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高中研训
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情境化教学
阅读次数:[]次
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情境化教学
实践与反思
——以《祝福》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雪景分析教学为例
郭 欢
(武汉市第三十九中学)
 
[摘要]本文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对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要求为基础,试图寻求语文核心素养与情景化教学的契合点,并以部编版下册第六单元中《祝福》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雪景分析的教学实践为例,探索语文情境化教学的新思路,同时在课后有所反思,为情境化教学设计嵌入评价,以求为读者提供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且具体可操作的情境化教学方法。
[关键]新课标;情境;情境化教学;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的出版为语文教学带来许多新的思考,也随之兴起许多热词,“情境”“情境化教学”就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代表词语。在实际的语文教育中,“如何实现情境化教学”也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对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要求为基础,试图寻求语文核心素养与情景化教学的契合点,并以部编版下册第六单元中《祝福》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雪景分析的教学实践为例,探索语文情境化教学的新思路,同时在课后有所反思,以求为读者提供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且具体可操作的情境化教学方法。
一、理解情境内涵
在正式探讨“情境”与“情境化教学”之前,我们必须清晰准确理解“情境”的内涵。结合实际的语文教学经历,笔者发现很多老师容易把“情境”与“情景”或者“情境”与“语境”弄混,所以在此处对这两组词进行对比分析,以便于更加了解“情境”的定义。
(一)情境与情景
首先来厘清“情境”和“情景”两个易混淆概念的内涵。张军伟在《基于语文新课程标准和新高考考查方向的情境教学研究》里谈到:“‘情景’指的是具体而微的、直观的场合的情形和景象,而“情境”是指构成和蕴涵在情景中的相互交织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时空组合。‘情境’的范围更广阔、内涵更丰富、结构更立体,且常常处于动态变动之中,具有过程性特点,不仅包括背景、场景,还包含某些隐含的氛围,如欢快、热烈、孤寂、凄清等等。”笔者对于“情境”与“情景”的理解,可以用一个例子来展示:假如“情景”是“花凋零,鸟飞离”,那么“情境”就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二)情境与语境
语文课堂上经常提到“语境”,我们一般是指文章中的“上下文语境”,多是局限在篇内的语言文字环境之中。有学者在考察《课标》中对“语境”和“情境”这两个词语的使用时也得出结论:“情境”一词出现的频率高于“语境”。同时这两个词在运用过程中存在分工,课标中只用“语境”表示狭义的语篇内语境,多用“情境”表示语篇外语境。
二、新课标对情境化教学的要求
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03 年版)》中,“情境”这个词总共只出现了3次;再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情境”出现了7次。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情境”这个词总共出现了34 次,通过这个词语在不同时间阶段的课标中出现的频率,我们可以看到“情境”逐渐成为当下语文课程领域讨论的一个热词。
(一)《课标》中的“情境”特征
阅读新课标对于“情境”的表述,我认为可以归纳总结出“情境”的不同特征。
首先,情境具有真实性。课标中提到“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1],我们要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让学生学习语文,落实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第二,情境的复杂性。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谈到:“根据具体的语言情境和不同的对象,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文明得体地进行表达与交流;能将具体的语言文字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2],这句话让我们看到情境不只是停留在书面或者口头语言构成的情境,还可以是特定的交际情境、历史文化语境,由此可见情境是复杂多元的。
第三,情境的综合性。“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学习任务群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3]课标在此处强调情境的运用是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习任务群的要求,综合更多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情境化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关联
语文新课标中核心素养的出台,对语文教学产生巨大影响,它倡导大单元设计,打破传统的教学程式,倡导把真实生活带进课堂,突出学习真实性和完整性,让语文学习真正发生。那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核心素养与情境化教学有什么关联呢?
邹俊老师认为“情境化教学是一种通过构建形象、直观、具体、生动的情境,优化知识讲解,培养学习能力,激发情感共鸣构,建构心理机制的教学方式”[4],笔者十分认同。我们从中也可以体会到情境化教学呈现出“直观性”“共鸣性”“主体性”的特点。基于对情境化教学的这种理解,我认为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是以语文核心素养为指导性教学目标,把情境化教学作为方法手段或者说知识传授的载体,让知识鲜活起来,让课堂灵动起来,真正实现从老师的教到学生的学转变。
三、情境化教学设计实践
“如何在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情况下实现情境化教学”是值得教育界探讨的话题。笔者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也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联系到语文”情境“内涵特征和“情境化教学”的特点作用,我选取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课文进行实践尝试。此次实践主要是用一个课时的时间分析《祝福》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雪景描写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体现情境化教学。教学设计如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找出《祝福》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雪景描写,初步鉴赏。
2、通过文本分析,能从环境本身、人物、情节、主题总结自然环境描写作用。
3、通过比较两篇课文的雪景描写,观察写法上的差异,体会中外创作理念不同。
4、通过具体的“夜缒而出”的情境,把环境描写作用和写法运用于创作。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导入: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片段引入,关注雪景描写。
(2)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深入,理解环境描写有其作用。
2.活动一:慧眼识珠
(1)《祝福》和《林教头风雪山神》中的雪景描写有哪些?其作用各是什么?(从环境本身、情节、人物、主题角度考虑其作用,可在原文中批注)
(2)总结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3.活动二:析微察异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大多简洁明了,自然零散,注重写意;鲁迅文学创作受到西方文化影响,自然环境描写注重写实,细致具体。试分析《祝福》中雪景的描写《祝福》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写雪景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明确:《祝福》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更加写实客观,细致具体,勾连到社会环境描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写景随性自然,写意零散,简洁明了。
4.活动三:妙笔生花
结合所学,请你运用《祝福》中的写景方式为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夜缒而出”配一段环境描写。(学生可先点评老师的作品)
【教师写作示例】夜半时分,彤云密布,山岳潜形。月亮渐渐被黑云吞噬,只留下一两点星光。突然雷声大作,暴雨倾城。雨与夜融在一起裹挟一切。城墙上的士兵用绳子拴着烛之武从上往下送。此时的雷声滚滚,雨声哗哗,寒风瑟瑟……混杂交织。烛之武终于安全落地。他迈着蹒跚的步伐毅然向秦军驻扎的地方走去。
5.课后作业:【2019年全国卷III高考题】阅读何士光《到梨花屯去》,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6分)
【变式练】1、小说善于利用自然环境来塑造人物,突出主题。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去梨花屯的路途中自然景色的特点。2、小说中多次写到梨花屯,分别有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
 
四、教学实践中的反思与启示
(一)情境化教学的课后反思
本次教学实践的“情境化”成功之处在于,开头的导入环节,采用视频的情境化形式导入,学生马上提起兴趣,进入学习状态,关注到自然环境中的“漫天大雪”;“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分析可以带领同学们进入一种文化情境,即“一切景语皆情语”,从中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活动二可以让学生回归具体的语言情境,从中更容易品读出环境描写的深意。活动三这个环节选取了同学们熟悉的《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为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夜缒而出”配一段环境描写可以把学生带入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情境之中,所以学生就会有话可写,并且能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代入感,写出来的有关环境描写的文字既可以关注环境描写作用,又可以使文字贴合故事氛围。
最后的作业设计联系了高考题,让同学们学以致用,并运用“变式题”加强训练,“变式”的基础也是巧妙的限制在同一篇小说的语言情境之中,让同学们在熟悉的语言情境里,更进一步理解了小说环境描写作用。
回顾整个教学设计,笔者是从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向确立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设计方面,把情境化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并考虑到情境的真实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由此实现落实核心素养的情境化教学。
但是本次教学设计也存在很多不足。例如,课标提出三种类型的阅读:文学阅读,思辨性阅读,实用型阅读。从文本形式来审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它大多数时候属于文学阅读。笔者的教学设计是多是从思辨的角度来上这节课,如《祝福》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雪的不同,可首先要从基础做起,做好文学类文本阅读,才能有思维跳跃的基础,否则课堂呈现效果就不佳。
(二)嵌入评价的情境化教学
同样从情境化教学角度来审视这次教学实践,我认为本次教学存在的最大不足在于没有考虑到“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情境化教学教得怎么样”这个问题。恰逢笔者近期参加了一次崔成林教授组建的团队带来的“教学平一体化”培训活动,颇受启发。在此基础上,我对之前的教学设计进行一定的修改,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修改教学设计如下:
课题内容
《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雪景描写
教学分析
课标解析:本单元属于“文学的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这个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本节课主要体现的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和“审美的鉴赏与创造”。课上让学生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两篇课文中的雪景描写,逐步掌握雪景描写运用规律。学生通过对雪景的品味获得审美体验、并且在具体的课文语句分析中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例如落实到自己的写景文字创作之中,让学生感受到“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文学创作传统。
同时让学生在雪景比较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观的语感(例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之类)、有形象思维(能够自主想象出文所描绘的雪景场面)、启迪逻辑思维(进一步思考作者为什么这么写,是如何写出来的。)
教材分析:第六单元,从体裁上来看,是以中外名小说组成的;从主题上来看,是围绕“观察与批判”展开的。综合以上要素,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养成书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学会在其中融入生活经验,读书积累和写作心得;了解小说在形象、情节、语言等方面的魅力,品味小说的叙事手法和语言;领略小说多变的叙事手法和表达效果,把握小说虚构叙事艺术。进一步了解情节、人物、环境等小说要素,理解它们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了解小说创作背景和思想意蕴,领会小说的教育价值,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分析出小说中的伏笔照应、烘托和对比、写实与象征,提升审美品位;感受古今中外小说的创作风格,了解不同时代国别的创作理念;提升对社会人生的观察、批判、分析能力,发挥小说的教育作用。《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雪景描写体现着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和关注小说语言的写法。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就已经接触过鲁迅的小说,比如《社戏》《孔乙己》等,初步了解鲁迅的创作风格。《水浒传》被选在了初中的名著导读选,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情节已经很熟悉。新教材倡导学习任务群(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对于其中“雪景的分析,是让学生在“观察与批判”这一同主题背景下,找到《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共同点,关注自然环境的描写的作用,同时关注其写法,并将其所学在熟悉的情景下运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
同时抓住自然景色作为主要的切入点,是从课标中的审美鉴赏与创作受到启发,关注到文学中“景与情”的关系,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二在分析两篇课文雪景描写的句子时主要是落实文章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品读出中国文字运用规律,探究出修辞,炼字等方面的精妙之处。学生最后由浅层次的景色描写走向深入,思考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创作技巧,指导自身的文学创作,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思辨与创新能力。
 
学习
目标
 
1.  找出《祝福》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雪景描写,能够总结出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2. 比较两篇课文的雪景描写,说出写法上的异同。小组讨论归纳出进行环境描写的方法。
3.能说出其他文学作品中景色描写中的写意与写实的例子,并分析出其精妙之处。(审美能力的提升)
4. 创设具体的《烛之武退秦师》的“夜缒而出”的情境,独立思考后写一段200字左右的环境描写短文。
 
 
达成
评价
 
1、至少找出《祝福》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3处雪景描写,能够从环境本身、情节、人物、主题层面中至少选出2个角度来总结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2. 比较两篇课文的雪景描写,能说出1~2点写法上的异同。
3小组讨论归纳出进行环境描写的方法,并能举出2个环境描写中运用写意或者写实方法的例子。
3. 创设具体的《烛之武退秦师》的“夜缒而出”的情境,独立思考后,用上写实的方法,体现2种环境描写作用,写一段200字左右的环境描写短文。
重难点:
重点:通过文本分析,能从环境本身、人物、情节、主题总结自然环境描写作用。
难点:通过具体的“夜缒而出”的情境,把环境描写作用和写法运用于创作。
先行组织:
课前准备:1、课前读完《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两篇课文。2、完成导学(在阅读过程中画出写雪景的句子,批注初读体悟;给课堂的讨论提供更多可能。)
导入: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片段引入,关注雪景描写。(师:同学们看完这个2分钟的短片,印象最深刻的环境因素是什么?学生:漫天飞舞的大雪。)
师:没错,精彩的环境的环境描写总是让人难忘。
历史上杜牧的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浸润了文人的世界,唤醒了读者的哀愁。让这雨不仅是下在人间,更落在人们的心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祝福》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自然环境描写,说说你对哪处雪景描写印象深刻,为什么呢?
问题与活动(做什么、怎么做) (25分)
问题设计:
主问题:
两篇小说中雪景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能否掌握环境描写作用及其手法运用于写作实践?
问题1
《祝福》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雪景描写有哪些?
问题2
作者为什么要在文段中加入这些雪景描写?
问题3
两篇文章中雪景描写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问题4
假设你是烛之武,在“夜缒而出”时你会感觉到怎样的环境氛围呢?
活动设计:
活动1
用3-5分钟的时间,快速划出《祝福》和《林教头风雪山神》中的雪景描写的句子。
活动2
想一想这些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并用1-2分钟时间在相关位置简单批注出来,在小组内交流展示,推选出小组优秀成果。(提供学习支架:通过表格,从环境本身、情节、人物、主题角度梳理总结出自然环境描写作用。)
活动3
提供课外学习资料,初步体会中西方小说自然环境描写的不同。
比较鲁迅《祝福》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雪景描写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活动4
结合所学,运用《祝福》中写景的方式为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夜缒而出”这一情节配上一段环境描写。要求:能联系文中的上下文具体语境,衔接顺畅;至少体现两种环境描写作用。(6分)
【教师可率先示范,抛砖引玉】
小组交换习作,相互点评,看是否掌握了环境描写作用和写法,推选优秀作品展示。
教师作文示例:
【参考答案】夜半时分,彤云密布,山岳潜形。月亮渐渐被黑云吞噬,只留下一两点星光。突然雷声大作,暴雨倾城。雨与夜融在一起裹挟一切。城墙上的士兵用绳子拴着烛之武从上往下送。此时的雷声滚滚,雨声哗哗,寒风瑟瑟……混杂交织。烛之武终于安全落地。他迈着蹒跚的步伐毅然向秦军驻扎的地方走去。
嵌入评价(做到什么程度)
活动一评价标准
(1)能从文中找出环境描写并至少做出3处简单批注。+1
(2)主动与小组成员分享,并能提出有价值问题,引发讨论。+2
(3)获得小组同学的认可,被推选为优秀作品。+3
活动二评价标准
(1)能从1个角度准确总结自然环境描写作用。+1
(2)能从2个角度准确总结自然环境描写作用。+2
(3)能从3个角度准确总结自然环境描写作用。+3
(4)能从4个角度准确总结自然环境描写作用。+4
 
活动四评价标准
(1)能为“夜缒而出”写出一段200字左右的环境描写。+1
(2)能主动举手到讲台上展示写作成果。+2
(3)能汲取自己和他人的意见,精益求精,再次修改。+3
迁移运用:
随着东京奥运会的开幕,建筑大师隈研吾设计的东京奥运会主场馆,也开始进入了人们的视线。隈研吾曾说,在奥运场馆的设计上,他最骄傲的有两件事:一是场馆没有安装任何空调;二是建设了让民众可以亲近的空间与散步的步道。假如你是著名媒体的特约记者远赴东京采访,请你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为国内观众介绍一下主场馆内的环境。
成果集成:
今天这节课咱们不仅一起领略了美丽的雪景,更加知道雪景背后自然环境描写的魅力,一起从环境本身,主题,人物,情节的角度共同探讨出了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并且尝试了环境描写写法中的写实方法去再现场景,那么课后请大家把今天所学知识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并能拓展一些例子。
作业设计:
1.   【2019年全国卷III高考题】阅读何士光《到梨花屯去》, 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6分)
【参考答案】①到梨花屯去的沿途风景,为故事展开提供自然的背景﹔②以景物描写的插入来配合氛围的变化及谢、赵二人的心理变化;3使小说具有清新的田园风格,流露出生机勃勃的时代气息。
【评分标准】分析出景物描写的作用,可以从景物描写自身、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考虑(3分);结合课文上下文,小说多次描写了到梨花屯去的沿途风景,一方面体现了小说的田园风格和时代气息,为故事展开提供自然背景,另一方面也巧妙地体现了谢主任和老赵二人的心理变化。(3分)
【考察能力】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环境描写作用
2.为张艺谋电影《英雄》精彩片段配一段自然环境描写文字。
按照“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改进之后的情境化教学设计,使得评价体系贯穿情境化活动始终,我们能够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的方式看到在情境化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学得怎么样,例如,活动安排之后的评价标准简洁明晰,累计得分高低看学习收获的多少,无形之中将教学效果量化。同时也可以直观看到情境化教学成果,例如,用思维导图呈现本节课的知识。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之下的情境化教学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情境化教学实践的价值逐渐提升。笔者研究高中语文新课标中的“情境”“情境化教学”,并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去实践,进一步感受到核心素养对传统课堂理念的颠覆,深层次领悟到“情境”的真实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希望本次教学实践与反思能给读者们带来收获,让更多的教师利用当前的教学资源,设计出更多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有高质量情境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真实发生,语文素养实质性提升!
 
[参考文献]
[1]邵克金,徐林祥.“语境”和“情境”——兼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情境化教学思想[J].中学语文教学,2021(02):12-16.
[2]张军伟.基于语文新课程标准和新高考考查方向的情境教学研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0,35(06):72-77.
[3]孙天瑜.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27.
[4]严泳洁.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语文“互进式”教学范式的建构与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9):16-18.
[5]邹俊.高中古诗词情境化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建设,2018(29):24-26.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2.
[4] 邹俊.高中古诗词情境化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建设,2018(29):24.
相关资料下载: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情境化教学  双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