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高中研训
高中专题(四)
阅读次数:[]次
专题  近代以来的中国与世界
华师一附中高三历史备课组
西方汉学家评价1792年马戛尔尼来华是:“两个世界的碰撞”。而在百年后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百年来的沧桑,是什么让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从一个唯我独尊的“天朝上国”开始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世界万国,并且积极主动的融入世界的怀抱,共同创造人类文明进步的梦想。1861年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当时的清政府极不情愿,甚至泪水涟涟,在我们今人看起来习以为常外国在华派驻使节和建立领事馆,为何在一百年多年前是中国难以接受的要求,其间到底折射出古代中国到近代中国转型中多少的无奈与阵痛。在高考中渗透中外关系史的教学,可以从全球视野深入考察近百年来中国的历史与变迁,从中可以得到一些规律性的认识。
一、选题缘起:
一部中国近代现代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研究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发展演变的历史。在了解了漫长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明之后,我们着重要了解近现代以来的中国是如何在与世界的互动中重新寻找定位自我的地位。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随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确立,在秦汉时代就初步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雏形,经过两千年的历史发展,至清代中华民族整体已基本确立。由于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还没有遇到来自东亚大地以外足以危及中华民族生存的外部力量的强大挑战,因此不存在与外部势力发生激烈的冲突与对抗,从而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无法彰显。加之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推行民族区分政策,以及中国内部客观上存在着民族之间的差异特点,这很容易把人们的视线始终吸引在中国内部各民族间的歧视、隔阂以及冲突上,从而忽视了中华民族整体的共性。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在外患日重的情势面前,中国各族人民也开始转入自觉地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过程中,同时也意味着民族意识已进入到自觉的历史阶段。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出现是与世界观念、主权意识的产生和华夏中心观的破灭紧紧联系在一起。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政策的演变也呈现出自身的特点。二战后国际形势和中国革命历程决定了对意识形态的倚重,随着我国外交理念的日趋成熟 ,最终实现了从意识形态到国家利益的转变;与意识形态相联系,中国外交一直注重政治利益而忽视经济利益,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强调经济利益,把国家安全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中国外交对国际法的影响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单向努力到良性互动的过程。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中关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描述,绝大多数的事件都与外部世界对中国的影响有关,诸如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等等直接表现为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武装入侵,而太平天国运动是当时的中国对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义和团运动“灭洋”的熊熊怒焰燃烧了北中国大地、辛亥革命发生在中外反动势力汇流的大背景下,国民革命喊出了“打到列强除军阀”的口号,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重要阶段、而中共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直接将反帝作为其革命的主要对象。而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受制于西方列强的排挤与控制,在思想文化上,“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线索。建国以来,为营造良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环境,中国政府提出了“一边倒”的方针,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席日内瓦会议与万隆会议,热火朝天的“一五计划”的建设深深打上苏联模式的烙印,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也是中国政府试图赶超先进国家,摆脱贫穷状态的艰苦探索,及至文革之后,改革开放时期,中国逐渐融入经济全球化和潮流中,接受了西方发达国家百年来制定出的已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规则制度,中国努力实现着从世界体系的对立者成为世界体系坚定的维护者形象的转变,努力树立其成为世界上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在建国以来的科技文化教育上,也反映出中国为赶超世界,而作出的诸如“两弹一星”的决策,“863计划”、“三个面向”等决策。纵观百年来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国从百年前的“天朝大国”到如今的务实外交,一步步的变迁折射出中华文明的传承、嬗变与更新。
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无论是全国新课标卷,还是各省试卷,从中外关系的角度命制近现代中国史的题目有很多,因此,在复习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时候,应在此问题上进行细致的阐释。讲述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与世界这一专题时,应关照到中外之间的互动是如何影响到中国的发展变迁。
二.知识整合:
1.知识体系:
(一)1949年以前:
第一阶段:1840年之前:中国就是世界
中国的角色定位
19世纪之前的中国没有“世界”概念,只有“天下”观念,将全部人类世界当成一体,中国皇帝是天下共主,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周边及西方诸国都是夷狄蛮戎。
中外关系
西方要求通商,中国依然闭关锁国,西方认为在中国遭到不平等待遇。
影响此时中国角色定位的内外因素
①自古以来相对隔绝的地理使中西在政治、经济、社会、思想诸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②中国是农业国,自然经济,无须对外贸易,朝贡体制的影响
③西方虽崛起,但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内部动荡,无暇顾及亚洲,同时,工业革命之前的西方对于扩大海外市场并不十分迫切
 
第二阶段:1840-1860年:中国平行于世界
中国的角色定位
看到了西方国家的“船坚炮利”,不是一般的“夷狄蛮戎”;但依然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西方“不服王化”,不影响中国东亚老大的地位
中外关系
西方对中国看法一落千丈,从尊敬到蔑视;清政府中依然没有专门处理外交事务的机构,不能容忍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拒绝西方修约要求
影响此时中国角色定位的内外因素
①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西方条约体制形成;
②西方认为基督教国家是文明世界,非基督教国家(如中国)野蛮残暴;
③工业革命后的西方实力大增,全球扩张;
④清政府缺乏足够的反思和变革动力。
 
第三阶段:1860-1895年:中国与世界的合作与竞争
中国的角色定位
中国开始认识到处于“变局”,开始承认西方技术的强大,但在制度和文化层面上,中国政府依然认为优越于西方
 
中外关系
中国与西方处于一种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
合作表现在:①严格遵守条约;②学习和运用国际法;③尽量采用和平方式来处理国际争端。在委曲求全中也取得一定的外交胜利。
竞争表现在:洋务运动
影响此时中国角色定位的内外因素
①世界数强并立,清政府可以“以夷制夷”
②列强面对欧洲内部新一轮动荡(民主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三大潮流),暂时不想扩大在华利益
③清政府部分实力派官员思想的巨大变化。
 
第四阶段:1895-1911年:中国被推到世界体系的底层
中国的角色定位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中国认识到自己已极其落后,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从技术到制度层面上,戊戌变法要求建立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结束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制。
 
中外关系
(1)西方列强由19世纪末的“瓜分中国”到20世纪初的“保全中国”
(2)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3)这一时期,中西交流大大加深。
①西方政治学说及民主自由思想在华广为传播
②留学海外蔚然成风。(留日为主)
影响此时中国角色定位的内外因素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西方优势地位完全确立。
②特别是日本崛起、中国战败使中国的民族意识空前高涨,引发中国内政的剧变。
③20世纪初清政府迟缓的制度变革反而激发更大的革命浪潮。
 
第五阶段:1912-1949年:中国与动荡的世界共沉浮
中国的角色定位
这一时期,中国始终游离于世界体系的边缘,既未融入也不抗拒。中国对世界的认识始终处于失望与希望交替并存的状态。(以世界对中国的态度为转移),其中,全盘西化、以俄为师、回归传统等各种思想并存发展。
中外关系
①欧洲开始衰落,美、苏、日对华影响力最大
②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旨在灭亡中国
③因美国实力最强,侵华手段较隐蔽,获得中国政府的好感与依靠。
④中苏关系因意识形态不同及国家利益各有考虑而不断发生变化。
影响此时中国角色定位的内外因素
①世界体系的不稳定:欧美维持与德意日冲破
②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的完全形成。
③中国国内国共两党都有自己明确的发展规划和对外政策,其斗争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国的发展及与世界体系的关系。
 
(二)1949年以来:
第六阶段:1949-1978年:中国与体系的对立和冲突
中国的角色定位
中国将自己视为一个具备超越现代世界潜力的国家和继苏联之后世界革命的中心。一方面,中国必须抢先建成共产主义,尽快赶英超美,让全世界都感受到中国道路的优越性。另一方面,中国要“解放全人类”。
中外关系
①“一边倒”:全面照搬苏联模式。中苏关系破裂后,中国对外政策上的“一边倒”结束了,但内部建设上“一边倒”变本加厉。
②致力于改造近代以来以西方为主导建立的世界体系。
③一开始交好苏联对抗美国,继而反帝反修,四面树敌,企图成为与美国对立的一“极”
影响此时中国角色定位的内外因素
①受美苏两极格局的制约。
②中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③台湾问题、朝鲜战争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与中苏关系恶化的影响。
④近代中国屈辱与抗争的历史使得新中国十分渴求足够的尊严。认为自己曾是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体系的受害者,应成为这个体系的革命者和挑战者。
⑤1957年以来极左行为逐渐蔓延,使中国外交偏离正轨
 
第七阶段:1978年至今:中国融入世界
中国的角色定位
由充当世界革命的领袖变成要做一个体系内负责任大国。要做世界体系的维护者和建设者,要促使现存在世界体系向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外关系
①努力全面融入现代世界体系。
②向世界全方位开放。
③确立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政策。
影响此时中国角色定位的内外因素
①世界格局重大变化:美苏缓和与冷战的终结
②经济全球化潮流提供给中国良好的发展机遇
③文革后,中国领导人出访欧美,意识到与现代世界的巨大差距。危机感使得邓小平等领导人改革开放、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全面缓和与西方世界的关系,最终比较顺利地融入了世界体系。
 
2.小结:
(1)国家在世界体系中的角色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①“我认为我是谁”:国家(“我”)对世界的认识以及对自身的定位
②“你们认为我是谁”:如果“你们”(体系内国家)认为的“我”和“我”所认为的“我”一致,则国家角色定位准确;如果不一致,则国家定位不准确
(2)国家如何进行角色定位:
①主要因素:国家内部因素(包括国家的历史文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世界观)
②重要因素:世界体系中的文化和世界格局(包括国家之间,特别是和大国之间的互动)
(3)研究近代中国国家转型和角色定位的方法:
①中国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②中国如何与外部世界互动?
(4)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总结
①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中国在世界的角色定位问题,其中中国自身的角色认同是中国能否确定自己角色的关键,世界体系是条件。
1840-1949年:“中国中心观”从动摇到彻底破灭,但新的角色认同一直没有建立起来,中国被西方压迫,被强行拉入世界体系(其中也有竞争)(其中1895-1911年 中国处于体系的最底层;1911-1949年 中国成为被体系接受的边缘国家)
1949年至今:中国最初以推翻现存的世界体系为己任,到改革开放,中国才重新回到世界体系中,由最初的获益者逐渐变为世界体系的维护者,并要成为世界体系中负责任的大国。
②中国与世界的状况直接影响中国的发展。
    当中国认可世界秩序、融入世界主流、与大国合作的时候,中国会学习先进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状况往往相对良好(如洋务运动和改革开放时期)
    当中国对抗世界秩序和世界大国的时候,往往拒绝西方世界的经验教训,盲目排外或者希望另寻新路,这一时期中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状况往往急剧恶化(如20世纪初和文革时期)
③中国自身的努力是中国富强的决定性因素。
④中国与世界体系中大国的关系对中国命运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如中日关系坏则阻碍中国发展,中美关系好则可能促进中国发展)
 
三、能力训练:
第一部分:原创题汇编:
1.清末重臣张之洞评论某项不平等条约时说:“此次和约,其割地之害,如猛虎在门,动思吞噬;赔款之害,如人受重伤,气血大损;通商之害,如鸩酒止渴,毒在肺腑。及今力图补救,夜以继日,犹恐失之,若再因循游移,以后大局何堪设想?”材料中所说的“和约”应该是
A.1842年《南京条约》                    B.1858年《天津条约》   
C.1895年《马关条约》                    D.1901年《辛丑条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特使额尔金在向英政府报告时说:“这些自中国政府所取得的让步,其本身并无过分之处,但从中国政府的眼光看,它们等于是一场革命,使帝国放弃了其传统的最珍贵的原则,它们是从中国政府的泪水中勒索来的。”下列各项体现了中国放弃了“最珍贵的原则”的是
A.允许外国在华投资办厂                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允许外国人在内地传教                D.被迫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3.史学家萧一山说:“我们的国际地位,在咸丰以前尚和外国是平等的,在咸丰以后,我们受帝国主义的钳制而变为低等了。”下列各项属于“咸丰以后”签订的是
A.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办理对外交涉的事务     B.中国海关与英商协定进出口货物的关税     
C.允许外国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建造房屋     D.允许外国军舰和商船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4.晚清某时期大臣联名上书皇帝:“窃为夷情之强悍,萌于嘉庆年间。迨江宁换约,鸱张弥甚,至本年直入京城,要挟狂悖,夷祸之烈极矣。……此次夷情猖獗,凡有血气者无不同声忿恨”。为应对时局,清政府采取的措施的是
A.“南北口岸请分设大臣,以期易顾也。”                  
B.“各国事件,由外省督抚奏报,汇总于军机处”
C.“自京师以下及各直省府州县皆设学堂”              
D.“设文武学堂、变通科举、废武科、鼓励留学”
5.民国时期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蒋梦麟曾说:“英国人在中国建立的关税制度,一开始就摆脱了陋规的恶劣影响。海关雇员都经过良好的训练,薪俸也相当优厚,退休之后还有充裕的养老金。徇情偏私的情形很少发生。中国为了保证偿付外债而把国家重要收入的控制权交给外国政府,这原是国家的奇耻大辱,而且严重威胁到主权的完整,但因此而建立的关税制度却是中国的意外收获。”蒋梦麟这段言论的主要意图是
A.谴责西方列强对中国主权的侵犯     B.肯定西方制度对中国的示范效应      
C.肯定清政府促进关税制度近代化     D.肯定英国掌管中国海关的合理性
6. 20世纪初,陈独秀对时局有如下评论:“我们国民……应该有两种彻底的觉悟:国民不能单纯依赖公理的觉悟,不能让少数人垄断政权的觉悟……由这彻底的觉悟,而应该抱定两大宗旨,即以强力拥护公理,平民征服政府。”陈独秀的言论也是当时不少国人的共同认识。他撰写这篇文章的主要背景是
A.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D.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7.1938年5月,美国驻华使馆武官处在一份向美国军方发回的报告中评论说:“现在的中国人似乎在所有的战线上都成功地抑制住了日本人,这不仅是中国人已经极大地改进了他们的战术,更因为日本人的扩展已经到了这一点上——他们不能发起一个足以摧毁抵抗的沉重打击,而中国以他们巨大的人力优势能经受得住日本的进攻。”美国方面的这段评论说明
A.美国对中国抵抗能力的认识发生转变     B.中日战争已转入势均力敌的相持态势 
C.徐州会战开始唤醒国际对中国的同情     D.美国逐渐认识到中国抗日的战略意义
 
第二部分:2013年高考:
1.(2013年高考全国Ⅱ卷)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
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2.(2013年浙江)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
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  D.“门户开放”政策
3.(2013年四川)图1是一幅题为《日本的泥脚》(1938年)的漫画。导致画中情形的重要因素有
①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          ②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
③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顽强抗战   ④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有力牵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2013年安徽)图4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符合其主题的是
 
 
 
 
 
 
 
 
 
(注: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
①日本企图从海上封锁中国           ②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③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       ④侵略扩张使日本陷入战争泥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13年北京)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
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A.获得军费赔偿                     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C.在华开设工厂                     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6.(2013年北京)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
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
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7.(2013年重庆)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其间,双方虽经多次激烈斗争,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终究没有倒下,其首要因素是
A.民主人士的从中斡旋              B.共产党的努力工作
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8.(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1863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任命英国人赫德为海关总税务司,赫
德制定了管理海关的相关章程,对海关内部用人、行政等做了详细规定。这表明
A.中国关税自主权进一步丧失        B.清政府加强了对海关的管控
C.洋务运动正式展开                D.对外贸易完全被英国控制
9.(2013年福建)“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
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兹特正式
对日宣战”。这一告示发表的历史背景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全面抗战开始   C.太平洋战争爆发  D.国共合作宣言公布
10.(2013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近代诗人褚维垲在诗中说:“都门被围御园火,五口通商弭兵
祸。骎骎自海达长江,惟所欲为无不可。”对该诗理解不正确的是
A.“御园火”是指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五口通商”开始于甲午中日战争后
C.该诗描述了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D.该诗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11.(2013年江苏)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
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
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
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围际舞台
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12.(2013年安徽)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
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据此判断
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仍然互相敌视
C.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                 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
13.(2013年广东)右示材料说明当时
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         B.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
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         D.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14.(2013年重庆)(20分)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了19世纪,沙俄逐渐形成了夺取南疆喀什噶尔的基本构想:在经济上,替俄国资产阶级在这一亚洲心脏地区开辟其他列强不易进入的销售市场;在政治上,把它变成俄国控制下同英国角逐中亚的前哨阵地,进可以经帕米尔、克什米尔威胁英属印度,退足以阻遏英国向北的扩张。19世纪60年代,俄国正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变动。60年代中叶,沙俄还计划对伊犁和乌鲁木齐实行军事占领。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沙俄侵华史》
材料二  1877~1882年,左宗棠连续五次上书清政府请求新疆建省。1877年7月,当西征军一举规复吐鲁番之际,他向清政府提出“设行省、置郡县”,指出:“伊古以来,中国边患西北恒剧于东南”,“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1844年11月17日,清政府正式发布新疆建省上谕:“新疆底定有年,绥(安定)边辑(和睦)民,事关重大,允宜统筹全局,厘定新章。……添设甘肃新疆巡抚、布政使各一员。”
                        ——摘编自沈传经、刘泱泱《左宗棠传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南疆喀什噶尔对俄罗斯的战略价值,(4分)以及俄国对新疆侵略计划的变化,( 2
分)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俄国方面分析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4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左宗棠提出的新疆建省的理由。(4 分)
(3)综合以上材料.简析清政府在新疆建省的历史意义(6 分)
【答案】
(1)在亚洲心脏地区的销售市场;同英国角逐中亚的前哨阵地。从南疆喀什噶尔扩大到伊犁和乌鲁木齐。农奴制度被废除,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拓展市场、领土扩张的愿望更加迫切。
(2)西北边患严重;新疆战略地位重要。
(3)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有利于加强对新疆的管辖。
15.(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6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被合称为“金砖国家”(BRICS)。
材料二:
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其相关协定,规定:“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从“互视为友好国家”发展到“建设性伙伴关系”,再到1996年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中俄两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两国永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的意愿和决心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摘编自世界知识出版社编《国际条约集》等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与苏联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目的。(8分)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中俄关系不断发展的背景。(12分)
【答案】
(3)维护国家独立于安全,巩固新生政权;维护和平;落实“一边倒”和“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争取苏联援助,以恢复国民经济,实现国家工业化。(8分)
(4)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中国改革开放,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调整外交战略;苏东剧变,两极格局解体,俄罗斯国际地位下降,美国成为惟一超级大国;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12分)
 
第三部分:2012年高考:
1.(2012北京)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
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摄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2.(2012四川)1936年12月2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大量篇幅报道了西安事变,而封面人物选择的是正在视察军队的日本裕仁天皇。这反应映出《时代》周刊 
A.意在鼓动日本,实现东亚共荣         B.希望示好日本,结成美日同盟
C.主张压制中国,渗透美国势力         D.关注中国局势,担心中日战争
4.(2012重庆)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A.《黄埔条约》          B.《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5.(2012海南)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       
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
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6.(2012上海)根据右图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64至1895年中国     
A.国库白银储备      B.领水外轮吨位         C.铁路里程数       D.茶叶出口额
7.(2012全国新课标卷)(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解析】:
(1)若赞成。可从历次列强侵略(“冲击”)后,中国人学西方(“反应”)的层次性(器物—制度——思想)着手回答
(2)若反对。则可从洋务运动、百日维新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三者的阶级属性、经济基础变化出发,突出强调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
(3)若认为有一定道理,但既不准确也不全面。则可从外因角度予以肯定。从内因角度予以否定。
 
 
第四部分:2011年高考:
1.(2011年北京)图8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2.(2011年浙江)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 “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A.九一八事变前后   B.一•二八事变以前   C.西安事变前后    D.八一三事变以后
3.(2011年重庆)重庆海关税务司报告中记载的大足县余栋臣起义布告称:“我大清臣民皆忠孝之人,谁敢信奉夷狄之教,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霸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这次起义应该发生在
A.1851年         B.1895年         C.1898年        D.1906年
4.(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26)“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瘗忠有圹,名勒丰碑。懔懔大义,昭示来兹。”这段碑文纪念的是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中国远征军第八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5.(2011年海南)(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900年10月16日英国和德国就中国问题签订《英德协定》,相约遵守下列原则:“第一,将中国之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国贸易及其他正当经济活动,自由开放,毫无差别。此为列强之共同永久利益;两国政府相约凡其势力所能及,对于一切中国领土均应遵守此原则。第二,德帝国政府及英女王陛下政府不得利用现时之纷扰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其政策应以维持中国领土不使变更为指归。第三,若他国利用中国现时之纷扰,无论用何种方式,欲获得领土利益时,两缔约国关于为保护本国在华利益所采之步骤应保留初步之谅解。第四,两国政府应将本协定通知其他关系列强,如奥、法、意、日、俄、美等国,并请其接受本协定所采之原则。”
意大利和奥地利表示“深愿接受”此协定,“毫不踌躇而赞同之”。日本此时正“不安达于极点”,不仅表示“赞同此协定”,而且还愿意“加入此协定”。美国政府的答复则是,接受前两条,对第三条则无需表示任何意见,法国附和美国答复之内容。俄国声称对第一条“表示欢迎”,第二条尤与俄国的意旨相符,因为俄国政府在此次纷扰之初,即曾首先倡导将保全中国的完整和“旧国家制度”,作为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                           ——摘编自《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
(1)说明1900年前后列强对华政策的转变及其实质,并指出列强提出或接受《英德协定》的原因。(7分)
(2)简要分析《英德协定》对中国局势的影响。(5分)
【答案】
(1)转变:由瓜分到“保全”(2分)实质:进一步侵略和共同控制中国(2分)原因:中国人民的反抗;列强在中国的争夺加剧,需要调整利益关系。(3分)
(2)影响: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列强在华矛盾暂时缓和;殖民地程度加深;进一步激发了反帝反封建斗争。(5分)
 
第五部分:2010年高考:
2.(2010年新课标)中日双方对l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 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 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3.(2010年北京)“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B.辛亥革命推翻清廷  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 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
4.(2010年上海)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阿美士德”号对上海进行侦察和测绘,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一个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上海。该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
6.(2010年四川)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  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
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      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      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
7.(2010年天津)《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战争爆发  B.中华民国建立   C.抗日战争爆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8.(2010年重庆)美国总统在《致蒋介石并转重庆人民的信函》中说:“为向中国人民——尤其重庆市民——对于联合国家作战努力之伟大贡献表示敬意期间,兹特附呈纪念状一帧。贵国人民对于侵略者之坚强抵抗,已为贵国之友人树立楷模。”此信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A.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    B.国共十年对峙期间   C.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   D.国共全面内战期间
10.(2010年海南)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相关资料下载:近代以来的中国与世界  双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