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高中研训
“言文并重,活实相生”应成为文言文高效课堂建设的标准
阅读次数:[]次
“言文并重,活实相生”应成为文言文高效课堂建设的标准
——文言文高效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 雷蓓蕾
俄国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这样说道:“一个民族把自己的全部精神生活痕迹都珍藏在民族语言里。”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的精粹与密码都沉淀隐藏在一篇篇穿越时空而来的文言文作品当中,有论者认为:“不学文言文,我们将找不到回家的路。”我们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肩负了这样的责任,而文言文教学之痛似乎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顽症。
对文言文教学中“文”“言”的关系处理问题,因人因时,呈现出不同的教学主张。重“文”者认为,传统的文言教学只是对字词句和语法修辞的讲解,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厌烦,是谓低效劳动,所以应该重视对“文”的教学。重“言”者认为,不少教师凭自己对新课程的理解,对文言文章进行“精彩”演绎,又是探究又是拓展,课堂气氛热热闹闹,但却丢掉了文言文教学的根基,可算得是“快乐死亡”。二者孰对孰错,孰是孰非,不一而足。
笔者欲就本校开展的“一人一课”活动中的一次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案例分析,谈谈对文言文高效课堂建设的认识和看法。
本校张老师执教《陈情表》,确立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能力】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2.赏析本文文思缜、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过程与方法】1.以诵读、点拨为主,辅以讨论和练习。2.自主梳理,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2.体会作者的至孝深情,懂得感恩。
在一课时的课时安排下,这样的目标定位是饱满的,这样的课堂设计必然高效。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环节【问一问 说一说】问题:通过《导学案》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与困惑是什么?
第二环节【比一比 测一测】字词梳理:梳理重要文言字、词、句的意义和用法。检查《导学案》落实情况。
第三环节【理一理 析一析】情感梳理:梳理课文内容,分析李密在《陈情表》中陈述了哪几种情?
第四环节【读一读 品一品】语言品味:体会文中哪些语言最能打动你?(读 — 译 — 品)
第五环节【探一探 议一议】课堂探究: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第六环节【写一写 练一练】动笔实践:仿照《陈情表》中让你动情的句子,结合自身生活实际,写一段话抒发感动之情。
反观张弦老师的这堂公开课,笔者认为,该课能贯彻落实“言文并重、活实互生”的思想,以导学案模式设计教学,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导学案、课上用检查形式落实字词、探究方式挖掘文本情味的流程实施教学。课堂说――测――读――品――议――结――写环节清晰紧凑,学生的积极参与、活动充分,检测环节兴趣高涨、情绪饱满,读品环节情感投入、颇有情味,探究环节思考多角度、发言精彩,充分展示了我校高效课堂的成果,体现了我校学生的高水平高素质。该课堂不愧为一堂优质高效的文言文教学课堂。
具体心得如下:
一、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文言文高效教学一定要充分体现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全面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努力促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融合,以此实现“活实相生”的追求。
也就是说,在文言文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古汉语句语法知识,使学生具有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大纲》)的能力;又要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赏析文章,品评人物,掌握篇章结构和写作技法,使学生具有“整体把握阅读材料,具有文学鉴赏(《大纲》)的能力。还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件的精神品格”(《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促进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文言文高效教学中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应该有:字词检测、诵读品味、鉴赏探究。
关于字词检测。落实文言字词,疏通文言文意,学生可以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凭借旧有的文言知识,课本中的注释,手头的工具书,以及同学间的相互探究合作,疏通文意的80%左右,课堂须做的是把其余的解决不了的疑难收集整理,分类后为学生讲实、讲透、讲清、讲明即可。所以,课前自主学习,配发相关导学案,课堂精心设计字词检测题,就可以实现课堂“言”教的高效,落实好字词句意的疏通整理。
关于诵读品味。学习文言文,诵读必不可少。诵读可以有三重境界:一、疏通读。达到“文从字顺,自然上口”。二、理解读。宋代朱熹云:“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而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三、欣赏读。“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读书作文谱》清·唐彪)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经典名篇,通过对课文的反复诵读,让品读境界逐步升级,体味文章运用语言文字的妙处,尤其是对那些富于情韵、语言优美,琅琅上口之作,或朗读、或吟诵、或背诵,可以从中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其高雅气质,实现从“言”到“文”的能力升级。
关于鉴赏探究。鉴赏文言文作品的思想情感应是对“文”的能力追求。这一环节要立足文本,精心设计,条理有序,梯度合理;戒空戒浮,戒虚戒滥。能从学生实际出发,营造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发观、探究、解决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互动”的教学氛围,让课堂激发出生命的活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关注四个字:炼、写、悟、联。
(1)炼。即教师在鉴赏文本时应立足文本,精心提炼,提纲挈领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对文章有拨云化雾见青天之感,能深入文章之髓。达到对“文”的深度赏析。
(2)写。这是把文言文上“活”的重要一环。写在文言文教学中有以下几种形式:①改写,《孔雀东南飞》中改写结尾,体味原作“化鸟”笔法之妙。《静女》改写为现代诗。②仿写,学习《陈情表》后,仿写体会生活中的感人亲情片段。③编写课本剧,如《鸿门宴》。④写对联,如《琵琶行》。
(3)悟。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教材的理解层面上,还应善于打通古今,用现代观念来理解把握作品内容,汲取古人的智慧和精神,这是把文言文上“活”的突破口。
(4)联。这是利用拓展之法把课文读厚之法。以此来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实现课堂求“活”。比如①联系课本,如学了《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太后》、《忌讽齐正纳谏》后可以前后联系说说说服他人的成功秘诀。②联系史料,如学《陈情表》可联系史料、补充史事,更全面认识和评价李密的情感。③联系相关作品,如学了《项脊轩志》可联系袁枚的《祭妹文》、苏轼的《江城子》感受古人思人之作的手法。
总之,高效的文言文课堂要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要“言文并重、活实相生”。这样的标准应该成为文言文高效课堂建设的标准。算是这堂文言文公开课后的一点心得和体会,求教于大方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