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高中研训
《庄周买水》教学设计
阅读次数:[]次
庄周买水
武汉市第十四中学语文教研组 宋玉芬
【三维教学目标】
1、了解寓言式杂文的艺术特点,学习通过解读寓言故事及人物形象,透视深刻寓意的方法。
2、 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和主题思想,理解文中活用的典故和人物形象所赋予的时代内容及其艺术效果。
3、了解文章批判以权谋私,渴望改革时弊的主题思想,学习作者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健全的人格。
【教学设计】
1、重点:理解文中活用的典故和人物形象所赋予的时代内容,把握本文的寓意。
2、难点:理解本文结尾部分甘霖欲降、庄周击桶而歌的深意。
3、讨论点拨法和品读鉴赏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提到庄子,他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
这么一个洒脱逍遥的智者,假如让他生活在1988年,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让我们一起从著名作家刘征的《庄周买水》一文中找寻答案吧。
1、简介作者刘征:(多媒体显示)
原名刘国正,1926年出生,北京人。他是当代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全国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又是写故事新编的好手。
他的杂文针砭时弊、见机而发、把握时代,写有《庄周买水》、《庄周与鲫鱼》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佳作。《人民日报》几次评奖,他都获得第一名。他的杂文有二味:辣味和甜味。辣得令人痛快,甜到心的深处。有一种非凡诡怪的艺术魔力,有讽有刺,但是不剑拔弩张。读后得到启发,引起思考,与之共鸣,令人心喜。
2、简介庄周和时代背景:(多媒体显示)
这篇文章写于1988年。当时商业经济大潮席卷中国大地的 ,各个领域包括文化领域都受到大潮的冲击,许多文人下海,许多官员也下了海。 但当时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很多商品由行政机关控制。有的人依靠行政权利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大发横财,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并制造腐败温床,败坏社会风气。本文大中取小、小中见大,虚构了庄周弃文从商的寓言故事。
二、快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找出文中涉及典故
1、请给下面字词注音(多媒体显示)
呕( ǒu )心 装载(zài) 伫(zhù )立 鱼鳃(sāi)
怀揣(chuāi) 仓颉(jié ) 涸辙(zhé)之鲋(fù)
2、由学生找出文中的典故,并简单解释。
①庄周梦蝶(《庄子·齐物论》):课文中用来刻画庄周耽于幻想的浪漫性格,曾经逍遥自在、洒脱不羁的庄周如今却迫于潮流,去挖塘养鱼,这是怎样一种讽刺呀!
②濠梁观鱼(《庄子·秋水篇》):原比喻别有会心、自得其乐的境界。课文中用以表现庄周的理想志趣,引出庄周养鱼买水的故事。
③仓颉造字(古代神话传说):这是一种调侃的说法,实际上并不存在这种字体。这里是为了渲染一种神话色彩和古老意味,并有讽刺的效果。
④涸辙之鲋(《庄子·秋水》):原意比喻陷于困境、需要 能解燃眉之急的救助的人;讽刺达官贵人漠视穷人的苦难,见死不救。课文用以揭露以权谋私给百姓带来的苦难。
⑤东海的尊神若大人和河伯(古代神话传说)⑥《庄子·秋水》篇的开头
小结:化用典故,借古喻今,借古讽今,正所谓“借古人酒杯,浇胸中块垒”,让我们在刘征先生的新编庄周故事中领悟其对社会时弊的讽刺与批判。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1、学生复述买水情节(边复述边辅以多媒体展示)
板书: 东海办事处→河伯办事处→壕梁办事处→东海办事处(环形)
( 1元∕吨 ) ( 10元∕吨) (50元∕吨) (50元∕吨)
转了一圈,水价涨了50倍。奔波劳累,换回一纸高价提货单。
2、赏析品读精彩语句,特别是对办事员、女秘书、吴主任的传神的细节描写。(多媒体展示)
要求:画出自己认为描写最精彩传神的词句,加以品读赏析
明确:
①“看那边走来一位西装笔挺的办事员”。虽然给人的只是一个侧影,但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实脸孔,已经足以使这幅侧影丰满而真实。
②“她挂了个电话,耸耸肩说:‘ Sorry,没货了,但,我可以帮忙弄到一百吨,好处费吨只要两块钱。拿着我的信去找漾梁管理处的吴主任,他有办法。’”小小的细节放大出足够的洋式作派。
③“吴主任又黑又圆的脸上凝着经久不息的笑容。”都使得局部清晰如同特写的大镜头,尽显其圆滑应对心黑手辣之形态,使人如见其人,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和讽刺性。
④“只有棘刺般的花白胡子在微微颤抖”,传神地写出了庄子的潦倒、气愤与无奈。
板书 办事员——西装笔挺(冷淡)
↓
女秘书——长发披肩(和气) 轻松自在
↓
吴主任——脸黑又圆(热情)
3、思考 从庄周买水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问题,买水的庄周奔波劳累,卖水的态度是越来越好,是什么导致这种结果呢?(多媒体展示),
明确:第10、12自然段,也就是吴主任说的两段话。(“为了赚钱”“生财有道”等语。)
利益的驱使。《史记》上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倒买倒卖的背后,不就是一个“利”字吗?怎样才能称心如意的“倒买倒卖”?——只需手中有权。而且,不能忽略的一点是——这一切都发生在天气大旱的背景下,这不能不让人深思。可以说,在经济大潮逐渐席卷全国,市场即将放开的时候,金钱和道德的问题都提出来了。同时,部门权利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金钱、道德、权势,这三者就是作者要探讨的。作品也正是着眼于这种“弄权有道”与“谋私有方”的现实,用“故事新编”的方式,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起到借古讽今的目的。
四、合作研讨,深层探究,理解寓意。(辅以多媒体)
1、以“利”字当头办事,会有什么后果呢?作者在文中是如何阐述的?
明确 :官商“倒爷”,大发不义之财;平民百姓,艰难中苟延生命。可以说是祸国殃民。
通过涸辙之鲋的典故来阐释的,涸辙之鲋原意比喻陷于困境、需要 能解燃眉之急的救助的人,讽刺达官贵人漠视穷人的苦难,见死不救。课文用以揭露以权谋私给百姓带来的苦难。
2、把原文倒数第5段“半路上实在挪不动了……两鳃一张一合艰难地呼吸着”删去,改成“好不容易又走了十天十夜,才到东海。负责提水的倒很热情,拿过提货单,又是忙着咋呼大车,又是忙着提水,不让庄周动手。桶装满了,庄周连忙捧上香烟表示感谢。提水者手一推:‘不抽烟。手续费每吨一元,共计一百元。’”下按原文“庄周睁大了眼睛,不说也不动”这样修改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
这样修改是可以的。“又走了十天十夜”与前文“走了十天十夜”相呼应,使文章显得前后连贯,浑然一体。“到了东海。……共计一百元。”这样修改,说明腐败之风已经渗透到每一个环节,反腐败已成当务之急。
这样修改不如原文好。涸辙之鲋这一典故有深化主题的作用,揭示了社会上乱涨价等不正常的现象,对社会危害之大;删掉它,主题就只能止于一般化的讽刺不正之风这个较浅的层次。
3、文章到此已深刻揭示了不正之风的危害,可行文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接着写甘霖欲降,庄周敲桶而歌,并以此作结,用意何在?
明确:作者借自然界的风雨寄寓希望能有一场时代的暴风雨,以洗去现实生活中那些以权谋私、投机钻营,哄抬物价的丑恶现象,解民于倒悬。敲桶而歌这是百姓对清明政治的渴望与欢呼,也表达了人们对改革必来、改革必胜的坚定信念。
五、课堂小结
1、本文寓意:
作者熔荒诞、正经于一炉,化历史、现实为一体,用故事新编的形式揭露现实生活中“官倒爷们”在商品流通领域以权谋私,哄抬物价,大发横财的非法经营活动,刻画出他们丑恶的嘴脸;还深入表现了广大老百姓的艰难、忧虑以及他们对甘霖久望不来的强烈不安和知其必来的坚定信念。
2、艺术特点
①旧瓶新装,古人做今事
②化用典故,借古讽今
③大中取小,小中见大
④叙述跌宕有致,耐人寻味
⑤语言幽默,细节生动
六、课外延伸
阅读《新〈论语〉》(见多媒体)
新《论语》
29岁那年,颜渊到鲁国皇家大学攻读儒学博士学位。博导是该大学的学术带头人孔丘。孔丘的教学风格很严厉。他每天安排颜渊读大量的书,而且下指标,每个月要拿出一篇论文。
颜渊是个循规蹈矩的好学生,向来惟师命是从。每天读书到深夜,每个月都能拿出一篇优秀的论文。孔丘很满意,对颜渊说他会很认真批阅,并激励颜渊要忘掉过去的成绩,每一天都应当从零开始。颜渊深然其言。
一天,颜渊在阅览室浏览是,无意发现了自己一篇论文习作竟发表在一本世界学术权威杂志上,不过署名是孔丘。他翻了一下午,又发现了自己另外几篇论文习作也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署名都是孔丘。颜渊有点气闷,却又不敢质问孔丘。孔丘在学术界有着至高无上的威望,和他作对只能自毁前程。颜渊陷入深深的郁闷中,原先的忧郁症更严重了。不到一年,“发尽白”。这样郁郁过了三年,颜渊终于沉疴不起,倒在了书桌前,年仅32岁。
得此消息,孔丘大恸:“噫!天丧予!天丧予!”为表示纪念,孔丘从此封笔,不再进行学术研究。
1、文中颜渊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颜渊是个循规蹈矩的好学生,向来惟师命是从。每天读书到深夜,每个月都能拿出一篇优秀的论文。孔丘很满意,对颜渊说他会很认真批阅,并激励颜渊要忘掉过去的成绩,每一天都应当从零开始。颜渊深然其言。
一天,颜渊在阅览室浏览是,无意发现了自己一篇论文习作竟发表在一本世界学术权威杂志上,不过署名是孔丘。他翻了一下午,又发现了自己另外几篇论文习作也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署名都是孔丘。颜渊有点气闷,却又不敢质问孔丘。孔丘在学术界有着至高无上的威望,和他作对只能自毁前程。颜渊陷入深深的郁闷中,原先的忧郁症更严重了。不到一年,“发尽白”。这样郁郁过了三年,颜渊终于沉疴不起,倒在了书桌前,年仅32岁。
得此消息,孔丘大恸:“噫!天丧予!天丧予!”为表示纪念,孔丘从此封笔,不再进行学术研究。
1、文中颜渊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 循规蹈矩,唯师命是从,面对“压力”敢怒不敢言。
2、孔丘在文中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2、孔丘在文中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明确:虚伪、欺世盗名、为个人利益不惜剽窃别人成果。
3、文章揭示了一种什么社会现象?
3、文章揭示了一种什么社会现象?
明确:学术界存在的老师剽窃学生成果的丑陋事实。
七、拓展练习
你还了解哪些腐败现象?自拟题目,写一篇寓言式的杂文。
尾注:
教学对象 高二年级学生
执教教师 宋玉芬(36岁,12年教龄)
武汉市第十四中学教师
联系电话 15927476661
荣誉奖励《于肯綮处切入,巧解诗歌情旨》
《浅谈作文中的情感注入》等六篇论文分
别获国家一等奖、省市一、二等奖。
主讲的《荷塘月色》《秋光里的黄金树》 等分别获国家级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