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高中研训
72020年武昌区高中英语优秀论文7
阅读次数:[]次
浅谈微变化研究法在背诵研究中的可利用性
武汉市第三十九中学  朱爽翎
 
摘要:背诵法虽然在二语教学和习得中饱受争议,但在国内中学英语教学中仍然广泛运用,且许多与之相关的语言研究对这种方法都持积极态度。然而,很多背诵研究只聚焦于背诵前后语言学习的差异来证明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对于其间的过程以及个体差异并不重视,但恰巧学习者背诵的过程及学习者间的个体差异是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忽视的关键点,并应随之调整自己的指导方法。作者认为微变化研究法能够很好地研究认知能力发展的内在机制及变化轨迹,在研究学习者背诵过程和个体间差异时具有优势,并且研究结果对日常教学及二语习得研究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总的来说,微变化研究法在背诵研究中的应用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和广阔的运用前景。
关键词:微变化研究法、背诵研究、背诵过程、个体差异
 
一、引言
微变化研究法是最早兴起于认知心理学的一项研究方法,主要研究认知能力的内在发展机制及轨迹,聚焦于群体或是个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变异性。相对于Chomsky主张的“先天论”,目前大量研究都支持“学习语言与学习其他技能一样”(Valdman, 2002)这个观点,因此语言能力也是认知能力的一种,能够运用微变化研究法对此进行研究(文秋芳,2003:312)。这种方法弥补了传统横向、纵向研究方法的不足,尽管在二语习得领域尚未成为主流的研究方法,但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而背诵作为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一直以来在二语习得、二语教学方面饱受争议。西方学者大多持否定态度,认为这种方法就是死记硬背,是对文本的盲目崇拜,所以国外关于背诵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而在中国,虽然目前推行素质教育,但背诵法仍然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广泛使用,因此国内相关研究较多,且都是对此方法持积极态度,但是现有研究大多只注重背诵前后结果的对比,证明背诵的有效性而忽略了学习者的背诵过程。同样是运用背诵法提高成绩的学习者,他们的背诵过程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即使是同一学习者第一遍背诵时和第二遍、第三遍背诵时采取的方式、策略也不尽相同。
既然微变化研究法重视个体差异,强调变化的复杂性、不可预知性,作者认为该方法在研究学习者背诵过程及其个体差异时具有一定优势。本文基于此将概述微变化研究法的特点及贡献,简述目前关于背诵的相关研究,进而探讨微变化研究法在背诵研究中的可利用性。
二、微变化研究法的概述
微变化研究法最初兴起于认知心理学领域,其概念框架最早由维尔兹堡大学的研究小组提出,他们认为人类的认知基础是微时间转变,之后Werner首次将这个概念译为英文microgenesis,并由Vygotsky引入发生学,将其作为三大发生分析法之一(李玉平、张文忠,2015:90)。
1.  微变化研究法的特征
微变化研究法主要研究认知能力发展的内在机制及变化轨迹,侧重于群体或个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变异性。它要求研究者在相对短的周期内,通过高频率的观察,记录学习者掌握某知识点或某项技能的全过程,对收集的数据进行高精度地定性、定量分析,来揭示这种变异性(文秋芳,2003:312)。简单来说就是Siegler和Crowley(1991)提出的微变化研究法所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即适当的观察周期、高观察频率以及精细的数据分析。观察周期从几十分钟、几天、几星期到几个月都有可能依研究内容而定,但最关键的是这个周期要覆盖全过程,也就是始于变化开始之前,止于变化停止之后;研究者高频率观察和记录某行为的变化,就可从中发现变化的转折点、速度、原因等等,就如同高密度连拍飓风发生时的照片一样,尽管每张都是静态照片,但因其频率足够高,这一系列照片几乎可以再现发生过程(文秋芳,2003:313);而精细的数据分析则是指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结合,兼顾质变和量变的过程,客观揭示发生变化的深层原因。
Miller和Coyle(1999)认为微变化研究法具有4个优势:第一,该方法能够直接观察到正在发生的变化,因为观察周期覆盖了变化发生的全过程,且高频率密集观察和记录变化,而不是取变化过程中两个或几个间隔较大的静态点前后对比来推测变化过程,所以这种方法可以弥补传统研究方法无法准确推测变化路径及内在机制的不足。第二,该方法能从不同角度考察变化。Siegler(1995)提出微变化研究法可以从变化的根源、路径、速率、广度和变异性这5个维度进行分析。根源是指变化的根本原因,可以基于此揭示变化的内在机制;路径指的是研究对象进行尝试时其行为发生变化的顺序、过程所呈现的规律;速率指的是变化的快慢,一般变化都是非匀速的而且个体间也存在差异;广度是指研究对象掌握某种概念或是能力后的应用范围;而变异性则是指在路径、速率及广度这三个维度上的个体差异性。第三,该方法能够发现群体或个体行为中的变异性。传统研究方法往往只能总结出群体表现出来的变化规律,而且变化都是趋于缓慢的、渐变的,但这在某一程度上忽略了组内的个体差异,以及同一个体在不同阶段变化的不稳定性。第四,该方法能用于研究各种不同概念、能力的发展轨迹。因此,运用微变化研究法能更好地解释变化的动态性、复杂性和变异性(周丹丹、王文宇,2013:167)。
但是微变化研究法运用起来也有其难点和局限性。首先因为需要高密度观察每个研究对象,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所以样本量有限,不可能像横向研究法一样有大量的受试者参与,那么对实验对象的选取就非常重要,他们必须具有代表性,且能够积极配合研究者,认真地参加各项实验,这样才能保证研究能够顺利进行。另外,因为观察周期覆盖变化全过程,所以对于变化过程起止点的确定是一难点,同时在某些情况下也很难区分研究对象之前具备的能力和变化后获得的能力(李玉平、张文忠,2015:92;文秋芳,2003:314)。也正是因为这些操作上的难点导致目前该方法尚未能广泛运用。
2.  微变化研究法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
采用微变化研究法的研究还是集中于对认知能力发展轨迹的探索,特别是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认知能力的研究,比如计算时策略使用能力的发展、推理能力的变化等等。不过近年来国内二语习得领域也开始逐渐关注微变化研究法,因为微变化研究法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高频率观察、记录受试者重复某一行为或任务,所以它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还是集中在频次效应的研究(周丹丹、王文宇,2013:165)。研究者会要求受试在一定时间内高密度重复完成某项语言任务并进行相应的测试,然后记录每一次的成绩,对比分析前后变化,再现受试的语言发展轨迹,总结其规律并解释其变化的根源。
这些频次研究大多针对语言技能的习得或是提高,比如词汇习得、口语和写作水平的提高等等。周丹丹(2004)采用微变化分析法研究了重复练习的次数对口语故事的影响。该研究在连续的3天内要求受试重复复述任务6遍,然后从复述内容准确性以及语言形式流利性、准确性和复杂性这几个方面具体分析练习频率对故事复述的影响。周丹丹和伊娜(2014)要求受试在3周内重复相同的读写任务(阅读和写作)3次,探究频次作用对写作内容、结构以及语言使用的影响,揭示它在读写任务中发挥的作用。周丹丹和徐燕(2014)还研究了频次效应对词块习得的影响,受试接受6次重复输入并参与3次词汇测试,研究者根据每次词汇测试的成绩判断每增加2次词块输入后受试接受性和产出性知识的变化。在频次的基础上崔靖靖和刘振前(2016)还就输入间隔对词汇习得的影响进行了微变化研究。该研究中受试被分为3组,每组的输入间隔各不相同,从2-3小时、半天到一天,每次输入内容完全一致。实验过程中每次先对上一次输入效果进行检测再进行下一次输入。然后研究者从变化的5个维度对结果进行分析。此外该方法还用于频率对于纠错影响的研究,比如谢谜(2009)采用微变化研究法同样从根源、路径、速率、广度和变异性这5个维度分析练习频率对[v]/[w]不分语音纠错的影响。该研究的两名受试需要进行针对性密集训练10次,但两者周期并不相同,同时还将频次分为输入和输出频次比较它们对语音纠错影响的差异。
因为微变化研究法依据的理念与动态系统理论的主张(非线性和变异性)不谋而合,目前已有一些学者(周丹丹、王文宇,2013;徐柳明,2014)将微变化研究法作为一种方法论与动态系统理论相结合应用于二语习得的研究中去,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精细地观察、描述语言习得的变化过程。
总的来说,微变化研究法这种着眼于微处,对变化过程进行精细观察分析的研究方法提供了一个全新且适切的研究视角,给二语习得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未来,宏观与微观研究的结合,以及微变化研究法与其他学科交叉应用的研究范式将会是二语习得研究的新方向,比如采用微变化研究法分析老师和学生的课堂话语,再比如依据二语学习者语料库从微观层面研究中介语的变化(李玉平、张文忠,2015:92)。
 
三、微变化研究法与背诵研究
背诵作为一种传统语文学习方法在二语习得、二语教学领域一直饱受争议。西方学者大多持消极态度,认为这是一种既耗费时间且无用的学习方法。Olson指出学生愿意采用背诵的方法记忆文本是因为他们盲目崇拜书本知识(1980:192-193)。中国学生虽然常常能取得很好的成绩,但他们通常会被视为死记硬背的学习者(Biggs,1991:27)。少数国外学者认可背诵这种方式,认为背诵对中国学生而言可加深对文本的理解(Pennycook,1996:222)。而在中国,尽管目前推崇素质教育,这种方法仍然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广泛运用。实际上,背诵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死记硬背,因为背诵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陈萱,2004:1),也就是说首先理解文本然后将其内化。另外通过背诵内化的知识也为素质教育倡导的创造性、批判性思维提供了信息储备,所以背诵法并不与素质教育相悖。
而且背诵法也有很多二语习得和心理语言学的理论做支撑。比如Skehan(1998)指出语言习得具有两种体系:一种是以规则为基础的分析性体系,另一种是以记忆为基础的套语体系。后者能从记忆中迅速检索出所需要的信息,也因此能够缓解认知负荷和实际交流时的压力。背诵的相关实践也证实了语言具有双重性这一点。Krashen(1982)认为语言习得是通过比现有水平略高一点的可理解输入实现的。同时他认为二语习得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学习者接受的可理解输入越多,二语习得取得的进步就会越大(丁言仁,2004:78)。而要求学习者背诵的文章首先在内容或是语言形式上略高于他们现有水平,他们需要先努力理解文本再开始他们的背诵过程,因此背诵式输入也符合可理解输入的要求。除此之外,还有Swain(1985)的“输出假说”和Schmidt(1990)的“注意假说”。与Krashen不同,Swain肯定二语习得中输出的作用并阐释了它的三个功能,其中一个功能强调了输出可以提高学习者的意识,让他们意识到他们脑中所想和实际表达的差距。Schmidt同样也强调了意识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只有学习者注意的输入部分才是吸入”(1990:139)。背诵过程中学习者往往会有试背环节,学习者会重复句子或文章若干次直到他们记熟并能完整地复述出来。在此过程中他们会发现他们所复述的和需要复述的内容的差别,然后对输出进行修改,同时也会对输入更加关注。
1.      背诵的相关研究
    因为西方教育大多不认可背诵法,国外关于这一话题的研究较少。而国内与背诵相关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多且均认为背诵法是学习英语、提升语言各方面能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
这些实证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了引起大家对于背诵法的重视,确立其在语言学习中的一个合理定位。比如陈萱(2004)从心理语言学和二语习得理论视角论证了语言学习过程中背诵的价值,纠正了一直以来关于背诵的两个认识偏差,即背诵并不等同于死记硬背,也不与素质教育的目的相悖。丁言仁(2007)的文章报告了与三位成功的英语学习者访谈的情况。他们均认为模仿和文本背诵是学习英语最有效的方法,背诵能让他们注意和学习一些语言细节,并在之后的语言产出中进行一些借鉴。丁言仁和戚焱(2001)通过实施三项实验任务、回顾以及背诵报告的方法,探讨了背诵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研究发现背诵法能够帮助学习者习得词块,提高他们口语、写作的能力。
另一类则是研究背诵对于语言学习中某一方面比如口语、写作等等的具体作用。比如董卫和付黎旭(2003)通过词汇测试、翻译测试证明了背诵法能够提高学习者翻译能力,促进他们词汇的习得,且就词汇学习而言背诵全文的效果比背诵诗歌或文章段落更明显。另外,通过背诵报告了解到大部分学生的策略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分部背诵。邓骊鸣和王香云(2007)通过词汇测试、写作测试、背诵测试及背诵报告探究背诵式输入是否对二语写作水平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背诵能够帮助学生习得并巩固词汇、词块知识,增强他们的语感,促进他们写作能力的提升。而戴祯琼和丁言仁(2010)具体调查了背诵法是如何帮助学习者提高英语水平的,也从使用频率、准确性和多样性的角度探讨了背诵对于词块在写作中的运用有何影响。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背诵法使低水平学生在词块的使用频率和使用多样性上取得较大进步,而高水平学生则在准确性上有较大的提升。
2.      微变化研究法与背诵研究的结合
由上述的一系列研究可见,大多数背诵研究还停留在对比背诵前后的结果来证明背诵法的有效性,很少有研究涉及到背诵的过程。毋庸置疑每个人背诵的过程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体在背诵不同类型的文章、段落或是句子时,他所采取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而且每个人第一次背诵和第二次、第三次背诵的方式也一定存在某些差异,而这些变异性往往被传统研究方法中群体表现出的规律性所掩盖。因此,微变化研究法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很好地解决途径,它能在一定周期内,高频率地观察学习者背诵的全过程,记录背诵过程中学习者的所有细节,然后精细地分析所有数据,最后描绘出个人背诵过程的发展轨迹。
但是微变化研究法在背诵研究中的应用还需注意几点。前文提到过微变化研究法的局限性在于研究者需要耗时费力地高密度观察受试者,所以样本量不可能很大,选择具有代表性、主动配合的研究对象非常重要。就背诵研究而言,首先受试者应该具有积极的动机,愿意主动配合完成研究者所要求的背诵任务,其次除了随机选择受试参与实验,研究他们每个人背诵过程轨迹异同外,还可以细化一些有代表性的群体进行具体研究,比如探究高水平学生和低水平学生、喜欢默背和喜欢出声背的学生之间背诵过程的差异性等等。就观察周期而言,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受试者完成一次背诵的时间、所要求背诵的频次以及每次背诵间的时间间隔,详细记录每次的背诵行为,比较分析每次背诵相较于上一次有何变化。对于背诵内容也可更加具体化,已有研究表明背诵句子、背诵段落和背诵全文对受试习得某些语言技能的影响是不同的,再加上它们的篇幅长短也明显不同,因此有理由推测受试在背诵它们时采用的方式会有些许不同,而且不同受试间也会存在差异。另外即使研究内容仅针对背诵全文,文章的类型也会影响受试的背诵方式。相较于散文、诗歌这类文体,议论文、记叙文或是说明文有比较强的逻辑性,在时间、因果上都有紧密联系可能背诵起来会相对容易。所以研究者可以针对背诵内容的不同精心设计背诵任务,设置多个分组运用微变化研究法进行对比分析。
在背诵研究中引入微变化研究法不仅仅能够观察到输出结果本身,还能够从细节出发,见微知著,了解不同个体或不同组间背诵过程的变化轨迹,揭示整体趋势下所掩盖的个体或组内的变异性和不稳定性,探讨变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四、结语
微变化研究法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通过周密设计的实验任务、高频率密集观察记录变化过程和精细的定性、定量分析,研究者能够观察到学习者掌握某种知识或习得某项技能的全过程,捕捉到他的发展轨迹,进而可以从变化的根源、路径、速率、广度和变异性这5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背诵法在二语习得和教学中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目前国内对其的实证研究大多停留在对背诵结果的探究,选择几个静态点进行背诵结果的测试再进行对比,所寻求的还仅仅是群体所展现出的规律性,但是背诵过程的变化轨迹和内在机制以及个体的变异性往往被忽略。而微变化研究法很好地弥补了传统研究方法的不足,能够更加细致地探究学习者背诵的动态变化过程,其研究结果对日常教学及二语习得研究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总的来说,在包括背诵研究在内的二语习得研究中,微变化研究法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和广阔的运用前景。
 
 
 
 
 
 
 
相关资料下载:  双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