背诵我指定的文章篇目,背诵我给他编写的短文(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编写的短文)。等他背诵会了,随时找我检查一次(有时候忙,不一定都能全部检查)。
第四,评价跟上。给他配备了相应的课外辅导资料,要求他把这些辅导资料系统地做一遍,以检测自己学习效果。

用上述办法我给他补上了初中英语的全部学习内容,后来他自己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把高一英语赶上来了。
适性教学,循序渐进 丁菊:山东省滕州市北辛中学水滴石穿的有效案例
班里有个同学,八年级的时候没有教过他,升入九年级后,发现这个孩子上课时总不喜欢抬头,对英语不感兴趣。
刚开始找他谈话,他说:“老师我英语成绩一直都是20多分,肯定是学不好了……”后来我一直在关注他,经常找他谈心,教给他一些学习方法,并且在上课的时候专门设计一些适合他的问题让他来回答,然后对于他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慢慢地,他上课时注意力集中了,有时甚至积极举手发言,每当这个时候我一定提他,能看得出这个孩子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他的英语成绩不断进步,上次考试考了62分,虽然并没及格,但我也很高兴,因为我一直告诉他:“老师在乎的是你努力的过程,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水滴石穿,不要着急,慢慢来,进步一分就是一百分!继续努力……”
当然,在一个班里,学习困难学生不总是个别的,而很多时候可能是几个、甚至一批。所以,帮助更多学生困难的有效方法,仍然是适性教学,比如适度目标的分层教学等等。
 
相关资料下载:  双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