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高中研训
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情境化教学探究——“先秦诸子散文单元教学”案例分析
阅读次数:[]次
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情境化教学探究
——“先秦诸子散文单元教学”案例分析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    姚海燕
 
【摘要】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博大精深,在当前倡导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以情境化教学为切入点,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完成单元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抓住“传统文化之根”的核心,理解先秦诸子典籍中的核心概念和重要的思想观念,领会先贤对社会人生的洞察,思考其智慧学说对于今天中学生立德树人、修身养性的现实意义,提高学生对中国思想与文化传统的理性认识。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单元教学  情境化教学  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既是我国古代散文文体的典范,也是我们传统经典文化的根源,深入学习先秦经典作品,有助于我们的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目前教材中选取的诸子散文都是孔孟、老庄等大家的经典代表作品,是诸子百家思想的智慧结晶。在实际的单元教学中,为更好的引导学生认真深入地领悟诸子百家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所在,我们以情境化教学为切入点,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下面我就以“先秦诸子散文单元教学”为案例,谈谈对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情景化教学的一点个人感悟。
 
一、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
我们现在所用高中语文新教材特别重视单元文本内部的整合与实践,教材的整个设计有单元导语、课文及注释、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等内容,课文的编排主要以文本的主题、内容或写作手法为标准,以单篇加多篇的方式进行组合,打破了以往单篇教学的文体限制。每个单元的学习都设定有一个核心任务。以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的教材为例,第二单元的先秦诸子散文主要选编了《论语》 十二章、《大学之道》(《礼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老子》四章、《五石之瓠》(《庄子》)、《兼爱八》(《墨子》)六篇作品。本单元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其涉及的人文主题是“百家争鸣”。编者的目的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加深同学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领略先秦诸子的思想魅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在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进行设定时,我们一线教师充分考虑到教材编者的初衷,以整合单元教学资源为切入点,从人文素养提升、阅读表达能力培养、综合实践素养发展等多个方面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单元教学目标主要分为四个层级:(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研读经典,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参考资料自主学习,正确把握文章内容和观点,提高阅读古代作品的能力。(2)思维发展与提升: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文化素养,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3)审美鉴赏与创造: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4)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诸子思想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眼光审视诸子作品的思想倾向,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局限。相信通过这样的单元组织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语文情境化教学活动设计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 既然教材编写时各单元的核心任务就以语文情境为基础,因而我们一线老师在完成单元学习任务时就特别重视“真实”情境下的语文自主实践活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课堂始终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脚点和基础。
新教材在第二单元“单元研习任务”的内容中设计了四个单元任务,其中之一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以《<论语>十二章》为例,启发学生从立身处世出发,思考经典在自己实际学习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完成这一学习任务,一方面要求学生逐篇自主梳理教材中有关立身处世的道理,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概括提炼的过程中关注到儒、道、墨三家思想主张的异同,有自己的自主判断和思考。同时,对经典的学习和思考一定不能照本宣科,而要活学活用,用圣哲先贤的观点解决当下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包括联系时事、国情分析国际国内政治时事。还有对于课文中的一些经典语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辩证思考,并从新的角度做出辨析或阐释,让学生创造性的继承和转化诸子百家的思想和智慧。
在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思路下,我们以课堂教学创新、转型为重要抓手,在实际的课堂展示活动中,我们从情境化教学入手,具体展开了四大板块的语文活动。
(1) “有奖竞答”——先秦诸子基础知识竞赛
课前将全班同学通过自由组合或抽签的方式分为四大学习小组,分别代表儒、墨、道、法四大学派,知识竞赛试题主要考查先秦诸子各学派的名称、代表人物、代表作、主要思想成就及经典语录出处,试题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两个环节,知识竞赛试题不局限于课内七篇选录作品,可适当增加一点课外小知识点,最后以小组得分高低决出胜负。这一知识竞答活动,既能活跃课堂气氛,也能对之前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检测和复习。
(2) “诵读经典,感悟人生”
各学习小组通过诵读或课本剧表演的各种形式,情境再现先秦诸子散文的经典作品或片段。同时,要求各小组推举一位同学简要陈述所选诵读(或表演)作品的原因,分享参与诵读(或表演)活动的个人心得体会,也可对其他小组诵读(或表演)作点评。诵读经典,可以让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领悟人生的真谛。和一般的文言课堂知识讲解不同,诵读或表演的形式,同学们更有参与感,同时在反复的吟诵或表演中,同学们打破了古代汉语语言障碍的藩篱,更直观的倾听古人的教诲;在追寻先贤足迹的同时,更真切地感知先秦诸子的思想光辉。
(3) “穿越时空”,与先贤、圣哲们面对面交流访谈
先秦离我们很遥远,那个风云诡谲、思想激烈碰撞的伟大时代孕育了一大批思想深邃、性格迥异的大学者、大哲人。如果你有机会穿越时空,能够与千年前的圣贤们来作一次面对面的交谈,你最想和谁见面?又想和他交流什么话题呢?这一环节同学们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畅所欲言,也可以针对当前的时代社会提出自己的担忧和疑问,鼓励四大学习小组成员分别代表儒、墨、道、法四大学派为同学答疑解惑。
实际课堂上,很多同学会纠结儒家所倡导的“中庸”会不会导致“平庸”这一问题。儒道两家思想差别很大,但又相互补充,可以说构成了后世中国文人积极入世和顺应自然的矛盾对立统一,以至于美学大师李泽厚说“中国文人外表是儒家,但内心永远是庄子”。对此,作为儒道两家的代言人,孔子和庄子他们本人又会作出如何解释呢?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还有:荀子一直以儒家自居,但他最著名的弟子李斯、韩非等却均为法家代表人物。作为老师,荀子又会如何评价他的两位学生呢?还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经典阅读在今天还有没有现实意义”?同学之间可以在不断的交流讨论中形成思想碰撞,加深对诸子思想的理解和思考。
(4) “感言感语”:“……,我想对你说……”
先贤是一本百读不厌的书,非用心不能阅读;诸子是一首滋养心灵的曲,非真情不能吟唱;经典是一条亘古流淌的河,非专一不能深入。在此次“先秦诸子散文专题研习”活动中,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请在先秦儒、墨、道、法四大学派的代表人物中选取一人,以“……,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下你的感言感语,不少于150字。情境化特定写作任务的设定和完成,既丰富了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也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了语文核心素养。
 
三、语文情境化教学收获和反思
现在新教材提倡“情境教学”,要求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让学习活动尽可能有“情境”。据不完全统计,高中课程标准中多达33次使用“情境”概念,使用的语境大致为“真实情境”“语言情境”“学习情境”“语言运用情境”“语言实践活动情境”“交际情境”“社会情境”“阅读情境”“复杂情境”等。在语文课堂情境化任务的设计上,通过带领学生反复诵读诸子经典作品,多角度、多层次组织以单元为主题的学习,以课堂教学带动形式多样的讲座、情景剧、手抄报、经典诵读、读书交流会等进行文化专题探究,组织读书心得和小论文写作,让学生就传统经典的历史价值、时代意义和局限等问题,用历史和现代的观点进行审视,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语文学科素养需要有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基本载体,在单元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内容,并培养整体感悟和融会贯通的能力,在课前预习阶段,老师一定要安排足够的时间来引导学生主动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查阅相关注释、评点等资料。毕竟文言教学中,读懂文字,理解文意是基础,品味、鉴赏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之美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主要以“诵读”和“研赏”为重点,诵读(表演)方式多样,引导学生对先秦诸子知人论世。另外,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开展以探究拓展为主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先贤人格的魅力,注重古为今用,可以说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较高,语文情境化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作者信息:姚海燕,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高中语文教师,武昌区火炬路48号,15926291329,275186341@qq.com】
相关资料下载: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情境化教学探究——“先秦诸子散文单元教学”案例分析  双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