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名师工作室
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董云-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结论性问题解答技巧
阅读次数:[]次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结论性问题解答技巧
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
摘要:在物理教学实践中,经常遇见学生“一学就会,一做就错”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除了对物理概念、规律理解不透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解题技巧的问题,本文就是从物理实验探究题的解答技巧这个侧面,来剖析物理答题的技巧和规律。
关键词:实验探究题;结论性问题;解答技巧;
在近几年各地的物理中考题中,实验探究题已成了必考题型之一。而在探究题中常见的问题呈现方式之一就是:请根据实验过程或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这种问题看似简单,学生也觉得做起来无压力,但结果却总让人感觉不尽人意。
一、提出问题:
下面作者以武汉市2015年中考题的第23题第(2)问为例,与大家一起共同探讨,寻找失分原因。题目如下:
(武汉2015)23.(3分)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画出丙图中海绵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的示意图。
(2)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下列实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                  (填序号)
①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
②小小的蚊子能轻而易举地用口器把皮肤刺破
③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其中第(2)问标准答案是: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作者有幸参与了2015年武汉市中考物理的阅卷工作,而评阅的刚好是第23题,出于对学生五花八门答案的惊讶,忍不住对学生关于第(2)问的一些错误或不合理的答案进行了整理,大致如下:
1接触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4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海绵形变程度越大;
5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二、分析原因
对比正确答案进行分析,上面的5个答案存在问题是:
1个答案错误在于概念混淆。因为受力面积不等于接触面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不一定就会受力;
2个答案缺少“不变量”受力面积,本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只有在“不变量”相同的条件下,结论才具有意义;
3个答案不合理在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描述不清楚,明显模棱两可。”因为甲、乙两图已明显给出了不同的实验现象,完全可以得出乙图压力作用效果更明显的结论;
4个答案不合理在于“海绵形变程度反应了压力作用效果,”本实验用到了物理研究方法中的转换法。而此表达没有体现“海绵的形变程度压力作用效果间的相互转换作用;
5个答案不合理在于提前预支“压强”的概念。虽然“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但进行此探究实验是建立“压强”这个概念的前提,因此不能提前给出“压强。”
三、应对策略
针对解答实验探究结论性问题,作者将解题策略整理如下:
(1)抓题干。住住在题目的第一句话中就明确指出了本实验的探究目的,围绕实验目的联想已学相关物理量和实验探究过程,圈定思考范围;
(2)定方法。在进行初中物理实验探究的过程中,用到了很多物理研究方法。如:探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模型法等等,但用得最多的是控制变量法。因此在书写结论时就要遵循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把握其答题规律。其常用的准确的答题格式是:当“不变量”一定时,如果“娈量”变化,会导致“题干中探究的结果”变化,切勿弄错因果关系。
(3)定层次。认真分析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明确本探究实验是对题干所提问题进行的是定性分析还是定量分析。探究层次不同,深度不同,结论的归纳方式就不相同。本例题进行的就是定性分析,而在初中物理的探究实验中存在大量的定量研究。如在研究电流、电压、电阻关系的探究实验题中,往往会要对给出的实验记录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而数据间会存在一定的定量关系。而此时书写结论时,就必须强调:“不变量”一定时,“题干中探究的结果”与“影响因素”成正比或反比。
总的来说,对于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中结论性问题的解答,关键在于同学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要积极动手参与实验,熟悉实验探究过程,明确物理研究方法,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规范答题的格式。如果学能至此,相信同学们在中考物理过程中再遇到这类问题时,必定能迎刃而解。
 
          
相关资料下载:  双击下载