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下午,“林晓红名师工作室”市、区联动,在武汉市第45中学开展了学习研讨活动。参与此次活动的除了市、区工作室的成员外,还有武昌区八、九年级的语文老师。此次活动的主题是“巧借课文素材,锤炼思维表达”。
活动分为三个板块。首先,武汉市第45中学的魏玲玲老师执教一节《求知善读》第二课时的展示课。魏老师从课文素材入手,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事例论据,并体会作者如何用事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悟出用事例支撑观点的心得。在本课基础上,魏老师趁热打铁,要求学生仿照课文,试用闻一多先生的例子来支撑“青年朋友要挤时间读书”的观点。学生当场写作,小组交流自己的练笔,每组推荐最优作品,一人朗读,一人点评,在全班交流。整节课,魏老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引导、落实,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探究,及时地解决了学生在写作中的困惑。同时这节课,给老师们关于“如何用好课文素材进行作文指导”这个主题提供一次探讨和交流的机会。
随后,武珞路中学的徐百艳老师对这节课进行了点评。徐老师肯定了魏老师课堂目标明确,课堂上做到精练精讲,教师语言干净利落,细节引导到位。接着徐老师提出建议,教师对教材应该有更多的思考,如何真正把教材为我所用?在教学中,教师还要突破教学难点,讲清楚为什么吕蒙的例子可以支撑“青年朋友要挤时间读书”的观点的隐含关系,这样才对学生写作思维能力的提升更有帮助。
点评结束,工作室成员杨君老师做了“课文不是无情物,化作素材写美文”的报告,报告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对课文素材的运用。第一个方面是“古诗文名言添文采”,杨老师以诗句与短文为例,从直接引用、化用两个角度讲解了具体的运用方法。第二个方面是“作者的言行思化素材”,杨老师以作者冰心为例,从作者名言、作者思想及主张、作者故事及他人评价四个角度谈具体操作的方法。第三个方面是“经典素材分类使用”,同样也从三个角度来阐述,对课本素材中的人物形象的直接使用,素材的反弹琵琶,素材的多角度使用来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这些做法既能解决学生写作时“无米之炊”的困境,同时也能开阔学生的视野,锤炼学生的思维,为如何用好用透教材提供了思考。报告内容贴近老师们的教学,针对性强,指向明确,效果良好。
此次活动主题鲜明,内容可操作性强。老师们都感觉聚焦课文素材的灵活运用,是帮助学生开发写作资源的有益尝试,非常实用,颇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