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高中研训
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情境化教学的有效创设
阅读次数:[]次
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情境化教学的有效创设
张 瑛
(湖北大学附属中学)
[摘要]核心素养不仅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学目的,也是我国目前教学领域最受关注的一个热门词汇,关注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而情境化教学的有效创设与应用又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情境化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构建和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语文教学高效化地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情境化教学;有效创设
 
在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这要求教师改变思想,变革旧有的教学方式。如何创设和应用更高效的情境化教学,成为教师不得不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任务驱动,重构真实情境
个人认为,学习情境本质上就是学习任务。情境是外在形式,学习任务是内在驱动。创设情境,是为了让学生在一个近乎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去锻炼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更高效、更充分地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课标三十几次使用“情境”概念,对“情境”的内涵进行了具体阐释:“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个人体验情境指向学生个体独自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社会生活情境指向校内外具体的社会生活,学科认知情境指向学生探究语文学科本体相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语文学科认知能力。
王宁先生说:“所谓‘情境’,指的是课堂教学内容涉及的语境。所谓‘真实’,指的是这种语境对学生而言是真实的,是他们在继续学习和今后生活中能够遇到的,也就是能引起他们联想,启发他们往下思考,从而在这个思考过程中获得需要的方法,积累必要的资源,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真实情境就是为了消除知识世界或符号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隔膜,让学生主动感觉到学到的东西是有用的,跟现在的生活、跟未来的生活都是有关系的,这是真实情境的价值体现。没有真实情境的介入,就很容易导致高分低能、有分无德、唯分是图。我们可以把这个真实情境概括为:从所思所想出发,以能思能想启迪,向应思应想前进。
真实情境其实质是真实任务。在真实情境下做事,是指向素养目标的关键所在。
以写作教学为例,如果创设一个任务驱动的真实学习情境,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可能被激发出来,写作和表达的欲望也可能被最大程度地被激发出来。必修下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在多种传播媒介并存的信息时代,每日都有大量的新闻新片新鲜事,总会招来各种雪片般的跟帖,或怒赞,或痛贬;微博微信客户端,总有大量匠心独运的原创,或让人捧腹,或让人流泪。正是在这人声鼎沸的言论广场上,“新集体生活”已经消无声息地开始了。
这样的“新集体生活”就是一个网络舆论场,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巨大:我们在这里纾解情绪,我们在这里体现价值、张扬个性,我们在这里学会判断是非……
你有相关的经历吗?如何才能过好“新集体生活”?假如你所在的班级要准备一次以“迎接‘新集体生活’”为主题的讨论活动,请你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对此的认识和思考。
这样的情境是当下人们生活状态的真实再现。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生更有表达自己独有理解和想法的欲望。学生可以抛开相对刻板的写作知识和套路,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表达自己的切身感受。当然,此前,对于辨识多媒介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好相应的教学安排,这样学生作文时才不会浅薄空洞。
再例如学习任务群2“当代文化参与”可设置以下情境。
近年来,电影市场常有一些具有超高的票房、巨量的观众。这些影片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被人关注、引人讨论,在许多领域对人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把这些影片称为热门电影。热门电影常常带来年度热词,引领社会文化潮流,影响大众日常生活和审美趣味。思考热门电影背后的文化问题,参与社交媒体讨论,相信一定会很有意思。
分小组进行“热门电影的评价与交流”,每个学生都情绪高昂,积极参与讨论和评价。在教师适当做有关文化问题的点拨后,学生们自然进入到了深度学习阶段。
二、时空穿越,整合生活主题
如今“穿越”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无论是电视剧、电影、小说、戏剧,但凡打着“穿越”的旗号或其中带有“穿越”的元素就不愁无人问津。
在时代的推动下,“时空穿越”给那些在现实中无法轻易满足和实现自我的人提供在想象中改变自己生存状态的契机。在“穿越文学”的火热背后,我们应该好好挖掘它的价值所在,从而将精华部分运用到语文情境化教学中。
首先,它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阅读这类作品时,读者除了得到娱乐和休憩外,更重要的是能产生“主角”意识,在想象中的参与感得到提升,这也就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命运主宰的优越感或使命感。其次,它容易让人产生审美愉悦感。时空交错,身份重叠,可以给读者带来新奇和刺激,阅读兴趣逐渐提升,审美时间延长,读者会沉浸其中,将阅读体验调整到最佳状态。
其实,2019年全国卷Ⅱ作文题就是一个很好的“时空穿越”事例。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 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 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 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 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 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学生审题构思时,一定要注意两点:一是关注角色的转换,即“青年学生当事人”;二是时空的跨越选择,这里的时空跨越由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关注到了这两点,学生在进一步深层构思中,不知不觉会参与其中,油然而生一种使命感,从而产生审美价值,核心素养自然就能体现出来了。
去年,正当新冠肺炎肆虐之时,深圳市语文特级教师何泗忠老师在教授《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时,利用“时空穿越”,整合生活主题,以饮食文化为切入口,创设了很有意思的情境。
《红楼梦》有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描述众多人物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其中有关饮食活动的内容散见于各章各回,林林总总,至繁至细,如第38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第49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桂割腥啖膻”,第53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就有对贾府饮食文化的详细描写,以上这些重要的家宴,贾宝玉都积极参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红楼梦》,完成以下作业:
1.假如贾宝玉参加某次家宴,患上了新冠肺炎,传染了五个人,请问最有可能被传染的五个人会是谁?请按传染的先后顺序列出这五个人,并说明理由。
2.为了阻击这场疫情,贾府成立了应对新冠病毒五人领导小组,组长会是谁?成员有哪些?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红楼梦》中有多处应对传染病措施的描写,同学们要以此为依据)
此题一出,不仅让学生称奇、同行拍手,而且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有许多小学生、初中生主动加入解题乃至“论战”,热闹非凡;还有科普博主深度介入,再“挖”出更多的“受传染人士”。实际上,这就是经典化(传统)与时代性(现代)的碰撞,它借助异时空的精神碰撞与交错所产生的强烈戏剧感与情节张力,转移了激烈竞争的学习环境,抚慰了由繁重学业而产生疲惫的心灵。这样的“时空穿越”架起了语文学习与真实生活的联系,没有标准答案,却能让学生沉浸到深入学习之中。
如此情境创设还有很多,比如王岱老师在《战国四公子》专题教学中,设计过一个这样的情境:“假如你是一位战国士人,你将投身哪位公子门下?”
在教授必修上册“青春激昂”单元时,结合“建党百年”社会主题,可安排一场以“跨越时空的青春对话”为主题的情境化教学。
青春、热血、奉献、奋斗,无论哪个时代,都不曾改变。1921-2021,百年征程里,一代代共产党人,绽放青春,挥洒热血,开创了百年辉煌。
跨越时空长河,他们这样说——
1925年,32岁的毛泽东站在湘江边,写下了《沁园春•长沙》,那份敢叫天地换新颜的豪情壮志感染了无数青年;2021年,32岁创业者姜军说:“我要以这种敢叫天地换新颜的豪情,带领更多优秀青年人创造社会价值,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创业者的青春力量。”
1917年,19岁的周恩来结束了在南开中学的学习,准备远赴日本教学求学,在与同学过郭思宁分别时,写下临别赠言:“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2021年,19岁的重庆大学学生潘烁承道:“此刻与您相会在这中华腾飞世界之时,我辈定会秉承‘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之信念,继续奋斗”。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那时他们好年轻,此时我们正青春。彼时青春与此时青春碰撞,所发出的都是时代最强之音。
正青春的你又会选择与谁对话呢?
三、表演实践,展现综合能力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这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我们将学习任务放在这样直观广阔的学习情境中,通过学生的实践体悟和综合能力的展现,就能打通语文学习和生活的世界,有效促进知识的迁移与运用,从而逐渐内化成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本剧表演或大赛是以表演实践为任务的情境范例,沉浸式戏剧体验的背后,是每个学生对文本的全面、深入研究,是一次将阅读、表演、审美、交际等相融合的综合语文实践活动。《雷雨》《红楼梦》《赵氏孤儿》《鸿门宴》《荆轲刺秦王》等经典剧目被一次次地演绎,这是围绕经典作家作品的研读和展示。所有参与演出和制作的学生,包括台下的观众,在这一过程中,都完成了一次全新的文本解读,提高了实践和创新能力,加深了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尤其是写人叙事类文本中,也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表演实践方式,让历史人物再现。比如说教师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可设计以“古人的说话之道”为题的情境教学,在疏通字词句后,分角色朗读演绎文本中的精彩对话,总结举荐者、请贤者、劝谏者、说服者等不同人物身份的说话之道,以此引导学生去体会不同人物身份,在不同形势下,针对谈话者的心理需求所体现的谈判智慧。最后回到现实,以掌握的“说话之道”去说服与自己意见相左的朋友、家长、老师或校长。
教师还可利用一些带有思辨素材的文本,整合成交际语境,进行人际交往、演讲、辩论等形式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例如可将“三苏”以及李祯的《六国论》融合在一起,通过“六国破灭纵横谈”这样的情境主题,让学生综合探究其中的原因,表达自己的个性观点。这就要求学生仔细研读每个文本,明确每个作者不同的论点以及支撑论点的理由。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认识和判断。最后,可根据学情安排学生写一篇研究性质的小论文。
这些表演实践式的教学情境,既是语文学习的任务,也将文言必备知识、读书笔记、写作表达等融为一体。创设此情境,让学生展现其“活生生”的一面,充分调动其情感、思维和表达,给了他们更丰富的学习体验,也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结语
教学情境创设,关键是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始终要抓住学习任务,通过恰到好处的情境设计,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表达空间、交流空间、实践空间,促使学生深入学习,让更多学生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愿意主动投入学习。这样的教学才真正实现了“知识转化成能力,能力上升到德行”的过程转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春华.设计“情境即任务”的学习场[J].智慧管理,2018年第7-8期.
[2]张德云.核心素养视角下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19年4月.
[3]马叶娜.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语文课堂学习情境的有效创设[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年.
 
相关资料下载: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情境化教学的有效创设  双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