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高中研训
综合性学习实践研究
阅读次数:[]次
结合英文诗歌的相关内容
进行唐宋诗词鉴赏阅读的综合性学习实践研究
                                                        东湖中学  张勤
[摘要] 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新课程改革提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打破学科壁垒,引导学生从学科知识的联系中确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本文概括地介绍了国外语言课程综合性学习的现状和国内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对英文诗歌的相关内容与唐宋诗词鉴赏阅读的契合点进行多方面的阐述,并具体介绍了如何围绕该主题进行综合性学习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法,以此探索知识、能力与素养融会贯通的途径。
 
[关键词]英文诗歌、唐宋诗词鉴赏阅读、语文素养、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整合
 
引言
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唐诗雍容华贵,宋词典丽雅致。要承载厚重的传统文化,应有相适应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到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倡导语文课程内部的整合,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沟通,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课程综合的趋势。而在所有的高中科目中,英语和语文是最有共同点的两门学科。它们都是关于语言的学习,都是以语言文字作为媒体。所以笔者认为结合英文诗歌的相关内容进行唐宋诗词鉴赏的综合性学习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并且在相关科目教师的协助下,对结合英文诗歌的相关内容进行唐宋诗词鉴赏阅读的综合性学习进行了研究与尝试。
 
1.语文综合性学习
1.1国外语言课程综合性学习
 
21世纪以来,基于知识经济、全球化浪潮和多元文化的需要,国外对语言课程的理解普遍趋于宽泛,由过去的“学科本位观”转向“综合课程观”,这为语言综合性学习提供了空间。从收集的资料来看,国际上欧、美、亚许多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日本、新西兰,以及我国的台湾、香港,都把语言综合性学习纳入语言正规课程目标之中。美国实施教育分权,各州的课程标准中关于综合性学习名称不一,如“多元课程”、“交叉课程”、“融合性课程”等,加拿大有“综合学科群”,日本有“综合学习时间”,我国台湾有“综合活动”,我国香港则有“专题研习”。这些综合学习目标及实践活动均强调适应时代、学科整合、合作探究和全面发展。
国外的综合学习内容有活动化、正规化、课程化的趋势,跨学科整合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如英国九年级学生“借助互联网进行莎士比亚悲剧的研究”,时间跨度为5个星期,基本涉及到沟通、阅读、写作、历史、数学、摄录、视频剪辑、网页设计等多项技能。
   
 
1.2国内语文综合性学习
 
国内的高中语文新课标提出:为了适应高中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的发展趋势,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既要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普遍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而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具有拓展性的语文学习活动,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作为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特色和亮点之一,语文综合性学习以语文学科为依托,以问题为中心,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为评介,旨在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它的落脚点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它课程相结合”,这实际上是对以往“学科本位”思想的突破与超越。所以,在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时要突破传统的狭隘的语文学科课程观,不能认为只有学习语文课本才是语文学习。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与各科教育都存在关联,语文学习的天地极为广阔。在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时要有广阔的视野,防止“唯语文”倾向。
 
2.如何寻找英语语言文学的相关内容与唐宋诗词鉴赏阅读的契合点
“诗以言志”,诗歌带给语言学习者的不仅有语言方面的训练,更有文化的感知、人文情怀的熏陶以及人生哲理的顿悟。无论是英文诗歌还是唐宋诗词,都为语言的学习者们展开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通过这些文思隽永的诗句,学习者不难发现,中西方文化事实上存在着不少共通点。中文诗句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抒发离愁别绪,英文诗句“…leaves entangle to my heart” 以“……落叶萦绕心间”形容万千思绪不可解的思乡情怀。学习者可以从诗句中找到两种语言表达思维方式的接近性,语言学习的视野也可由此变得更为广阔。
那么如何结合英文诗歌的相关内容进行唐宋诗词鉴赏的综合性学习呢?笔者在研究与尝试中找到了以下一些契合点。
 
2.1以描述对象为契合点
 
描述对象是作者表情达意的附着点,大体上可分为人、事和物。
从人物这一描述对象来说,杜甫的《蜀相》,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都是表达对古代圣贤的无限追思和仰慕之情。英文诗歌中也不乏对古代圣贤和当世英雄的赞美。如十九世纪著名浪漫派诗人乔治· 戈登·拜伦(1788-1824)的长诗《锡荣的囚徒》(The Prisoner of Chillon),就是为了纪念16世纪瑞士爱国英雄邦尼瓦(Franxiois de Bonnivard)而作,还有美国十九世纪最杰出的诗人瓦尔特·惠特曼(1819-1892)为悼念林肯总统做作的著名诗篇《啊,船长!我的船长》(O,Captain! My Captain!)一诗也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英雄总统无限的热爱和无尽的哀思。
从事情这一描述对象来说,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叙述了春天洛城夜晚的折柳笛音引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这么一个过程。与之相似的是20世纪爱尔兰著名诗人威廉·B·叶芝的《库尔庄园的野天鹅》。后者描述的是诗人曾在库尔庄园度假并从事创作,十九年后诗人故地重游,风景依旧,人事已非。而天鹅却不受时间的影响,依然像当年一样享受着爱情的温馨,永葆凌空奋飞的雄心和激情,衬托出人心已倦的无限惆怅与无奈。
从事物这一描述对象来说,诗词中运用的往往都是某种典型的事物,如山水、草木、花鸟、鱼虫、太阳、月亮、风雨、霜雪、音乐、建筑等。以花为例:梅花,在北宋“梅妻鹤子”、终身不仕的林和靖的笔下,表达了高士、隐人闲适淡雅的情怀。水仙花,在诗人威廉·华兹尔斯的诗《水仙花》(The Daffodils)中成为了美丽的化身,印证了美丽的大自然为心灵带来快乐的事实。
 
2.2以创作风格为契合点
 
除了描述对象外,作者的创作风格也可成为结合英文诗歌进行唐宋诗词鉴赏的综合性学习的契合点之一。如英国伟大诗人约翰·多恩,和苏东坡一样善于运用令人惊奇的形象比喻,英国的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尔斯的大自然派诗歌、乔治· 戈登·拜伦的《哀希腊》以及约翰·济慈的十四行诗和长诗都可以和李白、杜甫的诗词拿来比较。
以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为例,诗中写道:“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作者寓情于景,表面上写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含情脉脉;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能表现人间的无情,愈能突出“独”字,从而艺术地表达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怀。这种创作风格与约翰·济慈的《希腊古瓮颂》所体现出来的风格非常相似。济慈的颂诗大多贯穿一个中心思想,即:大自然以及艺术和诗人的国度是极妙的,而现实却是丑陋的。1817年,济慈在画家海登的帮助下,见到了英国海军从雅典掠夺回来的大量古希腊雕刻作品,并对它们作了一番研究。这些珍贵的文物使他浮想联翩,激动不已,于是赋诗一首,来赞美这些古代艺术品。诗中,“幸福”、“温馨”是古瓮的世界,“忧愁”、“痛苦”是现实的世界,古代艺术的美与现实的残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美与真的无限向往。
 
2.3以修辞方法为契合点
 
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拟人、夸张、比喻。这些修辞手法在唐宋诗词和英文诗歌中都有所体现。
以拟人这一修辞方法为例,李白将月亮当作知心的伴侣:“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张若虚借助它来表现亲人间刻骨铭心的思念:“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同样,在诗人威廉·华兹尔斯的笔下,水仙花这一美丽化身能在微风中翩翩起舞,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的沉醉之意。此外,美国浪漫主义时期代表人之一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的《没有快船可比书》运用了三个比喻:快船(frigate),骏马(courser)及轻便马车(chariot),使得诗文含义丰富,引人联想,颇有唐诗“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风范。而在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老虎》(The Tiger)一诗中,“老虎放射的金光照亮了整个林海”的描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夸张的描写手法。
 
3. 围绕该主题进行综合性学习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法
在结合英文诗歌的相关内容进行唐宋诗词鉴赏的综合性学习中,笔者主要分为活动前期、活动中期和活动后期三个步骤来进行具体操作。
 
3.1活动前期工作
 
活动前期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组织高质量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需要教师具备多方面的条件:第一,作为主导者的教师要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素养,否则,难以设计出既适合教材、又适合课程标准、更适合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第二,作为主导者的教师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英语语言文学的修养。一名语文专业知识和英语语言文学修养贫乏的教师,是不可能准确而深刻的解读教材的,也不能设计出科学有效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第三,作为主导者的教师要多方收集相关材料,以求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有用的、充足的素材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能对其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2活动中期工作
 
活动中期教师要和学生共同合作。教师可向学生展示一定的研究实例,提示学生从描述对象、创作风格和修辞方法等方面入手,结合英文诗歌的相关内容进行唐宋诗词鉴赏的综合性学习,并鼓励学生寻找新的契合点。之后,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小组,引导各小组的成员们充分利用各种材料,包括书本、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提供的材料,激发小组成员在研究这些材料的基础上思考、探索、讨论,甚至可由各小组自行聘请指导教师(主要是英语语言文学方面的任教教师)。各小组充分准备之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教师从旁加以指导。
 
3.3活动后期工作
 
活动后期主要是学生的成果展示阶段。由小组成员汇总资料,对资料进行整理,集体讨论,组长执笔,撰写研究报告,交流研究成果并对研究过程进行反思。教师在参与评价后,将成果存档,可上网进行成果展示,或以出版物的形式及其它形式进行成果展示。
 
结语
基于以上论述,结合英文诗歌的相关内容进行唐宋诗词鉴赏的综合性学习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当然,这种综合性学习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多头绪,加大容量,提高教学难度,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测量标高、斟酌取舍,打通课内课外课前课后的联系。说到底,综合性学习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与执教者个人的教学战略规划密切联系,精确定位,追求真而实的教学效果。
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天地、一个研究的课题。为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务必构建课堂教学创新体系,营造有利于学习者创新的课堂人文环境,强化大语文意识,开拓学习者的心智视野。通过这种结合英文诗歌的相关内容进行唐宋诗词鉴赏的综合性学习,教师将引导学生主动去搜集、去发现,引导他们走进一个个专题,引导他们不断超越自己,去实践、去创作,这样才能使作为鉴赏主体的学生与被鉴赏的对象诗歌完美统一,真正实现引导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去建构诗歌的意义,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培养快速迁移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 1991.
阿成,杨宪益,戴乃迭.唐诗[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江枫,许钧.形神兼备:诗歌翻译的一种追求[A].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C].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许渊冲.唐诗三百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张炳星.中国古典诗词名篇百首[M].北京:中华书局,2001.
张美芳,黄国文.语篇语言学与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2(3).
荣维东.国外综合性学习的新趋势[J].语文教学通讯2008.(4)
郑成.古代诗词的鉴赏方法举隅[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8(4)
 
相关资料下载:综合性学习实践研究  双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