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名师工作室
名师工作室【简报第293期】明道华历史名师工作室与江岸区“特级教师课堂”展开联合活动
阅读次数:[]次
 
砺炼高效课堂  成就教育理想
 
      2017年12月15日,冬日的江城飘起了小雨,寒意逼人,武昌区历史名师工作室与江岸区“特级教师课堂”展开联合活动,武昌区历史名师工作室成员与江岸区“特级教师课堂”历史骨干教师一道,聆听了明道华老师主讲《历史教材理解与学科教学实践案例》专题报告。


      在报告的开始,明老师首先抛出“谁在决定中学历史教材体系和历史教学方向”这一问题,引起大家的思考。而后带领大家对历史学科学习目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等展开了分析和探讨,从教育教学的宏观角度上为今天的报告主题进行了准确定位。
      对于历史教材的理解,明老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充分而犀利幽默的解读:
      一、理性看待教材,充分运用备料。明老师从教材的备料入手,举例示范,深入浅出。例如,将高中必修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一章各课的“学思之窗”进行组合,为大家剖析了从商到秦、到宋、到明的君臣关系演变的特点及原因;通过对“鸦片战争爆发的因素”、“鸦片战争的历史转折地位”等问题的探讨,强调正确解读教材文本是有效教学的先决条件。其对教材的理性把握,对备料的细致深入的关注和科学巧妙的使用,极大启发了在座的各位教师,让人醍醐灌顶,幡然大悟。
      二、紧扣学科特征,注重历史解释。明老师分别从“说图”和“解文”两个方面强调历史解释的要领与原则。一是运用图片深化历史认知:列举了大家熟悉的汉像砖《周公辅佐成王图》、美国1942年发行的邮票等,引导大家进行从表层到深层、到隐含信息的提炼与解读;通过剖析新中国农业合作化、公私合营图片来说明以自然理性和现实逻辑补阙文本历史情景的必要性;还通过分析1962年七千人大会图片和小岗村签字手印图片的不合常理处,让大家对“有图未必识真相”有了更深的理解。二是运用史料培养学科思维认知:依托教材的知识分析史料;材料教学求精不求多;材料解析重在恰当的透彻的分析,找出方法并养成习惯,实现举一反三。明老师重点围绕“局部抗战失利的责任”、“持久抗战主张的发明权”、“毛泽东对建国初期中国工业水平的判断”等问题展开了犀利而独到的分析。
      三、发挥逻辑透力,实现拓展延伸。明老师以“中国古代及近代货币发展”、“四国代议制认知角度”等实例切入,力证“理性对待文本是做一个合格历史教师的立点”;又从治史的三感(历史感、现实感、未来感)与三长(学、才、识)来说明“机巧阐释文本是做一个优秀历史教师的阶梯”;最后从“例子”观、“兼容”观、“底本”观三个方面强调“合理拓展文本是做一个知名历史教师的抓手”。这一部分的报告分层推进、要求明确、示范性强。     
      高效课堂探索是中国教育的犀利追求,正确的文本理解是实现这一理想的出发点。明老师盼望大家一起砺炼高效课堂,成就教育理想。在两个半小时的精彩报告的结尾处,明老师用“生命的荣枯,全靠你怎么去栽培”、“教师生涯,永是激情岁月;粉笔人生,尽在探索历程”,和与会教师共勉,耐人寻味。大家也从一场报告窥见了明老师广泛的阅读积累、细致的分类总结、理性的判断分析、高深的学养智慧,收益匪浅,收获良多,必将成为新课改来临之际,大家从寒冬奔向暖春的路上获取到的宝贵能量和强劲动力。               
                                                                          (华师一附中 王晓莺供稿)
相关资料下载:  双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