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高中研训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阅读次数:[]次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    申彤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都需要适当的评价。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评估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对教师的评估要重视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不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估依据。对学生的评估要重视语文积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语文水平发展的评价,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坚持态度情感与知识能力并重、过程与结果并重,有利于激励和引导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然而,我们的教学评价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在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价还存在着简单化倾向。
表现之一:评价单一,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只对结果进行评价,这就显得评价内容单一、忽视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加以评价。另一方面评价方式单一,教师评价占主导,忽视了学生自评、互评。
表现之二:评价含糊,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采取一味鼓励的评价手段;于是,“很好”、“很棒”这些单一肯定的评价语言充斥了课堂。疏不知这样的评价很含糊,可到底好在哪儿?缺乏因势利导的导向作用。使学生找不到被表扬的感觉。
表现之三:缺乏评价指导,教师没有对学生的评价再加以评价,缺乏指导,学生的知识经验相对狭窄不知评价对与错,时间一长觉得自己的评价可有可无,最终丧失评价的兴趣。
要解决教学评价简单化的问题,笔者将从课堂评价指导原则,课堂评价变化的价值与作用以及新课堂评价的策略方法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课堂评价指导原则
(1)主体人文性原则,即以学生为评价主体,落实学生在课堂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2)发展性原则,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内驱力;同时也促进语文教师的发展;
(3)全面性原则,即在评价的内容构成及评价的指标构成两个方面体现全面性,既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4)过程性原则,评价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要贯穿在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全过程,学生语文素养及综合素养发展的全过程;
(5)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注重量与质的融合。
(6)多样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对评价对象要分层、分时、分地的进行引导,充分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二、课堂评价变化的价值与作用
1.社会价值与作用
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与传统的教育相比较,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现代教育。这种教育以受教育者为主体,以社会发展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为目的,以理解和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科学知识为基础,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新的评价,考察的是如何全面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其核心是创造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在考察中它采用多角度的方式,通过学生、家长、同行、领导、专家等多方评议来综合考察,充分的照顾到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性。
2.教师价值与作用
新的评价,不再只关心教学结果,而是对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教师的语文素养进行全面的评价。它重视考察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情感、教学科研、教学发展等众多内容,而且在教师的评价活动中,形式不拘,采用面对面的教师座谈形式、辩论形式、提问形式等进行研究、探讨有关对策,以鼓励、促进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教学艺术的发展。
3.学生价值与作用
新的评价方式着眼于学生的全面素质,它不再只关心成绩分数,而是对学生语文素养进行全面的评价。它重视考察学生的实际语文运用能力,通过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克服重知识技能,轻情感态;重知识熟记,轻学习策略;重终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的错误做法,养成踏踏实实的学习作风。
三、新课堂评价的策略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所以,要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让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一)教师评价
课程改革在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因此评价时,教师既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又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包括认知基础、学习兴趣、情感体验、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等给予有针对性、有指导性的评价。教师要用自己的经验与智慧,在教学活动中通过留心学生提出的问题、对问题的解答、学习习惯与求知欲等了解和评价学生,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改进学习过程与方法,增进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得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1.体现真情
罗素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我们的课文是以文字为载体,承载着人的情与意,可以说是作者“血管深处奔涌出来的生命情思,从骨髓宣泄出来的生之灵泉。”因此,语文课呼唤教师评价发自内心,投入真情。
真情的评价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尊重和赏识,有时也许是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或亲切地握手,或有力的大拇指,即使无声,那也是胜似有声的一个真情投入的我。只有这样的课堂评价才是发自肺腑,才能动人心魄,远离虚伪与做作,唤起学生的倾情投入。
2.凸现激励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  
为了让全体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评价时要竭力睁大眼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这样可以让每一个学生意识到教师在时时关注着他们细微进步,并和他一起分享这种进步带来的快乐。一代教师在一次公开教学课上不经意中叫到一位男同学读课文,这位同学音质悦耳、吐字清晰。抑扬顿挫中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而又声情并茂,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位教师听完他的朗读后马上走上前去,微笑着和这位男同学握了握手,无比诚挚地说:“你读得太好了,播音员也不过如此。在读这一课上,我不如你,我和同学们还想再听你朗读一遍。”话音未落,听课的老师和同学们顿时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既是送给有精彩表现的学生,更是送给对学生进行真诚评价的于老师。 
当然激励的语言要注意恰到好处。千万不要言过其实,给人带来虚假的感觉,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单调枯燥,总是把一些套话进行机械重复,如“你真棒!”、“好的”、“很好”等。
3.针对明确
《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堂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任何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都是不同的,在发展过程中总存有个性差异”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儿童,应当严格的地方便须严格;应当放任的地方,便须放任。……太放任了虽是富于自由,不免溢出范围;太严格了,虽是谨守规则,却有些枯干气味,都不是应当有的现象。”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做到因人而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注重评价的针对性,让优生有“劲头”,中等生有“想头”,后进生有“奔头”,让不同的人在课堂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实现发展学生个性的良好愿望。 对学习有困难,基本知识及技能掌握得一般,学习缺乏主动性的学生来说,教师更应根据情况作出期待的评价。
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回答问题的合理性,同时也应看到其存在的局限性。一方面要充分肯定学生,另一方面也要告诉他们回答中所存在的问题,教师针对明确的评价有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总之教师采用积极的态度,主动接纳学生的想法,对学生的回答作出针对性的评价,给学生以正确的导向。
4.彰显智慧
教师评价语言应不拘一格,不能拘于一种形式。它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教师应采用智慧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用自己内在的魅力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教学达到理想的艺术境界。  
例如:当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或独立作业时,教师巡视过程中,时不时轻轻地拍肩动作;当学生精彩的回答出乎老师的意料之外时,教师情不自禁地为他竖起的大拇指;当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回答不够正确,不够完整,并随时改正时,老师轻轻地点点头,报以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点燃了孩子们学习的火花,使学生品尝到学习的愉悦,师生之间产生了一种心心相印的情绪体验。
 教师评价的智慧性有时还表现在必要的延时评价。一位教师在执教《故都的秋》一文时,要求学生回答:“平素让作者魂牵梦萦的北国景色,如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等,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这是什么原因? ”很多同学跃跃欲试,其中一位同学回答说:“因为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更能表现秋味,它们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选择它们更有典型性。”这位教师一听,答案完全正确,心情非常激动,情不自禁地说:“啊,非常正确。这位同学真是太聪明了!和老师想得一模一样。其他同学呢?”本以为这么一鼓励,肯定会有更多的同学举手发言,哪知道刚才跃跃欲试的场景顿时转为沉寂。这位教师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其实,道理很简单。课堂上,教师过早地对一个可能有着多种答案问题的回答给予终结性的评价,自然就扼制了其他学生创新与发散思维的火花。试想,有哪个学生还会去思考和回答一个已有“非常正确答案”的问题呢?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还是《故都的秋》这一课,老师提出同一个问题。
     生:因为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更能表现秋味,它们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选择它们更有典型性。
     师:嗯,这是你的答案,老师听得很清楚。让我们一起再听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好不好?(没有马上评价,只是向学生表明他正在认真听,更向其他同学发出一种心理暗示,你们还有什么更好的答案吗?老师非常想听。)
   生:因为作者想从平凡中写出不平凡的味道来。
   师:哦,你说得很有道理。听听其他同学还有什么看法。
     生:因为作者从自己身边普通的事物来写对秋的感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生:因为从细小的东西入手,细小的就这么有秋味,大处就更不用的说了。
 师: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
     生:回到了故乡,会感到一草一木都是亲的,所以一草一木都渗透着秋味。
     师:这么多的同学都谈了自己的想法,有的甚至是老师都没有想到的,看来,不仅大家的收获不少,听了同学们的精彩发言,我也深手启发。
正是因为这位教师智慧地运用了"延时评价"原则,才让更多的同学有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其实,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独特的见解常常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顿悟”和“灵感”。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发言,不能过早地给予评价,以免对其他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而应该灵活地运用“延时评价”原则,留出充裕的时间,还学生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以获得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的灵感,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这也是教师评价的智慧。
(二)引导学生评价
一次笔者听一位老师上课,课上教师叫一位学生读完课文后,让大家说说该生读得怎么样。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可站起来评价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一个调:“读得没感情。”读的那位学生当然很沮丧,垂头丧气地坐下去了,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未置可否,又继续喊其他学生读。这样容易使学生形成一种挑剔、看不到别人优点和不尊重别人的坏习惯。这种评价方式非常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所以,要让学生参与评价,教师就必须发挥“引导”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评价的方向,点拨他们评价的方法和要领。笔者认为可从学生自评、互评两方面进行引导。  
1.学生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是个人能力结构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自我评价能够消除被评者本身的对立情绪和疑虑,调动他们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一个学生读完唐诗《将进酒》后,教师引导说:“你自己觉得读得怎么样?”学生腼腆地笑了一下,说:“读得比较流利,只是声音较小。”“能不能再试一次?”他又试读了一遍,教师又问:“你觉得这次读得好吗?” “比前一次要好,只是没有感情。老师,我能再试一次吗?”这次,他读得声情并茂,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学会自评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  
2.学生间相互评价 
(1)评价方法 
课堂上,教师应教给学生“听、想、评、听”四步评价方法。“听”是指听清楚对方的发言,这是做好评价的前提。“想”是根据别人发言内容进行思考,组织好评价的语言。“评”也就是以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最后的“听”是虚心地倾听别人的反馈意见。这样,学生评价的内容就更具体充实,更具有针对性。  
(2)评价原则
要使学生评价更有序,更有效,必须让他们在评价中遵循原则。
尊重他人原则:在合作评价时,一定要尊重别人。在评价前,一定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根据他人的观点,结合自己对问题的认识,进行思考,并选择适当的语言,对别人进行鼓励,或诚恳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欢迎别人和自己进行交流。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这样说:“我觉得刚才某某同学哪儿读得比较好……我还有几点建议……”这样评价的过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评价,既是一个促进别人的过程,又是一个取长补短的学习过程、提升过程。例如:一个学生读完课文《荷塘月色》第四自然段后,马上就有同学站起来评价。一生说:“你读得非常有感情,真好,我要向你学习。”另一生说:“你读得有语气,但‘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 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几句没读好,我想跟你比一比。”接着就很有感情地朗读带这几个句子,读得很投入,使大家感受到了月色下荷塘的幽静和迷人,赢得了全班同学肯定的评价。
表达自我想法原则:尊重他人,并不是一味人云亦云。在互评和自评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异议,据理力争;可以大胆质疑,不拘泥于课文或参考答案,不要因为害怕批评而隐藏自己的观点。对别人对自己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要特别引导学生掌握评价的语气,内容要简洁,原因要准确清晰,解决办法要能有说服力等等。坚持这一原则,也正好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语言智能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教学中如果合理发挥教师和学生不同评价主体的互动作用,使评价向着人性化、科学化发展,则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资料:
1.《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 
2.《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教育科学出版社) 
3.《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4.《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中小学生评价的智慧》  (浙江教育出
相关资料下载: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双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