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高中研训
“政治课”应改名为“人文社科基础”
阅读次数:[]次
【编者按】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谈到了青年价值观对祖国未来的重要作用。北京大学教授陈晓明借此机会,联系到前两年在北京政协会议上连续两年提交的关于大中小学政治课改名的提案一直未果,特发来以下文章,探讨政治课改名为人文社科基础的可行性。
作者: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批评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谈到青年的价值观时指出:“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总书记还以日常生活的事例生动说明这个道理: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总书记一番话促使我们去反思青年价值观形成和建构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
我以为,今天我们正是要着手反省作为青年价值观教育的首要环节的大中小学的政治课问题。这里并不讨论政治课改革的问题,因为这么多年政治课的改革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相当的成绩,我也不可能在一则短文里提出进一步改革的方案,我只提出一个非常容易操作的问题,即:给政治课改名,把大中小学的政治课改名为“人文社科基础”。
这一改有百利而无一弊,这一改很多难题都迎刃而解了。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五四讲话”的精神,按我个人初步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成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前者过去在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说得较多,后者则是近年得到重视,而习总书记的讲话则最为鲜明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核心价值观建构中作用。他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很显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如何通过大中小学的政治课来体现,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如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中,大中小学的政治课起不到有效的作用,那么,这样的政治课是不合格的。
因为它占据了大量的课时,占用了青少年求学的黄金时代的大量学习时间,如果起不到有效的作用,甚至相反的作用,那么中国社会的核心的价值观的建设就成了一句空话。
尽管说,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可以通过文史课程的学习,也可以通过课余时间阅读,可以通过社会活动,可以通过家庭和师友的言传身教和社会实践等途径来完成,但是,大中小学的政治课理应担当更重要的角色,提供更重要的学习平台。
目前在大中小学教育中政治课占据相当大比重,普通大学通常占据12个必修学分,这相当于三门专业必修课的学分。中学的课程则更繁重,每周至少二个课时。从初中一直到高中毕业会考,直至高考,“政治”这门课程都是重要的科目。
以至于到了大学、考研都要考政治,甚至到了博士阶段,还要上政治课。这些政治课内容,从中学延续到大学,内容没有太多变化,略为加大份量和难度而已,不断重复也导致学生疲倦。
因为长期形成的政治课的概念化和说教特点,从中学阶段开始,学生普遍对这门课程不感兴趣。
中学阶段青少年正在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却要面对说教,特别是“政治说教”,他们显然十分反感,学习积极性不高,实在是因为要考试不得不学。
在学生看来,“政治课”并没有形成有效知识,只是一种说教形式。这就一点而言,几乎是普遍的常识。老师教学吃力,学生学起来费力。
实际上,经历过多次教改,现有的政治课内容十分多样,有关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只是占据有限的内容。
政治课实际上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中共党史,更大量的比重包括普通哲学、经济学常识、法律常识、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逻辑学、美学、时事政治等内容,严格地说,它并不是“政治”这个概念可以完全涵盖的。
更加准确地说,这门课程应该称做“人文社科基础”更为恰当。既然如此,学生反感叫做“政治课”,而实际上也并不是在做政治说教,叫做政治课实际上让那些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的教育和传播担当了政治名分,让学生以为是政治说教,而产生潜在的接受抵触情绪。
中学的政治课在把无比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狭窄化,例如哲学知识就剩下“马哲”,以至于中国的中学生都知道德国有一个伟大的马克思,却不知道中国历史上除了孔子之外还有哪位哲学家思想家,更遑论德国还有也很伟大的康德、黑格尔。
我听有位学生说,他进了大学跑到哲学系听课,才知道原来有那么多哲学,而且还很有意思。要知道哲学有这么多的东西,他可能会选报哲学专业。
众所周知,现在中学生报考哲学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少,哲学系想录取第一志愿的学生少之又少。一个民族已经少有人对哲学感兴趣,这对一个民族的文化建设难道还不堪忧吗?
形成这种情况无疑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中学的“政治课”给哲学造成何种印象,也难辞其咎。
因此,本人以为这门“政治课”改名为“人文社科基础”也名副其实,也让政治课老师好讲授,学生接受起来也不至于存在普遍的厌倦逆反心理。
到了大学和研究阶段,更应该叫“人文社科基础”,考研究生,或者在博士生阶段,学习“人文社科基础”并没有什么不应该。而叫做“政治课”实在是让学生觉得是在对他们进行重复的政治训导。
这样的改动,只是改一个名称,至于其中的内容并不需要做大的调整,或许可以做一部分调整。更丰富多样的文史哲经法等知识,以及传统文化经典典籍等,可以使那12个必修学分不至于流于表面形式,不至于空洞化,不至于自欺欺人。
大学和中学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也可更充分地融入其中,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有一个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基础。本人和不少政治课任老师和中学生、大学生交换过意见,得到相当广泛的认同。
今天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大力倡导以人为本,教育也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们教育应该更加靠近知识本性、符合21世纪的教育理念来设置课程。如果我们把本来是“人文社科基础”生硬地命名为“政治”,把那些理应伴随青年成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硬讲成概念化的说教般的“政治”,显然是违背教育的基本精神的。
今天,中国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文化自信和价值观的建设,如果不从最基本、最基础的教育抓起,其他做法必然事倍功半。在这个全国人民都有目共瞩的事情上都不能实事求是,我们还谈什么实事求是呢?
如此简单的改动,会减少巨大的教育心理成本,也使中国的教育观念不至于还停留于几十年前说教。教育和课改与时俱进,才能开创中国教育的新局面。才有利于人文文化的深入学习,有利于人文素质的全面教育,才真正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因为此一问题牵涉到广大的青少年对人文社科知识学习的兴趣,牵涉到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和构建核心价值观,本人多年来曾多次以提案的方式向有关部门提交过,但都难以解决,故而本人斗胆写下此设想,以就教于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