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高中研训
新课程改革中的学生评价
阅读次数:[]次
新课程改革中的学生评价
                       辛世民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攻坚克难的重大课题。这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也是从根本上摒弃应试教育弊端的重要举措。它不仅涉及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课程体系、课程结构,也涉及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不仅引起语文教学思想、教学目标等理念的转变,也引起语文教学结构、教学方式方法的更新。我的理解是,不改革现行对学生的评价,最终的结果是换汤不换药。
新课程改革中理想的发展性学生评价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教学不断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
(一)评价目的: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长期以来,学生评价主要以“ 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为根本目的,而新课程提出的发展性学生评价思想是以“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它依据新课程提出的培养目标,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系统分析,及时反馈,对学生的现实与未来发展状况作出价值判断。它要求不仅要注重评价对象的过去与现实的表现,更要重视评价对象的未来发展;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不仅要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评价,更要对学习能力、科学探究精神、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从而创造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老师们,在我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有这样一个学生《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三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有学生回答齐王仍然是按照严格的等级标准,这样的答案太精彩!
(二)评价内容:注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长期以来,学生评价的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尤其是学科知识,特别是书本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科学素养以及情绪、态度、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评价。同时,学生评价还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追求。新课程提出了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特别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内容不仅要涉及到各科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更重要的是要突出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是感性的学科,而我们在过于强调语文工具性的同时,忽略了语文的审美中的感性。我们有多少学生是靠记着字音、字形、成语、标点、诗歌鉴赏、作文技巧的套路来完成高考的。
今年高考熊召政《烟花三月下扬州》阅读题,熊本人对于参考答案也是哭笑不得。这是最好的证明。阅读本身有差异,何况语文教学这么一个大摊子?我们参加高考的年代,上海的语文试卷时对学生评价的一个标高。基础、阅读、写作三大块,真是气派,考能力,考素质!
(三)评价方法:强调质性评价,实现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目前,我国学生评价的方法主要是纸笔考试,属于量化评价的范畴。随着评价内容的综合化,以量化的方式描述、评定一个人的发展状况则表现出僵化、简单和表面化的特点,学生发展的生动性、丰富性以及鲜明的个性特征被泯灭。新课程要求学生评价以质性评价为主,强调多元化的评价方法。质性评价的方法以其全面、深入、真实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优点受到欢迎。
   这样就是,中国开记者招待会在人民大会堂,美国奥巴马在公园的绿色草坪,都是可以的。多元化了,都能接受。
(四)评价主体: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生评价是以他评为主,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新课程倡导学生评价是一种发展性评价,它以评价对象为主体,注重评价对象的个人价值,重视提高评价对象的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发挥其积极性。在学生评价中,评价目标和评价计划可由学生和教师协商制定,双方认同后实施;同时,注重多渠道交流信息,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并且提倡由学生选择评价者,即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评价活动变成了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学校的年终考核,自评和他评就是这样。
相关资料下载:新课程改革中的学生评价  双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