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高中研训
2021年全国高考文综政治甲卷及参考答案
阅读次数:[]次
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藏
12.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业发展,一些地方采取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等政策。在此背景下,这些地方燃油汽车的需求会受到一定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正确反映这些地方汽车需求变化趋势的图示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对于传统百货商场来说,超市和家电连锁大卖场的出现使其经营陷入困境,而互联网电商的出现,又使超市和家电连锁大卖场的经营受到冲击。上述现象背后的经济逻辑是:
A.商业模式创新提升成本优势       B.科技进步减少商品流通环节
C.数字营销增加商品的附加值       D.居民收入增长改变消费习惯
14.2021年,某地改变养老补贴模式,将每人每月300元—600元不等的补贴资金储值在专门账户,失能,失智、孤寡、独居老人可自主选择养老机构和专业人员提供陪护、助浴、修剪指甲等上门服务;服务费用按规定服务次数和时长从专门账户中抵扣,超额部分按照市场价格收费。相对于现金直补,该模式可:
①引导资金使用方向,更好发挥补贴资金作用 ②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充实养老保障资金
③促进养老服务质量提升,更好满足老人需求 ④利用价格调节机制,合理配置养老资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近些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中国经济外部环境日益错综复杂。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应当:
①发挥内需潜力,更好联通和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②建立独立的产业链供应链,有效应对外部经济波动
③立足自给自足,逐步降低经济的对外依存度
④强化开放合作,提升国内循环的效率和水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自2019年国务院开通“互联网+督查”平台以来,平台访问量上亿次,企业和群众提供线索、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的留言达千万级。国务院根据受理范围督促有关地方、部门处理解决问题10万余个,一些久拖不决的老大难问题获得解决,受到企业和社会的好评。国务院的这一举措:
①促进监督体制改革,实现了政府职能转变
②改进了督查方式,保证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③助力改进工作作风,增强了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④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提升了社会与公民监督的有效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2021 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规定,各专门委员会组织起草有关法律或议案草案,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承担常委会执法检查具体组织实施等工作,听取“一府一委两院”专题汇报,研究办理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及有关督办工作,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等。根据规定,各专门委员会:
A.部分行使全国人大立法权           B.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机构
C.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       D.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
18.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强调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是因为:
①联合国是唯一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②联合国是践行多边主义、维护国际秩序的重要平台
③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得到世界人民广泛认可
④联合国是维护世界各国核心利益的制度保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近年来,中俄文化交流频繁。2019年12月,中民族舞剧《孔子》首度在莫斯科上演。舞剧以刻有孔子经典语录的竹简为舞台背景,通过演员的跹舞姿,形象演绎了孔子周游列国的传奇故事,生动阐释了孔子想的大同世界。精彩绝伦的艺术盛宴带来了真正的中国风,深受俄罗斯观众喜爱。这表明:
①厚重的历史积淀是文化创新与传播的前提
②不同艺术形式赋予传统文化不同的本质内涵
③多样化的艺术形式能够更好地彰显文化的价值
④不同文化的交流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素质是立身之本,技能是立业之本”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据此完成20—21题。
20.2020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广州举办,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格最高、项目最全、选手最多、影响最广的综合性、全国性技能竞赛盛会 2557名选手在86个比赛项目中切磋技艺、展示风采,97名技能“高手”脱颖而出,荣获金牌。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彰显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性         ②促进不同地域文化交流融合
③增强技能人才职业荣誉感、自豪感   ④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90后”钳工小曾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走出校门后,他扎车间,刻苦钻研,以精湛的技术为企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做闪光的金子、品奋斗的甘甜”,小曹的奋斗青春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获得的荣誉越多,人生的价值就越大
②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③有意义的人生总是与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相关联
④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收获成功的幸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坚持精准扶贫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重要经验。我国打出了一套精准扶贫组合拳:精细化管理扶贫对象、精确化配置扶贫资源、精准化扶持扶贫对象,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这套组合拳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有: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②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同一性决定
③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关系实现整体最优  ④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一种渐进的、连续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习近平指出,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把握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上述论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把握规律、做好工作的前提
②只有把握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才能推动实践发展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④社会历史中的事物的联系是人有意识地建构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 GDP 仍迈上百万亿元新台阶,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 54.3%,消费仍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但在拉动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中,消费恢复相对缓慢,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 3.9%,对经济增长呈负向拉动。
    202 年3月,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建设消费需求旺盛的强大国内市场。在全国各地召开的两会上,多地设定了 2021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目标,提出了许多拉动消费的具体政策与举措,着力让老百姓能消费、愿消费。
     联系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着力让老百姓能消费、愿消费”。(14份)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2021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明确提出,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
2021年2月,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
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十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21年4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该法就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护、城乡融合、扶持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范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在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基础上相继推出上述举措的意义。(12份)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 分)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兴修水利、治理大江大河、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经济长期快速发展也积累下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着眼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直面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经验,将中华文明“天人合一”“顺天时,量地利”等生态文化加以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破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时代难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新路径,引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善。我国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为推动全球绿色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12分)
 
(2)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彰显了文化自信的力量。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分析。(10分)
 
(3)学校团委发起“建设美丽中国青年在行动”志愿活动,请你为该行动拟定两条倡议。(4分)
 
参考答案:
12~15 DAAB               16~20 DCCDD                   21~23 CBA
38.大力促进就业,稳定居民收入预期,增强消费信心;完善、充实社会保障,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扩大消费需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消费环境,促进高质量消费;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
39.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为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制度法律保障;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0.(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和认识的目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总结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研究破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难题中形成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证实了这一思想的真理性和实践价值。
(2)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场,顺应世界文明发展潮流,汲取了中国传统生态智慧,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客观规律,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科学指导,为国际生态环境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
(3)走进企业社区,宣传生态文明理念;举办“创建绿色校园,共青团员社区行动”演讲比赛;倡导低碳生活,节约每张纸、每度电、每滴水。
 
解释:
12.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在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国家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等政策,导致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需求量的变化情况。①:此图反映的是新能汽车价格下降,引起新能源汽车需求增加,①与材料不符,排除。②:一些地方采取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等政策,使新能源汽车购置成本下降,在新能源汽车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增加,其需求曲线整体向右侧移动,②符合题意。③:此图反映的是传统燃油汽车价格上涨,引起传统燃油汽车需求减少,③与材料不符,排除。④: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互为替代品,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政策导致人们对新能源汽车需求增加,人们对传统燃油汽车需求相对减少,在传统燃油汽车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需求曲线向左侧移动,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艾小志老师QQ、微信:791911607
13.A【解析】A:对于传统百货商场来说,超市和家电连锁大卖场的经营方式可大大降低其经营成本,所以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而相对于线下实体店的营销模式而言,互联网电商的线上营销模式使其经营成本进一步下降,使其更具有竞争优势。这表明商业模式创新可以提升成本优势,增强商场竞争力,A项符合题意。B:材料中未涉及商品流通环节减少的相关信息,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数字营销方式有利于降低经营者的经营成本,但不会增加商品的附加值,C项错误,排除。D: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习惯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材料未涉及这一内容,D项排除。故本题选A。艾小志老师QQ、微信:791911607
14.A【解析】①③:养老补贴资金储值在专门账户,专款专用。失能、失智、孤寡、独居老人可自主选择养老机构和专业人员提供陪护、助浴、修剪指甲等上门服务。这表明相对于现金直补方式而言,该养老补贴模式有利于引导资金使用方向,更好发挥补贴资金作用,促进养老服务质量提升,更好满足老人需求,①③符合题意。②:材料中的养老补贴模式只是提高了养老金的使用效率,与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充实养老保障资金无关,②与材料不符,排除。④:材料中反映的是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引导养老金的使用,只是对超额部分按照市场价格收费。不是单方面发挥价格调节机制的作用,④与材料不符,排除。故本题选A。
15.B【解析】①④: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应当。这表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发挥内需潜力,不断提升国内循环的效率和水平。同时还要强化开放合作,更好联通和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①④符合题意。②③: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各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有着紧密联系。一味地建立独立的产业链供应链,降低经济的对外依存度,既不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也不符合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②③排除。故本题选B。
16.D【解析】①:材料反映的是企业和群众参与监督,并不是监督体制改革,政府职能也并未转变,①排除。②:“互联网+督查”改进了督查方式,但与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没有直接关系,②排除。③④:企业和群众参与监督,国务院根据受理范围督促有关地方、部门处理解决问题,一些久拖不决 老大难问题获得解决,这说明“互联网+督查”平台的开通有利于助力改进工作作风,增强了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提升了社会与公民监督的有效性,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7.C【解析】A: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全国人大常设机关,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全国人大部分职权,各专门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研究、审议和拟定有关议案,A说法错误。
B: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专门工作机构,B说法错误。C: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工作机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领导,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受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C符合题意。D:国务院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18.C【解析】①: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但不是唯一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①说法错误。②③: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表明联合国是践行多边主义、维护国际秩序的重要平台,其宗旨和原则得到世界人民广泛认可,②③符合题意。④:联合国是践行多边主义、维护国际秩序的重要平台,主要维护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不是制度保障,也不可能维护各国的核心利益,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19.D【解析】①:文化的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且材料的主旨并不是历史文化与文化创新与传播的关系,①排除。②:应该是内容决定形式,而不是形式决定内容,况且传统文化历史形成的,“不同艺术形式赋予传统文化不同的本质内涵”说法欠妥,②排除。③:“精彩绝伦的艺术盛宴带来了真正的中国风,深受俄罗斯观众喜爱”说明多样化的艺术形式能够更好地彰显文化的价值,③符合题意。④:中俄文化交流频繁,中民族舞剧《孔子》首度在莫斯科上演,传播中华文化,深受俄罗斯观众喜爱,这表明不同文化的交流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进步,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20.D【解析】①: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有鲜明的主题,试题材料不涉及社会价值观念多样性的问题,①排除。②:材料不涉及中华文化的区域性,也就不存在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是否能促进不同地域文化交流融合,②排除。③④:举办职业技能大赛,选手切磋技艺、展示风采,技能“高手”脱颖而出,荣获金牌,这表明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有利于增强技能人才职业荣誉感、自豪感,有利于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21.C【解析】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并不是“获得的荣誉越多,人生的价值就越大”,①错误。②③:扎车间,刻苦钻研,以精湛的技术为企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这说明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也说明有意义的人生总是与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相关联,②③正确切题。④:“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收获成功的幸福”说法过于绝对化,况且“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正确发挥有错误发挥,④排除。故本题选C。
22.B【解析】①:打出精准扶贫组合拳,实现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获得重要经验,这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①正确切题。②: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②错误。③:我国打出一套精准扶贫组合拳,实现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这说明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关系实现整体最优,③正确切题。 ④:材料不涉及新事物与旧事物的问题,也就不体现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否是一种渐进的、连续的过程,④排除。故本题选B。
23.A【解析】①:把握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表明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把握规律、做好工作的前提,①符合题意。②: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表明只有把握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才能推动实践发展,②符合题意。③:只有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③说法错误。④:联系具有客观性,社会历史中的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38.大力促进就业,稳定居民收入预期,增强消费信心;完善、充实社会保障,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扩大消费需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消费环境,促进高质量消费;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
【分析】本题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2020年,我国消费情况以及未来消费目标为材料,从《经济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的能力,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联系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着力让老百姓能消费、愿消费”。知识的考查比较具体,属于微观层面考查。考生分析试题设问与试题材料可知解答本题的知识角度主要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然后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收入角度:分可支配收入、收入预期,联想主干知识:大力促进就业,稳定居民收入预期,增强消费信心;完善、充实社会保障,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扩大消费需求。②材料信息:“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建设消费需求旺盛的强大国内市场”,联想主干知识分析:从消费质量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上分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消费环境,促进高质量消费;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
39.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为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制度法律保障;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分析】本题以脱贫攻坚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我国推进乡村振兴的举措为材料,从《政治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的能力,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在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基础上相继推出上述举措的意义。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结合试题材料与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材料信息: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专门法律,提炼答案要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②材料信息:通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炼答案要点: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③材料信息:通过法律就城乡融合方面进行了明确规范,提炼答案要点: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④材料信息: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就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护、城乡融合、扶持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范,提炼答案要点:为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制度法律保障;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0.(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和认识的目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总结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研究破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难题中形成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证实了这一思想的真理性和实践价值。
(2)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场,顺应世界文明发展潮流,汲取了中国传统生态智慧,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客观规律,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科学指导,为国际生态环境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
(3)走进企业社区,宣传生态文明理念;举办“创建绿色校园,共青团员社区行动”演讲比赛;倡导低碳生活,节约每张纸、每度电、每滴水。
【分析】本题以生态环境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我国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为材料,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的能力,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的科学精神、政治认同等核心素养。
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唯物论的相关知识,三个关键词:实践、认识、真理,结合材料可以确定解答本题的知识角度主要是实践的决定作用,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知识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和认识的目的。结合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的知识要点与试题材料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总结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研究破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难题中形成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证实了这一思想的真理性和实践价值。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彰显了文化自信的力量”加以分析。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确定答题思路,形成答案要点。①总体阐释知识要点: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②结合材料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材料信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着眼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直面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经验,将中华文明‘天人合一’‘顺天时,量地利’等生态文化加以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炼答案要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场,顺应世界文明发展潮流,汲取了中国传统生态智慧,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客观规律。
③结合材料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作用:材料信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善。我国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为推动全球绿色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提炼答案要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科学指导,为国际生态环境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
第(3)问,本题要求考生为“建设美丽中国青年在行动”的志愿活动拟定两条倡议。试题具有开放性,考生围绕主题,把握要求,多角度思考作答。答案不唯一,角度不唯一,契合主题,符合要求,言之成理,即可。考生可从社会实践、文化活动等方面阐释。
相关资料下载:  双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