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高中研训
核心素养与活动型课程
阅读次数:[]次
转发高三政治教学网
——从本轮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看德育课程的发展趋势
摘要:基于本轮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德育课程的发展趋势核心是立德树人。在课程方面,发展趋势就是把理论知识教学的“讲授型”课程塑造成“活动型”课程;在内容方面,发展趋势就是综合化;在过程方面,发展趋势就是开放性,课标只是设定方向,具体课程实施过程可以超越标准教材,吸纳新知;在方法上,发展趋势就是价值引导与自主发展的统一;在评价上,发展趋势主要是测试学生行为表现,即积极适应社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课程改革 核心素养 德育课程 发展趋势
作者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教育部高中政治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 韩震。
 
德育课程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衔接与内容的重复问题,这不仅仅涉及基础教育,包括大学也存在这一问题。由于德育的特殊性,解决好这个问题并不容易。目前,教育部正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本人受命担任高中政治课程课标修订组组长,正在进行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修订的核心问题就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构建。核心素养不在于知道什么知识,而在于能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并且运用这一知识解决问题,是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表现。基于本轮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我就德育课程发展的基本趋势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发展: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
中国用了短短30余年,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尽管总体来说仍是发展中国家,实际上已经进入到全球中等偏上发达国家行列,迅速实现了社会的转型。为什么中国出现这么多问题,就在于很多人没有理解中国的变化,世界也未必理解中国的变化。中国面临这样一个转型时期,很多学习方式也逐渐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
同世界各国的发展一样,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发展也主要体现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现代知识经济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具有不同的知识形态。农业经济的知识形态是经验形态,经验形态的知识主要靠岁月积累。为什么过去传统农业社会老人比较有权威,这不仅仅是一个文化问题,实际上是一种知识形态所决定了的一种生活方式。老人经历的岁月成就了他们的知识优势。工业社会是一种标准化生产,此时的知识形态是一种原理式(principal)的形态,也就是一切情况都要符合某一原则标准。正所谓“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因为到处都用的是同样的原理。知识经济时代是技术介入后的样式创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实际上是一个差异性创新性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创新不同于传统社会的创新,创新本身成为了知识驱动社会的主导力量。农业社会尽管也有创新,但是表现不突出,主要还是依据劳动力体力解决问题。工业社会尽管也有创新,但是主要靠大规模生产解决问题。而现代社会,没有创新的事物,就会被颠覆,这与知识形态本身发生变化有关。
(二) 全球化与国际形势的变化
到目前为止,我们仍未适应全球化这个形势。尽管中国也是文明古国,但是过去的中国是在地理相互隔绝情况下的文明古国。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但从未扮演过全球性角色。就这个意义上而言,中国文化从来没有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西班牙首先发现新大陆,初步进入了世界级影响,也就是新旧世界纳入了全球视野中,但是西班牙很快衰落下去。随后是英国的崛起,美国持续的统治地位,这样才形成了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占主导地位的世界。中国强盛时期是汉唐,而汉唐仍然是在地理隔绝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所以说世界强国这个角色,我们从未扮演过。邓小平基于当时的国际局势,曾经强调中国需要 “韬光养晦”,否则会引来很多麻烦。而当下,中国确实到了有所作为的时候,如果不有所作为,就无法进入这个世界。现在,中国已经是第二大经济体,从过去的“跟随者”已经进入了下一个阶段,即“引领者”角色。中国仅仅作为跟随者,包括知识领域在内的各个领域就再也不能发展了。因为中国该跟随的该学习的已经学到了,再想有所发展必须有自己的创新。比如说,为什么我们现在要做亚投行,因为原来的发展模式、现有的发展体系再也不可能有新的突破了,必须具备自己的建构能力。亚投行就是话语体系的一个制度性安排。什么是最佳的金融标准,不是美国标准,也不是西方标准。如果美国标准或西方标准是最佳标准,就不会有金融危机,就不会有欧元危机了。因此,金立群强调,最佳金融标准应该在西方的金融标准基础上吸收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经验,特别是中国的发展经验。这就是说,中国的角色已经从学习者转变为一个引领者,才可能有新的突破发展。因此,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从教变成学,教需要现成的东西,学就是创新,就是培养创新意识。
过去我们是一个人口大国或经济制造业大国,但是要成为强国就必须要有创新性,而创新首先是教育创新。教育优先发展,如果教育没有创新,不可能真正成为一个强国。国家的强大来自产业的创新,而产业的创新来自技术的创新,技术的创新来自知识和理论的创新,而所有这些创新都基于教育的创新。
(三)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挑战
过去科学技术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但是现在已经走到这一阶段,不能只是跟踪别人科学技术的发展,要快速发展只能扮演创新性的角色。现在我们的科学技术已经有了快速发展,有人说我们只是论文数量上来了,质量没上来。实际上质量也在上升,引用率已经占到第四位,引用率反应创新性,有量就会有质,科研会逐渐发展起来。下一步按照中国现有人口,创新性技术投入资金已达世界第二位,可以期待有更多的惊喜。而所有这些综合因素集中起来就是传统导向与创新导向的区分。比如,过去曾经是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现在是年轻人在教老人怎么用新软件新技术,这就是未来创新导向的一个表现。我每换一次手机,都得向我的学生或孩子求教。
(四) 时代变化对教育的新要求
首先,应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需要,应加强法治教育。中国社会已经从原来的传统社会走出来了。传统社会的自然经济,是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组织生产的,都是一村一落的,社会治理依靠熟人社会风俗习惯的评判。现代社会进入了陌生人社会,每个人都是自主且往往也是孤立的个体,不能仅仅依靠熟人的监督和他人的眼光,社会治理应该追求规范的法治。
其次,应对生活方式变化的需要,突出价值观引导的任务。过去是传统导向社会,后辈延续承继父辈生活方式,价值体系就蕴含在这种生活方式之中,具有超稳定性。但是在现代社会变化过程中,传统价值体系有不适应之处,出现了多种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在这样一个价值多样化的社会,组建一个有秩序、整体统一的社会,就需要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引导。
再次,在全球化和世界文化相互激荡背景下,积极介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工作,强化国家和文化认同教育。过去,爱国是纯粹自然感情,现代全球化社会,面对激烈的国力竞争,需要以民族精神铸就爱国魂。认同本是指一致性、稳定性、连续性的,但恰恰是文化不一致、不稳定、断裂的时候人们才意识到认同问题,社会才强调认同问题。上世纪70、80年代,伴随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文化认同问题在西方兴起,也就是遇到不同的人才思考自己是谁,我们自己发生变化的时候才思考自己本质上是谁的问题,才思考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
      最后,面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应强化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教育(核心素养)。怎样理解核心素养呢?我个人认为,所谓核心素养不在于知道什么知识,而在于能否创造性地将知识转化成能力,转化成日常行为表现。
二、修订工作的基本思路与德育课程发展趋势
(一)课程结构与内容的调整
课程结构与内容的调整,从根本上说是基于立德树人,培养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具有高尚的道德素养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就是德育或政治课。我们必须全面地看素养,因为人最基本的素养是身体素养。我们不能脱离身体素养和其他方面的素养谈精神素养。对于人来说,身体即精神,国家发展需要健康的国民素质。因此,课改重视学生身体素养,除体育课程外,其他课程学分都下调了。高中政治从8学分调成6学分。由原来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与生活” 四门必修课变为“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三门必修课。此外,课程方案首次把“社会活动”列入政治必修课,并占三分之一学时。为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就要按照学生兴趣,差异化地构造学生知识结构,因此增加了选修课,也为大学选拔人才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关于选修课程的初步设想是:选修1作为高考内容,只设两门课程,包括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以此减轻学生高考负担;选修2基本是在校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选择。
(二)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的整合
课程总目标的陈述,依然着眼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但通过两个思路进行整合。一是通过活动即实践活动进行整合;二是通过过程即学习过程进行整合。把 “活动”和“过程”作为通往目标的路径,而不只讲“内容”和“结果”,体现了课程改革一以贯之的基本理念,也是走向核心素养的题中应有之义。
具体目标的阐述,以核心素养为框架,即“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个要素在内容上相互交融、在逻辑上相互依存,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政治认同”决定着学生成长的方向,是“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共同标识和魂魄;“理性精神”是达成政治认同、形成法治意识、实现公共参与的主观(主体性)要求;“法治意识”是“公共参与”的必要前提;“公共参与”是“法治意识”的必然表现,也是“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的必然结果(行为)。
总的来说,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整合的效果就是:在政治认同方面,培养有立场、有理想的中国公民;在理性精神方面,培养有思想、有理智的中国公民;在法治意识方面,培养有自尊、守规则的中国公民;在公共参与方面,培养有担当、有情怀的中国公民。
(三)从注重社会实践到活动型课程的构建
1.理念层面。政治课的目标就是立德树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这样的考虑,主要是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外在体验把主流价值观内化为学生基本价值取向。因此,课程方案首次把“社会活动”列入必修课,并占三分之一学时,这就为把理论知识教学的“讲授型”课程塑造成“活动型”课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和动力。
2.操作层面。课程结构的设计,把“内容标准”与“社会活动”整合起来,一并呈现,共同考核。这样,一方面使知识性内容的教学通过活动来实施,另一方面使活动设计承载知识性内容的教学,并使学生的素养通过“社会活动”加以可操作的测评。
教学提示,既包括课堂教学,也包括社会活动;既提示课程内容,又提示活动建议。每项提示都有一个“议题”,并力求采取“问题”的方式呈现基本观点,既整合相关内容,又引导价值判断。这种围绕 “议题”展开的活动将贯穿教学全过程,包括引领学生思考问题的路径、运用资料的方法和共同探究的策略,并给学生提供解释各自想法的机会,使内化变成生成过程。
教学方面的建议主要是拓展活动的意义,强调知与行是活动,学而思也是活动,讲问题是活动,提问题也是活动;社会实践是活动,课堂教学也是活动;寻求结果是活动,享受探究过程也是活动;从而使活动成为承载内容目标的基本方式。这一方面解决必修课程结构中“三分之一”(社会活动)和“三分之二”(课程内容)的关系问题,另一方面解决政治课的表现方式问题。
相对于一般意义的“活动课”,由于上述各环节的设计,能够赋予这种“活动型”学科课程更丰富的内涵,力求“课程内容活动化”和“活动设计内容化”。“课程内容活动化”也就是使课程活起来,让学生自己真正学起来、探究起来、思考起来。“活动设计内容化”也就是所有活动要有知识性内容加以支撑,要有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引导加以支撑,要有社会责任感和情感加以支撑,从而使这种“活动型”课程的塑造,能够成为本课程这次课标修订的一大亮点。
(四)基于素养水平的学业质量标准的把握
描述素养水平与学业质量标准,其共同点是:衡量的对象是学生的日常社会“行为”,而不单纯是考卷上的“答案”;水平的证据是“表现”,而不是“要求”。
如果核心素养水平的划分是基于素养要素的构成维度揭示其水准特征,那么学业质量标准的分级更依赖学习方面的任务活动所表现的“学养”加以刻画,与课程内容目标相关联,与高考测试评价相对接。因此,与其说学业质量标准是素养水平的细化,不如说素养水平与学业质量标准是魂与体的关系,倘若“魂不附体”,所谓素养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五)如何做到“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如果说始终与中央精神保持一致是本课程的“规定动作”,那么对“活动型”课程的追求就是“坚持改革方向、问题导向”的“自选动作”。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应充分反映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基于创新理论阐述核心素养,是否有“高大上”之虞?我们认为,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考察过西方中学的人见过西方国家高中生讨论的议题,似乎比我们还要“高大上”,如“人生的意义”、“民主”、“自由”、“人权”、“责任”、“自主自立”———这正是他们掌握价值观制高点和话语权的一个支点。
怎样把“高大上”的议题“创造性转化”为“三贴近”的活动,即遵循什么路径、依赖什么方式走向“高大上”的素养。当下,有人认为:避免或免谈这些议题,才是“生活化”的表现,这本身是个误判。其实,搞好“活动”、走好“过程”,高大上可以贴近学生的兴趣;搞不好活动,把握不了过程,小儿科也会索然无味。
(六)德育课程的发展趋势
德育课程发展趋势核心是立德树人。在课程方面,发展趋势就是把理论知识教学的“讲授型”课程塑造成“活动型”课程;在内容方面,发展趋势就是综合化,不能仅仅单方面强调一门学科。政治课无论必修还是选修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能力;在过程方面,发展趋势就是开放性,课标只是设定方向,具体课程实施过程可以超越标准教材,吸纳新知;在方法上,发展趋势就是价值引导与自主发展的统一;在评价上,发展趋势主要是测试学生行为表现,即积极适应社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怎样应对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改革
第一,教师应该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intentional learners)。教育不是仅仅将已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成长为一个会学习的人。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以身作则,首先自己要扮演好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者角色。
第二,教师应该成为有行动能力的学习者(acting learners)。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是活动型课程,教学效果主要是通过学生活动表现加以测评。学习的关键就在于有无行动能力。如果说教师都没有行动能力,又如何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传统教育培养的人不乏“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做的能力不如说的能力。
第三,教师应该成为有合作能力的学习者(corporation learners)。现代社会不能只有竞争,更重要的是要有合作。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如果学生仅仅是听课,即使注意力集中,那也仅仅能掌握10%~20%的知识;如果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那么学生能掌握50%以上的知识;如果让一个小组共同探讨解决问题,那么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会提高到70%以上。让学生合作学习、交流探讨,就会放大学生所有的能力,学生分工协作,会在有效的时间里实现更加高效的学习。
第四,教师应该成为有创新能力的学习者(creating learners)。现代社会是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换代快,仅仅依靠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是永远无法完成的任务。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教师首先自己要树立创新性意识,不能仅仅作知识的跟随者,而要立足于世界前沿,做知识的创新者,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第五,教师应该成为有反思能力的学习者(reflective learners)。超越自己需要反思自我的局限性、有限性,针对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完善自我。教师之所以有职业倦怠,是不停地重复性教学造成的,缺乏创新意识和自我反思。一个人不断反思、不断改进自己、不断提升自己,实际上也就培养了创新意识。过去,我们往往以为科研探索是大学的事情,实际上中学也应该进行科研探索。在法国的高中,一批具有知识生产、观念生产能力的人在进行教育,教师不仅教哲学,而且许多教师本身就是哲学家。我们的中小学教师也不能只是一个知识传承者角色,应该成为一个有创新能力和反思能力的学习者。
第六,教师应该成为终身学习的学习者(whole life learners)。过去,“活到老学到老”是少数精英的理想,现代社会知识更新换代快,“活到老学到老”是一个人能够跟上时代步伐,立足于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条件。现代社会职业结构性调整步伐逐步加快,一个人如果不坚持终身学习,终将被时代抛弃,尤其是教师职业要求培养终身学习者,因此自己首先应成为一名终身学习者。
(本文根据演讲录音整理)
相关资料下载:  双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