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高中研训
高中专题(三)
阅读次数:[]次
 

2014届东中高三二轮复习专题

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之前的贸易

 

特点

•    1)欧亚之间没有直接贸易,中有阿拉伯人、奥斯曼土耳其人的阻隔,欧洲受很大盘剥;

•    2)贸易的主动权掌握在东方,欧洲相对被动;

•    3)地中海是贸易中心之一;

•    4)贸易的地域范围限于欧亚,是一种区域性贸易,不是全球性贸易;

•    5)贸易的品种以各地特产为主。

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是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广义上指世界范围内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狭义上指国际商品交易的场所或领域。新航路开辟前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已开始发展。新航路开辟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地理条件。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密切了国际交流(为推动国际交流提供了技术和经济条件),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殖民体系的确立成为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保障。

一、概念

•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

•    资本主义国家体系

资本主义国家体系

•    1581年尼德兰革命

•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

•    1789年法国大革命

•    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

•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    1870年意大利统一运动

•    1871年德意志王朝战争与统一运动

二、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阶段

•    第一阶段:从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是世界市场的萌芽时期,此间起决定作用的是新航路的开辟以及西方殖民者的早期殖民活动。原先仅局限于地中海、波罗的海的贸易,后来扩展到了大西洋沿岸。随着西方殖民者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欧洲、亚洲、美洲、非洲逐渐联系在一起。

 

 

第二阶段: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时期。此间具有决定作用的是工业革命。海外市场的扩大,商品需求的激增,提出了变革生产技术的要求,于是发生了工业革命。而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开展及向其他国家的扩展,提高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资本主义各国为夺取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世界,把亚非拉地区的许多国家强行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由于当时资本主义工业化尚处于早期阶段,世界还未被瓜分完毕,所以世界市场只是初步形成。

 

 

•    第三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是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时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列强加紧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掀起一股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世界市场最终确立。资本输出成为这一时期殖民扩张的主要特征。

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阶段特征

•    (一)15-18世纪

•    世纪市场因新航路开辟打破世界相对隔绝出现雏形,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得以拓展;

•    贸易的商品除了各种物产,还有大量的金银(贵金属)、黑奴;

•    世界性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向大西洋沿岸转移,主要以三角贸易实现的;

•    欧洲成为贸易的核心,中心国家主要是地处大西洋沿岸的西葡英法荷

•    组织贸易活动主要是拥有特许权的私人贸易公司,通过劫夺与欺诈贸易结合,带有血腥色彩。

•    世界贸易增长迅猛,推动了交易所、股票、银行、保险等市场扩展的制度性保障开始建立起来

•    主流的经济政策与思想为重商主义

 

•    (二)十九世纪

•    世界市场对于中国是被迫卷入的,给中国带来了破坏与建设两方面的影响。

•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西方国家采用武力发动鸦片与二次鸦片战争,破坏中国主权,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民族灾难与屈辱。

•    世界市场形成让中国门户大开,关税不能自主,白银大量外流,银贵钱贱,中国经济遭掠夺。同时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传统自然经济受冲击,小农纷纷破产,中国成为西方国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中国日益成为西方经济附庸。呈现日益半殖民地色彩。

•    世界市场客观上让中国接触到西方先进技术与先进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刺激了中国洋务企业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与发展,带动了中国工业化进程。

•    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认识到本国落后,开始放弃盲目自骄自大,天朝上国心态,萌发了学习西方促中国富强的新思想。

•    总之,卷入世界市场一方面使中国融入世界,有利于中国近代化与追赶时代潮流,客观上带到中国社会进步。但世界市场之于中国是在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下更多是民族感受灾难,是文明下的野蛮。

 

•    (三)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

•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列强掀起瓜分狂潮,世界市场快速发展,最终形成;

•    因垄断盛行,世界市场由原来商品销售为主发展到兼有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这两个新内容;

•    组织贸易的多为股份制公司、大财团、大企业 (垄断和垄断组织)

•    世界有多个贸易中心(太平洋沿岸、非洲西海岸、亚洲中国东南沿海、北美东海岸等);

•    国际贸易条约和最惠国原则广为盛行

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原因

•    1)资本主义的扩张性与开放性是决定因素。资本主义发展要求以全世界为其活动舞台,对外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对外输出资本,推动了殖民活动最终将世界瓜分完毕;

•    2)几次工业革命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提高为世界市场提供物质基础;

•    3)现代 交通与通讯技术,如铁路、轮船、电报等使远程运输和商业信息的传播交流更广泛、安全、便捷;

•    4)世界范围内社会分工不断发展,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和互补性增强 

•    5)人们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

五、如何理解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    1.工业革命用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空前发展,为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和商品销售的需要,列强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扩张,使世界上绝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    2.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各行业间和各国间生产的互补性,使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分工也更具体,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

 

•    3.工业革命为推动国际交流提供了技术和经济条件。它促进了国际间人口和资金的流动,引起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联结世界的经济纽带逐渐形成。

 

•    4.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殖民体系的确立成为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保障。

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基本途径

•    殖民扩张与殖民掠夺

七、影响

•    (1)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使当时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国际化,结束了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存在的孤立、闭塞的陈旧经济体系,促进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

•    (2)从文明演进角度看,在客观上向世界传播了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结束了人类在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狭隘性,开始向现代文明转化。

•    (3)从道德角度看,世界市场是西方列强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宰割、奴役的产物,不仅使亚非拉国家遭受不等价交换的剥削,而且把它们变成了发达国家的经济附庸。

 

思维拓展训练

1、下列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图示,正确的是(  A  )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是( D )

•    A.新航路开辟     B.工业革命    C.先进交通工具的发明      D.殖民扩张与掠夺

 

3、下列最能反映世界市场形成的是( D )

A.亚、非、拉美地区成为西方国家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B.东西方国家间经济差距的扩大

C.西方国家与亚、非、拉美地区国家之间的贸易扩大

D.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出现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明中后期,徽州贾人几遍天下不知贸迁而贫困者受到鄙视。福建各地出产的绸、纱绢、铁、纸张、糖及荔枝,柑橘,”下吴越如流水。景德镇的陶瓷、湖州的丝绵、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金箔及胭脂,行销日本,以至于有大抵日本所须,皆产自中国之说。明后期付元初在论开洋禁书中说:西洋(今泰国、柬埔寨等地)的苏木、胡椒、犀角、象牙,皆中国所需要;占有吕宋(今菲律宾)的葡萄牙、西班牙人,好中国绫缎杂缯,潮州丝在原产地一斤值白银一两,运送其地则得价二倍。直至十九世纪初,中国手工品在东南亚与东亚地区都保持其影响力。

            摘编自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中后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8分)

 

1)特点:国内市场区域特征明显;海外市场拓展;对外贸易出超。

影响:冲突贱商传统;倭寇、洋禁与海外贸易发展冲突;白银流入与货币化

 

 

材料二: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来往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替代了。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2)根据上述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世界市场格局的主要变化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12分)

 

2)变化:多中心的区域市场向世界市场转变;工业产品成为世界市场的主导。

影响:促进传统经济趋于破产,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转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成为世界市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半殖民地化。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村料一:1815年,英国土地贵族控制的议会颁行谷物法,规定只有在小麦价格超过每夸特(计量单位)80先令(货币单位)时,才准许进口谷物。而因为麦价很少高过80先令,一般都在5060先令之间,所以谷物法一直是起作用的。

                    ――据夏炎德欧美经济史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英国政府颁布谷物法的原因 。反映英国推行什么经济政策?

 

1)保护土地贵族的利益;保护国内市场

反映了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材料二:英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保护性的重商主义政策,从17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实行的航海条例1815年颁行的谷物法都体现了这一政策。但到19世纪前半期,强大的英国工业已经不再需要国家来保护了,相反地,这个政策只能阻碍商品的自由流通,因而不利于英国工业的发展。1832年议会改革后,上台掌权的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们便开始了争取废除一系列重商主义法律的斗争,到1864年终于迫使议会废除了谷物法航海条例)也在1849年被取消了。在1846-1849年间,议会又取消了200多种左右的商品进口税。

 2)从材料二看,谷物法的废除表明英国经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9分)

 

2)变化:从重商主义政策发展到自由贸易政策。 原因:谷物法阻碍了商品流通,不利于工业的发展;已经完成工业革命,英国拥有世界最强的经济实力和经济竞争力;工业资产阶级掌权

 

注:从以下材料思考还有哪些因素导致谷物法被废除?

1760-1769年间棉纺织品只占英国出口总额的2%,而到1800—1809年间就已上升到39%,1830-1839年间为72%.

1845年夏秋多雨及爱尔兰土豆歉收。

 

 

废除谷物法是为了换取别国对英国工业品更大程度的开放;

气候恶化及农业歉收是直接原因

 

材料三:谷物法废除后,外国农产品大量涌入英国市场,使英国农场主受到外国畜力、水力或蒸汽为动力的各种农业机器陆续出现,并开始使用化学肥料,在推广优良畜种、增加程植品种、改进排水方法等方面也都有进展。1850-1870年间,英国农业产量增加一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谷物法废除后英国农业发展的原因。(3分)

 

3)积极应对国际竞争;建立资产阶级大农场;改进农业生产技术。

 

材料三:谷物法废除后,外国农产品大量涌入英国市场,使英国农场主受到外国畜力、水力或蒸汽为动力的各种农业机器陆续出现,并开始使用化学肥料,在推广优良畜种、增加程植品种、改进排水方法等方面也都有进展。1850-1870年间,英国农业产量增加一倍。 -据刘淑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近现代经济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谷物法废除后英国农业发展的原因。(3分)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后,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英国工业实力居世界实力第一,是世界市场的核心,是世界的工厂;

世界市场的商品品种主要为纺织、机械等工业制成品与原料,广大的落后亚非拉国家处于经济附庸地位;

组织贸易的私人垄断公司被大量的工厂、企业取代

随着自由主义盛行,各地已越来越按同一市场机制运行

 
随着自由主义盛行,各地已越来越按同一市场机制运行

 

相关资料下载:世界市场  双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