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高中研训
2021届高考政治备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阅读次数:[]次

转发高三政治教学网

一、【热点背景】
2020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了一场以考古为主题的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调研,首站就是敦煌莫高窟。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站在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支撑的高度,以敦煌文化为“典范”,就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等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强调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说,“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要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与治理机制植根于中华文明5000年的悠久历史,传承着一代代修齐治平的文化理想与治理经验,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只有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才能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与治理机制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重要观点和术语】
1.历史文化遗产的含义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文化遗产保护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1)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
(2)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有利于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
(3)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2.怎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1)是建立和完善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法律体系;
(2)各级政府要把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同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的的整体规划结合起来,根据各自历史和自然环境的实际情况,对每一处遗产都要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规范保护程序,建立健全的的保护机构,落实保护责任制。
(3)是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保护遗产的资金投入。
(4)是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
3.为什么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如果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2)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体现;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政治、经济发展,综合国力提升)和人(影响人、塑造人)的发展产生影响。
(4)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有利于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怎样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1)正确把握文化与社会、人的关系。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社会发展、塑造时代新人。
(2)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立足实践;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3)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调动人民积极性;发展大众文化,满足人民文化需求。
(4)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批判继承,使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做到古为今用。
(5)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既要反对教条主义,又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相关资料下载:  双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