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高中研训
指向核心素养的高考语文情境化试题设计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阅读次数:[]次
指向核心素养的高考语文情境化试题设计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
[摘要]本文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情境运用”的新要求及新高考“情境化”试题设计为依托,分析高考语文情境化试题设计的现有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在体现语文高考“素养导向”评价理念指导下,高考语文情境化试题占比覆盖面广,各卷型、各题型、各素养均被囊括其中;资源形式丰富,体裁多样、内容多样、形式多样;意图指向明确,试题表述清晰、答题思路单一、育人目标明确。高考语文情境化试题设计的发展趋势需要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深化情境化试题的研究,充分认识现阶段试题设计的潜力所在,准确把握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四个维度在试题中的所需情境类型及考察方式。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考语文;情境化试题
 
“情境”是指构成和蕴含在情景中的相互交织的因素及相互作用的时空组合,强调事物动态变化的过程性。情境教学是基于“情境”的内涵和外延,充分利用情境对人的认知影响而创设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人为优化、创造学习场景,实现客观与主观交互沟通”的本质特点。“如何开展情境化语文教学实践”的探讨由来已久,与其相关的教学设计指向的是“怎么教”的问题,设计合理、规范、有效、高质的情境化试题则指向的是“教得怎么样”的问题,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为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把创设情境放在突出位置,对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情境运用”提出明确的指导要求,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将高考试题的情境化作为核心素养培养的载体。在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命题建议中,专门指出“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搭建学生展现核心素养的平台”,“让学生在复杂情境、多种角度和开放空间中充分展示其富有创造性的个性化的学习成果”,这证明学科素养与情境化试题联系紧密,也进一步确定了将情境化作为主要手段评价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程度的设计思想。“无情境不命题,依情境展素养”已成为高考语文命题的新思路。
高考语文是我国语文课程和教学关键环节之一,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长生重要的影响,其试题设计的思路也将体现在课程内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及教学活动等方面。情境化试题的使用和研究促进高中语文情境化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现阶段情境化试题设计还未形成规范科学的命制体系,缺少直观切实的命题技术指导。鉴于此,高考语文情境化试题设计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仍深具研究价值,值得广大教师进行深入思考和不断摸索实践。
一、指向核心素养的高考语文情境化试题设计的特征
自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高考语文在推动考试内容改革、加强对能力和素养考察的研究探索中,已经开始重视情境化试题命制并对情境试题进行推广,笔者研究高考语文各卷型试题发现,从整体来看情境化试题数量逐年递增,内容覆盖面也有所增加,阅读量和难度进一步加深,写作情境化成都加深。综合近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情景化试题设计呈现出多维度的占比高、多形式的资源丰富、多方位的意图明确三个主要特征。
(一)多维度的占比高
随着学科教育“五育并举”思想的不断深入和新课标指导思想的不断推行,语文高考情境化试题试题情境化呈现出多维度的高占比特点,覆盖愈发广泛和深入。具体表现是:第一,情境化试题已出现在全国各地所使用的高考试卷中,所面对的群体极为广泛,对各地教学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直接的引领作用;第二,情境化试题所涉及的范围已涵盖语文高考试卷的各个组成板块和各类题型,灵活多变的情境化考查方式为情境教学研究挖掘更多潜力,情境与各类语文实践活动的融合度愈来愈高;第三,以情境化试题作为工具,考查内容涵盖语文核心素养的各个维度,不仅能有效考查学生核心素养形成情况与发展水平,也一定程度上避免试卷结构和测试形式的固化,改善应试现状,能够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二)多形式的资源丰富
语文高考试题的情境化是以文本情境为依托。情境化试题的推广使得高考试卷中资源的选择更加丰富,形式也愈加多元。传统试题在固定板块分别考查实用类、文学类、古诗文等体裁。但在情境化试题中,文本板块趋于融合,文本内容趋于多样。例如2021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的非连续性文本选择了朱光潜和钱钟书的文艺论文,打破了这个板块选用科技文、说明文、议论文、时评文的常规;另外部分古诗词和小说试题中会通过引用某学者对该作品的评价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对文本进行审美鉴赏。考生在交叉的信息之间建立有效连续,构建独立的认知体系,体现了学科学习的整体性与动态性。
(三)多方位的意图明确
为了兼顾高考的专业性与社会性,试卷中情境化试题意图明确,这一特点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文本情境长短适中、修润得当,试题表述一目了然、清晰准确,最大程度保证考查的明确性,不易引发歧义;第二,情境化试题的任务明确,基本围绕语文学科典型专业知识与技能,不因设置了真实生动的情境而偏离学生实际经验,造成偏、难、怪等出题乱象;第三,育人目标明确,以试题为载体,贯彻落实“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核心素养与课程领域相关联,遵循教育规律,不违背违背“育人为本”的教育本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的育人体系。传统老旧观念里高考即是“定终身”逐渐演变为对人才的全面培养。
二、指向核心素养的高考语文情境化试题设计的发展趋势
教育部考试中心从2016年开始研究构建高考评价体系,逐渐形成“一核四层四翼”的理论框架,2017年发布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核心素养进行了科学的定义,结合语文学科性质划分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
所谓高考“素养立意”,是超越“知识立意”与“能力立意”的价值取向。基于情境化试题设计能够切实促进语文能力、发挥以文育人的价值引领、保证选拔科学与公平的前提下,语文核心素养四个维度与情境化试题融合过程中的差异性亟待研究。针对内容各异、呈现形式各异、培养目标各异的四个学科素养维度,情境化试题的设计不应“一刀切”。在四个维度的考查中刻板地套用情境化试题模板,为了情境而情境的做法,实则暴露出试题设计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典型问题。在情境设计与核心素养四维度的科学、深度融合上,研究还应更加细化、务实。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重视情境化试题设计的实用性
语言建构与运用被列为语文核心素养的第一项,这是由语文课程的特质决定的。提高对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是语文课程培育学习者人格和品质的基础。语言建构与运用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掌握语言文字的规律;另一方面,指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近几年,高考卷对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考查使用了大量情境化出题模式,主流的设计思路有:在文段的空缺处选择恰当的词语以符合语境,避免了用默写等机械化形式考查词汇;辨析语句的修辞手法,或是如2021全国新高考Ⅰ卷第20题引导考生结合划线句的修辞手法,鉴赏其构成与表达效果,围绕“修辞”考点的题型类型愈加丰富、能力要求明显提升;名句默写试题同样是在特定情境中要求学生准确书写出相关诗句。不难看出,出题者对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考查已与情境创设高度融合。
但令人感到可惜的是,语文高考的育人功能不应只体现在提升文学性阅读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上,也应体现学科的社会性,提升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规范使用本国语言的能力,感受母语之美。在实际教学中,学习语言容易被片面理解为以字、词、句、段为单位的专业学习,忽视了语文课程的社会责任,考生应掌握社会语言文字交往的基本能力。因此,关注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素养提升,应与新课标中所强调的“情境的真实性特征”相结合,即“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与运用规律”。近几年,高考试卷还未涉及到求职信、请教条、申请书、邀请函、公告、通知等特定文书形式的语言运用考查,让学生的语言文字建构逐渐没了“地气”,而生活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最核心的场所,其中往往有最鲜活的语言情境,关注试题设计的实用性,塑造“既高学历,又强能力”的青年一代,应是语文学科的使命所在。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重视情境化试题设计的指导性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思维往往是抽象化的,试题的设计是将抽象的思维过程转化为具有特定逻辑的文字表达过程的载体。
高考卷中,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考查既有梳理论证思路等较为直观的方式,又有任务驱动式作文等较为综合的方式,引导考生从读懂材料、把握材料最佳立意到写作一篇800字作文,展现的就是考生从阅读中提炼信息、概括思想、阐明观点的思维过程,而高考作文中备受青睐的又常以板块清晰、结构分明的议论文为主,无不透露出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要性。
鉴于此,高考试题不仅应成为考查学生思维的载体,也应利用情境,为构建正确、高效的思维习惯提供参考与帮助,传递“思维能因得到规范、有效的引导而得以提升”的教育理念,让情境化试题发挥指导作用。在试题设计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指导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增加与考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相吻合的学术性文本的比例,培养规范的学术素养;借助图表、流程图、思维导图等直观思维呈现形式,提升思维训练的可操作性;拓宽文学类阅读的文本类型,借用与文学作品相关的评论、论文、专著片段等形式,增强艺术审美的理性思维。总之,如何更为有效地指导学生培养思维品质、如何更为灵活地呈现学生真实思维过程,值得出题者进一步探究。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重视情境化试题设计的交互性
个体在面对复杂情境时,往往能够将其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整合与创造,形成新的观念与方法,此时,迁移能力和创造能力得以提升,这被认为是情境引发个体素养形成的动力来源,也是开展审美活动的必备能力。审美的前提是要有充分的感受,鉴赏的前提是要有良好的趣味,创造的前提是要有运用的能力。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卷试题可以发现,情景试题的试题任务往往呈现出碎片化和单一化的特点。每个板块的试题依赖单篇文章或单一文段来创设情境,同时试题仍侧重考查鉴赏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例如以2021年全国乙卷中第9题“杨岳成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第15题“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全国新高考Ⅰ卷第8题“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第9题“‘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为代表的情境化试题,文本与试题的对应性太强,造成了一种文本只对应几种最为典型鉴赏实践活动的现象,极少试题能突破技能层面,给予学生创造性审美的鉴赏空间。即便非连续文本阅读板块呈现多个文本,但极少试题将综合性的任务融入在一道情境化试题中,例如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第4题“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虽然在表面上对情境进行了融合,要求也更多,但只是技能层面的考查数量增多,试题本质依旧是仅与单篇文本或单一情境相关。
在未来,几个试题或者几个文本有机联系在一起,构建高关联度的试题情境应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精心剪裁、内容精当的多种文本情境能让学生构建丰富的阅读体验与感悟,摆脱阅读的单一性和无趣性,也能给予其欣赏与评价的专业方法指导,更能激发表现与创新的欲望。2019年全国卷Ⅰ的第8题引导学生基于理解鲁迅“中国式脊梁”的论述,进而结合分析材料的塑造人物方法,构成了一个复合式情境,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有了从鲁迅的论述到文本理解的知识迁移过程,体现了情境的交叉和能力的融合;第9题指明《理水》选自《故事新编》一书,引导学生从“故事与新编”两个角度分析文本特征,让学生对鲁迅小说风格有了更全面和深刻的探究,形成日后可供借鉴的阅读经验。由此可见,情境化试题设计的交互性可供学生深度阅读和思考的空间,将试题设计与“群文阅读”“任务群阅读”等有效举措相结合,在审美鉴赏与创造过程中避免刻板模式,关注考生具备灵活运用阅读所得并建构审美思维的能力。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重视情境化试题设计的独特性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这种素养层次既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最高层次,也应是最为综合的层次。因此,对这一素养内容的考查并不限于某个单一板块的试题,而往往在试卷的各类题型中皆有所涉及。
近几年高考试题对“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中“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并认同中华文化,形成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文化自信”的关注度非常高。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选用卞之琳《石门阵》一文,展现中华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不畏强暴、智慧抗敌的精神风貌,第23题重提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一文,引导学生从“体育之效”联系思考“强弱”的辩证关系,振奋中华奋起之斗志;2020年全国卷Ⅰ第23题回归历史,要求考生在读书会的任务情境下谈谈对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人的感受与思考。这些典型真题正是语文高考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的最佳证明,说明语文高考试题致力于利用情境,引导学生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随着时代的变化,文化也更加趋于多元化,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内涵中提到:“能关注并积极参与当代文化传播与交流,在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文化自觉,初步形成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文化的发展不仅要依赖传承精华,更应与时俱进,激发更深层次的发展动能。在自媒体、融媒体等文化传播形式流行的今天,在中外文化、古今文明激烈碰撞、大胆交融的今天,语文高考情境化试题应不拒新形式、不斥新内容、不避新问题、不畏新思想,鼓励考生关注文化新动态,引领学生用开放独立的思想正确看待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变”与“不变”,而不必拘泥于用洋洋洒洒却高度撞车的答案,证明本已与生俱的来对文化的好奇与热爱。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以上四个维度只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一种分类方式而已,在具体的情境任务设置中,它们之间的界限有时并不明显,甚至会相互渗透;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每种维度视角下素养的概念外延也处于变化发展中,必然要求情景化试题设计不能一成不变、墨守成规,否则容易走仓促设境、生拉硬拽、徒有其表的弯路。不论是核心素养内涵的划分,还是情景化试题设计的发展趋势,都不可过于教条和陈腐,当下围绕语文情境化教学主题的研究热潮不断,但只有多角度地研究二者科学高效融合的实践方法,鼓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开放探讨,科学理性、坚守教育规律不折腾、勇于教育实践不懈怠,方为上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叶丽新. “情境”的理解维度与“情境化试题”的设计框架:以语文学科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9(5):107-113.
[3]林江泽. 2019年7套高考语文卷情境化试题设计的特点及启示[J].教育测量与评价,2020(2):20-26,58.
[4]张开.情境化试题设计在高考语文中的使用[J].语文建设,2018(22):14-19.
[5]赵漫铃.高考语文试题情境化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
相关资料下载:指向核心素养的高考语文情境化试题设计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双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