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高中研训
议论文材料的积累与运用
阅读次数:[]次
议论文材料的积累与运用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 付娟
《庄子·逍遥游》里说道:“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可见储备粮食的重要性。我们要想在高考中写出一篇漂亮的文章,花三个月甚至更多的时间积累材料也是值得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使作文内容充实,就要营造我们自己材料的宝库,可以为我们提供使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来源。
一、运用材料易出现的问题
中学生的作文,在运用材料方面最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可大致归结为如下几种情形。
(一)材料陈旧,缺乏新意
谈自强不息必是张海迪,无私奉献当为雷锋,为国争光则属中国女排。这些材料不可谓不典型,但总给人千人一面的感觉,虽材料本身动人、富有感染力,终因流于俗套而大打折扣。归结原因不外乎中学生视野狭窄、阅读面太小、收集材料存在种种客观限制。根本的解决办法首推广泛涉猎,留心采撷,可是对于应试的急就作文无疑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怎么办?化腐朽为神奇,巧为安排淡化处理就是。如论述"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个主旨时,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格言以及雷锋的钉子精神可用虚笔,点到即止,不必太具体太详尽,古人称为"熟事虚用"。
又如写抢险救灾舍身救人,可从另一个角度来处理,如写一少女因救火受伤被送进医院抢救,记者们拧下了笔帽,摄影师调好了镜头,准备记录下英雄苏醒后的第一句豪言壮语,可是,少女醒来后的第一句话却是:"镜子,我要照镜子!"出人意表的话语中透出的正是少女的爱美之心,其金子般的爱心不是一目了然吗?
有不少学生叹息说:“我缺乏生活经历,没东西可写。”其实,处处留心皆学问,平凡而普通的生活中颇多耐人寻味的故事,更具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浪漫情趣,正如作家周立波所说:“举凡国际国内大事,社会家庭的细故,掀天之浪,一物之微,自己的一段经历,一丝感触,一撮悲欢,一星冥想,往日的凄惶,今朝的欢乐,都可以移于纸上,贡献读者。”
(二)堆砌材料,倚多为胜
中学生作文常易走极端,一方面材料泛泛,另一方面却以为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古今中外罗列殆尽,或不厌其烦娓娓道来,有头有尾,情节完整,宛然一篇叙事文章。有的同学为了增加现实感和真实性,喜欢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详加描述,以至在仅要求八百多字的篇幅中占了三四百字之多,那么留给议论分析的余地能有多少呢?其实这就是滥用材料,事倍功半。应该说,议论文的材料仅为论点的支撑,只须概括叙述,详略适宜。清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曾言及:“用典如陈设古玩,各有攸宜,或宜堂,或宜室,或宜书舍,或宜山斋,竟有明窗净几,以绝无一物为佳者。”随园先生主张依据材料本身的特点、性质和文体要求,将材料放妥,或多或少甚至干脆不用,讲究的是一个“度”。细细咀嚼,对我们写作启发很大。
(三)原地画圆,就事论事
这在供材料作文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如根据提供的材料在简短的评议之后推出论点,然后却又以该材料作为论点赖以依靠的证据,步入了一个“这只鸡下了这个蛋,而这个蛋是这只鸡下的”怪圈之中,行文缺乏纵深,也因其面的狭窄而让人难以信服。当然,供材料议论文的观点和材料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必然联系,以该材料为论据未尝不可,但是必须注意的是这个材料仅作为一般的补充论据而不能作为重点甚至唯一材料。
应该说供材料作文有了一个提炼论点引发议论的触发点,使立论言之有据,议有源头,其一般的论证结构可遵循下列五步法:引述材料→提炼观点→议论发挥→联系实际→总结归纳,其中问题较突出的就是“联”。当然,引述的简明,提炼的准确,议论的深刻,总结的有力是议论文写作成功的关键因素,但就本文的分析角度来说,对材料缺乏必要的纵深挖掘、横向拓展实在是作文大忌。
鉴于以上分析,在引导学生写作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思路要活。不能满足于课本内容,应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在老师指导下有选择性地阅读名作,老师也应经常介绍一些典型并易为学生接受的佳作范文,并作相应的笔记摘抄,分门别类,定期整理。对此,吴晗曾坦率地说过:“我的方法说穿了很平常,除了多读之外,便是多抄,平时读书把自己认为有用的材料抄写下来,记上书名、作者和篇名,把性质相同的放在一起,年月久了,积累的材料多了,再以此为起点,有意识地有系统地读一些有关联的书籍,搜集一些未见的材料,再经过组织、综合、分析、研究,写成一篇文章。如此而已,并没有什么奥秘。”茅盾先生说的更幽默:“采集之时,贪多务得,要跟奸商一般,只消风闻得何处有门路、有货,便千方百计钻挖,弄到手方肯死心,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是可称为货的,不厌其多。”只有勤心积累,才不致“书到用时方恨少”。
其二,大胆取舍,敢于忍痛割爱。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一般地说观点明确后筛选材料贵以精当,只要能使论点成立便是好材料,在保证有必不可少的论据之后就应割舍多余材料。何况还可挖掘寻常材料的新异之处,从别人没有涉及的角度发人所未发,独辟蹊径。
其三,多写多练,勤于思考,善于比较。这才最关键的,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强化写作训练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必由之路,除此别无捷径可言。
二、指导学生进行作文材料的积累和运用
(一)指导学生分系列积累材料:
1、人物系列
(1)名人系列,有中国古代名人系列(苏轼、陶渊明、司马迁等),现当代名人系列(毛泽东、邓小平、比尔·盖茨、斯蒂芬·霍金等)。
(2)文学形象系列,诸葛亮、林黛玉、阿Q、堂•吉诃德、桑提亚哥、哈利波特等。
以上两个系列的人物或是显示生活中,或是文学作品中,他们都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他们传奇性的一生中供学生选用的切入点很多。要求学生在每个系列中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又比较熟悉的三个人物进行积累,要求搜集有关他的生平经历、后人(今人)评价等资料,另外还要搜集历年高考作文中引用此人物的范文,体会如何在作文中引用这个人物的材料。(见附录一)
(3)“感动中国”人物系列(2002—2007年)。感动中国的人物来自于社会的各个层次,涵盖各种身份职业,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应该说是一些非常鲜活又非常好用的材料。我们要求学生搜集历年“感动中国”人物的人物事迹、颁奖词。这些颁奖词的语言还非常的优美,有感染力,甚至可以指导学生模仿学习。
2、课文系列,主要是必背古诗文篇目中材料的整理。课文其实是储存写作材料的一个宝库。而必背古诗文同学们又非常熟悉,运用起来应该是得心应手的。可以引导学生对其中典型的篇目进行思考和整理,如表现忧国忧民、爱国情怀的有《离骚》(屈原)、《过零丁洋》(文天祥)《出师表》(诸葛亮)等,《春望》(杜甫)《登高》(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岳阳楼记》(范仲淹)等,表现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的有《论语六则》《荀子·劝学》韩愈《师说》等。
3、传统文化系列,主要指导学生搜集了中国传统节日的资料(节日的来历、有关、传说、风俗、诗词等),希望以此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升学生作文的文化品位。(见附录二)
4、新闻系列,包括2007年“十大”国际新闻事件、2007年“十大”国内新闻事件、2007年华人“十大”新闻事件。这个系列的材料积累主要是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注社会现实生活,作文时把眼界放宽一点,胸襟开阔一点,思考更深入一点。
(二)指导用材料的方法
1、明确选用材料的原则:鲜活、适用、好用。“鲜活”是指尽量引用现当代的人物材料、新近发生的事件材料,尽量不要在“故纸堆”中翻材料,能用比尔·盖茨就尽量不用居里夫人,能用霍英东就尽量不用苏轼、司马迁。“适用”是既是指材料要有典型性,对文章的中心来说是适用的;也指从学生个人来说,他对这个材料非常感兴趣,非常熟悉,用起来也就当然得心应手,比如理科的学生爱用比尔·盖茨,文科生爱用季羡林,男同学可能爱用刘翔、姚明等。“好用”是指一些“万金油”式的材料,它可能很陈旧,可能你并不太感兴趣,但是它可切入的点非常多,非常好用,很有必要储存一些,以备随时调用。
2、作文中运用材料的两种基本方式:平列式、详略式。平列式是指文章中引用3-4个材料,每个材料篇幅相近,平均用力,共同指向一个中心;详略式是指文章中重点引用一个材料,这个材料详写,而略带提到其它材料。(例文见附录三)
3、例前有引入,例后有分析(点破)。使用材料切忌堆砌材料,以摆事实代替讲道理。简单地罗列堆砌材料,很有可能与论点脱节,从而难以起到“据”的作用。应该要求学生运用材料时要注意例前有引入,例后有分析,而且注意在分析时要点破中心。(例文见附录四)
(三)“材料的使用”作文训练系列示例
1、传统文化系列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
请从下列传统节日中任选一个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
传统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
要求:主题自定,题目自拟,体裁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2、人物系列一
请从下列人名中任选一个填到空缺处,以“ ,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主题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人物:苏轼、陶渊明、司马迁、毛泽东、邓小平、比尔·盖茨、斯蒂芬·霍金、
文学形象:诸葛亮、林黛玉、阿Q、堂•吉诃德、桑提亚哥、哈利波特
3、人物系列二
万物在传递中绵延不已,人类在传递中生生不息。技艺、经验可以传递,思想、感情可以传递……
请以“传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文章所选材料必须来源于2002—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资料。
总之,通过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材料,希望我们的作文写作能够做到更有效。这不仅仅是有助于学生写好一篇作文,考好一场试,更有助于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多方面地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