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高中研训
高考政治热3:如何走出“倒奶杀牛”怪圈?
阅读次数:[]次

    来源:荆楚网2015年1月7日

     从去年2月份开始,生鲜乳价格连续10个月下跌,同比下降6.1%。农民一万六七买的牛,现在六千块就卖。奶牛怀孕9个月,从小牛到能出奶又需要2年,所以农户们挥泪杀掉怀孕的牛。鲜奶滞销,奶农们只好把小区里每天产的5吨牛奶往下水道里排放。

  对于奶农们来说,“倒奶杀牛”并不陌生,差不多隔两年就会出现一次。虽然国家出台了很多保护政策,但始终未能避免事实上的“倒奶杀牛”周期怪圈的形成。
  “买的没有卖的精”,这是多数行业的潜规则,但对于奶农而言,他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则是 “卖奶的永远没有买奶的精”。因为奶农处于乳业链的最下端,他们不管是与奶站打交道,还是与乳制品企业打交道,他们始终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奶农不享有任何的定价权和讨价还价权,鲜奶价格的高低完全由强势的资本说了算,资本与奶农争利格局非常明显,尤其是一些乳制品企业建立事实上的价格攻守联盟,默契的按地区垄断鲜奶收购市场。另一方面,奶农作为散户,乳制品企业作为大资本,在市场信息的掌握方面,奶农永远赶不上乳制品企业,使得乳制品企业往往利用掌握的市场信息降低鲜奶收购价,确保自身利润。
  
    因此,要走出“倒奶杀牛”怪圈,首先,必须建立起乳业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不能把乳业的风险让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为薄弱的奶农独自承担。一方面,建立奶农入股机制,推动奶农入股奶站和乳制品企业,让小奶农与奶站、牧场和乳制品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让经济实力雄厚的乳制品企业分担乳业的风险,降低奶农的市场损失。另一方面,政府推动建立乳制品价格定价机制、价格协调机制,强化奶农话语权,避免乳制品企业“一言堂”,防止乳制品企业以价格优势损害奶农利益。其次,政府应当通过政策补贴、技术支持和设备扶持,稳定养殖队伍,逐步建立现代化、规模化的专业奶农,减少养殖散户。再者,政府强化市场信息传递,及时将乳业市场信息传递给奶农,防止奶农盲目养殖,避免产能过剩局面发生。  
相关资料下载:  双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