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高中研训
2013高考政治复习考前60天冲刺提分策略
阅读次数:[]次
2013高考政治复习考前60天冲刺提分策略
华中师大一附中  王铁松
一、知识——准确理解和系统记忆——高考得分的根本
二、生活——关注热点——高考命题的素材
三、方法——答题技巧与规范——得分的手段、能力的集中体现
Ⅰ.知识的巩固与深化
高考是运用已知的知识解决未知的问题
    选择题的准确率:30%是对题意的理解,70%是对题肢即基础知识的理解
    综合题的答案:答案的70%是教材语言——基础知识,30%是对材料的归纳。
    评卷操作过程与采点给分的要求:“扫描”关键词
基础知识是高考的第一依据,越是基础的就越有区分度,越是基础的就越有决定性意义。基础不牢是学生失分的第一原因,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均离不开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一、准确理解,消除易混易错点
    易混易错点是学生的失分点,也是命题者的兴奋点,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对易混易错点的考查都占到一定的比重
    例1. 居民老王1992年和2012年家庭收支状况(单位:万元
    年份
家庭
收入
食品
支出
服装
支出
教育
支出
其它
消费
银行
储蓄
1992
3
1
0.5
0.4
0.6
0.5
2012
20
4
2
3.3
2.7
8
老王家1992年和2012年的恩格尔系数分别是       和      。这一变化表明他家  
      A.40%  33.3% 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B.33.3%  20% 家庭收入和储蓄存款明显增加
      C.40%  33.3% 生活消费以发展和享受资料为主
      D.33.3%  20% 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消费
此题在本质上不是计算题,能否得分的关键是对“恩格尔系数”概念的理解;再就是消费与投资的区别(银行储蓄属于投资)。
 
二、根据需要  重组知识
    最后阶段的复习要避免的复习方式
    纯知识的重复性复习;流水帐式的记忆性复习;跟着考试走的随意性复习;只做不评讲报答案式的复习。
    因为:1.对知识本身的把握应该不但深化扩展, 让学生有新的收获; 2.高考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的知识再现;  3.社会生活变化发展、人们的观念调整转变、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与时俱进。
    第一、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教学指导建议》的通知,已经非常明确。
   
第二、根据行为主体(谁)对知识进行重组
    高考命题涉及到不同的行为主体,而同一行为主体的内容在教材中既有相对集中的表述,但同时又分散在教材的不同单元、课或者框题,需要进行整理。
    例如:面对****背景,企业应该怎么办?
    教材对企业成功的因素即公司经营的措施归纳为三个方面: 
  ①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重组后的要点应该为:
①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
②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顺应潮流,抓住机遇)
③自主创新、改进技术,改善管理,形成竞争优势
④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⑤联合、兼并,优势互补
⑥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⑦遵守WTO规则,运用WTO规则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第三、根据热点问题对知识进行重组
高考命题的情景材料虽然生动具体,但一般是以热点问题为背景,反映或体现热点问题,体现三贴近原则。
    情景材料是学生运用知识分析的对象、素材、依据。
    复习中能够将热点问题与教材结合,从教材中找到知识支撑,在高考回答问题时就会得心应手。
    因此,有必要将重大热点问题理论化、知识化。
例:食品安全问——产生原因(经济生活)
    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生产者法律意识淡薄,道德缺失,唯利是图。
    ②相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不完善。
    ③政府宏观调控不力,监管打击不严。
    ④消费者法律意识、维权意识薄弱。
    ⑤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未真正建立。
 
三、系统记忆——背多分
            我校高三12班某同学二月调考的小结
    一、记忆是运用的前提,能把书记牢记透记准本身就是能力的体现。
    二、政史地的课本是最重要的依据,课本内容和体系结构一定要烂熟与心。看课本有四个关键点
    第一,抓住书本的框架,再用具体知识来填充,这样我们接受的就是知识的整体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
    第二,看书要细致,包括小字批注插图都要留意。
    第三,复习要及时。上完课当天复习,效果最好。周日在家最好把本周的课程再熟悉一遍,加深印象。
    第四,要在看书的过程中思考,不能机械地背书。思考文字中隐含的意思和结论性语言是如何得出的。
 
 
Ⅱ.关注生活热点
一、为什么要关注
第一、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
                  第五部分  时事政治
    1、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上年度4月至考试当年3月)
     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第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原则,也是考试大纲和高考命题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二、怎样关注
第一、对热点问题有一个完整的呈现
      1.产生发展过程与现状
      2.问题产生的客观与主观原因
      3.党和政府现阶段应对的政策与策略
第二、坚持在知识复习与模拟训练中联系热点问题,介绍热点问题。不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搞热点专题复习或讲座,因为这种方法劳民伤财、得不偿失,误导学生。
    高考考查的是最新理念,不考热点专题。而最新理念考生只要知道、基本理解就行了。
    高考命题的情景材料是非常具体生动的,所给的材料要么是大家都知道的,要么是大家都不知道的。而设问的角度小、巧。如果要考城镇化,必定是某个具体地方的具体做法,而不是引用某些文件或领导人讲话。考查的是运用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时事热点本身。
 
三、关注哪些
第一、理论热点(十八大报告——教育部的通知中已有规定。
     如: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
        新四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第二、社会生活热点
       资源与生态环境
       食品安全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三农问题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网络反腐与公民正确行使权利
       物价与就业
 
 
Ⅲ.答题方法技巧与规范
一、高考能力目标要求
 解析:(略)
 
二、主体客体与知识范围的定位
    主体(谁),客体(行为主体作用的对象),主体客体正确定位,主要适用于设问中没有明确规定主体是谁的试题,体现类试题、怎么办类试题较多。
    例1.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我国就业形势是一方面就业难,另一方面用工难。  
    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请你就如何解决两难问题提出你的建议。
    该题应该从客体推导出主体,即解决这一问题靠谁,或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哪些主体的共同努力。(政府、企业、劳动者)
 
  例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起草工作是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进行的,起草组组成7个调研组,分赴12个省区市进行专题调研,初稿形成后,广泛征求了各方面意见,还召开座谈会专门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
    ⑴结合材料,说明报告的起草过程蕴含了哪些政治生活的道理?(12分)
    该题应该从材料中发现主体。材料中的主语(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共产党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与之相关的知识。
 
  例3. 2012年5月25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全国254家企业存在生产铬超标药品问题,占全部胶囊剂药品生产企业的12.7%。在知名药企中,修正药业集团的4批次产品“上榜”,涉及麝香风湿胶囊、胃康灵胶囊、炎立消胶囊等。国家药监局要求地方药监局严肃查处问题企业,涉嫌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理。目前,各地已立案调查胶囊剂药品生产企业236家,停产整顿42家,查封生产线84条;吊销药用胶囊生产许可证7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明胶和胶囊生产企业13家。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应如何保证药品安全,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知识定位:该题没有明确限制知识范围,但根据材料,企业生产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管等,应该定位为经济生活。
    主体定位: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首先是企业自律,再就是国家的监管,还有社会监督,及消费者的权利意识。
 
三、计算型选择题 
   例1. 2012年国外某手机生产企业生产手机3亿部,其价值用人民币表示为3200元/部。2013年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40%,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5%,且人民币升值20%。如果其他条件不变,2013年该企业生产手机的总价值用人民币表示是
   A.8000亿     B.8400亿     C.8960亿    D.11200亿                 
 计算过程:
   2013年生产总量=3×1+40%=4.2亿部
   20131部手机的价值量=3200 ÷1+25%=2560
   20131部手机(人民币升值后)的价格= 2560÷(1+20%)=2133.33
   2013年生产手机的总价值=4.2亿部×2133.33=8959.97亿元
   方法:正比乘,反比除; 提高加,降低减。
四、图表类选择题  (略)
 
五、图表类综合题
    图表题的意体体特征:通过数据将有关信息呈现出来。
    解答图表题的关键:通过相关数据比较,得出学科结论。
六、评析(评价、分析)题  
例: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引起各方面强烈关注。食品问题的出现,往往是由于某些经营者为追金逐利而突破道德底线或职业准则。2011年6月,我国出现乳业标准的争论,一些乳制品企业降低标准,引起人们对乳业安全的担忧。《新民晚报》评论道:“道德标准”决定“乳业标准”。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要靠经营者的道德提升。”
请分别从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的角度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文化生活角度。
①经营者的道德提升有助于其提高道德认识和判断水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追求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从而有利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②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还需要国家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特别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③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还需要全社会成员广泛参与,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作出努力。
 
生活与哲学角度。
①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经营者加强道德自律,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有助于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自觉抵制生产和销售不安全食品的行为。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食品安全既需要道德的规范,也需要法律的约束,加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需要企业的自律、政府的监管和广大消费者监督。
    试题特点:
    呈现方式:类试题主要是通过呈现一定的时政热点材料或生活情境材料,引发不同的争论,得出不同的观点,引导学生对不同观点进行分析说明。
    设问方式: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请你分析这样做的合理性等等。
    能力考查:要求考生对试题所提供的观点和材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科学的评别和分析。此类试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注重对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探究和论证问题能力的考查,是探究类和辨析类试题的整合题型。
    解题方法:
    必须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先对题中观点逐层分析,再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哪些对,哪些不对,或在什么情况下正确,在什么情况下不正确的结论(即属于不确定式中附加条件型评析题)。
    评析题的基本要求是“辩、析、评、结”。“辩”,即审清题意,找准、找全辩点。“析”即寻找理论依据,并结合事实材料进行分析。分析要紧扣题意,全面、透彻、符合逻辑,理论和实际要有机结合起来,防止两张皮、相互脱节。“评”即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所评析的问题,联系重大社会现象,从社会价值方面进行评价。“结”评价时要根据辩题性质,对正确的东西评析其社会积极意义;对错误的东西要指出其对社会的危害性,从而对辩题得出结论。
    明确辨析点,解答必然点,展开讨论点,补充遗漏点,进而 得出自己的总结性结论。这是解答辨析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013年4月8日
 
相关资料下载:  双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