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高中研训
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讨论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14中 赵琼
阅读次数:[]次
武汉市14中  赵琼
[摘要]为了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通过课堂讨论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日益受到政治课教师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在阐述课堂有效教学科学内涵基础上,阐明了课堂讨论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效策略,分析了当前制约课堂讨论有效性提高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课堂讨论有效性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提高;思想政治课;课堂讨论;有效性;策略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政治课教师不断探索有效教学方式,通过课堂讨论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但是在课堂实际操作中,由于教师缺乏对课堂讨论深刻认识,自身合作教学的能力、技巧和经验素质欠缺等原因,导致课堂讨论学习的作用并不大,有些甚至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一、课堂有效教学的科学内涵
“有效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追求,作为教育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上半叶,从产生至今,一直是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自2001年我国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起,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了对“有效教学”的研究。
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科学内涵随着教学价值观、教学理念及教学研究的范式不同而不断扩展、变化。对有效教学科学内涵的理解,理论界主要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研究。
从教的方面看,所谓教学有效性,就是指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活动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教学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的教育价值需求。从学的方面看,所谓教学有效性,就是指教师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和主动发展。其中学生的全面进步和主动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的根本尺度和唯一标准。
归结起来,有效教学就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活动规律,以最少的教学投入,通过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和主动发展。
二、课堂讨论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效策略
课堂讨论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指导小组成员讨论,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教学有效性,完成特定的教学目的。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讨论学习中,课堂讨论基本由兴趣相同的学生自愿组成,一般4到6人一组,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方案的制订、研究途径与手段的选择、实践研究并取得研究结果,也都由小组学生按自己意愿去完成。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拥有高度的自主性,能够对学习过程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而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干预和控制降低到最低限度,仅仅在必要时给予学生以研究方法和学习条件方面的支持而已,从而大大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讨论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应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为了提高课堂讨论有效性,教师要为学生的讨论提供有效的帮助与指导。在课堂讨论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并参与,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鼓励学生全员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解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他们的看法,及时给出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意见。
课堂讨论改变传统的问答式教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点。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在讨论中大胆质疑。实践证明,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他们的求知欲更为强烈,他们迫切希望能从学习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从被动的去学转变为主动地去学。
(三)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在课堂讨论中学习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为每个学生个体提供更多的机遇。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使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使每个学生进一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他们的主体地位被大大地肯定与提高,同时为了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经常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和支持,还需要舀善地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同学之间建设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际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当前制约课堂讨论有效性提高的原因
虽然课堂讨论学习已被证明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但由于理论研究深度不够、缺乏正确的引导,有些应用只是表面上有课堂讨论的形式,在实质上,却与讨论探究学习的主旨和精髓相去甚远。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高考指挥棒的应试导向作用
高考考试制度尽管经过多轮改革和完善,极大了反向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完善和发展,但必须清醒地看到,从整体上讲,高中教学模式仍然没有摆脱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束缚。高考对基础教育的指挥棒作用不是被弱化,相反是被强化;高考分数的作用不是被淡化,相反是被浓化。加上学校对教师业绩考核机制还是采用最容易量化的分数形式,这更加加大了彻底抛弃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的难度。因为,30多年的高考备考方式,已经让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日益完善和成熟,而且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在短期内也的确是有实效的。
在知识获得上,讲授课模式是高中政治课用得非常普遍的教学模式,这主要包括“读、讲、议、练”型、“讲、读”型、“学、疑、思、讲、解”型等等,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教师为了在最短的教学时间内,向学生传授最多的知识,教师更愿意采用包办一切的讲授方式,而不愿意采用包括课堂讨论在内的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
(二)教师教学方式的陈旧落后
学生用何种学习方式,关键取决于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式。因此,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于长期盛行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高中生形成了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其典型的表现是“老师讲条条,学生记条条,考试考条条”。这种学习方式否认了学生课堂讨论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严重压抑和阻碍学生的思维活动,制约学生的发展,影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尽管我们现在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许多学生由于长期受到教师不当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在课堂讨论过程中缺乏强烈的探究意识,缺乏创新性,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永远处于被动地位,思维僵化,兴趣索然,学生老师之间没有良好的交流与互动,更谈不上情感与思想的交流,严重影响了政治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三)学生缺乏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长期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即缺乏一种师生关系和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在大多数课堂,教师的权威高于一切,“一言堂”突出,学生们循规蹈矩,听从教师的安排,一切以教师的教学活动为中心来展开。教师是“导演+主角”,学生则是一群厌烦不堪的群众,即使为了凑整一台戏,也只是稀稀拉拉地几个学生当“配角”,对教师的提问作出机械地回答。整个课堂的氛围是严肃的、沉闷的、压抑的,几乎令人窒息。即使开展课堂讨论学习,也是光有课堂讨论的形式,让几个人一组围座一起,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讨论探究,既没有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也未曾注意让小组学习中每个成员机会均等的参与,小组中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充分的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不得不处于“旁观”、“旁听”地位的学习状况。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政治课缺乏吸引力、缺乏魅力、缺乏成效,便是可想而知的。显然,这样的课堂氛围只会禁锢学生的思想和个性,束缚他们的思维,扼杀他们的灵性,严重地影响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四、提高课堂讨论有效性的主要途径
   具体而言,为了完成相关步骤,建议做到:
(一)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是影响课堂讨论有效性的关键因素,要提高课堂讨论的有效性,就必须努力提高思想政治课的综合素质。在开放性的小组探究中,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具备具备高尚道德素质。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思想政治课教师“言传”,更要“身教”。其次,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教育的本质是对人的塑造,思想政治课课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深刻到课堂讨论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主动围绕着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而自觉探索各种有效教学方法。再次,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只有具备专业能力,教师才能很好地解决课堂讨论中各种突发意外的问题,才能在错综复杂的课堂讨论作出最佳的教育行动决策,才能理性地与学生沟通和互动,用理性且开放的心胸接纳学生在讨论探究中形成的意见和观点。
(二)有效提出讨论的问题
课堂讨论活动要取得实效性,首先必须要有需要讨论的问题,问题既是课堂讨论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课堂讨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课堂讨论的对象。问题太容易,没有必要进行课堂讨论;问题谈困难,课堂讨论也没有必要。因此,进行课堂讨论首先必须有效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
提出具有有效性的问题,应主要做到:一是提出的问题难易适中。如果提出的问题,远远超过学生理解能力,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和失败感。二是提出的问题要有的放矢。问题应该符合学生发展和进步的需要,扣准教材的重点难点,知识的易错易混点,学生的疑惑与思维阻滞点,教材与生活世界的联结点,知识与社会热点的关节点等方面。三是提出的问提要具有创新性。提出的问题不仅要让学生再现已有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和求知的动力,因此,发现型和创造型问题则更具问题的思维价值。
(三)有效扩大课堂全员参与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育为了学生,教育的结果也是从学生身上来体现,主体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主体构建与发展的过程,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效课堂讨论的核心是学生参与,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是否真正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在什么层面上参与课堂讨论,直接影响着认知的结果。学生的课堂讨论效果与学习课堂参与机会的次数和回答问题的次数相关,不同层面的参与又造成认知层次的不同,只有深层次的参与,才是主动、高效的。
在课堂讨论中,总有部分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学生的引导者,要引导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把课堂交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全体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只有当学生真正参与课堂讨论活动之中,课堂讨论才寻找到了影响学生的机会与突破口。提高课堂讨论的有效课堂教学,就要扩大学生参与的广度、深度、梯度,就要在教材与学生中间铺设以问题为基本形式的桥梁。
(四)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
影响课堂讨论因素除了教学参与双方师生的素质外,与教学环境也有很大关系,不仅教学设备、教学条件等物质环境,更主要是教学氛围、心理感受等精神环境,要提高课堂讨论有效性,课堂教学必须重视教学环境。一般情况下,课堂教学环境可以分为积极、消极和对抗三种类型。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构建双向互动课堂环境,满足学生情绪安全感,理解学生个体心理和学习需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满足学生的自信需要。
(五)倡导动态性、创造性生成结论
在课堂讨论中,教师不应该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讨论程式和预先设定的标准正确的答案,学生在课堂讨论过程中,会结合了自己的知识、经验,通过勇敢尝试,大胆质疑,勇于探索,随机生成问题,这是学生主体意识的体现和创新精神的反映,学生的潜能也能得到发掘和发展。因此,政治教师要重视课堂讨论动态生成,倡导动态生成,并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动态生成,以提高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课堂讨论是我们构建高效课堂的一个环节,实施课堂讨论学习有不同的特点,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探索有效讨论探究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立福著.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黎奇主编.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蔡慧琴.论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定位[J].教育探索,2005(1):40.
[4]邹广飞.构建合作学习的课堂方式[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1):32.
[5]王莉.小组合作学习刍议[J].河西学院学报,2004(3):24.
 
相关资料下载:  双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