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高中研训
《经济生活》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阅读次数:[]次
《经济生活》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华师一附中   吴绾茹
第四单元“面对市场经济”包括: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以及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括两个框“市场配置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中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包括三目:“市场调节”;“市场秩序”;“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其中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括两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加强宏观调控”。
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的知识要点有:1、为什么要合理配置资源(延伸:经济学的定义——研究资源的有效配置;什么是有效配置,包括三点,即帕累托最优);2、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提示:强调价格、供求两个机制;市场的定义不要讲,旧教材搞错了);3、市场调节的两大优点(提示:不要忽视它,不能把它与2混淆;不要讲市场经济的几性;不要在训练时忽视头三个问题)。4、如何规范市场秩序:市场规则、社会信用制度(提示:千万不要把社会信用制度等价于道德伦理,它是以市场化、法制为主;信用在这里是指诚信,不是指债权债务关系)。5、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提示:不要以为市场出了问题就一定要政府,只有当市场失去自我修复能力时需要政府;不要以为政府做的就是宏观调控;市场局限性的三性要妥善理解;究竟什么是公共物品。)。
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知识要点有: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和基本特征。2、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3、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提示:多挖掘经济手段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区分经济调节或宏观调控与市场监管)。
 
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包括两个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其中第一框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包括两目:“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及“经济建设的目标”。其中第二框题“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包括两目:“树立科学发展观”及“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第一框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的知识要点有:1、总体小康的微观和宏观表现。2、总体小康水平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3、为什么要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4、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第二框题“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的知识要点有:1、为什么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延伸:国内生产总值的准确计算;没有发展的增长是什么意思:经济增长是指产量或生产能力的扩大;经济发展是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发生的结构性、体制性变化)。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3、科学发展观的主旨。4、如何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
 
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包括两个框题:“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其中第一框“面向经济全球化”包括两目:“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其中第二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包括两目:“对外开放的新阶段”与“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知识要点有: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2、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提示:比较优势要学会计算,并知道其深远的意义)。3、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4、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5、经济全球化的实质。6、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第二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的知识要点有:1、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2、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4、对外开放是长期基本国策。5对外开放在当前的基本格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6、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必要性及战略措施。7、“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的内容;8、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的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许多老师担心“教不完”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新教材知识点的难度要求没有深入理解。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尽管主要知识点没有减少很多,但是难度要求下降了。如果仔细阅读新教材,我们会发现,许多新教材依然要讲的知识点,其难度要求作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有些知识点虽然新教材中涉及了,但不作进一步的解释。例如,第十课的“市场”“市场秩序”“社会信用制度”这些概念,虽然在教材中出现了,但没有做进一步的解释。  
二是有些知识点虽然有进一步的解释,但要么以生活化的方式来解释,要么将解释放入辅助文。例如,“市场规则”这个概念就是以一种描述的方式来解释的;“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这几个概念也是以一种描述的方式来解释的。又例如,我们会发现许多概念是在“名词点击”中作解释的,连“价值”这个概念也是如此。
三是有些知识点不做进一步展开。例如,我们像过去一样涉及了商品的概念,但是没有像过去那样集中讲述商品的两个因素;我们虽然谈到了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但是没有专门集中讲述价值规律的作用;谈到了什么是市场经济,但是没有进一步说它的特征;谈到了宏观调控的目标,但没有进一步阐述实现这些目标的意义;谈到了对外开放是基本的国策,但没有对其必要性做充分展开。
 
 
高中新教材涉及的一些问题
资源配置手段
计划调节的优点是:能从宏观上保证经济的协调运行;能对国民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进行调整;能在收入分配上兼顾公平。计划调节的缺点是:难以反映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信息传递容易失真、扭曲;容易造成市场主体缺乏动力,缺乏活力。
市场调节的优点是:能够对市场供求变化作出灵敏、灵活的反映;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市场供求信息;能够给市场主体以强大的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等。市场调节的缺点在课文“加强宏观调控”部分有详细的介绍。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各种资源配置方式,既不要盲目崇拜某种方式,也不要盲目贬低某种方式,而要认识到每种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缺点。
政府与市场
由于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政府强化了行政干预的功能,弱化了服务的功能。在这一点上,我国政府与WTO相应规则存在较大偏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即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要调整好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即政府给企业提供一个活动的平台。
打个比方,就是政府给市场主体修一条路,这条路又宽又平,中间有警示、横线、检查站。企业就是汽车,什么时候出发、选择什么路线、什么时候到达,是企业自己的事。所以企业和政府的关系就是“政府把路修好,企业把车开好”。
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手段中的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政策。
二者相同之处: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
二者区别。第一,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通过财政预算实现的,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的。货币政策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制定实施的。第二,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等进行调节和控制而采取的政策措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共同为实现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调控目标起作用。
市场准入规则、交易规则、竞争规则
市场准入规则是对进入市场的交易主体和交易对象进行的规范。市场准入包括进入市场交易的人员、企业、组织等要符合准入条件,以及进入市场的产品要符合市场基本要求。凡不合格的企业、商品均不允许进入市场,保证交易安全和市场有序。
例如,针对我国煤炭行业存在的资源浪费、价格偏低、安全生产事故多发的情况,坚决关闭资源枯竭、煤质低劣、无安全保障的矿井。
竞争规则的核心是公正、公平,各个市场主体要在同等规则下公平竞争。
例如,国内六大空调厂家曾在南京宣布组建利益同盟,统一空调价格;中国民航总局一度要求所属民航公司禁止机票打折,实行统一票价;2000年6月,9家彩电企业在深圳擅自成立中国彩电企业高峰会,推出彩电最低限价措施。这些行为违反公平竞争原则,使价格这一市场信号失去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功能,造成价值规律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
再如,有的地方政府曾经宣布禁止外地打工人员从事某些行业,这一措施损害了外地打工人员的利益,还损害了当地的用工单位的利益。这种规定缩小了他们的选择范围,用不到工资更低、技术更好的劳动力,结果是降低了当地企业的竞争力,坑害了当地经济。这种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利用行政力量的介入,造成竞争的不公平,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市场交易规则是保证市场交易活动有秩序、按规则进行的基本条件;市场交易原则是规范经营者和消费者交易活动的章程。有了市场交易原则,市场上的各种交易活动便有章可循,买卖双方才不致引起不必要的纠纷,交易才能顺利进行。否则,市场交易活动必然无秩序,陷入混乱。市场交易原则的基本内容有: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市场中强买强卖、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等行为,都违背了市场交易原则。
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而言的。不论是否付费和付费多少,社会主体对公共物品均可获得等量的、相同的消费,因而各类市场主体对公共物品既都需要,又都不愿独自投资。公共物品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公共物品的消费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这种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物品因其无法形成市场价格,因而很难像私人物品那样通过市场来供给,而只能由公共部门来提供,从而使提供公共物品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私人物品的产权是明确的,它具有独占性、排他性等特点,从而使私人物品的消费也具有了排他性和竞争性,两个主体不能同时对同一私人物品进行相同的消费,不同的主体对私人物品的消费是能够分开的。
公共物品由于具有消费上非排他性,会引起需求与供给无法自动通过市场机制相互适应的问题,人们便会“搭便车”“占便宜”。比如路灯服务,大家都不愿付费,心想只要有人付费,我就能免费加以利用。这样,结果便可能是大家谁也不去付费,街上不再有照明,路灯的供给不足,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靠个人之间的直接“交易”去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由于“交易成本”太高而在实际中难以行得通。所以,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职能是组织“私人物品”的供给,而政府的职能是组织“公共物品”的供给。
绿色GDP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最重要的经济核算指标,但它没有扣除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所造成的损失。为了校正这一缺陷,世界银行在1997年推出绿色国内生产总值作为新的国民经济核算指标。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能源耗竭、矿产品耗竭和二氧化碳的排量等折合成美元,再对GDP进行核减,形成绿色GDP,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包括环境损失之后的真实国民财富。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在我国,北京、浙江、安徽、广东、福建、江苏等多个省市早已明确要求将“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纳入其经济统计体系。
循环经济
在技术层次上,循环经济是与传统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的物质流动模式相对应的另一种模式,即“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流动模式。其核心是提高资源、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它的技术经济特征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将污染尽可能地在生产企业内进行处理,减少生产过程的污染排放;对生产和生活使用过的废旧产品进行全面回收,可以重复利用的废弃物通过技术处理进行无限次的循环利用;对生产企业无法处理的废弃物集中回收、处理,扩大环保产业和资源再生产业的规模。发展循环经济是消除经济增长的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的必由之路。
全球化的实质和影响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经济运动,因此,它的发展并没有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因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以它对发达国家是利大于弊;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是把“双刃剑”。这可以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作用方面理解。
第一,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优势地位。推动全球化的信息技术基本掌握在他们手里,世界金融中心基本集中在发达国家,全球经济活动使用的货币是以美元为代表的货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资本和技术的优势,尽力拓展其资本和商品在世界各地的份额,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得益者。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在旧经济秩序中处于不利地位,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更加严峻。世贸组织官员曾说:“富裕国家向贫穷国家商品所征收的关税,事实上比他们向富裕国家征收的关税还要重,比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关税要重两倍。”这导致世界经济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40年前世界最富的人口和最穷的人口人均收入比30:1,而到2001年已上升到74:1;最不发达国家由20年前的20多个上升到48个。
第二,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张是同时并进的。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利用其掌握的新技术、率先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先发优势,竞相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经济实力。而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由于没有及时进行经济结构性调整,发展的滞后性突出,有的甚至陷入危机,因而形势更加严峻。
第三,目前的国际经济规则主要是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所以这些规则主要反映的是发达国家的利益和意志,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和合理要求无法得到应有的体现。发展中国家为适应这些规则付出了痛苦的代价,而且短期内无法改变现状。
另外,当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正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力图把经济全球化纳入他们设计的框架和轨道,为资本全球扩张目的服务。美国前任总统克林顿曾在一次演说中说:美国“将成为人类最后惟一的帝国”。 2002年4月7日,英国首相外交顾问罗伯特·库伯在《观察家》上发表《后现代国家》一文中提出:要通过新帝国主义的三种形式控制当今的世界局势。其中一种形式就是全球经济的“自愿帝国主义”。所谓“自愿帝国主义”是一种经济手段,它通过国际金融机构向那些希望重新融入全球经济并进入投资和繁荣良性循环的国家提供帮助。前提条件是,要“同时向他们提出要求,   
如果一个国家想要获益,它必须自我开放,接受国际组织和外国的干预”。
对于发展中国家,全球化带来压力的同时也提供了发展的机遇。经济全球化使大量的资本、技术流入发展中国家,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如果应对得当,能抓住机遇,积极融入,又能趋利避害,勇敢迎接挑战,发展中国家就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美贸易差额
做生意讲究互利,中美双边贸易额在25年中增长了50倍,目前,中国是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在中国市场对美国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的同时,中国也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消费品,让美国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随着中美贸易额的直线上升,贸易摩擦随之而来,突出的贸易问题是贸易差额问题。按美方口径计算,2002年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达1031亿美元,中方口径计算是427亿美元。其实中美贸易无论是顺差还是逆差,中国和美国的经济贸易关系都已经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因为随着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增长,中国掌握的美元外汇越来越多,而且其中多半是购买的美国国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美国向中国施加压力,让中国改变汇率,就会影响人们对美元外汇储备的信心。人民币一旦升值,外汇储备就会缩水。若中国大量抛售美国国债则会引起证券市场的混乱,甚至会引起其他国家的投资者从美国市场撤资,导致美元危机。如果中、日等对美国出口的大户国家不买美国国债,美国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筹资就必须付出更高的利息,这对美国不利。所以,中美经贸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美国的对外贸易不仅对中国,其实与许多国家都长期维持着贸易逆差,为什么又说它是最大的受益者呢?因为这些国家虽然通过向美国出口商品和服务换来了大量的美元,但最后这些国家不得不再把美元投入美国市场,购买美国的国债、股票等,给美国经济“输血”。通过这种方式,美国既可以从世界上获得廉价的原料和制成品,又可以从这些出口国借得大笔钱来消费和投资。当美国的外债欠得太多时,又可以利用美元的优势地位操纵货币政策,使美元的吸引力下降,从而主动影响国际市场使美元贬值,向外国转嫁债务。因为掌握大量美元资产的债权人的财产缩水,也就等于替美国承担了债务。
当然,中国并非只输不赢,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对美国出口的增长有密切关系。中国向美国的出口数量虽大,但附加值低,自主品牌少,只能靠价格优势和赚取低廉的加工费加入国际市场。由于中国出口的产品不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中美经贸的主动权掌握在美国手中。中国要想掌握主动权,必须优化进出口结构,加快开发自主品牌,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企业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要求主要贸易伙伴给予市场经济地位
截至2004年6月,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只有泰国、吉尔吉斯斯坦、马来西亚、新加坡、新西兰5个国家。欧盟、美国这两个全球最大的贸易体,还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他们认定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所谓“非市场经济”,作为法律术语,是反倾销调查确定倾销幅度时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西方国家的反倾销法中,“非市场经济”国家通常是指那些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产品的价格由政府决定,货币不能自由兑换的国家。反倾销发起国的调查当局如果认定被调查商品的出口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在反倾销案中计算该国产品的实际成本时,就会采用第三国即与出口国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当的市场经济国家的成本数据,用第三国同类产品的价格与出口国产品价格进行比较,进而确定倾销的幅度,而不使用出口国的相应原始数据。这一做法使我国出口企业在应对国外反倾销调查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因为替代国与我国的劳动力价格不同,生产成本也不相同。如新加坡劳动力价格是我国的二十倍。截至2004年2月,中国遭受外国反倾销调查600起,属全球之最。我国积极应诉的胜诉率仅为35.5%。随着中国的出口产品不断被欧美国家反倾销调查,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取得市场经济地位,是中国免遭欧美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打击、确保外贸增长的关键所在。
我国已于2001年底正式加入WTO,成为其第143个成员,为什么至今在WTO的147个成员中,只有中国受到这种歧视性待遇?
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是中国入世谈判遗留的问题。我国在入世谈判时,从大局出发,在特定的条件下接受了西方国家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认定。即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15年内,企业在受到反倾销调查时必须提供证据证明有关产业和产品的生产在中国具备市场经济条件,否则,就按非市场经济对待,以第三国数据裁定是否构成倾销以及倾销幅度的大小。既然当初谈判时中国同意其他成员可以在2015年以前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为什么现在又多次在各种场合要求一些重要的贸易伙伴给予市场经济地位?中国现在是不是市场经济国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国有96%以上的商品都由市场来决定价格,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客观事实。他说,中国曾经走过计划经济的道路,我们那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整个工业都是计划生产、计划销售。但是,现在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工业品的指令性计划只要五种,而且这五种还是不完全的。因此,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客观事实。
近年来我国出口商品有何变化?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我国出口商品的总体构成中,从商品大类来看,初级产品的比重从改革开放前的53.6%下降到2001年后的10%以下,同期工业制成品比重则从50%以下上升到90%以上。在初级产品中,食品及动物出口近5年中比重持续下降;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的出口比重有所上升;其他初级产品出口保持着相对稳定的规模和比重。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中,增长最快的是机械及运输设备,近5年间在全部商品出口比重中增加了12个百分点,成为近几年我国外贸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化学品及相关产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和杂项制品的出口,则保持稳定增长,相对比重有所下降。
第二,从劳动、技术密集程度看,我国在巩固发展轻纺产品出口的同时,大力发展机电产品出口,出口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显著提高。一方面,我国传统大宗商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稳步增长,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上升。与上个世纪90年代相比,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比重进一步上升,竞争力进一步增强;食品竞争力有所增强。另一方面,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速,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由1997年的32.5%和8.9%上升到2002年的50.2%和20.5%。尤其是技术含量高、加工程度深、附加值较大的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所占比重由1977年的4.9%上升到2002年的39%。目前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已经成为拉动我国外贸增长的主要动力。2003年前四个月,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率分别高达40.9%和51.4%。特别是机械及运输设备,2003年l~7月出口达950.970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2%。
 
 
相关资料下载:  双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