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高中研训
变技术为艺术,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阅读次数:[]次
变技术为艺术,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武汉市第十五中学 杨廷山
去年秋季,湖北省高中课改已全面展开了。在这一年的实施过程中,虽然新课改以全新的面貌走入课堂,为高中课堂带来了全新的颇有效果的改变,尤其是教学方式、教学观念的改变为新时期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水。但是,由于长期应试教学积聚下来的垢弊不是一下就可转变的,所以老师、学生、家长等都感到不适应。反思我们以前的教育教学,大多数老师都是把教学当作技术,而没有作为艺术去探索和实践。这几天的学习中,名家们对教育的反思和教育元素的诠释,使我有了新的体会,那就是要变技术为艺术,还语文课堂的本色。这对我们的触动很大。
早些年,众多媒体和民众曾炮轰中学语文教学的奇怪现象,说中学语文教师像一个个外科医生,在课堂上将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肢解得七零八落,什么一篇文章分几部分,每个部分又分几层,某层里面又分若干小层,然后又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艺术特色等等,总之,将一篇原本有血有肉的文章分解得惨不忍睹。当然,这些批评也不尽符合实际,但确实反映了语文教学的诸多弊病。其实,造成这样的局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把课堂教学当技术去运用,而不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艺术地教导学生学习教材。学生不同,学生的知识层次也不同,忽略这些,而把学生当机器去按技术操作,怎么能培养学生素质呢?
再看如今的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贯彻新课标的现代教育理念的冲击下,我们似乎又看到了另外一种现象:为了追求课堂上的所谓热闹(即师生双边活动,也叫“师生互动”),教师一走上讲台就给学生讲故事,教师讲得眉飞色舞,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可是,等到老师告诉学生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时,顿然感到老师刚才讲的故事与课堂教学内容不沾边。在课堂教学环节展开后,教师安排学生通读课文,明明说请同学们把课文通读一遍,可学生有时还没有读完一半,老师就叫“停”了。究其实,老师只是把讲故事和读课文看作课堂应有的环节,而不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来组织的学习内容,只是把这些当作课堂教学的技术活,而不是当作教学艺术来设计的。
仔细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这样的现象太多了。君不见,现在许多单位主办的公开课、示范课,大多是事先导演好了的。老师课前找几个健谈的学生面授机宜,叫他们只管在课堂上大胆地说,至于说对说错、说好说坏是可以不管的。君不见,许多老师都是以考点来指挥教学,
太注重考试考点的归纳和解题技巧的训练了,不说作文、阅读教学有固定的模式套路,就连拼音、错别字也有详尽的答题策略,这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正确途径,而是教给学生投机取巧、虚而不实的功利技巧了,对学生的将来有何用?这些偏离教材的做法,形式化的做法,功利性的做法,相比于早先肢解教材的做法来说,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仍然是技术性的教学行为,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怪圈。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实行新课改,就要扭转这种不正之风,把这种技巧性的东西赶出课堂,让课堂充满乐趣,充满活力。那么,语文教学如何才能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呢?这需要广大教师深思和探索。笔者认为,为了适应新一轮语文课改,语文教师必须站在时代的潮头,主动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全面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全方位审视自己的教学思想,变技术为艺术,还回课堂教学的本色,做一个快乐的教书人。
湖北省教学研究室主任史绍典先生曾为我们阐述了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五大转变,即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由“教室中的权威”转变为“平等的合作者”;由“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主动的研究者”;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转变教师的角色,摆正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正确位置,才能正确驾驭课堂教学,才能正确对待学生,才能正确处理好教材,才能真正地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才能真正地变技术为艺术,才能真正地使课堂教学变成艺术享受的活动。
要能艺术地驾驭课堂教学,还必须提升教师本人的学识和艺术修养,形成教学个性。具备了丰富的知识背景,加上独立思考,就能树起独特的教学风格,成就个人的教学魅力。教学个性来自教学艺术的优化。教师丰富了足够的知识背景后,对教材的把握应是游刃有余的,对课堂的掌控应是驾驭自如的,对教法的取舍应是随手拈来的,对教学的定位应是居高临下的,对学生的了解应是了如指掌的。只有优化了教学艺术,浓缩沉淀出自我的特质来,创造的火炬才能燃烧出智慧的光芒,淬火的教学个性才能独领风骚。教师达到如此境界,也就真正做到了变技术为艺术了。愿我们通过这次培训的思想洗礼,能尽快走出技术教学的泥淖,早日走向艺术教学的康庄大道,成为新课改实施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