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高中研训
武昌区2009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政治试题)质量分析
阅读次数:[]次
武昌区2009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政治试题)质量分析
一、试卷结构
2008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湖北卷(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卷第I套),全卷共39道题,满分300分。包括选择题35题,140分;非选择题5题,160分。其中政治学科试题分值为100分,包括选择题12题(24~35题),共计48分;非选择题,有一道学科内综合题(38题,含4个小题)和一道跨学科综合题内的2个小题(39题第(5)(6)小题),共6个小题,计52分。与近几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湖北卷(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卷第Ⅰ套)相比,政治试题结构相对稳定:选择题12题,非选择题5-6小题,学科内三个学科中的比重基本维持在35:35:30。
表1 2009年政治试卷结构
科目 |
经济常识 |
哲学常识 |
政治常识 |
题号 |
24、25、26、27;38(1)(2);39(5) |
28、29、30、31;38(4);39(6) |
32、33、34、35;38(3) |
题量 |
7题(选择题4题、非选择题3题) |
6题(选择题4题、非选择题2题) |
5题(选择题4题、非选择题1题) |
分值 |
36分 |
36分 |
28分 |
二、试题特点
1.注重对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突出知识的整合与拓展、理解与应用
强调基础知识的整合。如非选择题第38题第(1)问,要求对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进行整合,内容涉及第二课与第五课。注重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这一特点鲜明地体现在每一道试题中。简单的再认、再现类试题比重越来越少,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调动与运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表2 政治学科试题考查的知识分布表
科目 |
经济 |
哲学 |
政治 |
选
择
题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24题)、价值规律(27题)、个体经济的作用(26题)、税收与纳税人(25题) |
意识的能动性(28题)、矛盾的同一性(29题)、规律以及实践的决定作用(30题)、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以及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31题) |
人大代表的权利(32题)、国家主席的职权及行使(33题)、多党合作制度(34题)、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35题) |
教材 |
第一、二、五、七课 |
第一、二、三、八课 |
第二、三、五课 |
非
选
择
题 |
国家宏观调控(38题第(1)小题);资源配置问题(38题第(2)小题);对外贸易及其原则(39题第(5)小题) |
实事求是观点、实践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联系和发展的观点(38题第(4)小题);矛盾分析方法(两分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科学发展观(39题第(6)小题) |
国家职能、政府的宗旨与活动原则(38题第(3)小题) |
教材 |
第二、四、五、八课 |
第一、二、三、五、八课 |
第一、二课 |
2.关注社会生活,反映现实,注重对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及方针政策的考查
命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紧扣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及方针政策。有的试题直接从现实经济生活中选材,如第25题,从在餐馆消费后“发票换饮料”这一典型事例切入,考查纳税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知识;第26题,从身边的摊贩切入,考查个体经济的作用。有时试题则联系重大时政热点,如金融危机、改革开放三十年、“三农”与水资源问题等。以这些现实问题为题材,结合学科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以及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坚持能力立意,强调学科素养,考查学习能力
根据考试大纲要求,试题着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综合学习能力,更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并以此实现对学生的思维品质的考查。首先,试题特别是非选择题,材料类型虽然以一般的文字形式为主,但文字量、信息量大,其中第39题,多为引文,对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同时,一些设问的学科指向较为隐含,对学生审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试题注重考查学生思维品质。第38题第(1)小题,考查微观知识点——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重点考查了学生的演绎思维能力。第38题第(4)小题,是对哲学理论的宏观考查,重点考查了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第39题第(5)小题,重点考查了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第39题第(6)小题要求分析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二重性,实质上是考查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以及看问题时能否坚持历史的观点。
4.突出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特点,跨学科综合程度较高
试题在跨学科综合方面,延续了近几年来的有益探索,再次出现了回答一个问题需要调用多个学科知识的情况。如第39题的第(5)小题,要求对历史上的“三角贸易”与现代贸易进行比较,第(6)小题要求分析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二重性,都需要调用政治和历史两个学科的知识。事实上,被“划归”到历史学科的第37题的第(3)小题,要求谈对我国取消农业税的认识,其实也是历史与政治的综合。
5.宣扬国家意志,体现教育引导功能
试题选材虽没有像以往那样引用古代经典名句或文言文,运用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元素命题以增添试题的文化内涵,但结合学生生活和年度热点巧妙设题,隐性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如第25题,撷取日常生活的典型事例(发票换饮料),教育学生增强纳税人意识,依法纳税、护税;第29题,面对大灾之年,强调“灾难”与“进步”可以转化,有利于学生增强信心、面向未来;第39题第(6)小题,通过古今对比,让学生体认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等等。
三、学生答题情况
选择题做的比较好,但非选择题得分情况不理想,尤其是38题从考生的答题分析看:第1小题和第2小题都是(6分),学生每题只能得2分。学生失分原因在于重复的回答一个问题,思路打不开,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掌握不够和知识运用能力方面的缺陷。同时,还有答题技巧的原因,从分数上看有6分,可知会有2~3个答案要点,可见就不能只在一个答案上重复。第3小题(12分)均分在4~5分。学生不能充分调动和运用知识把材料与原理结合起来,其次是答非所问,题目问“为什么”学生答“是什么”。
第39题第6小题(12分)平均得分2分。符合课改理念,对我们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和转变教学理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从整体印象看:这是一道能力要求较高、综合性强但疑惑较多、令教师和学生“雾里看花”的题。第一问以历史材料为背景,政治和历史知识结合,调动学生辨证分析和思考资本主义发展存在的问题,考核运用哲学思维分析历史现象问题的能力。第二问考核运用哲学思维和逻辑推理分析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问题的能力。从对试题设问和命题意图的仔细研究对比以及学生答题的情况来看,此题的命题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命题所考查的不是学科的主干知识和主要知识点。中学教材和考试大纲里面,它没有系统的理论说明和考试能力要求。二是考查的知识范围不清,搞不清楚是一道什么范围的题,学生答题“跑题”现象严重。设问没有明确的学科知识的规定与提示,学生只能通过语句来判断,“并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学生从经济常识尤其是政治常识范围回答的特别多。但是,根据参考答案来判断,这是一道哲学题。
四、试题存在的若干疑义
1.部分试题脱离高中教学实际
选择题第34题,对于民主党派成员担任政府领导职务的认识,试题认为是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政治协商的重要形式,而高中教材(含教学参考)一般是把这一现象作为民主党派参与国家政权或参政议政的表现形式来讲。解题时如果不用“排除法”,学生要作出正确选择,就必须深刻理解参政议政与政治协商的关系,即要理解政治协商处于更根本、更核心的地位,参政议政是政治协商的拓展与延伸。但现行教材上已没有这方面的内容(以前的版本有,现在的版本删掉了),学生也难以从已知知识中推导出这一观点。
学科内综合和跨学科综合程度提高,是本套试题的一大特点,但步子迈得太大,让广大师生难以适应。特别是39题第(6)小题,主体是考历史唯物主义知识,但因学科综合度高,设问对于学科知识没有明确限定,很多考生不知道用什么知识回答,无从下笔。
2.个别试题不够严谨,有待商榷
选择题第24题中有“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这一信息,根据马克思的观点,“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那么这里的6元应是指甲种商品的价值(这恐怕是全国绝大多数考生和政治教师的理解)。但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应是该商品的销售价格与销售数量的乘积,众所周知,由于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的销售价格与其价值并不总是相等的,而试题未作说明,直接默认两者相等,似欠严谨。
3.试题考查的知识点的分布不够合理,存在重复考查个别知识点的现象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是学科主干知识,理应重点考查,但本套试题对这一知识点反复考查,且存在简单重复现象。选择题第28题,第30题,第31题,非选择题第38题的第(4)小题,都涉及这一知识点。第30题选项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不断创造致富经验和规律,第31题选项④创造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规律,更是简单重复,使试题显得不够精致。另外,第28题考“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第31考“正确的决策”,都涉及意识(认识)的能动性或反作用,也显雷同。与此同时,哲学上人生观与价值观整个板块的知识基本没有涉及。
4.回避年度重大时政热点
本年度最大热点如“扩内需,保增长”等,基本没有考,不知是不是刻意回避。近几年来的试题,都是“迎着热点上”,今年命题的这一变化让部分师生难以适应,对高中的复习教学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难以预估。
五、备考反思(对我们今后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教师应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应重视研究性学习,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创设有利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学习的氛围。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勇于提问,参加讨论,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加强“双基”教学,落实考点知识
高度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正确理解重要的概念、原理、观点的内涵,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能够熟练的运用学科“术语”来回答问题。第二,教师应强调知识的“宽度”和“跨度”。构建知识网络,挖掘教材中程序性知识,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超越原有的知识结构,形成新的知识网络。第三,按考点知识进行教学复习,将考点知识归纳成文,指导学生运用,并经常检查督促。第四,加强文综“三科”集体备课,注重学科内的综合和政史跨学科的综合。将时政热点作背境材料,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知识进行分析和认识。针对具体的问题背景,在思考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有效提取,并且进行重新整合和灵活运用,提倡答案的开放性。
3.加强三轮复习的目的性,在总复习阶段认真落实每轮复习的具体目标
第一轮,夯实基础知识,系统落实学科基础理论,在着力搞好主干知识复习的同时,又要兼顾一般性知识的复习,指导学生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分三个层次把握考点知识及其联系,建构学科知识体系,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说明相关时政热点。第一轮复习时间可适当延长到四月调考前,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分配。提倡教师平时讲课细一点,慢一点,做到不留盲区。考点知识掌握要落实检查到位,不能浮在面上。第二轮,突出重点,立足于能力培养。在复习中必须处理好知识专题复习和“热点专题”复习的关系,复习不能脱离教材。这一轮复习应将教材读薄,老师应做到“去粗取精”,精选并把握热点,指导学生既会用课本知识分析问题,又要学会用体现在时事中的党和国家政府的新理论、新观点去充实深化对热点问题的原有认识。做到学以致用。第三轮,着力培养学生的应试技能。在教学中重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加大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力度,有意识培养学生的专项思维能力,掌握归纳分析、演绎分析、比较分析的具体方法,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试题讲评课,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在构建答案时要求科学运用学科术语进行表述,特别是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表述,不可用随意性的日常生活用语来代替,要坚决杜绝非术语化现象。在书写答案时要逻辑严谨、层次清晰、段落分明,不可想一点写一点,思路混乱。教学中从第一轮复习开始就要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不能等到最后阶段再来纠正学生的错误。
4.处理好讲和练的关系,提高教师的备考能力和学生的答题能力
知识专题要精讲多练,围绕热点主线设置背景材料,组织各种题型,对同一材料,从不同角度用多种题型进行分析。同时正确对待模拟题及其他信息,尤其在后期复习中,各地的交流试卷很多。对此,要有选择地利用,不能依赖于外来试卷,更不能心存幻想,抱有侥幸心理,对学生进行题海战术,使复习既浪费时间而又效率不高。对模拟题要进行再加工,在借鉴的基础上提高和升华。对于学生在答题中存在基础知识,书本知识有缺失的问题,老师在指导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时,应怎样全面准确地、完整地掌握基础知识,答题时才能避免要点缺失,这要教给学生方法。同时老师也应当把主干知识应回答到什么程度,要归纳,不留死角。这样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复习的效率。
5. 正确处理《考试说明》、《课程标准》和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严格的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来组织教学,严格的按照《考试说明》来组织复习,尤其是要准确地把握《考试说明》中的能力要求部分和考点说明部分的内容。
6.重视高考研究,落实考试说明,研究高考试题
认真研究考试说明,比较2009年与2010年考试说明的异同点,做到心中有数。认真研究2008年和2009年高考试卷,并将此试卷与高中课改实验区的试卷进行比较,探索备考方法,摸索备考规律,明确高考趋势。近年高考对热点的考查有时是迎着热点上(如2008年世界性的粮食危机),有时却回避当年最热的热点(如今年最大的热点就是扩大内需)。因此在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复习的基础上讲热点,要让学生知道热点只是材料背景,最终考查还是知识点的运用,只有夯实知识基础,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从而提高复习备考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