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高中研训
高中专题(七)
阅读次数:[]次
历史上改革与变法的规律性认识及专题梳理
          武大附中高三历史备课组
一、专题综述  
改革与变法问题,属于高考中的长效热点,在全国新课标的试卷中为选做题,分值为15分。因在备考的师生眼中此类题目易下手、好得分而受到青睐。现阶段我国的改革又进入到一个关键时期,即所谓的深水区。无论是从国家的发展形势还是从高考备考的角度,我们都要对此加以足够的重视。
二、改革与变法的规律性认识
改革与变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变化中的常态。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
1.从改革的原因来看:
(1)社会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或经济危机,或社会出现政治、经济的全面危机。
(2)旧的制度、习俗和思想文化阻碍社会发展;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3)顺应历史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4)民族危机的加深。
2.从改革的目的来看:
改革就是除旧布新,革除社会制度中腐朽、落后的部分,完善当前的制度;实现富国强兵,挽救统治危机或缓和社会危机;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3.从改革的程度来看:
既有推动社会转型的全面变革,例如商鞅变法,明治维新,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也有针对时弊、拯救危局的局部调整,例如罗斯福新政。
4.从改革的性质来看:
(1)奴隶制度的改革,如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管仲改革、鲁国实行初税亩制
(2)封建性质的改革,如商鞅变法、日本大化改新、王安石办法、洋务运动。
(3)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如戊戌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欧洲宗教改革、罗斯福新政。
(4)社会主义性质改革,如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
5.从改革的过程来看:
      改革必然会触动旧制度和一些特权者的既得利益,改革不会一帆风顺,必然障碍重重,甚至会发生新旧势力激烈的斗争,这就决定了改革的曲折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6.从改革的方式和力量来看:
      改革通常由统治者“自上而下”的发动、采用和平的方式进行,但真正取得成就的改革,也离不开“自下而上”的呼声和支持。成功的改革是全社会的互动。
7.从改革的实质来看:
      改革是统治者对既定制度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使之适应不但变化的时代。
8. .从改革的结果来看:
       改革有成有败。
三、改革与变法成败原因的分析
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民意是决定其成败的根本原因。
2.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
3.改革者是否有坚定的政治魄力和勇气。
4.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
5.改革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
6.改革没有固定模式,必须结合国情和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评价改革的标准
1.根据它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评价。
2.看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3.不要看改革者自身的命运如何,而要看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
 
  五、专题知识梳理
    (一)中国古代的改革与变法
    中国古代,改革与变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政治因素。根据改革的影响,大致
可以分为奴隶社会富国强兵的改革,废除旧社会制度、建立封建制度的改革,封建国
家内部的改革,少数民族首领的改革等几大类型。
    1.奴隶社会富国强兵的改革
    (1)周文王改革:任用姜尚、周公旦等改革政治和军事,发展经济,使周成为西部
强国,为后来灭商准备了条件。
    (2)管仲改革:公元前7世纪前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经济、政治、军事,
使齐国成为东方强国,为齐桓公称霸奠定了基础。
    认识:奴隶社会统治者进行的改革,主要目的是富国强兵,以实现自己的政治
抱负。
    2.废除旧社会制度、建立封建制度的改革
    (1)背景:战国时期,封建制生产关系逐渐取代奴隶制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变
化要求上层建筑发生相应的变化,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
立地主阶级的统治。
    (2)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变法分两次。第一次变
法的内容:①“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③奖励军功,按功
受爵,贵族无军功不再受爵;④“燔诗书而明法令”。第二次变法的内容:①统一秦国
的度量衡;②废分封,行县制;③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影响:
积极方面,商鞅变法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
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使秦国逐步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为后
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消极方面,实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
有消极影响。
    认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是生
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必然要求,变法废除了奴隶制度,确立了封建制度,推动了历史的
进步。
    3.封建国家内部的改革
    (1)庆历新政: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进行改革,改革以整顿吏治为中心,但
因触犯了保守派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阻挠,仅一年左右,改革措施被废止。
    (2)王安石变法: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其变法措
施、内容及作用如下表:
 
 
 
 
 
 
措施
内容
作用
理财措施
青苗法,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
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偿还,加收
20%的利息。
既能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
人户,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不服
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
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
时间。
农田水利法,政府鼓励兴修水利,开
垦荒地。
促进了农业发展。
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
每户占有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
税,官僚、地主不得例外。
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
市易法,政府设立市易务,出钱收购
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
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增加了国家
收人。
保甲法,政府把农村住户组织起来,
十家编为一保。保丁在农闲时练兵,
平时种田、维持社会秩序,战时编人
军队作战。
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抵御了辽和西
夏的进攻,同时减少了军费开支。
军事措施
将兵法,把禁军固定在一定区域,由
固定的将官加以训练。
增强了军事实力,充实了边防力量。
教育措施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
诸科,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
和时务策,设明法科。
使科举制度更好地为封建统治服务。
整顿太学,重编教科书,以儒家经典
为内容,考试成绩优秀者,可直接
做官。
使学校变成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的
地方。
 
    王安石变法使北宋政府的财政收人大为增加,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土地开垦增
多,军事实力增强,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但因用人不当,出现了
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更因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宋神宗死后,新法被废除。王安石是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3)一条鞭法:1581年,张居正改革赋役制度,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
一条”,折成银两,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
分担。一条鞭法是我国赋役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纳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
的负担,同时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
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
    (4)摊丁人亩:雍正帝时实行,把丁税平均摊人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人
头税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对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
展有重要意义。
    认识:封建国家内部实行的改革,都是为了适应其统治的需要,实质上是封建生
产关系的内部调整。
  4.少数民族首领的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为解决内忧外患(吏治混乱、财政困难、游牧民族的威胁),顺
应北方出现的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孝文帝进行了改革,采取了整顿吏治、颁布均田令、
迁都洛阳和学习汉族文化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为各民族融合创造
了条件。
    认识:少数民族改革的过程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经济上是游牧经济向农
耕经济过渡,政治上是仿照汉族政权建立制度,文化上是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它促进
了中原先进的经济文化向少数民族地区的扩展,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二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的改革和变法
    中国近代现代历史上的改革和变法包括中国近代为探求救国之路进行的改革和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
    1.戊戌变法
    (1)背景:19世纪末,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
上历史舞台。(2)康有为和梁启超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1895年“公车上书”使维新
思想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3)百日维新:1898年6月__9月,资产阶级维新
派在光绪皇帝支持下推行新政,采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四个方面的措施。
新政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引发戊戌政变。(4)意义和教训:是一
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也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和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
的潮流,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有进步意义。但其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2.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
    (1)原因:建国初,广大没有进行土地改革的解放区的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
(2)内容: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3)意义:三
亿多农民得到了土地,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
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4)特点:实行了保护富农经济的政策。
    3.“文革”后的经济体制改革   
    (1)背景:“文革"结束,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
一标准,在此基础上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内容:农村从安徽≮四川开始,
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后来推行到全国;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
革,扩大企业自主权。(3)意义:解放了生产力,使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三)世界近代现代史上的改革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的改革可以分为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资本主义社会内
部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1.俄国1861年改革
    (1)背景:封建农奴制束缚俄国发展;克里米亚战争战败激化了国内矛盾。
(2)内容:废除农奴制度,给农民份地,但需高价赎买。(3)影响:是一次自上而下的
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2.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内忧外患(内部幕府统治危机加重,外部列强侵
略)。(2)内容:武装倒幕,掌握了政权;颁布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四个方面的措
施。(3)影响: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亚洲.强国;但保留了大量的
封建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明显。
  3.美国罗斯福新政
  (1)背景:1929年开始爆发经济危机,胡佛政府无力扭转局面。(2)内容:政府全
面干预经济,通过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推行
 “以工代赈”的措施克服危机。(3)意义:帮助美国度过了危机,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
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开创3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4)实质:是在维护资
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政策调整。
  4.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1)背景:苏俄经济濒于崩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内容:农业方面以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允许国家资本主义发
展;流通方面实行自由贸易;分配方面实行按劳分配。(3)意义:完成了向社会主义
的过渡,工农业生产恢复,苏维埃政权进一步巩固。
  5.二战后苏联的改革
  (1)背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严重,束缚了苏联的发展  (2)内容:包括赫鲁
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两个阶段的改革,前者重点在农业方面,后者重点在工业方面。
(3)结果:赫鲁晓夫的改革在农业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勃列日涅
夫的改革曾取得一定成效,但最终陷入困境。
    6.二战后东欧国家的变革
    (1)背景:东欧国家强烈要求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2)内容:南斯拉夫实行社
会主义自治制度;波兰实行中央计划和企业自治相结合的方针;匈牙利把国民经济按
计划发展的中央管理与商品关系、市场积极作用有机地联系起来;捷克斯洛伐克改革
党的领导体制,贯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
(3)结果:都因自身原因或苏联因素的影响,收效甚微,最终失败。
六、例题和解题方法
    对于中外历史上的改革与变法,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准确把握每一
个考点的基础知识,包括改革(变法)的历史背景,改革(变法)的措施和内容,改革
(变法)的结果和影响;(2)明确改革的性质,要将改革放在其所处的历史大背景下去
理解其本质,如商鞅变法属于战国时期地主阶级废除奴隶制度的改革,王安石变法则
属于封建国家内部的改革,文化大革命后的经济体制改革属于社会主义内部生产关
系的调整等:(3)注意将知识点进行纵横比较,如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比较,罗斯
福新政与苏联改革的比较等;(4)辩证、客观地评价改革与改革者。
    【调研1】  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材料并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反映了日本
的教育情况,它属于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的内容,故选D。
    【调研2】  历史上有不少围绕民生问题而进行的改革。下列有关民生的改革措施,对其作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王安石的青苗法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的盘剥
    B.建国初期,通过土地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苏联赫鲁晓夫在农业方面的改革虽取得一定成效但最终失败了
    D.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解析】  这是一道逆向选择题。B项中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几千年的封建的土地剥削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并没有因此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故选B。
七、作业训练
A组:
1.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但商鞅最终被车裂而死;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使北宋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但他最后郁郁而终。这一现象说明(  )
  A.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都取得了最终的成功
  B.改革必然触犯某些阶层的利益而遭到他们的反对
  C.改革经常是逆历史潮流而上,阻力非常大
  D.两次改革都试图改变社会性质,因此遭到激烈反对
2.王安石在变法措施中规定:学问和品行最优者,可以不经科举考试直接出任官职。
  这说明他(  )
  A.看到了科举制的弊端        B.提倡私人办学
  C.产生了否定科举制的思想    D.认为教育质量需要提高
3.历代知识分子提出的改革与变法方案几乎都代表了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要求。
  《明夷待访录》中说:“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一言论在当时反映了(  )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要求
  C.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
4.戊戌政变发生后,康有为等人躲进日本使馆并通过它流亡到日本,日本使馆对维新
  派领袖进行保护,对此下列认识最为准确的是(  )
  A.日本坚决捍卫人权  B.日本试图在中国扶植亲日势力
  C.日本试图独霸中国  D.日本支持维新派,希望中国顺利建立君主立宪制
5.有这样一副对联:“专业承包百业兴隆家家有存款,联产计酬五谷丰登户户有余
  粮。”对其中包含的历史信息提炼准确的是(  )
  A.中国已经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了小康社会B.经济体制改革使国有企业恢复了活力
  C.我国开放经济特区取得了巨大成效     D.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组:
6.明治维新中,日本仿照欧美建立了一支新军队,由军部指挥。军部只向天皇负责,称为“皇军”,不受内阁干涉。所有的军人都接受武士道教育。“武士道"本来是封建武士的道德规范,它强调“忠君”、“尚武”等精神。对这一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日本很重视对军人思想的控制
  B.建立新军队有效地增强了日本的军事实力
  C.用武士道精神武装军队,是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D.保留的大量封建残余为日后日本对外侵略埋下了隐患
7.“改革的方式极不公正,贵族以割地形式把部分村社土地攫为己有,农民还需为得到另一半土地缴纳赎金,从这个意义上说,农奴制改革与其说是农奴得到了自由,不如说是地主得到了自由。”以上材料说明俄国1861年改革(  )
  A.实质上是对农民的一场厚颜无耻的掠夺B.没有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C.改革极大地束缚了俄国生产力的发展   D.完全违背了当时的历史发展潮流
8.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成立工程计划署,统一计划,耗资约105亿美元,建了12.2万幢公用房屋、103万千米新路、7.7万座桥梁、285个新机场、3万多千米下道和公园、游戏场、水库、医院、校舍、运动场等公共工程。其最终目的是
  A.复兴大危机期间受到严重损害的工业B.解决大危机中失业人口的就业问题
  C.维护社会稳定,克服经济危机       D.全面改善美国人民的生活条件
9.下列历史信息,表述错误的是
  ①赫鲁晓夫为加大粮食出口,在苏联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②为了种玉米而进行的大规模垦荒,严重 破坏了生态环境,许多地方变得寸草不生  ③“玉米运动”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④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没有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因而失败(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组:
l O.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相继走上近代化道路,而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却败于日本。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劝阻西方列张以“修约”为借口要挟中国,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率使团于1868年2月至1870年10月访问 了欧美11个国家。该使团以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郎中孙家谷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英国使馆翻译柏卓安、法籍海关税务司德善为左右协理,经蒲安臣使团交涉,美、英等国表示对华采取“节制和温和”的政策,志剛等人还记载出访的行程和外国的风土人情。使团回国以后,由于人微官轻,对政府决策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1871年12月至1873年9月,曰本政府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求知识于世界”派岩仓使节团访问欧美12个国家。该使团 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参议木户孝允、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芳国为辅使。 岩仓使节团在修约方面虽然没取得进展,却考察了政府机构、公司、交易所、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学校、报社和福利设施,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摘编自王绍坊《中国外交史》、尹文成等主编《明治维新史》
(1)中日两国使团的出使目的、成员组成有何不同?由此分析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化的态度。
(2)联系两国使团出访的史实,运用所学知识,比较这一时期中日两国近代化的主要差异。
 
 
12. (罗斯福)新政中很重要的一项措施是暂时放弃金本位,直接导致了世界白银市场的价格大涨……这一政策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复苏,却“意外”地伤害到了大洋另一端脆弱的中国经济……中国的银元快速增值……直接导致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顿失,商品出口大幅减少,而在国内诱发了金融和工商业动荡,大量白银外流、原材料价格跌落、消费市场限入低迷。
                      ————郎咸平《新帝国主义在中国》
回答:(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放弃金本位的背景和目的,并说明中国经济因此受到“伤害”的原因。
 
 
 
 
 
(2)从改革的角度说明“罗斯福新政”是一次较为成功的改革?    
 
 
相关资料下载:历史上改革与变法的规律性认识及专题梳理  双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