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高中研训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是政治教师的责任
阅读次数:[]次
武昌区教研培训中心 余泽海
内容摘要:政治教师不能只知道教书、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指导考试,更要知道为什么教书,要承担起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重任。
关键词:高中学生的责任意识 政治教师的责任 挖掘教材 贴近生活 为人师表 批评惩罚
19世纪法国著名诗人阿尔蒂尔·兰波在与另一位法国诗人魏尔伦舌战的时候,脱口而出说:“你是知道怎样写诗,但我知道为何写诗。”知道怎样写诗,却不知道为何写诗,其实是丢失了诗的本质,只有诗的空壳。由此想到我们做教育当教师,不能只知道怎样教书,却不知道为何教书。谈到做教育教书,有的说教书就是为了生存和生活,当教师也是个谋生的手段;有的说我教书是为了传播知识;有的说,教育就是提高分数和升学率;有的说,教育就是既要“教”又要“育”,即是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著名学者、中国教育内涵改革整体解决方案首席专家、全国养成教育总课题组组长林格在谈到教育时说:“教育就是生长,其本质是人的发展,也就是说,教育的过程就是发掘人的天性、潜能以及潜在价值的过程。但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教会孩子做人,培养‘人’比培养‘才’更加重要。”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政治教师不能只知道教书、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指导学生考试,更要知道为什么教书,要懂得教育的本质,懂得育人的重要性,要承担起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重任。
近来,网上热传2011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弗吉尼亚州阿林顿郡韦克菲尔德高中一次精彩的开学演讲:我们为什么要上学?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做过许多关于教育的讲话,也常常用到‘责任’这个词。我谈到过教师们有责任激励和启迪你们,督促你们学习。我谈到过家长们有责任看管你们认真学习、完成作业,不要成天只会看电视或打游戏机。我也很多次谈到过政府有责任设定高标准严要求、协助老师和校长们的工作,改变在有些学校里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学习机会的现状。但哪怕这一切都达到最好,哪怕我们有最尽职的教师、最好的家长、和最优秀的学校,假如你们不去履行自己的责任的话,那么这一切努力都会白费。”的确,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都有自己应该承担的各种责任。马克思说:“你生活在这里,就有规定,就有责任。”英国教育家塞缪尔·斯迈尔斯认为:“缺乏责任感,人们对抗不了苦难,抵御不了财色的诱惑,导致犯罪或堕落。相反,在责任感的激励下,人们能够克服自己的弱点而变得坚强勇敢。”
高中学生也有自己的责任,它包括对自己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集体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责任、对世界的责任、对自然的责任等。有调查显示,目前高中学生责任感状况的主流是好的。然而由于其自身意识发展水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他们有的没有理想,没有自己的规划,没有自己的目标,学习起来没有动力,对自己的前途一点不负责任。在校不能认真听课和踏实学习,不能认真和及时完成作业,有的迷恋上网和打游戏,荒废了学业,也伤害了身体,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他们有的在家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享受着父母长辈带来的幸福和快乐,却从不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还经常为生活和学习方面的事情和父母争吵,甚至离家出走,这是对家庭的不负责任;他们有的在与他人交往时,只顾自己,不考虑他人,不讲诚信,不守信用,不尊重他人,对人冷淡和冷漠;有些学生缺乏集体荣誉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甚至认为参加班级活动会影响学习;他们不关心国家大事,不愿意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努力学习考大学也只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没有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愿望;他们在生活中不注意环境的保护,甚至随意乱丢果壳纸屑破坏环境卫生等。高中学生责任意识的这些状况的确令人担忧,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针对目前高中学生责任意识和责任感现状,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特别把“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作为素质教育的第一个重点,放在比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加突出的位置,有着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强是这个时期学生的显著特点。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需要,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改变目前高中学生责任意识和责任感现状,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主阵地和主渠道,如何渗透责任意识教育?政治教师如何学会从教什么、怎么教转向探寻为什么教的问题?如何学会在教授知识和提升能力的过程中渗透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加强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政治教师如何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承担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的重任?亟待探讨、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以下仅从资源的挖掘利用、教师的榜样作用、批评和惩罚手段等方面做些思考。
政治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高中思想政治课是集理论学习、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思想政治课教材中存在很多培养学生责任感的教育资源,教师教学参考用书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资源也大多与学生的责任意识有关,这就需要政治教师认真研究和挖掘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落实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同时,开展责任意识教育。如必修一《经济生活》中,包括作为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面对严峻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作为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靠自己的双手开拓新的生活;在享有权利的同时要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作为企业经营者,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作为纳税人,要懂得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自觉诚信纳税;作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要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养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道德品质和个人行为习惯;还要通过了解和学习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和平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必修二《政治生活》中,通过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族和宗教、当代国际社会等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民族责任、国家责任、世界责任等。必修三《文化生活》中,通过“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学习, 有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信,担当民族责任;通过“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内容的学习,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等习惯,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中除了“实现人生的价值”的学习能增强学生责任意识外,更多的是为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与自己、家庭、他人、集体、国家等关系提供方法指导。
政治教师利用好要贴近学生生活的资源。新一轮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政治课教学要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德育贴近生活也已经成为当代德育创新的重要课题。因此,政治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贴近学生生活的责任感教育资源,这些资源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有利于增强教育的感染力,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例如在学习《生活与哲学》实现人生价值这一课时,可以用被媒体誉为“90后最美中学生”的襄阳一中高三(21)班学生张文驰的事迹。2012年2月,距高考还有80多天,高三学生正紧张备考之际,张文驰毅然赶往北京,为一名素不相识的4岁小男孩捐髓。3月26日,他在北京海军总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由此成为中国目前最年轻的捐髓者,也是全国中学生捐献骨髓第一人。面对记者,张文驰说“救人比高考更重要,救人的事没什么好犹豫的。高考可以重来,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因为备考而耽误病人的治疗,我会后悔一辈子的!”张文驰这句简洁而又朴实的话语,体现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对社会责任,也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其实,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很多的闪光点,有很多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感人事情,政治教师要善于捕捉、善于发现,要及时利用这些闪光点和感人事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政治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学生行为的榜样和楷模,他们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的责任感素养对学生责任感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的影响和感化作用。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自己要做到,处处都要有责任感和责任意识,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感染学生。要对自己负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锻炼,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向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学习,树立“帮助他人,快乐自己”人生价值理念。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尊重人,关心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家里,主动承担各种家务劳动,履行好做父母或子女的责任,履行好做丈夫或妻子的责任;在学校,要有集体荣誉感,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如升旗活动、运动会等。要保持办公室卫生整洁,爱护校园环境。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认真履行好当教师的责任。教师在学校是否尽职尽责,学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社会上,要积极履行作为公民的各种义务。比如,教师在公交车上能否主动为老弱病残让座,在马路上是否遵守交通规则,学生也会看见。教师的责任感责任意识增强了,履行各种责任的行为多了,就能通过教师理想信念、教学行为,语言方式等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给学生,久而久之,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感也会增强。
政治教师要学会适当运用批评和惩罚。有人说,批评惩罚也能育人;也有人说,没批评、没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也是对教育的不负责任。其实,批评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应有之义,中国教育也素来信奉“不打不成材”,惩罚深受教师和家长的推崇,惩罚或惩戒也得到各国教育学家的认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明确指出:“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力,而且是一种义务。”在青少年成长的道路上,有时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或者说他们是在犯错中成长起来的,在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只需要赏识、鼓励和包容,也需要批评和惩罚。然而近年来,因正常的管理和正当的批评惩罚而引发学生过激行为如出走、殴打教师、跳楼等事件时有发生。2013年的教师节刚刚过去几天,江西抚州临川二中一高三学生因不满班主任孙某的严格管理,产生积怨将其杀害致死。现在很多教师面对学生的过激行为和来自社会舆论、家长、学校等方面的压力,谈“罚”色变,因担心承担责任对学生的错误行为不敢批评,更不敢惩罚,有时只能睁一眼闭一只眼,真可谓是无计可施。长此下去,对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全社会营造有利于实施批评惩罚的教育环境。政治教师也需要注重研究现阶段高中学生共性特点和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探索学生能接受的批评惩罚方式,把批评惩罚建立在良好的班级氛围和友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要对事不对人,注意掌握分寸,不把批评变成挖苦,不把惩罚变成体罚。要通过恰当的批评和惩罚方式向学生传递是非对错的观念,明辨真善美的标准,增强学生责任意识。这既是教师权利,也是教师的义务和责任。
高中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不仅需要我们政治教师的努力, 还需要学校各科教师、班主任以及家庭、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更要靠高中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学习与践行。
参考文献:
1.《教育是一种大智慧》林格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1月
2.高中《思想政治1-2》(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5月第4版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新华网 2010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